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

文官們盡皆面露失望之色。

但這些文官們也都不好再說什麼。

畢竟現在的帝王朱由檢已經不是他們能觸逆的了。

如今的朱由檢軍權財權在握,而且造反的文官本就屬於十惡不赦之罪,這些文官豈敢有半點置喙。

而藩王們倒是心裡有些感動,心想陛下到底還是自家人,雖說手段狠辣,但到底對文官要比對自己朱家人的懲罰要重一些。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崇禎帝朱由檢這已經是夠仁慈了。

據宋應星報告說自從大批量的俘虜參與大明工業建設中後便使得大明各類工業產品的產量大幅度增加。

甚至,如果這些大批量的俘虜繼續參與大明工業建設,去從事免費的且是高風險的工作,大明的工業計劃可以提前完成,北伐也可以提前進行。

朱由檢不知道宋應星是故意以大明工業建設需要勞動力爲理由達到間接勸阻自己這個帝王瘋狂殺戮的目的還是真的是在說明大明的工業建設急需大量的勞動力。

不過,朱由檢不得不承認的是,隨着大明工業的發展,對人口的需求的確是急劇增加。

特別是重工業行業尤其是一些高危行業,需要一些低廉的勞動力去參與。

但現實是大明的大部分人口都掌控在士紳階層手裡,或是其家僕也或是其佃農或者是其宗族成員。

朱由檢要想搞資本工業發展就得在前期剝削大量低廉的勞動力去實現工業產值的提升。

這樣可以把更多的卓越手工業者集中更高端的工業生產中去,促進大明工業研製新事物的速度。

因而,朱由檢才稍微仁慈了那麼一點,沒有斬盡殺絕,儘可能地讓一些與政治實際關係不大的牽連人口去以服從勞役的方式代替株連。

事實上,只有在工廠勞役過後才知道一天六七個時辰的不停勞作比被直接處死還要痛苦。

沒有自由沒有人權更沒有待遇提升體系,只有不停的勞作。

朱由檢在無意之間便已經變成一個罪惡的資本家,且也從一個屠夫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吸血鬼。

閒話少敘。

這一日,在最後一次公審完參與起事的前左都御史唐世濟後,刑部尚書高倬宣讀了對唐世濟的最終判決,即處以凌遲之刑,三千五百刀!

左都御史唐世濟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被處以三千五百刀的凌遲極刑!

唐世濟當場就暈過去了。

等他被人用一桶冷水潑醒後,唐世濟想也沒想就跪在了高倬面前:

“枝樓兄,求求您,求求您替我向陛下求求情,微臣知道錯了,微臣真的錯了!微臣不該對陛下的新政有所不滿,微臣不應該反對陛下加徵商稅,微臣願意把所有的財物都獻出來,只要陛下肯饒臣一命,微臣做什麼都願意!或者賜微臣一個全屍好不好。”

刑部尚書高倬擺了擺手。

很快,唐世濟便被拉了下去,頓時慘叫聲響起,整個公審臺上的藩王和文官皆面露駭然之色。

原浙江巡撫張秉貞掛着各種牌子走了上來,一直在傻笑,但當他被宣佈處以三千五百刀凌遲時,他則大聲喊了出來:

“別,別,別這樣對我,陛下啊,微臣是無辜的,微臣只是一時糊塗才答應了建奴的奸細啊,這些都是張慎言那個老賊從中安排的呀;

求求陛下不要這麼對待微臣,微臣是兩榜進士,是清流翰林,是孔孟子弟,是天子門生啊,陛下您怎能如此狠心!

微臣求求陛下,求求陛下饒了微臣,微臣願意效仿史公,願意效仿太史公被閹割怎麼樣,微臣保證在內廷一定做一個只忠心於陛下的好臣子!嗚嗚!”

張秉貞不停地向宮城方向磕着頭,嘴裡不停地念叨着。

“住口!張秉貞,就憑你也能同史公相提並論,同太史公相提並論!我內臣也是你這種反賊想當就能當的!”

這邊東廠提督王承恩倒是將張秉貞的話聽了進去,但沒有阻止刑部的人處決張秉貞,甚至還當場怒斥了起來。

因爲他知道現在陛下就在後面看着,他這種內臣與文官多一點接觸,就會被陛下一直記住。

張秉貞也被直接處決,慘叫聲叫了整整三天。

接下來則是郭庸。

郭庸被處決的時候,大明的劊子手已熟練的閉着眼睛就可以對郭庸行刑。

從崇禎十七年以來,因爲各種國內外政治軍事鬥爭的激烈,而朱由檢的鐵血暴政也一直在進行,所以受凌遲之刑的重犯可謂一直層出不窮。

這也直接促進了大明醫學事業的外科手術的極大提升。

一些劊子手已被選進了大明近衛軍野戰醫院參與外科手術治療工作。

朱由檢也專門令御藥房的管事太監在南京城成立了大明皇家醫院,而這家醫院除了行駛太醫院職能外,還有專門供人研究臨牀醫學特別外科的治療。

大明或者說是整個華夏的醫學以中醫爲主,對內科治療已臻化境,但對於外科治療則相對匱乏,雖說中醫更爲博大精深,但也不能無外科手術之輔助。

當然也不是說大明就無外科手術之醫生,不過比較少而已。

反正,誰也不會想到的是,這些被凌遲的犯人已經在悄然間促進了大明解剖事業的發展,大明也已不止一個宋慈出現。

“陛下饒命啊,微臣不想這樣死啊,這樣的好痛苦啊!微臣不敢了,微臣再也不敢了!”

郭庸也在哭啼中死去。

文官被處決的時間花費比較長,既要被批鬥又要被嚴懲,因而直接花了兩個月才輪到犯事武官。

對於武官,除了副將以上的嚴懲處以剮刑外,其餘的皆只是被處斬,亦或命其終身接受勞動改造。

等到崇禎二十一年十一月時,整個南京城太平門一帶幾乎就是血紅一片。

在這裡已不下萬人被處決,堪比明初的大案。

不過,與明初不同的是,如今的南京城太平門一帶雖是哭聲不絕數月,血色不減當年,但沒人覺得這裡多麼陰森恐怖,反而覺得這個世界已比以前變得安全了許多。

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
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