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

朱由檢站了起來:“那好,朕便先下達一旨聖諭,着司禮監與內閣聯合籌備設立中央之諮議院、衆議院,地方之諮議局、衆議局諸事,以內閣次輔兼組織部尚書溫初時負責牽頭,成立改革小組,務必於年底前完成。”

朱由檢說畢,溫初時便站了出來:“微臣謹遵聖諭。”

於是,很快,翰林院侍講學士官便寫好了朱由檢的這道諭旨,且授予內閣次輔溫初時,溫初時立即按照諭旨,着令組織部發鈞令於天下各省府州縣,要求立即由民間選舉成立相應諮議與衆議機構。

同時,組織部派遣專員奔赴各省督導各省實施這一決策,且商議確立如何選舉。

張煌言等保守派高官也立即和自己門生故吏寫信要求其遵循組織部要求行事,不得有絲毫違背,並透露這是朝堂妥協之結果乃陛下欽定,乃萬般無奈之舉等等。

而王家勤等激進派高官也向自己的商界學界朋友寫信,說此乃他們盡力爭取之結果,雖不能使得朝廷大政聽命於商,但地方可以藉此阻止地方官之暴行,因而希望商界學界之朋友抓住機會,勿讓地方官府讓地方之議會變了味。

一時間,朝廷之上議論紛紛,而在朝廷去向地方的官道上以及鐵路水路上也是行色匆匆的送信人,報刊也連篇累牘的報道。

地方上的反響也是巨大,有說這是千古未有之德政的,有說這是千古未有之亂政的。

應天巡撫白允明在收到組織部之令後也拍了桌子:“簡直是胡鬧!內閣究竟是如何想的,如若真要民衆管地方事務,不信任我等,那要我們做這官還有何用!與其憋屈地做這巡撫,倒不如老子也辭官經商去!”

這應天巡撫白允明一時激動之下,當場就吩咐人筆墨伺候,揚言要寫辭官疏。

他底下的官吏們也沒有阻止,也都是滿臉不高興,畢竟他們也知道這種議會要是一設立,他們也就沒了隨便盤剝商戶的機會,也少了許多發財路子。

不過,就在這時候,他一師爺走了進來:“老爺,閣老的信到了。”

“恩師的信?快給本官看看,我就不相信,恩師真的能答應這麼玩,難不成他們這些內閣的重臣們不要碳敬冰敬了不成!”

應天巡撫白允明說着就打開了信,見上面寫道:

“吾生近來可好,朝廷組織部之最新政令,雖有利於萬民不利於官吏,但也實在是因爲底下的你們鬧得不像話,陛下的意見很大,朝堂上說你們不是的官員也很多;

且民智已開,不比以前,如今爲大明不至於被爾等敗光,爲長久計,不得不設兩議會以求民衆有決策地方事務之權,以此實現民意通達之境,爾等不可阻攔,也不準辭官……

好在內閣尚有大權,當感激陛下依舊信任吾等,也是朝廷諸公博弈之果,內閣當不至於虧了爾等富貴名利,如今氣候溫和,一應年敬俱取消,長安居雖大不易,但內閣諸公自有辦法,不必掛念。”

白允明不是愚笨之人,從信中內容也大致猜到了朝堂上發生了什麼,一時不由得喟然一嘆:

“而今時局真不比以前了,也罷,既然恩師等都不要年敬了,那本官也無話可說,告訴底下的人,想辭官不做的,現在就來找本官,來一個本官批准一個!到時候等時局亂了,我們讓議會的人去想辦法!”

“名深兄謹啓,弟忝在內閣已久,而今總算爲天下商民做一大事,此乃陛下之功,吾等應感恩不盡,但因大明之局勢複雜且交趾、西伯利亞、建虜餘孽、西洋番夷等大事未做,又因朝堂之保守官員阻止,無奈內閣依舊有大權,但所幸地方已可由百姓做主,請兄得信後立即組織各界商會,要求官府按朝廷鈞旨行事,違者可以罷市相抗,上意已準,可放心矣。”

楊名深收到王家勤的信件後不由得淚如雨下:“吾皇萬歲!”

旋即,楊名深便吩咐道:“立即聯繫各大報社,將朝廷內閣組織部之鈞旨文書告知於衆,持我稟帖去見各界商會會長,請他們到我公館議事,到時候好共同向撫臺大人施壓,同時想好對策;

撫臺定不會輕易就範,我們當先幫助他們確定好設立議會之程序,立即去大明行政學院招募一批行政系畢業之學員來,同時在我們銀行內部統計一下有沒有有志做官爲民幹事的人。”

猶如應天即南直隸省一樣,其他各省也是如此反應,許多官員揚言要辭官。

許多富商則積極開始準備與官府交涉,但因有上面的彈壓與勸慰或者是自身對官位的眷念,使得也沒有多少知縣以上的官員辭官。

但底層官吏辭官的則有很多,一大批沒有正式編制的吏員都不幹了。

一下子,地方各省的各級官府空了許多。

應天巡撫白允明開始拒絕見各界商會領袖,以生病爲由稱病不出,並趁此大量批准麾下官吏離職。

半個月後,隨着組織部專員要來,他纔不得不出來見了楊名深等人,在楊名深等商人質問白允明是否要抗朝廷鈞旨時,白允明說道:

“本官沒有要違背朝廷鈞旨的意思,成立兩院和選舉議員,本官沒有意見,但是現在本官手底下就五百來個官吏;

楊先生,你應該也清楚,大明的官吏素來正當收入少,雖說當今陛下寬厚,屢次加薪甚至還有年終之例,而今在編的官吏過個小富即安的生活也還湊合;

但沒編制的官吏則沒法活了啊,朝廷財政有限,你們又不準加稅,本撫只能給他們很低的薪酬,讓他們靠灰色收入養家餬口,如今這兩院一設,他們的灰色收入自然沒了,也就大都辭了職,導致現在整個巡撫衙門就只有五百個官吏,整個南直隸數千萬人,你讓本官怎麼去搞兩院之事。”

應天巡撫白允明說完就看向楊名深,眼神中透露出得意之色,心道:

“誰不知道這些事都是你楊名深這些富商搞出來的,仗着和陛下有關係,想把持朝政,你要把持可以,現在問題擺在這裡,看你怎麼解決!”

“在下明白撫臺大人的難處,也替撫臺大人考慮到了這裡,在下成立了一個行政事務培訓公司,招募和培訓了一批學員,皆是大明行政學院與南京政治學堂等大學堂的高材生;

無論是稅務還是政務以至於公共建設,他們都很擅長,大人可以說是這些非在編的官吏是個什麼待遇,我讓他們來應聘,到時候大人不就有足夠的官吏去行使政權了嗎?”

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十二章 遇襲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
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十二章 遇襲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