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

現在的大明帝國已經強大到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抗衡的境地。

但作爲皇帝的朱由檢卻不能讓這個帝國因此陷入懈怠,甚至變成菩薩,去普度衆生。

崇禎帝朱由檢必須時刻給大明擬定目標,讓帝國官員擁有一個目標,甚至以這個目標是否實現爲標準來確定一個內閣首輔甚至是自己這個皇帝是否成功。

而現在帝國下一個目標便是征服倭國。

在朱由檢看來,如果沒有徵服倭國的目標,帝國便陷入追求享受與安逸的環境,而失去進取之心,放任國內統治者剝削國內民衆的利益,使得帝國內部矛盾加劇。

儒家文人總是用窮兵黷武來批判一個好戰的君王,但也遏制了一個君王的進取心,阻止了華夏文明的進步。

而現在朱由檢要把帝國的人從只知一邊對百姓敲骨吸髓一邊吟詩作賦的模式中改變過來,讓他們時刻保持着朝目標進取的狀態。

征服朝鮮一結束,帝國媒體便開始連篇累牘地宣傳關於帝國爲何要征服倭國的報道。

首先自然是歷史遺留的仇恨,直接向整個帝國公民發問,爲何倭寇在嘉靖年間能來大明殘骸大明百姓,而如今帝國已經是最強盛的時代,爲何不能派兵報復倭國。

爲此還特地將當年的一些倭寇殘害大明百姓的舊事全部披露了出來,以此達到激起民衆情緒的目的。

這些自然是東廠負責操縱的,朱由檢給他們的指令是要讓大明百姓對倭寇恨之入骨的地步,甚至到民衆遊行示威要求帝國大元帥府出兵征服倭國的地步。

而除此之外,帝國媒體還要開始宣傳在征服朝鮮後,大明朝廷獲得了多少收益,同時還報道了許多去朝鮮發家致富的故事,而對倭國的富庶程度也開始報道,開始預測如果征服倭國會給帝國帶來多少好處。

如此以來,一些未在朝鮮得到足夠利潤或者還想得到更多利益的商團也開始希冀帝國繼續征服倭國。

一大批翰林院的學士們也開始研究起倭國來,開始分析倭國的社會情況與歷史概況。

對此,朱由檢是很鼓勵的,社會學研究不能只針對儒家理學的研究,多瞭解瞭解其他地域文化,對於帝國的擴張和推進華夏文明的進步是有好處的,。

很多時候,由於中原王朝的寬容,在華夏周邊的政治勢力都沒有在心底裡真正的對中原王朝的有敬畏之心。

雖然口上稱天朝,但內心裡只把天朝當成可以隨時敲詐一筆的傻瓜,尤其是在文官集團執掌中原王朝的近幾百年裡。

現在的倭國也不知道大明會對他們採取報復,他們或許還有比較狂熱的分子幻想着可以在將來滅亡大明,就如當年的豐臣秀吉一樣。

但無論怎麼說,現在的大明帝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被儒家統治得只知對內欺壓欺壓老百姓的國度,現在的大明帝國就是一個具有侵略性與掠奪性的帝國。

“現在倭國之天皇沒有任何權力,主政者乃是德川幕府,但這德川幕府也只統治着四分之一的地區,其餘地區皆是大小不一的大名即藩屬政權,可以說,倭國不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朝廷,我們要消滅倭國,難度不大。”

大元帥府樞密副使兼參謀總長和兵部尚書的李巖如是說道。

“據朕所知,倭國除天皇、將軍、大名外,主要由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四部分組成,其中武士乃是倭國統治者最爲依仗的家臣,講究忠信,而也最是兇狠殘忍,當年世宗時期荼毒我大明東南的就是這些武士,所以微臣認爲,這些效忠其將軍與大名的武士一個都不能放過!”

新任陸軍部次長李定國這時候說道。

“武士以上的都不能放過,另外,對倭國必須對朝鮮還要狠一些,這是一個你不虐他他不開心的民0族,所以在幕府統治首府江戶需要來一場血腥的屠殺,不得少於六個月,朕要它成爲倭國地區永遠也抹不掉的傷疤。”

朱由檢想起了原本歷史上一九三七年的南京,因而他要讓這個時空的倭國也有經受一次這樣的懲罰。

……

如今的倭國已經實行了閉關鎖國之策,爲避免被西洋番殖民,最初只准大明商人到長崎進行貿易。

不過,現在因爲大明也表現出殖民擴張的行爲,且已有鄭氏集團開始要求在倭國建立基地,使得倭國也開始意識到大明似乎有壟斷自己貿易的跡象,便也在五年前禁止了大明對倭國進行貿易,甚至德川幕府還出兵逼走了鄭氏集團。

而鄭芝龍的鄭氏集團到底也只是普通的大明商業武裝,不太願意爲了打敗整個倭國去消耗掉自己的財力。

而且鄭氏集團也知道臺灣以北皆是大明朝廷的勢力範圍,朝廷可以在臺灣以南征伐巴達維亞,而自己鄭氏集團要是在臺灣以北建立勢力範圍只能是被大明朝廷找個理由給除掉。

爲此,大明鄭氏集團也就放棄了對倭國的武力打擊。

如今也就只有留給大明朝廷,由大元帥府海軍部出兵征伐倭國,以達到在倭國獲得更多利益的需求。

……

征伐倭國,朱由檢派的是讓鄭成功掛帥指揮海軍,而李定國率陸軍第七軍協助其進行陸地作戰,其中閻應元和劉孔昭負責整個征伐倭國戰爭的後勤總調運。

這一日,正是雲高風清的日子,大明一艘戰列艦出現在了倭國長崎,並且登了岸,長崎是江戶德川幕府的直接統轄區。

按照大元帥府的計劃,這裡將作爲大明軍隊第一更攻擊的地點。

大明這艘戰列艦的指揮使費東駿開始派人去了長崎,找到了倭國長崎當局,說是大明艦隊追擊海盜時失蹤了一名海軍士兵,而這名海軍士兵逃入了長崎,大明海軍要求上岸搜查。

長崎當局沒想到大明的海軍會突然出現而且還說失蹤了一個士兵要進城搜查,雖然能猜到明軍一方很可能是個藉口,想打開長崎貿易是真,但也不敢惹惱了大明,只得連忙派人去告知給江戶幕府。

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
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