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

大明政客sodu

原則性的事情確定下來了,蘇天成心裡的石頭落地了,只要孫承宗到了南京,這中興學社成立之後,只怕是東林書院和復社,都要遭受重創的。

不過,孫承宗的家人,必須要考慮,而且孫承宗的年歲大了,身邊無人照顧,肯定是不行的,若是在南決現了什麼問題,那就真的是自己的罪過了。

中興學社的創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絕非嘴上說的那麼簡單,朱由檢御筆書寫了中興學社的名字,這代表着學社完全是官方性質的,但學社不能夠按照官府的規矩來興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必須成爲學社的宗旨,如此一來,孫承宗需要嘔心瀝血,花費心血。

“大人,晚輩考慮的有幾件事情,還請大人定奪。”

“哦,還有什麼事情啊,老夫可是做好了準備,即刻就要出發的,南京的情況,老夫已經知曉一些了,那東林書院和復社,也太猖獗了,時間是不能夠耽誤的。”

“晚輩以爲,成立學社,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大人從北方到南京去,生活方面,難免有些不適應的地方,晚輩儘管年輕,剛剛到江寧縣的時候,也是好一段時間之後,才適應南京的氣候,故而晚輩建議,大人要帶着部分的家人,一同趕赴南京。”

“這不行,堅決不行,如此亂了禮制,蘇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老夫知道你是好意,這件事情。不要再提了。”

“不行,晚輩是經過仔細考慮。才提出來這等要求的,大人一心爲了朝廷,含辛茹苦幾十年,令百官敬仰,若是到了南京,生活起居方面,都無人照顧了,晚輩內心不安。再說了,皇上的聖旨中間,也明確說到了,令大人的家眷,跟隨到南京去。”

孫承宗驚的站起來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和蘇天成說了這麼半天。蘇天成的手裡,居然還有皇上的聖旨。

“蘇大人稍候,待老夫設香堂,恭迎聖旨。”

“大人不必如此,皇上專門吩咐過了,大人德高望重。不必講究那麼多的禮儀,只是請大人的家人前來,就可以了。”

“此等禮儀,萬不可少,蘇大人稍候。老夫這就去佈置。”

“大人一定要堅持,晚輩不敢阻攔。只是這安排的事情,還是要府裡的人去做,晚輩還有事情,要和大人商議的。”

孫承宗點點頭,叫來了管家,在會客廳設立香案,要求家人都沐浴更衣,準備迎候聖旨。

“中興學社成立之後,以大人爲主,黃道周大人輔助您,至於其餘的人選,還望大人推薦,晚輩以爲,有三到五人負責,就可以了。”

“哦,黃道周不錯,老夫很是熟悉他。”

稍微沉吟了一下,孫承宗再次開口了。

“老夫推薦一人,鹿善繼,如今他在家鄉講學授課,正好跟隨老夫,一同到南京去。”

蘇天成的身體微微抖動了一下,鹿善繼的名氣,他是知道的。

鹿善繼是北直隸定興人,蒙古族,敢於認事,策略出衆,萬曆年間的進士,曾經擔任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太常少卿,跟隨孫承宗做過一段時間的事情,崇禎二年辭官歸故里。

鹿善繼的年紀也不小了,今年六十歲了。

孫承宗、黃道周和鹿善繼三人的名氣,都是非常大的,他們集合到了一起,創辦中興學社,有着巨大的號召力,可以想象,學社將以全新的姿態,吸納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子讀書人,迸發出來巨大的能量。

“好啊,大人既然負責中興學社的一切事宜,當然以大人的意見爲準。”

“蘇大人,老夫有一層疑慮,也考慮很久了,這中興學社成立之後,究竟是什麼宗旨啊,若是吸納天下的讀書人,豈不是與國子監之間,有着不小的衝突了嗎,至於說學社推廣的觀念,老夫可以與蘇大人和衆位同僚商議,這不是最大的問題。”

“大人說的是啊,晚輩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晚輩以爲,學社成立之後,有三大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團結一切讀書人,包括士紳富戶,讓他們集聚在朝廷的周圍,擁護朝廷的決策,效忠皇上。”

“第二個任務,是宣傳朝廷的政策,學社不僅僅要向士紳富戶、士子讀書人宣傳,也要求他們向普通百姓宣傳,學社好比是一架橋樑,一頭連着朝廷,一頭連着百姓,這等宣傳的作用,萬萬不能夠小覷,可以令朝廷知曉百姓的疾苦,也可以令百姓知曉皇上愛民如子的心願。”

“第三個任務,是體察民情,學社的性質特殊,不是官僚機構,加入學社的社員,來自於天南地北,他們可以微服私訪,掌握民間的情況,掌握百姓的疾苦,學社彙集這些情況,提出來解決的意見建議,稟報給皇上和朝廷,這可以令皇上真正掌握民間的情況。”

“至於說中興學社與國子監之間,性質是不同的,國子監主要是從事教學活動的,學社重點是從事調研的,說的更加直白一些,學社最爲重要的作用,就是體察民情,提出來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且是集合天下讀書人的力量,直接爲皇上提供諸多的意見。”

“晚輩暫時就考慮到了這些,學社是以大人爲主的,一切的意見,都是大人定奪的。”

孫承宗的面容越來越嚴肅了,這個中興學社,和他所考慮的還是有所區別的,不僅僅是一個研究學術的機構,更是一個帶有幕僚性質的機構,而且這個幕僚,直接的主子就是皇上,可見這個中興學社,作用非同一般。

“蘇大人如此說了,老夫有些明白了,難怪蘇大人要求老夫的家眷,一同到南京去的,看來這個學社的任務,是很繁重的。”

“晚輩思考的,還有另外的一層事情,中興學社的性質,與東林書院、復社等學社,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質,凡是進入中興學社的士子、讀書人、士紳富戶,都是要肩負責任的,反應民間疾苦,力所能及的做出來貢獻,杜絕空談,學社可以依據社員的表現,直接給朝廷舉薦人才,表現突出的社員,朝廷可以直接授官。”

孫承宗站起來了,蘇天成說到的最後這一點,震撼了他,學社可以直接向朝廷舉薦人才,也就是說,學社的社員,表現突出的,可以直接成爲朝廷的官員,這就非同小可了,可以說,學社從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有着巨大的優勢,能夠最爲廣發的吸納人才的。

“蘇大人所說的一切,皇上是否知曉啊。”

“大人放心,這一切的事宜,都是皇上恩准的,否則晚輩也不敢隨意亂說了,皇上下了兩道聖旨,一道聖旨,是要求大人的家眷,隨同到南京去的,另外的一道聖旨,就是有關中興學社的相關事宜的,這裡面明確了中興學社的費用支出等等,包括大人的俸祿等具體事宜,以及中興學社,可以直接上奏皇室,直接推薦人才。”

孫承宗在書房裡面,走動了幾步,他實在有些忍不住了。

蘇天成的話語嗎,說的夠清楚了,也就是說,中興學社,有密摺專奏的權力,這也是杜絕吏部和內閣拖延辦事,不願意任用學社推薦的人才的舉措。

剎那間,孫承宗的豪氣起來了。

“好,好,老夫要是辦不好這個中興學社,那就真的是愧對皇上的厚望了,想不到老夫一大把年紀了,擔當瞭如此的重任,老夫這就做好準備,隨同蘇大人出發,一同到南京去。”

家人很快前來稟報,說是會客廳已經準備好了。

蘇天成和孫承宗很快來到了會客廳,高陽縣知縣也在會客廳等候。

蘇天成很快宣讀了聖旨,朱由檢顯得很是大度,孫承宗的家眷,可以悉數跟着到南京去,當然,高陽縣還是要留下一些家人的,畢竟這裡是故鄉。

至於說另外的一份聖旨,是單獨給孫承宗的。

宣讀聖旨的過程中,蘇天成也是有朽澀的,皇上很是大度,一切都考慮到照顧孫承宗,可惜就是不給銀子,這一切的開銷,都是要求應天府和江寧縣負責,說白了,就是江寧縣直接負責了,蘇天成算過賬,開始的時候,至少需要二十萬兩白銀以上,而且還有孫承宗、黃道周和鹿善繼三人的俸祿,至於說衆人的住處,以及中興學社的辦公地點,這方面,早就準備好了。

宣讀聖旨之後,孫承宗的興致很高,安排家人備下了酒宴。

看見跟隨蘇天成的一百名軍士,孫承宗感慨頗多,他常年帶兵,一眼能夠看出來,跟隨蘇天成的軍士,異常彪悍,有着不一般的戰鬥力。

吃飯的時候,蘇天成建議,自己到定興去,邀請鹿善繼大人到南京去,孫承宗笑着說,這樣的事情,不能夠蘇天成單獨去,自己也是要跟着一道去的,中興學社的地位如此的重要,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夠馬虎了。(未完待續。

第1179章 幫倒忙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27章 密旨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16章 大比武(1)第2章 破局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551章 辯解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53章 吳三桂第581章 尊嚴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79章 對決(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19章 秦淮河(3)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16章 大比武(1)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30章 妥協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417章 訓斥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60章 剿匪(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821章 廷議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84章 說情團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682章 屠城第65章 現實第752章 大度第822章 準備(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58章 花絮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4章 在路上(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166章 迅雷(1)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791章 偶遇(2)
第1179章 幫倒忙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27章 密旨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16章 大比武(1)第2章 破局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39章 故人來(1)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551章 辯解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53章 吳三桂第581章 尊嚴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879章 對決(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19章 秦淮河(3)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16章 大比武(1)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30章 妥協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417章 訓斥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60章 剿匪(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821章 廷議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84章 說情團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682章 屠城第65章 現實第752章 大度第822章 準備(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58章 花絮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4章 在路上(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166章 迅雷(1)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791章 偶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