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

朱由檢自然知道高弘圖夜御十八女乃子虛烏有之事。

甚至,朱由檢也能猜到這定然是高弘圖之政敵故意做的事。

表面上看,把一件誰都能猜出是不可能的事當成一條罪狀來彈劾當朝首輔,似乎有點蠢。

而且,即便是高弘圖真做了這樣的事也說明不了什麼,最多說明高弘圖好色。

但朱由檢明白,這是高弘圖的政敵故意給自己這個皇帝面子呢,故意造成自己很蠢的樣子,連鬥爭的計謀都容易被皇帝陛下瞧破,而自己這樣的皇帝自然用起這樣的人才能放心。

坦白而言。

朱由檢很喜歡這樣的大臣。

因爲這樣的大臣才叫有情商,才叫真正的大智如愚。

比起那些暗地裡結交內官以爲能瞞天過海的自作聰明之輩要高明很多。

至少人家照顧了皇帝的感受,也時刻不忘記把自己放在比皇帝笨一點的位置上。

“到底是李明睿還是馬士英?”

朱由檢暗自問了一句,見徐昭華站在一旁,便道:“這奏疏先留中不發,下去吧。”

朱由檢現在還不想問徐昭華關於水晶墜的事。

他總覺得這裡面的事沒有那麼簡單,在後世經歷了許多明爭暗鬥之事後的他知道對於很多細節上的突變以不變應萬變是最好的策略,因爲往往真實的結果和自己一開始所腦補的結果是有很大區別的。

當然,高弘圖他也不打算再用了。

無論徐昭華是怎麼得到皇長子或皇三子之水晶墜的,都能說明一個問題,便是皇長子一黨的手有點伸得過長了。

內閣首輔高弘圖是皇長子朱慈烺的擁護者。

朱由檢可不敢放心讓一個親近朱慈烺的大臣還主持內閣。

甚至朱由檢還懷疑水晶墜能到徐昭華身上就是高弘圖從中唆使的。

因爲以他對朱慈烺的瞭解,朱慈烺沒這麼會鑽營。

這封彈劾高弘圖作風不檢點的奏疏,朱由檢選擇留中不發其實已經做了要以此爲理由不再留任高弘圖的決定。

但朱由檢不打算直接隨了高弘圖政敵的心願:“想靠這個投石問路?呵呵!一旦拿準了朕的心思就以爲能得到首輔之位不成?未免把朝廷大事想得太簡單了!朕的內閣首輔豈能是靠耍耍小聰明就能得到的,沒點真想爲大明做些正事的雄心,雙商再高也沒用。”

朱由檢沒有立即做決定誰任首輔,甚至直接下旨新任首輔宣佈之日推遲一個月。

……

“什麼,推遲一個月!父皇這是要做什麼,三弟,你說,高師傅他能繼續留任首輔嗎?”

如今因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越來越臨近,惠王朱慈烺也漸漸把徐昭華拋在了腦後,每日都會派人去打聽關於新任首輔的事。

永王朱慈烺無語看了朱慈烺背影一眼:“放心吧,大哥!定然是高師傅留任首輔的,這些日子無論是出關東征之事還是新式教育之事,高師傅都未曾有半句反對意見,父皇應該都是看在眼裡的,且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阮大鉞去了李明睿府上的事被東廠知道了,還有馬士英也離開了京城,這三個能跟我們高師傅競爭的最熱門官員估計希望不大了,即便高師傅選不上,我們還有一個華師傅,父皇剛剛封他爲太子太師,可見也是聖眷正隆。”

“三弟說得對,一定會是高師傅,只要高師傅繼續留任,我就有希望復太子位!”

朱慈烺依舊沒有忘記在朱由檢沒在南京的那一晚,高弘圖苦口婆心給他說的那一番話,並承諾過在餘生盡力使其復太子位的約定。

但朱慈烺忘記了高弘圖對他要克己守禮、奉公謹言的教誨。

永王朱慈煥只微微一笑,不由得心道:“如果是高弘圖留任,那日他和朱慈烺接洽之事。我定然要報上去,如果是華師傅爲內閣首輔,則我要繼續幫那草包對付定王!”

……

“老爺,東北定王來問,首輔之位是否已定?”

因馬士英不在京,朱由檢又下旨推遲一個月宣佈新的首輔,阮大鉞內心就變得很煩躁:“沒有!沒有!瞎打聽什麼!不是說了嗎,讓你們別沒事進京聯絡,當皇上他在紫禁城裡是聾子不成!”

“這不也是着急嘛,內閣不定,東北之戰事也難打呀”,這人忙解釋了一句。

“一個月會有答案,你先留在這裡吧”,阮大鉞無奈地揮了揮手,又問着自己的心腹管事:“可有馬士英的信來。”

“沒有,但據通政司的人說,有湖廣來的密奏進了宮。”

……

“陛下,湖廣來的密奏”。

朱由檢剛抱着玉美人黃媛介準備入帳大戰,便聽見徐昭華的聲音,只得穿鞋走到門外,把密奏拿了進來。

“朕就猜到你這老傢伙不會無緣無故離開京城,故意等了一個月!沒想到果然來了密奏!”

朱由檢笑着說了一句。

“臣馬士英於江陵遙叩吾皇陛下,恭祝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自通州走真定一路到江陵,幸賴陛下一統江山,盡除韃子流賊,是故得以車馬快速,但一路上臣不禁有所感,待至江陵後不得不寫萬言書以呈陛下:

時下弊政雖除,但北方受虜害甚久,民生凋敝,百里無一人,千里無集鎮,而至江左又是一番景象,大庇士紳之家豪奴遍地,一紳門之子應考必有三十人相陪,伴讀便不下五六,是故,以臣之見,當移南方之民實北方之地,而欲實北方之地,當先解大戶豢養之奴隸,不如此不足以振農桑興工商,有良田百畝找不到耕田之民,徒藏於大戶也。有民欲北上謀生被大戶強籍爲奴甚至殺之也。

……

臣若爲首輔,當先清丈田畝於天下,令士紳退還所佔之田畝,次則嚴律禁養奴婢以解天下民力,實北邊荒蕪,如此不出五年,天下庶民必人人有地可種,天下百商必坊坊有工,朝廷賦稅不至於斷,糧不至於不增。

以此爲算,五年之內,人人必有衣可穿,有食可飽。”

……

朱由檢看完這奏疏後第一個感覺是被感動了,但也開始想通了之前的疑惑:“看來指使那御史彈劾高弘圖的當是馬士英的主意。”

“明日叫大起,朕要宣佈新任首輔人選,取朕大印來!”

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十二章 詐降請個假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
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十二章 詐降請個假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