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

林人曙的炮兵營在當日也進入了城內暫時休整,但因擔心處決吳橋縣城境內鄉紳兵力不足,陳貞慧將林人曙將大批炮兵也全部調出去進行掃蕩。

總之,在這幾日內,整個吳橋縣境內的鄉紳階層全部被剷除,大批被士紳階層隱藏的人口被釋放了出來,成爲大明新的自耕農。

可以說,北伐本身從一開始就不再是一場簡簡單單的戰爭。

他是一場大明內部進行的南北革ming,南方的資本家們利用戰爭的方式將北方士紳階層隱藏的人口釋放出來變成自己工廠的勞力資源。

雖說這樣做會大批士紳被用**消滅的方式處決,使得大明實際總人口減少,但其實減少的不是太多,整個帝國真正靠剝削農民的士紳地主只佔少部分,但他們控制的莊園佃農卻佔了整個大明農業人口的大部分。

如今大明將這些佃農解救出來,等於讓大明戶部登記的六千萬人口在一瞬間會變成一億人口甚至是兩億,而代價不過是少了上百萬士紳而已。

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原本歷史上的滿清王朝通過對大量平民的屠殺解決了人地矛盾造就出糠稀盛世。

而如今崇禎帝朱由檢則通過對大量北方士紳的屠殺進一步解決人地矛盾,促使帝國的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更好的由小農經濟社會向商品經濟社會轉移。

可謂是殊途同歸,只是前者會使得小農經濟秩序重新得到鞏固,後者則可以讓朝廷控制更多的人口和土地,以此實現國家資本主義。

士紳慣以宗族的形式聯合庶民結堡自立,以此抵抗亂世中的軍隊。

如今近衛軍的官兵出現在一處村莊時,也是看見如此的場景,當地鄉紳聯合自家宗族人丁抵抗近衛軍。

但近衛軍則直接敲鑼高聲宣佈只處決有功名的讀書人,其餘庶民非但不會治罪還會重新分配田地,最初一兩個村莊還不信,但等到近衛軍運來大炮攻下一處處村莊的處決方式傳遞開時,整個吳橋縣的鄉村都崩亂了。

宗族中的庶出百姓不再願意被鄉紳族長裹挾甚至主動解了族長來近衛軍這裡請賞,一些庶族百姓更是先在宗族內部造了反。

“天啊!這世道怎麼了,你們當初自願把土地投獻來的,如今大難臨頭就要各自飛了,老夫當初就不該收了你們的地!”

“七老爺,你也別說這些酸話了,這些年來你家吃的穿的住的哪個不是我們這些莊稼人的血汗錢,不是我們的錢,你能納十六個小老婆?如今南邊的官軍要處置你們這些沒忠孝的讀書人,你自己當初不忠如今遭報應了也別連累我們呀!”

“老天有眼啊,曾麻子,你當初奪了我家的二十畝水田還害得我妹妹跳湖自殺,如今這些仇總算是得報了!”

“天下要變了!果然還是大明的皇上好啊,我們總算是不用再當奴才了!還能有自己的地種,聽說也不用服徭役,還是漢家的皇帝好啊!”

整個吳橋縣內各種聲音皆有,有讚揚近衛軍愛民有紀律的,也有罵近衛軍不尊讀書人濫殺無辜的,但至少沒有人說近衛軍有過奸0淫之事。

對於近衛軍不同的看法自然也正常,不同階層的人看法自然就不同。

很快,吳橋縣內的士紳階層基本被全部解決,但也有部分被留了下來,譬如一些在曾經爲大明守節的士紳後代不願意仕清者。

因爲近衛軍剷除北方士紳的出發點就是這些讀書人不忠不孝,事順滿清,剃髮易服,雖說作爲守節之士的後代剃髮衣服了,但爲覺醒民族思想,朱由檢免了這些守節之士後代的死罪。

當然,這些特殊羣體,已有錦衣衛備案。

很遺憾的是,吳橋縣內沒有,所以吳橋縣內沒有士紳值得被饒恕。

這一日,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兵團主力到達吳橋縣城,兵團所屬巡撫官開始接手吳橋縣政。

大明近衛軍實行軍政分工制,軍級單位由總兵官負責軍事指揮,總督負責政工,而兵團級單位則由副總兵負責軍事指揮,巡撫負責政工。

因大明如今是戰區制,所以很多時候總督巡撫在管理軍隊內部政治事務時也會管理地方政務。

但也有的地方因爲沒有近衛軍駐紮,所以巡撫和總督與大明以前的總督巡撫一樣只是地方行政官員。

如今北伐過程中,佔領新的北方區域只能暫時由軍隊官制。

因而由軍隊內部的政工幹部負責對於基層官員的任命與經濟秩序的恢復。

近衛軍軍事指揮負責人與政治組織工作負責人的地位與權力相當,沒有所屬性,且是合作制,因而沒有文貴武賤之說。

而且巡撫總督很多時候也會從善於治民不善於治軍的武將裡選擇,文武之區別將從大明近衛軍內部消失。

大明近衛軍內部只有軍事指揮幹部與政治工作幹部兩種不同分工的區別。

譬如如今的大明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的巡撫官便是原近衛軍第三軍騎兵營的指揮使張夢錫。

此人在原本歷史上本是抗清守節之生員,如今這一世先是投筆從戎做了武官,但因指揮失當曾吃過小敗後便安排進了政工系統且選入大明國家行政學院學習過,如今已成了大明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巡撫兼領登萊巡撫,負責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轄區內的軍政民政。

因近衛軍北伐,登萊巡撫之職自然取消,基本上張夢錫是第二兵團佔據何處,他就得立即恢復第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秩序。

但張夢錫到底是巡撫級的高級官員,是直接對總督李明睿負責的人,對於小小的吳橋縣他也沒必要親自管制,而是任命一名新選進近衛軍沒多久的政工幹部包碩爲吳橋縣知縣,負責管理吳橋縣。

包碩是新科進士,也是去年從近衛軍第一軍總督李明睿直接負責的山東陸軍軍事學堂畢業的軍官生,屬於政工能力比較擅長的學生,被李明睿編進了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直屬政工團裡,作爲政工候補幹部用,爲的就是北伐一旦收復某處城鎮,能及時安排有行政才能的人管理地方。

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
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