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交心之舉

朱由檢獨自坐在養心殿,已經是臘月二十四了,養心殿空空蕩蕩的,顯得格外冷清,本應該回到後宮去,和皇后等人過小年的,但朱由檢還是坐在了這裡。

周延儒進入養心殿之後,正準備行禮,可朱由檢揮揮手。

“今日過小年,本應該休憩的,朕想到了一些事情,找到愛卿商議,那些禮儀就免去了。”

朱由檢的聲音顯得很是平和,感覺不到什麼,看樣子應該是在心情穩定的情況之下,說出來這番話的,可週延儒卻不是這樣的看法。

崇禎二年,周延儒就進入了內閣,之後很快成爲了內閣首輔,深得皇上的信任,可以說他是非常瞭解皇上的,皇上登基之前,根本是沒有希望成爲皇帝的,要不是先帝的身體不好,加之無後,皇上絕沒有機會,也就和其他的藩王一樣,最終是到封地去,老老實實過一輩子,恐怕也正是這樣的原因,皇上在登基之前,一直都在皇宮裡面,日子不是那麼好過,那個時候飛橫跋扈的魏忠賢,根本沒有將皇上看在眼裡,後來皇上登基,果斷的剷除魏忠賢,在周延儒看來,這其實是之前就埋下的禍根。

皇上在權力漩渦之中多年,登基之前戰戰兢兢,各方面都非常的注意,多皇宮之中的鬥爭也是很清楚的,正是因爲有了這些認識,有了不同於一般的遭遇,皇上很難真正的信任一個人,所做的很多事情,最終都是以自我爲中心,這恐怕就是皇上的悲劇了。

在如何對待蘇天成的問題上面,這是表現的非常明確的,周延儒猜想,皇上恐怕是想到了萬曆年間的張居正了,甚至是東漢時期的漢獻帝,害怕成爲了傀儡。這樣的想法沒有什麼錯誤,可惜蘇天成太優秀了,根本沒有給皇上任何動手的機會。

皇上登基之後,一直都很是要強,什麼事情都追求完美,對自身的要求也是這樣的,缺乏變通。加上難以完全相信他人,這樣的性格放在帝王的身上,必然形成悲劇。更何況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今日皇上的態度如此的柔和,肯定是有什麼大事情。

果然,周延儒剛剛坐下,王承恩就拿着詔書走過來了。

周延儒接過了詔書。剛剛看了開頭,身體就開始顫抖了,這竟然是皇上親自寫的罪己詔和退位詔書,皇上準備讓太子朱慈烺繼承皇位了。

匆匆看完了罪己詔和退位詔書之後,周延儒站起身來,準備跪下說話的時候,朱由檢開口了。

“周愛卿。朕已經下定決心了,這麼多年以來,朕勤勤懇懇,想不到大明江山,還是要毀在朕的手裡,朕對不起列祖列宗,朕沒有資格做這個皇帝了,今日就是想着與愛卿商議。朕準備在明日就宣佈退位的。”

周延儒跪下了。

“皇上,臣以爲不可啊,皇上勤勤懇懇,奈何我大明遭遇這麼多的劫難,此並非是皇上之過錯,滿朝文武大臣是需要承擔主要責任的,臣懇請皇上收回罪己詔和退位詔書。值此關鍵時刻,若是皇上發佈了退位詔書,恐怕動搖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周愛卿,站起來說話吧。”

朱由檢的聲音依舊是平和的。但平和之中,帶有了一絲的激憤。

“朕不知道該如何做了,南方全部被蘇天成佔領了,北方也沒有多少地方了,唯有這京城四周,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恐怕春節之後,這些地方都不會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朕沒有顏面了,這亡國之君的恥辱,朕是要背定了。”

周延儒低着頭,沒有開口說話,這個時候,他也不知道該說一些什麼了,任何安慰性的話語,都是沒有多大作用的,江寧營佔據了天津,恐怕馬上就要展開進攻了,這樣的時候,除非是能夠想到打敗江寧營的辦法,其餘的都是空話。皇上說出來的這些話,令他想到了崇禎初年,那個時候,皇上不過十多歲的年紀,驟然間肩負重任,滿腔熱血想要振興大明王朝,十六年時間過去了,皇上步入了中年,卻迎來了這樣的局面,心中的悲愴是可以想象的。

“朕非亡國之君,可朝廷裡面,都是亡國之臣。”

朱由檢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周延儒的身體再次顫抖,忍不住跪下了,這句話非常嚴重了,等同於完全否決了滿朝的文武大臣了。這也說明了,皇上已經到了絕望的邊緣了。

想當初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是想着依靠諸多的文武大臣的,也是給予了很多信賴的,最明顯的就是袁崇煥,可後來發生很多的事情,讓皇上越來越失望了,特別是朝廷之中的黨爭和爭權奪利,幾乎讓皇上到了無可奈何的境地,只能夠再次開始信任太監和錦衣衛了,這裡面透露出來的轉變,其實就是王朝衰落的前兆了。

或許是感覺到自己的話語說的太重了,朱由檢放緩了語氣。

“周愛卿,平身吧,朕不是針對你說的,朕是想到了這麼多年的事情。”

過了好一會,朱由檢慢慢恢復了情緒,罪己詔和退位詔書的事情,他暫時不提了,其實這也是他發泄內心苦悶的一種方式,皇上就是寡人,沒有朋友,高處不勝寒,內心的委屈沒有地方訴說,只能夠自己承受,到了這樣的境地了,面對周延儒發泄一下,也是解脫的方式,他相信周延儒是能夠理解和承受的。

“周愛卿,朕想到了遼東邊軍的事宜,後金韃子在遼東虎視眈眈,朕心裡很清楚,若是全部撤走了遼東邊軍,關寧錦防線很快就要落入到後金韃子的手裡,京城一樣危險了,飲鴆止渴的事情,朕不想做,可朕還能夠有什麼辦法啊。”

說到應對江寧營進攻的事宜,周延儒的注意力開始集中了,其實他早就知道了,皇上面臨無法選擇的局面,一面是虎視眈眈的後金韃子,一面是勢不可擋的江寧營,兩邊都是無法應對的,不管哪一邊,盯着的都是京城。

“周愛卿,朕想着問問你,可否有其他的解決之道啊。”

周延儒楞了一下,沒有及時開口回到。

其實周延儒哪裡知道,蘇天成放出來的話語,朱由檢已經知道了,也就是蘇天成拿下京城之後,不會傷害皇家諸多人員的性命,更不會做什麼屠城和劫掠的事宜,這本來是一種善意的體現,但在朱由檢看來,就是莫大的恥辱了,皇家身份尊貴,豈能遭受如此的羞辱。

朱由檢內心的想法,周延儒不得而知,但他覺得,目前的情況之下,能夠退一步,或許將來還有機會,遲疑了一下之後,周延儒終於開口了。

“皇上,臣有一個想法,蘇天成已經佔領了天津,下一步肯定是準備進攻京城了,皇上可派出官吏,與蘇天成商談,蘇天成若是願意退兵,控制南方,朝廷就承認他的大晉王朝,若是蘇天成執意要進攻京城,那就只有魚死網破了。”

周延儒說的很是謹慎,邊說邊看着皇上的神色,果然他發現皇上的神情變化了。

“周愛卿怎能說出來如此的話語啊,朕乃是順應天意,繼承大統,就算是蘇天成造反稱帝了,就算是他建立了什麼大晉朝廷了,就算是他通知了整個的南方,甚至是中原了,朕豈能認可,朝廷豈能認可,如此的做法,豈不是認爲蘇天成造反是有道理的,朕可不願意給列祖列宗臉上抹黑,朕寧願與蘇天成決一死戰。。。”

周延儒低着頭,不再說話,其實他內心裡面想到的,就算是皇上你想着與蘇天成決一死戰,恐怕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大晉朝廷已經控制了絕大部分的地區,人家憑藉着雄厚的實力,就算是不馬上進攻京城,朝廷也是無法維繫的,戶部已經拿不出來銀子了,秋收季節的時候,蘇天成已經佔領了南方大部分的地區,而且連續的征伐,消耗了大量的銀子,府庫裡面幾乎空了,這個時候不需要蘇天成征伐,朝廷收不到賦稅,自身就會垮掉了。

周延儒更加的清楚,調動遼東邊軍,需要大量的銀子,至少糧草是需要保證的,朝廷已經拿不出來這些銀子了,還能夠指望人家拼死廝殺嗎。

離開養心殿的時候,周延儒有些糊塗了。

王承恩所言之事,應該是有關遼東邊軍的調動事宜,可皇上爲什麼沒有直接說到這件事情,難道是知道府庫沒有銀子了,難以維繫幾十萬遼東邊軍的開銷嗎,還是因爲其他的什麼事情,按說遼東邊軍暫時是能夠維繫的,遼餉至少還能夠維持幾個月的時間,今後的事情就不要考慮了,失去了京城,什麼都沒有了,還考慮遼東邊軍的今後幹什麼。

周延儒雖然有了腳踏兩隻船的做法,可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想着大明王朝興旺起來的,不管怎麼說,兩度成爲內閣首輔,這等的榮耀,其他人是沒有享受過的,拿了俸祿就要做事情,在能夠想到辦法的基礎之上,還是要爲朝廷的生存考慮的。(未完待續。。。)

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85章 行動(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44章 想不到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080章 暗戰(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645章 部署第729章 恩怨第684章 都會算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790章 偶遇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191章 稱帝(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53章 預判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169章 昏頭了第88章 拜訪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444章 想不到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0章 震動第1281章 變化(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97章 開花彈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82章 暗戰(3)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59章 剿匪(1)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92章 會試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73章 海戰(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247章 協調會(1)第510章 刺激(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81章 幕僚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14章 剪不斷
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185章 行動(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44章 想不到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080章 暗戰(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645章 部署第729章 恩怨第684章 都會算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790章 偶遇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191章 稱帝(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653章 預判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169章 昏頭了第88章 拜訪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444章 想不到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0章 震動第1281章 變化(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97章 開花彈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82章 暗戰(3)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59章 剿匪(1)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92章 會試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73章 海戰(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247章 協調會(1)第510章 刺激(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81章 幕僚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14章 剪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