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

六月毒日高懸於空,前任內閣首輔高弘圖只戴了一斗笠,着了一件單薄的紗衣便離開了北京城。

誰也不會想到昔日的內閣首輔高弘圖會選擇去封地,而且是隔着整個大明南海的蠻荒之地。

前來送高弘圖的倒沒有幾個官員,一是大家都知道馬士英與高弘圖從天啓年間開始就是對頭,不能因爲送前首輔得罪了新首輔,二是高弘圖選擇去封地等於自尋死路,讓人已經看不到他的任何希望。

連朱慈烺也沒再來送自己的師傅,甚至也發了脾氣,說道:“難道我真的連當太子的希望都沒有了嗎,不然爲什麼連高師傅都自己選擇去了蠻荒之地而不願留在京師!”

不只是朱慈烺,支持朱慈烺的官員們也很不理解甚至感到憤怒高弘圖這種自願放棄的行爲。

只有高弘圖自己知道自己內心的苦楚,待看見炎炎烈日下無一人揮汗相送自己時,才落淚道:“非是我高弘圖不知前方已是死路,而是陛下已認定我高某結黨營私,若再留在京城便會引火燒身啊!”

高弘圖哭完才坐着牛車晃晃悠悠地走了。

“竟無一人送高弘圖不成?”

朱由檢站在官道旁的竹林陰涼處有些失望地對一旁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說道。

李若璉正要說話安慰朱由檢,卻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李若璉還以爲是刺客來襲,忙要拔刀保護朱由檢。

但此時,李若璉卻看見一穿猩袍官員策馬而來:“侯爺稍候!侯爺稍候!”

李若璉見此不禁欣喜若狂,忙對朱由檢喊道:“陛下,有人來了,有人來送金洲侯了!”

“朕看見了,你瞎高興什麼,他又不是來送你的,把刀收回去,雖然金洲侯家富可敵國,但朕是要讓他花錢去南洋建立我大明第一個立足點的,難不成你想和朕劫他家財不成。”

朱由檢也不由得笑着打趣了李若璉一句。

朱由檢現在的確是高興的,他來送高弘圖不是來可憐高弘圖的,也不主要是來給高弘圖指導意見的,他是要來看看大明的官員們還有沒有能幹之才,有沒有官員意識到高弘圖去南洋是大明開拓海外的一個很重要的舉動而甘願冒着得罪馬士英的風險來幫助高弘圖,告訴他爲何陛下要在南洋的蠻荒之地給他一塊封地。

……

高弘圖心裡很高興,忙命家丁停住了牛車,自己從牛車上下來,拱手肅立在道旁。

來者正是同樣有志於爭奪此次內閣首輔之位卻也失之交臂的李明睿。

李明睿在軍營裡磨鍊多年,馬術已很嫺熟,因而如今依舊輕逸地從馬上跳了下來:“下官北直隸總督李明睿見過金洲侯!”

高弘圖倒沒想到是李明睿,李明睿乃大元帥府體系的官員,手握北直隸軍權,乃天子近臣,這種官員只能中立不能拉幫結派,否則後果比自己這些內閣體系的官員還要嚴重。

因而,高弘圖有些不明白李明睿爲何敢冒着被猜忌的風險來送自己。

何況,高弘圖自知自己和李明睿不是很熟。

但無論怎麼說,高弘圖內心還是很感動的,畢竟從京城一路走來好幾里路,也不知道是京城的達官貴人太怕熱還是他們太膽小,總之沒有一人來相送,如今李明睿能來,至少能說明自己還沒有白在朝堂上與人和氣這麼久。

“內閣首輔也不過是個官職,最多也十年還是會下來,您也不必如此介懷,如今封侯也未嘗不是好事,畢竟漢時之李廣可是想封侯都封不到呢,如今下官來見您,一是送送您,畢竟下官不知多少年之後才能再見金洲侯。

雖說金洲遠在海外,但侯爺您應該明白陛下並不希望大明只現在這個領地,應該說是不希望我漢人的文明只侷限在四海之內,既然紅毛番、佛郎機人能在南洋建基地設總督,爲何我大明就不能,總不能百年之後,整個大明海疆之外全是西洋番的基地,一個個虎視眈眈地包圍我大明吧。

所以,侯爺您此去海外金洲若能建立起漢家之基業,陛下是很樂意看見的,下官這裡有一幅地圖相贈請侯爺收下,是下官在佛郎機人手裡購來翻譯過的,甚至加註了錦衣衛探知的金洲一帶西洋番主要活動區域以及他們的兵力人數,還有鄭家在南洋的情況。”

李明睿緊接着又繼續說着如何在海外建立漢家基業的建議,高弘圖也在認真聽着,畢竟他雖是文官出身但現在既然決定去海外也只能盡最大努力做一些大事。

兩人也因此忽略了大明皇帝朱由檢已經站在了他們身後。

一時濃雲襲來,雲遮日暗,一陣太陽雨說來就來,滴答滴答的雨點就打在了朱由檢的傘上。

高弘圖和李明睿擡起了頭,只見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檢撐着傘站在他們面前。

兩人直接嚇懵了。

“好啊,你們兩個見了朕不行禮,還蹲在這裡說悄悄話,連下雨了也不知道,還要朕這個當皇帝的給你們撐傘!”

朱由檢嚇着說了起來。

高弘圖與李明睿嚇得忙匍匐在地:“臣不敢,臣不敢,臣等罪該萬死!”

“不用該死了,平身吧,地上都溼了,跪着容易生病,和朕去你的牛車裡坐坐,你高弘圖也挺會裝清廉,大明各地鹽業公司有三成是你們高家的人在代理,每年收入不下百萬銀元,去只坐個牛車出城。”

朱由檢說着就上了高弘圖牛車。

高弘圖尷尬地笑了笑也趕了上來,他現在內心是很喜悅的,李明睿能來送他已讓他很興奮,如今見大明皇上來,他更是喜極而泣,老手揉着老眼硬是半晌都停不下來。

“別哭了,哭的比你面前的老牛還醜”,朱由檢說着就道:“李明睿剛纔說的很對,你去金洲,朕是很欣慰的,哪裡大明還沒有一個官員涉足過,這些就在我大明家門口的地豈能讓西洋番搶了去,去了金洲好好幹,在哪裡你是最大的,殺人越貨朕都管不着,夜御八百女也沒人敢說你,而且即便遇見了大事,朕也會給你撐着!放心大膽的去闖!”

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十二章 遇襲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請個假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
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十二章 遇襲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請個假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