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

翟堂與黃雲發等晉商也相繼被近衛軍處決。

至此。

基本上參與過賣國行徑的晉商皆已受到了歷史給予他們的懲罰。

這些賣國晉商所積累的財富自然落入了大明朝廷手中,算是對購買“北伐劵“的大明士民們最好的回饋。

崇禎二十三年三月十六日,近衛軍第四軍第一兵團收復汾州全境,並進佔至清源。

同年三月二十日,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也相繼收復了遼州府全境,進佔至榆次。

此時,整個山西境內也就只剩下太原與壽陽兩座孤城。

最終兩兵團副總兵約定,由第四軍第一兵團負責進攻太原,第三軍第一兵團負責進攻壽陽。

而清廷方面,則是山西巡撫祝世昌親自鎮守太原府。

祝世昌雖然得到多爾袞的指示是讓他守住太原,擋住明軍進入北直隸真定府,但他對於自己能否守住太原並沒有信心。

畢竟祝世昌自己也知道他北邊是已經背叛大清的姜瓖而南邊則是不下十萬的明軍,且都是曾經全殲自己大清精銳的近衛軍。

因而,祝世昌本意是想象徵性地守幾天然後不敵後就可以沿官道逃去真定。

“榆次失守?曹家、渠家等皆被明軍滿門抄斬!”

祝世昌知道榆次失守後便也知道自己的後路已斷,而頹然地坐在了椅子上嘆氣。

因爲從太原到真定的官道有兩座必經的城池,一座是壽陽,另一座便是榆次。

祝世昌自然也知道榆次要重點防守,但他兵力不夠也不清楚大明近衛軍會攻哪座城,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太原。

但祝世昌沒想到的是明軍竟然不先攻他的太原而是在太原周邊攻城拔寨處決鄉紳富商,使得他沒辦法搞清楚明軍下一步會打哪座城。

因而如今突然得知榆次失守後,他也沒有感動太過驚訝,只是嘆氣自己最終還是沒辦法逃掉。

“山西糜爛至此,奴才罪不容恕,明賊大兵壓境,太原失守也無法避免,奴才自知已無退路,今日起將領城中兩萬官兵與敵人死戰,已爲我大清多守住一日!”

祝世昌是漢軍旗鑲紅旗人,也是最早一批投降滿清的漢賊。

如今,他再次在太原城破之前向自己的大清朝廷表達了忠心。

“立即將這信件帶回京城,交到攝政王手上!”

但等這山西巡撫祝世昌將這信傳遞出去後,便又下令道:“沐浴!去尋一件漢家寬袖長袍來。”

很快。

山西巡撫祝世昌便已沐浴完畢便穿上了漢服長袍,且坐在在了銀鏡前:“華夏衣冠,好一個華夏衣冠,也不知我祝世昌還有沒有資格着這華夏衣冠,拿剪子來!”

祝世昌大喝一聲,便有侍女取出一把剪子遞給了祝世昌。

祝世昌便親自鉸掉了自己腦後的金錢鼠尾,留出只及脖子處,且參差不齊的短髮笑了起來:“還真是漢不漢,胡不胡。”

山西巡撫祝世昌又寫了一封信:“大明皇帝陛下,罪臣祝世昌敬拜,於太原之城遙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自知罪孽深重,此生有負皇明,有負漢家,不敢乞得陛下憐憫饒恕,今日決定自縊以償己罪,殺盡城中旗人以明大義,但請陛下他年破京時饒臣家眷之罪,或貶爲庶民或發配蠻荒,若能苟留其性命於太平之世,臣於九泉之下感念吾皇恩德!”

祝世昌說完便傳見了自己的親信參將徐凌:“傳本撫令,着本部親兵將城內旗兵全部斬殺,三日內全部剪辮!”

“大人的意思是要投降?”這時候其麾下親信參將徐凌不由得問了一句。

“非是投降,而是反清,如今這天下之勢你也想必看出來了,我們若不這樣做就不能活命,但你我這種已屬漢賊即便反清也難逃一命,不如以命謝罪,或可爲家人爭取一命,你去告訴漢軍旗的弟兄如果願意跟隨本官自縊的,本官可以留下信件替他們求情,若不願的則全部處決!”

祝世昌這麼一說,徐凌不由得感到大爲驚訝,便又問道:“可是,這樣做明軍真能饒了我們家人?”

“賭一賭吧,即便我們不這樣做,家人性命也保不住,還不如這樣做,誰讓這天下如今又歸於大明呢,若早知道今日,當初本官就不該帶你們投清。”

祝世昌這麼一說,徐凌便已下去準備了。

很快,整個太原府城內便響起一片喊殺之聲。

待城中旗人全部被殺完後,徐凌等將領也來到了祝世昌這裡,不過此時祝世昌早已吊死於黃粱之上。

徐凌等見此便也自刎於祝世昌面前。

於是,近衛軍第四軍第一兵團便以不戰而收復太原城。

而祝世昌等人之事也傳到了朱由檢這裡,自然也保住了其家人性命。

多爾袞還以爲祝世昌是戰死的,也加封了祝世昌官爵,善待了祝世昌家眷。

壽陽城的清軍守敵也不多,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一個時辰就拿下了壽陽城,並也只在壽陽城待了半日便啓程前往真定府。

而近衛軍第四軍第一兵團則選擇北上大同與姜瓖部會師由大同方向進攻北直隸。

至此,山西全境被大明光復。

按照大元帥府最新軍令。

近衛軍第四軍第一兵團則將由大同府陽和衛進而進攻宣府,由宣府南下居庸關,進而進佔北京以此堵住滿清東北方向的退路,同時也爲以後阻擋蒙古部落支援滿清打下基礎。

而姜瓖部則負責進攻紫荊關,準備由房山方向進攻北京。

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進入真定府後則要在保定與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會師由涿州進入北京。

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則將走天津衛由通州進攻北京,這一帶水路發達,將由近衛軍海軍參與協助。

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則負責收復大名、廣平諸府,作爲策應其他北伐大軍的預備部隊。

而近衛軍第七軍和近衛軍第四軍第二兵團則負責收復關中諸城以及整個陝西全境(包括甘肅)。

近衛軍第二軍焦璉部則由山海關入薊州,堵住滿清回撤關外遼地的退路。

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
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