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

內廷諸人如何和朱由檢狂歡了一個下午,不必細說。

筆者哪裡知道崇禎帝朱由檢在自己的後宮是如何的放蕩。

只知道臨到酉時半,暮色降臨時。

朱由檢才衣衫不整地在坤寧宮醒來。

朱由檢嗅了嗅寶瓶中剛插好的紅梅,便對皇后周氏吩咐道:

“如今左良玉大兵壓境,建奴與流賊又是黃雀在後,朝中人心不穩,又有損公濟私者藉此興風作浪,謀權奪利,是故,朕決定今晚召集北方官員共度除夕夜,你乃一國之母得與朕同時面見百官,帝后和睦,也是朝廷時局未壞的表現,也藉此安定人心。”

朱由檢說着就吩咐人給周後按品大裝,不可再像現在這樣一味持儉。

皇后周氏自然是欣然聽命,釵環別於烏黑之鬢,瓔珞扣於比佩之間,風韻猶存的她一作紅妝便更添成熟嫵媚之氣度,再加上鳳冠霞帔與珠簾,又托出國母之不可褻瀆。

朱由檢也同樣是玄色袞服加身,與皇后周氏同乘轎輦往武英殿而來。

此時的武英殿外,圍繞着武英殿的矮几擺了數千桌,從內閣閣臣到普通近衛軍官兵都已聚集於此。

華燈綿延不盡,來往之內宦不絕,筵開玳瑁,烏紗如雲,紅袍與蟒袍穿梭其間。

來自北方的近衛軍官兵們都沒想到陛下果真是言而有信,讓他們跟着一羣朝中高官一起和陛下過除夕夜,吃年夜飯。

現爲近衛軍軍官的張同敞乃張居正之後,除夕日,他也沒有回湖廣江陵而是與戰友來自山東的謝遷、來自北直隸的王禮三人共同來了南京紫禁城。

三人如同其他同來紫禁城的北方籍近衛軍官兵一樣此時都是滿臉興奮。

等到朱由檢偕同皇后周氏出現殿外高階之上,與羣臣揮手示意時,這些底下的人更是跟着高呼萬歲起來。

“今天是除夕!”

“在場的大部分都是同朕一樣無家可歸的人,既如此,便讓我們在這金陵城,在這除夕夜,一同迎接崇禎十八年的第一天!”

朱由檢說畢便將鋁製杯往空中一舉:“舉杯!”

皇后周氏也同舉鋁製酒杯,笑不露齒,姿態優雅地看着眼前無數官員。

“謝陛下!”

底下的官兵俱是舉起金銀等杯一飲而盡。

“就坐吧”,朱由檢說後牽着皇后周氏安坐於殿外高臺之上,而底下羣臣和近衛軍官兵也跟着坐了下來。

張同敞、張煌言、謝遷等人也坐了下來,此時還不過二十餘歲的他們都好奇地看着皇后周氏,想一睹天顏。

但由於燈光昏暗加上都只能仰視,也就看不清楚,只覺得雍容華貴,端莊雅緻。

朱由檢此時則繼續和近前的幾位北方籍重臣回憶着一路南下的往事,同時也感嘆着太祖創業的艱難和自己皇兄朱由校維持社稷之辛苦。

此次除夕召集北方籍官員與近衛軍官兵共度除夕,朱由檢的目的便是要繼續拉近和這些人的關係,以此形成他們對自己這個君王的絕對忠誠,成爲抵抗企圖禍亂朝綱,掀起黨爭的東林黨官員的中流砥柱。

朱由檢善於渲染與旁徵博引,他將自己和北方籍官兵同比做無家可歸之人,並利用家國觀念無數次強調收復與重振北方之拳拳之心,同時又言及南方官民如今對大明抵抗外虜,實現天下一統之重要。

“無論左良玉反不反,明年李自成和多爾袞會不會兵鋒直指我們大明,諸位,我們內部不能亂啊!任何一個王朝的衰亡都是從內部的分裂開始,朕知道現今的大明依舊是有派系的,有南北之分,也有商人與地主之分,還有士紳與黎庶之分,可無論怎麼分,我們都是大明的一分子!都負有保衛家園,收復北都之責任!”

朱由檢說畢就又將酒杯一舉:“保衛家園,收復北都!”

北方系官員與近衛軍官兵跟着高呼起來,甚至史可法等南方官員跟着高呼。

唯獨高弘圖、張慎言、樑雲構等人則沒反應過來,片刻後才尷尬地跟着喊了一兩句。

朱由檢和王承恩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朱由檢甚至親自走到高弘圖面前來,令王承恩給高弘圖斟酒:“高愛卿,朕知道你是東林黨人,但朕還是那句話,朕並非仇視東林黨,朕不過是用可用能用之人,東林也好閹黨也好,能爲大明之復興大業做貢獻者皆是朕之英才!如同你高閣老,兩袖清風,忠誠廉潔,善理民政,朕離不開你啊!”

說着,朱由檢便親自拍了拍高弘圖一下:“拿酒來,朕要親自與高閣老共敬一杯!”

高弘圖本就因被張慎言強行綁上左良玉這根繩上而有些忐忑不安,如今見陛下不給其他人共飲,而單獨對自己如此禮遇,讓他更爲羞愧和恐懼。

朱由檢接着又走到了張慎言和路振飛面前,也同樣表示了極大的禮遇與敬重。

張慎言內心雖百般不解陛下爲何突然如此待見他們這些東林系的閣臣,但表面上還是裝的很惶恐,連說不敢。

“陛下注意龍體,酒不可多飲,這杯酒微臣喝便是,但請陛下毋飲!”

路振飛說着就將一杯酒直接倒入了口中,但不怎麼飲酒的卻不由得咳嗽起來,只得苦笑道:“到底做不來劉伶。”

接下來,朱由檢才走到北方籍官員和近衛軍官兵面前來一一勉勵幾句或說些祝福之詞。

甚至,朱由檢這邊還同這些倚爲心腹的官兵們同唱起了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從大風歌到李白的將進酒以及滿江紅等。

一系列豪邁之歌,被萬千男兒同唱了起來,倒也讓寒冷的除夕夜平添一絲暖意與豪邁之氣。

這邊,皇后周氏也同樣從容大度地過來與眼前的幾位內閣官員和部堂高官以及朝廷勳貴笑道:

“天子乃天下之父,本宮乃天下之母,無論他日這江山如何風雲變幻,但請諸位記住,只要陛下和本宮還在,江山社稷就在,你們的家就在!來,如今君臣同樂,大家共飲一杯!”

作爲皇后自然不比尋常女子,雖說後宮不得干政,但如今不過是宴會,因而周氏見見外臣與外臣說話自然都是不必忌諱的。

羣臣甚至也對周氏嫺雅與從容的舉止而感受到來自皇家對統馭萬民的自信。

“‘好一個陛下和本宮在,江山社稷就在,你們的家就在’,此話雖說起來平淡,卻也盡收百官之心啊!”

高弘圖暗自感嘆了一句,再一見已於李邦華等說起昔日在南遷途中的種種囧事而開懷大笑的陛下朱由檢,他的內心便更爲沉重,因爲他彷彿看見的不是一個末世大明,而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大明。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