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

朱由檢把乾電池的模型畫了出來,並詳細講解給了徐寅。

徐寅認認真真地看了一會兒,他沒想到自己的陛下居然這麼快就設計出這樣的電池構造,甚至連用什麼材料代替都想好了,不由得大爲興奮:

“陛下之聰慧,微臣遠不能及也,微臣竟沒想到還可以想到這樣做。”

“這沒什麼,即便朕不告訴你,你自己摸索的話也是能摸索出來的,因爲原理你已經搞明白了,不過是換換材料而已。”

說着,朱由檢又道:“但用電池製造的電流還是有限,不能長時間照明或用作其他,產生的電壓也不大,朕現在希望你們能換種思路。”

“陛下請賜教”,徐寅說道。

“你們現在製造電壓的方式是用的化學反應,但基本原理依舊是電子的得失產生電壓形成電流,既然如此,除了化學反應外,可以想想還有沒有其他方式讓物質發生電子轉移。”

朱由檢說着就把一指南針拿了出來:“你們現在應該已經知道了磁鐵有正負極,如這指南針一樣,而電也有正負極,你們就沒想過這裡面有什麼相關性嗎?”

“想過是想過,南京李香君女士辦的《自然》上還有人爲此發表過文章,說電的正負極出現後就能出現磁鐵那種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效果。”

徐寅回道。

“很好,看來即便朕不干預,大明也會有人將要發現電能生磁。”

朱由檢這麼一說,徐寅不由得好奇地問道:“陛下說電能生磁?”

“自然是可以的,不僅僅是電能生磁,磁也能產生電,你們現在已經發現了磁感應線,用鐵屑模擬出磁感應線,而其實這些都是磁鐵形成的磁場,磁場的磁感應線就是他的表現形式,電也一樣,它也是有電場的,不然正負電極近距離時也不會相互吸引;

也就是說電場也可能是有電感應線的,如果用電壓產生電流製造出電場就能讓一個金屬器材產生磁場和磁感線出來的話,那麼,如果用一個金屬棒去切割磁感應線,就會利用磁感應線讓金屬棒上的電子發生轉移,從而產生電流,你們可以試試,如果成功的話,就能用機械動力切割磁鐵產生電,也就沒必要再去發這麼多精力製造什麼電池。”

法拉第是如何利用電磁感應現象製造出電的,從而發明出發電機的,朱由檢不知道。

他現在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原理告訴了徐寅,且以朱學森爲化名命人將這些知識打包給《自然》,讓其發佈出來,讓帝國感興趣的人去參與。

徐寅自然也在參與,他一邊總結自己製造乾電池和電燈的實驗記錄,一邊開始準備驗證磁能生電和電能生磁的理論。

徐寅不知道朱學森是誰,爲何在陛下告訴自己理論知識不到三個月後,就先在《自然》上提出了電磁感應假說。

因爲沒有實驗論證,所以稱爲假說。

但即便是假說也引起了大明聖學界的廣泛關注,本來電和磁很多相似的性質就已經讓很多大明科研人員開始懷疑這兩者有什麼共通性。

如今這假說一出來,自然討論和準備做實驗驗證的人也很多。

甚至已有具有資本家背景的開始討論如果假說是真的規律,就可以利用蒸汽機械動力切割磁鐵產生電流,那樣是否就可以低成本製造很多關於利用電方面的產品。

這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資本家嗅出了裡面財富的味道,也開始花重金投入研究。

但最後還是徐寅這個大明帝國最善於構造電路實驗的天才先證明了電能生磁的假說。

接着,徐寅因爲沒有像法拉第那樣去摸索如何才能利用磁產生電流,直接用朱由檢的建議用金屬切割發現了電流,從而論證了磁能生電的假說。

一時間朱學森和徐寅成了大明聖學界最爲熱議的人物。

但朱學森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因而徐寅自然成爲了各大大學堂的演講常客。

朱由檢指使韓守敬創建的大明製造局搶先聘請了徐寅擔任製造局工程師,開始要求徐寅組織團隊利用這個原理製造發電機和電動機。

當然,儘管理論和實驗都做出來了,但發電機製造也依舊不是那麼容易被製造出來。

徐寅接下來依舊還得需要發大量時間去思考如何設計出發電機來,如何確保發電機有效發電,且還得考慮製造成本的問題。

這些下來至少也得需要一二年的時間。

好在朱由檢指令大明製造局全力配合,即便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

所以,朱由檢相信大明的第一臺發電機當應該能很快面世。

而值得一提的是,乾電池倒是很快被製造了出來,且很快得到了批量生產。

朱由檢皇家資本的控制的公司承包了電燈與乾電池的製作,使得朱由檢在這裡面也賺了一大筆錢,不過徐寅也賺了不少,因爲明面上,他是擁有這些專利權的人。

電燈很快運用於大明各行各業。

首先蒸汽機車不用再燒蠟燭照明,大型弧光燈和大型電池可以滿足蒸汽機車在夜間開動時的照明使用,使得蒸汽機車得以在夜間通行,提高了大明國內的貿易速度。

其次,則民間照明開始陸續被電燈代替,至少是電燈與蠟燭共存的時代。

尤其是富貴人家,自然是不在乎乾電池這點成本的,開始以用電燈作爲身份高貴的象徵,但也因此使得在初期,雖然電燈製造成本不高,但售價卻很高,不然不足以彰顯富貴人家的地位,且越貴越好。

於是,朱由檢的皇家資本控制的公司因此賺了個盆滿鉢滿。

而徐寅也因此成爲繼楊名深後第二位首富,這算是大明繼鐵路後又一靠電燈實業成爲大明首富的人。

也因此激勵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聖學研究的行列,促進着大明製造業的發展。

紫禁城也開始用上了電燈,燈籠這些自然被淘汰,很多時候只能是個吉利物掛着,而朱由檢在晚上也總算是可以看清自己妃子那白白的身體了,而不用再摸着瞎搞了。

也正因爲此,大明的夜生活也更加豐富了。

電燈總能比蠟燭更容易製造出更多絢麗的燈光,特別是在彩色燈發明出來後,更是讓人們的娛樂生活顯得更加綺麗。

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八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十一章 南撤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
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八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十一章 南撤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