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後金建國

再次來到養心殿,蘇天成有些奇怪,剛剛到過養心殿,難道說皇上重獎江寧營,準備在養心殿舉行嗎,沒有這個必要啊,早朝的時候,宣佈一下,自己就可以回到河南府去了,雖說自己也想着,能夠在京城多呆一些時間,多陪陪家人和兒子女兒。

幾天時間下來,蘇明劼和蘇明玥已經開始和他熟悉了,兩個小傢伙很是活潑,特別是蘇明玥,雖然是女兒,活潑程度甚至超過了蘇明劼。

內閣所有閣臣與六部尚書、都御史都在養心殿,包括孫承宗,衆人都是默默無語,朱由檢的臉色很不好看,看見這樣的情景,蘇天成立馬嚴肅了,看來絕不是有關江寧營獎勵的事情,說不定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

一番禮節下來,朱由檢開口了。

“公公,將這個奏摺給蘇愛卿看看吧。”

蘇天成小心翼翼的接過了奏摺,仔細看起來,看着看着,他的臉色也微微變化了。

這是從山海關過來的奏摺,說到的事情不一般,四月十一日,後金建國了。

皇太極稱帝,改元崇德,以崇禎九年爲崇德元年,改國號爲大清,改族名爲滿洲,定都瀋陽,皇太極尊號爲寬溫仁聖皇帝,尊努爾哈赤爲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皇太極的祖父到始祖都尊奉爲王。

更爲關鍵的是,皇太極在大封羣臣的時候,大明降將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都被封爲王,孔有德被封爲恭順王,耿忠明被封爲懷順王。尚可喜被封爲智順王。

這表明,皇太極的心思完全暴露出來,最終目的,就是推翻大明朝,定鼎中原。

萬曆十一年的時候。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從此開始征戰,幾十年時間過去了,努爾哈赤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先後統一女真各部,到了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宣佈與明朝七大恨,從此開始討伐大明朝,

萬曆四十七年,著名的薩爾滸之戰爆發,這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戰役。

大明朝若是能夠獲勝,女真對大明朝的威脅就可以解除。或者暫時緩解,對於努爾哈赤來說,這場戰役取勝,前途一片光明,若是失敗了,後金的政權將扼殺在搖籃裡面。

這場戰役,以後金大勝、明朝慘敗告終。

薩爾滸打大戰。震撼了明朝的基業,後金對大明朝的戰略,由防禦轉入到進攻,明朝的戰略由進攻轉爲防禦。

此後,努爾哈赤先後佔領了瀋陽、遼陽等地,都城一再搬遷,最終定都瀋陽。

努爾哈赤去世之後,皇太極登基,繼續採取進攻的態勢,幾年的時間下來。皇太極發動了幾次的戰役,展現出來高超的能力,崇禎二年,皇太極率領大軍,取道蒙古。由喜峰口突入明境,一舉攻陷遵化城,兵臨北京城下,震動了大明朝。崇禎四年,皇太極得知明朝修建大淩河城,親率大軍征伐,取得了大淩河之戰的巨大勝利。這期間,皇太極還率軍,征服了蒙古各部落,成立了蒙八旗。

可以說,後金正在蓬勃發展,反觀大明朝,內憂外患,各地頻繁遭遇災禍,老百姓流離失所,活不下去了,流寇四處騷擾,九年時間了,陝西境內,依舊有大股的流寇。

蘇天成看見這樣的一封奏摺,有着更多的想法,大清這個國號,他太熟悉了,歷史若不能夠發生改變,大明朝還有八年時間,就滅亡了,之後的幾百年,都是大清統治了。

歷史依舊在慢慢的發生改變,流寇的首領紫金樑、老回回、張獻忠等,都命喪江寧營之後,肆掠的流寇,遭遇最爲重大的打擊,只能夠龜縮在陝西境內,其餘山西、河南境內,基本上看不見流寇的蹤跡了。

因爲這些原因,蘇天成有着足夠的信心,護衛大明朝,改造大明朝。

“皇上,臣看完了。”

“哦,那你有什麼想法啊。”

“臣以爲,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要令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後金建國,皇太極自稱爲皇帝,這本來就是逆天而行,努爾哈赤都未曾自立爲皇帝,皇太極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敢於做出來這等的逆天之事,恐怕是想着早日滅亡了。”

雖然蘇天成這樣說,可朱由檢的臉上沒有笑容。

“溫愛卿,你怎麼看蘇愛卿的話語啊。”

“皇上,臣以爲,蘇愛卿說的很有道理,後金如此大逆不道,皇太極這是自取滅亡。”

朱由檢的臉色更加的嚴肅,顯然,他與諸位大臣已經探討過這個問題了,可能沒有得到什麼滿意的答覆,蘇天成估計,自己說的這番話,溫體仁等人也說過了。

“諸位愛卿,後金的猖獗,不能夠忽視啊,這些年以來,我大明屢失去土地,和後金的交手,都是敗多勝少,遼東和遼北的土地,幾乎全被後金佔據了,關外的依靠,就是寧錦防線了,錦州已經成爲孤城,城外的大部分地方,渺無人煙,山海關和薊州承受的壓力巨大,京師也時常處於威脅之中,朕真的沒有想到啊,皇太極準備登基的時刻,後金居然出兵攻擊山海關和薊州,威脅京師,可我大明邊兵,只能夠龜縮在城池裡面,毫無建樹,此等情況,延續下去,如何得了啊。”

蘇天成本想開口說話,但看見衆人都沉默,他也低下頭了。

人家都是朝廷裡面的重臣,都不開口說話,他憑什麼開口說話啊。

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出來,孫承宗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說的是正確的,爲今之計,是儘快剿滅流寇,讓百姓安居樂業,攘外必先安內,陝西山西和河南山東等地,各級官府要花費氣力,扶持百姓,盡最大力量阻止流民的產生,老百姓有飯吃了,就可以穩定下來,內部安定下來,朝廷可以全力對付後金,舉全國之力,對付後金。”

朱由檢微微點頭,這樣的說法沒有錯,但究竟要多長的時間,他需要準確的許諾,目前的情況下,朝廷兩線開戰,肯定是不行的,朝廷沒有那麼多的銀子支撐的。

“孫愛卿,你認爲剿滅流寇,需要多長時間啊。”

“臣以爲,兩年之內,可以完全剿滅流寇。”

蘇天成沒有擡頭,聽見這些話語,他想到了袁崇煥,當年袁崇煥在朱由檢的面前,也是許諾五年時間,徹底剿滅後金,可惜這樣的許諾,已經成爲了笑話了。

邊鎮已經成爲朝廷文武大臣人人畏懼的地方,這幾年時間,朝廷沒有委派欽差大臣,總領抵抗後金的事宜,主要的精力,都在剿滅流寇方面了,這樣做也是不得已,兩線作戰是不可能的,只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平定內部的流寇,接下來纔可能想到對付後金的事宜。

不過,在對付後金的事情上面,朱由檢一直都沒有開口詢問兵部尚書張鳳翼,這倒是很敏感的事情,按說征戰的事宜,應該是兵部主持的。

“蘇愛卿,你有什麼看法啊。”

蘇天成感覺到,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來了,也難怪,養心殿裡面,都是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員,自己一個四品的知府,這樣的時候,還是少說話的好,朱由檢總是詢問自己,豈不是顯得其餘大臣無能了。

“皇上,臣以爲,孫大人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朕知道,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蘇天成擡起頭,朱由檢正在看着他,四目相對,蘇天成從朱由檢的眼神裡面,看出來了期盼,這期盼是什麼,他當然明白,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皇上,臣以爲,後金剛剛建國,此時此刻,一定是想着挑釁我大明邊鎮,以示威武,所以說,邊鎮需要加強戒備,臣建議,朝廷派出大人,主持北邊的軍務,抗擊後金,如此看來,朝廷似乎是兩面抵抗的局面,其實不然,重點還是在於剿滅流寇,對於後金,主要採取防禦的步驟,不主動挑釁,維持目前的局面。”

朱由檢微微點頭,臉上終於露出了笑臉。

“好,看來諸位愛卿都有這樣的認識啊,朕相信,只要我等君臣一心,一定能夠度過難關的,後金建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朱由檢站起身來,突然說到了江寧營的事情。

“朕看,江寧營還要擴軍,對了,那個炮兵營,作用很大啊,朕仔細看了戰報,炮兵營的作用至關重要,若是有機會,要推廣啊。”

“兵部擬出條陳,江寧營改建爲都司,與北京京營、南京京營同級,下設衛指揮使司,可自行確定衛所多少,蘇愛卿兼任都指揮使,洪承疇出任監軍,其餘軍官,蘇愛卿仔細斟酌之後,迅速呈報上來,江寧營的駐地,暫時設立在洛陽縣。”

蘇天成感覺到眩暈,朱由檢的這句話,完全改變了江寧營的地位。

用幾百年後的話來說,江寧營以前是集團軍,轉身變爲大軍區了,下轄諸多的集團軍了,此時的明朝,按照地域劃分有二十三個都司使司,基本上一省設有一個,統管本省的衛所,從管轄的範圍來說,江寧營將直接歸屬兵部管轄了,地方上不能夠干涉江寧營的任何事情了。

這恐怕是朱由檢的真實想法了,儘快剿滅流寇,而後江寧營將成爲對付後金的主要力量了。

第880章 對決(2)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12章 善後第45章 租子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8章 重要情報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1章 遊歷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02章 商議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72章 海戰(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775章 海戰(5)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774章 海戰(4)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57章 下狠手(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84章 廷辯(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6章 大調整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676章 分析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44章 想不到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202章 商議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44章 戰果第1186章 行動(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90章 大場景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29章 巡視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644章 松山第86章 朝廷嘉獎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56章 出發第608章 盛況空前
第880章 對決(2)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12章 善後第45章 租子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8章 重要情報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1章 遊歷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02章 商議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72章 海戰(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775章 海戰(5)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774章 海戰(4)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57章 下狠手(2)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84章 廷辯(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6章 大調整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676章 分析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44章 想不到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202章 商議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44章 戰果第1186章 行動(3)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90章 大場景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629章 巡視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644章 松山第86章 朝廷嘉獎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56章 出發第608章 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