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

陳圓圓沒想到眼前的皇帝陛下會突然拔刀相向,一時被嚇到不禁花容失色。【.aiyoushen】

朱由檢見她臉色煞白,眼淚不停地在她眼眶裡打轉,比之前更顯楚楚可憐之態。

朱由檢也就不好再嚇她。

於是,朱由檢便收回了刀,還拍了拍她的香肩:“去拿只筆,拿張紙來。”

“是!”陳圓圓半晌纔回過神來,戰戰兢兢地去一旁書案拿起紙筆。

而這時候,朱由檢則朝門外大聲喝了一聲:“將吳三桂之父,吳襄那廝帶進來!”

片刻間,被綁縛着的吳三桂之父吳襄便被拽了進來。

吳襄顫慄着身體,跪在地上一語不發。

朱由檢走到他面前來:“吳襄啊,你生了個好兒子。”

“臣不知陛下在說什麼,犬子,犬子不是帶兵入關來援助陛下了嗎,難道他投靠闖賊了?”

吳襄能從當今皇帝朱由檢的語氣神態中感受到陛下的憤怒,所以他才故有這麼一問。

朱由檢不禁啞然失笑:“當初李自成大兵圍城,朕再三令他入關勤王,你那好兒子抗旨不來,還找朕索要一百萬兩軍餉;

如今卻不聲不響地投靠了建奴韃子,引八旗入關比誰都積極,還甘願做急先鋒,可謂無恥之極!

甚至還想以保護朕的名義做幌子。

今日,朕就要以你們吳家二十三口人的項上人頭告訴他吳三桂,朕乃天下之主,他乃三姓家奴,今日他敢賣國求榮,明日朕必將他千刀萬剮於孝陵,以祭太祖!”

吳襄沒想到皇帝朱由檢如此痛恨自己犬子投靠建奴的事,一時也知道磕頭求饒無用,便乾脆威脅道:

“還請陛下三思,建奴八旗戰力強悍,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犬子麾下之關寧軍素來乃大明最強之精銳,一旦陛下殺了微臣,犬子勢必爲微臣報仇,陛下若想保住一命,當應善待微臣!”

聽吳襄這麼一說,朱由檢乾脆直接拔出匕首來,然後順手取了一空茶盞,一刀捅進了吳襄身體裡。

噗嗤!

吳襄悶哼了一聲,只覺疼痛難忍,兩眼血紅地看着朱由檢。

現在的吳襄已然忘記了君上之威,在他眼裡,應該是朱由檢這個皇帝求着自己吳家纔是。

所以,如今朱由檢冷不丁地將他抓來,還直接捅他一刀,甚至說要除掉他吳家所有人,吳襄此時便只感到憤怒,恨不得直接掙脫開繩索要殺了朱由檢。

吳襄本也是武將,有股子蠻勁,但這些年爲酒色掏空了身子。

所以,當何新一隻手按在他肩膀上時,吳襄竟絲毫動彈不得。

而這時候,朱由檢已經將空茶盞壓緊在他的傷口處,取了一茶盞的血,遞給了陳圓圓:

“以此爲墨,以青絲爲志,寫一封和吳三桂的絕交信!”

陳圓圓在吳府生活過一段時間,知道吳襄在吳府是何等的存在,任意處死下人從來都不眨一下眼睛,但她沒想到今日這吳襄也會被眼前這位帝王給直接制伏在地,不能反抗絲毫。

陳圓圓不敢違背朱由檢的意志,咬着牙,拿起筆來,蘸取吳襄之血開始寫與吳三桂的絕交信。

素來便聰慧靈巧的陳圓圓已經從朱由檢剛纔和吳襄的對話中聽出了陛下對吳三桂的態度。

所以,她便以朱由檢的態度代替了自己對吳三桂現今的態度,即表示自己陳圓圓不做漢0奸之妾,從此不問情誼只報國仇。

朱由檢見此陳圓圓蘸取的血墨開始凝固,便說道:“看來,墨還不夠!”

說着,朱由檢又在吳襄身上捅了一刀。

吳襄直接慘叫一聲。

陳圓圓有些不忍,忙飛快地寫好了信,生怕皇帝陛下朱由檢再次以墨水不夠爲由捅吳襄一刀。

“陛下,請過目”,陳圓圓走到了朱由檢面前,將信箋遞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站起身來,看了看內容,不由得稱讚道:“字體娟秀,果然是美人之體!內容也好,就該這樣痛罵國賊。”

說着,朱由檢便取出匕首朝陳圓圓玉頸處划來。

陳圓圓不由得閉上了眼,她以爲朱由檢會殺了自己,她雖然內心恐懼,但也覺得這是一種解脫,畢竟自己這一輩子都在被人擺佈,如今死在君王手裡,倒也是種榮幸。

朱由檢沒有殺她的意思,而是斬斷了她青絲一縷,將信箋與一縷青絲都交給了何新:“吳家上下全部殺掉,人頭與這封信還有青絲一縷全部遞送給吳三桂!”

說畢,朱由檢突然抓住陳圓圓,直接在她櫻脣上啄了一口。

吳襄見此不由得大罵:“朱由檢,她乃吾兒之妾,你不能動她!”

朱由檢纔不怕威脅,乾脆直接橫抱着陳圓圓進入了裡間,陳圓圓整個人已經處於茫然狀態。

而吳襄卻已經是勃然大怒,不停地叫罵着。

朱由檢只裝作沒聽見,繼續抱着陳圓圓往裡走。

不過,朱由檢卻發現陳圓圓全身冰涼,粉拳緊捏,牙齒咬得很緊,便直接將她丟在了牀榻上:“朕有那麼恐怖嗎?”

陳圓圓想也沒想地就點了點頭。

朱由檢頗感無語,他素來性格冷酷異常,如今成了帝王,更顯絕情,卻也沒想到這樣也讓他顯得不近人情。

有些敗興的朱由檢讓袁貴妃來自己裡間與自己成事,獨留這陳圓圓在自己外室聽聲。

此時的吳襄則被拉了出來,被強行按跪在地上。

與他一同跪在地上的還有吳家其他二十二口人。

此時,外面已經是皓月當空,二十三把繡春刀透着寒光在長夜裡劈了下來。

二十三顆人頭頓時流在了青石板上,血流如珠,吳家二十三口人最終因吳三桂的賣國求榮而殞命。

而吳三桂也爲他的賣國行徑付出了第一筆代價。

其實,在朱由檢帶走吳家家人時起,便有將吳家家人當做人質的意思。

但吳三桂爲個人野心枉顧家人安危,朱由檢不能不成全他。

二十三顆人頭被裝上了車,並隨着陳圓圓的絕交信與一縷青絲一路北上。

朱由檢不知道吳三桂見到自己家人的人頭和陳圓圓的絕交信後會是什麼心情。

但朱由檢知道他自己這個舉動至少可以向天下人表明,這就是出賣漢人的下場!

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
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