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

哈莫本是蒙古鑲藍旗的佐領,被洪承疇提拔到了周則麾下擔任副將,自然也有監視周則的意味。

不過,這哈莫或許爲人實誠,在聽周則這麼說後,也不由得對周則很是佩服起來,忙道:“提督大人和諸葛亮一樣,好計謀,好計謀。”

“哈將軍過譽,現在就有勞哈將軍速派人給洪中堂稟報,就說我們已智取杏花營,近衛軍主力已撤向東邊,我部是留守杏花營還是繼續追擊,還請中堂大人示下”。

周則說完便又將自己的一名親信家丁即李永行叫了過來:“你也一起去,替本官寫封戰報給貝勒爺。”

周則讓假扮成自己親兵的錦衣衛李永行去給勒克德渾覆命自然也是有想讓李永行藉機打探洪承疇部清軍主力動態的心思。

洪承疇這裡得知周則佔據杏花營消息則不過是淡淡一笑。

但同時,勒克德渾也收到了周則的來信,卻是高興地拍了桌子:“好奴才,本貝勒看中的就是他這一股子機靈勁,就用了兩百騎就把杏花營騙得了手,洪中堂,這個功你得替人家周提督請吧。”

“請是要請的,不過貝勒爺,這人家主力都東撤了,佔據個杏花營也不過是佔座空城算不得什麼吧。”

洪承疇說着就微微一笑,勒克德渾也沒再說什麼。

他也不得不承認周則這個勝仗的確有些水分,同時心裡也很是懊惱起來:“周則這個狗奴才,給自己報個戰功,沒事扯上人家主力東撤幹嘛?”

“貝勒爺,洪中堂,下官覺得眼下重要的不是周提督佔據杏花營的事而是近衛軍主力東撤的事,如若真如周提督所言,近衛軍主力東撤,倒是讓吳某很是不解,東撤進入鳳陽,難不成他近衛軍主力要回南京不成?”

吳三桂及時制止了勒克德渾和洪承疇的爭執,忙提到了正事。

而洪承疇則不由得捻鬚笑道:“這哪裡是近衛軍主力東撤,這明明是北上!”

“北上?”勒克德渾站了起來:“我這奴才明明寫的明明白白,是近衛軍東撤了。”

“周提督所看到的不過是表象罷了,東撤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是朱由檢,你會把主力東撤嗎,難道不是立即北上增援,堵住我們回撤之路,好在宣武衛到孫家渡口之間吃掉我們?”

洪承疇雖然瞧不上河南提督周則,也認爲河南提督周則沒什麼大本事,認爲周則能奪回杏花營也不過是會耍小聰明而已,不然的話,既然能智取杏花營爲何不能判斷出近衛軍主力東撤沒有意義?

周則也猜到洪承疇會這麼想。

所以他也就沒有多此一舉說自己預判近衛軍主力會北上,那樣以洪承疇的胸襟不會相信自己的話反而會本能地否定自己的看法。

而如果自己表現得笨一點只說看見近衛軍主力東撤,以洪承疇的自負與睿智自然能猜到近衛軍東撤後可以北上由蘭陽李景高口北渡黃河增援渡口防守力量。

所以,此時的洪承疇也就很堅定地認爲自己沒有判斷錯,近衛軍又有一部在開封城南邊的主力已經北上。

對此,洪承疇也頗爲懊惱,他本以爲近衛軍主力沒有在河南,也就沒有想到近衛軍會突然出現在黃河北岸。

作爲一個善於治軍的文臣,且加上他素來記憶力也極強,因而他也知道從河南渡河北上有三處,一處是出宣武衛去虎牢關,一處便是要過現在的孫家渡口,還有一處便是由蘭陽走李家高口。

可就因爲他沒有想到近衛軍主力依舊在河南,也就沒有想到近衛軍主力會過黃河堵住他的退路。

洪承疇也不禁暗自責備自己,心想自己怎麼就忘記了糧道之安全是最爲重要的事,以至於落到如今這般地步。

好在洪承疇在清軍中的權威依舊還在,因而他這麼一說後,勒克德渾和吳三桂等都深以爲然。

洪承疇也直接下令道:“告訴周則,讓他暫時留守杏花營,並派斥候打探宣武衛方向動靜!”

“聽中堂的意思,我們這三十餘萬人馬依舊是要奪佔孫家渡口和河防,而不是轉而奪取宣武衛與一等公何洛會取得聯繫,中堂剛纔不是說近衛軍主力已經北上嗎,爲何我們要去硬碰硬?”

平西王吳三桂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近衛軍之行軍詭異的很,洪某有時候不敢篤定這近衛軍下一步到底是怎麼走,雖說依照常理推論,他自然是要北上的,但也說不定會不會是個迷魂陣,想讓我們撤回來,畢竟我們渡河以後便是我大清腹地,他近衛軍也就攔不住我們。”

洪承疇心思多疑,而如今在意識到近衛軍把自己戲耍了一次後,他也就更加小心起來,也擔心這會是近衛軍故意讓他上圈套。

因而便想着趁着現在離黃河岸邊不遠,倒不如攻打一次,如果不是近衛軍主力,他清軍主力自然可以輕易渡河全身而退,如果是近衛軍主力,他三十萬清軍也應該吃不了什麼虧,最糟糕不過是再撤回來與周則部合力南北夾擊宣武衛纔對。

因此,洪承疇依舊堅持着繼續北上。

……

閻應元帶着夏完淳等直屬協的一千人一直緊跟着在洪承疇等清軍主力後面。

不過,閻應元並沒有帶着夏完淳等人沿途襲擾洪承疇等清軍主力。

閻應元直接拉住夏完淳:

“端哥,閻某認爲陛下讓我們襲擾洪承疇等清軍主力不是很好的計策,你想想,如果你要是洪承疇這個老狐狸,肯定會特別小心翼翼,如果我們一旦沿途襲擾,他一定會認爲我們不想讓他帶清軍主力北上,這樣反而使得他不顧一切地加速北上。”

“閻指揮使,你竟敢質疑陛下的決議,不過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不過也好像沒有道理,你別忘了,陛下讓我們襲擾洪承疇等清軍主力的目的是援助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

夏完淳有些愕然地看着閻應元。

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