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

管紹寧、霍達、歐陽達帶着一隊人剛來到南京城聚寶門,便被阮大鉞帶着董志寧等近衛軍攔在了前面。

阮大鉞面帶微笑:“管閣老,霍侍郎還有歐副憲,你們這麼急匆匆地趕着出城是要做何事,陛下現已回宮,選妃之事還未結束,爾等也有閒心在這暑熱天氣出城?”

“阮閣老,你這是要幹什麼,我們去何處還需要向你報告嗎?”

管紹寧心裡也有些害怕起來,但表面上還是故作鎮定,至始至終他都沒有直接參與端文學社大鬧端門與高府之事,因而他還是有信心認爲陛下朱由檢要治罪也還治不到他頭上。

“吏部左侍郎陳士鼎揭發,東閣大學士兼領禮部尚書也就是管閣老您密謀勾結端文學社顧林等亂朝綱,篡奪兵權,也還有意幫助建奴奸細與太子一派的人成事,鄙人已奉命節制三營人馬,戡平爾等亂黨!”

阮大鉞說着便大聲一喝:“拿下!”

頓時,便有跟隨而來的五城兵馬司的人先走了出來拿人,而近衛軍則不拿人只警戒在左右。

“閣老,看來陳士鼎將我們都出賣了,不如直接衝出去!”

這時候,霍達大聲一喊,就命令麾下家丁抵抗這些五城兵馬司的人,而他本人則拉着管紹寧急忙往外跑,左副都御史歐陽達也忙跟在後面。

砰砰。

槍聲接連響起。

霍達曾做過蘇淞巡撫,有維持地方治安之兵權,麾下所養家丁也頗有戰力。

但在此時,這些企圖抵抗五城兵馬司的霍府家丁在還未近身肉搏時,近衛軍手裡的火槍便已將這些霍府家丁射殺在地,整個城門口瀰漫起濃烈而又嗆人的白煙。

與此同時,守在城門處的近衛軍第二軍其餘各營的官兵也舉起槍來,排陣對着管紹寧、霍達、歐陽達等人面前,且槍口朝下開了槍,在石板地面打起道道深坑來,飛濺的石屑直接打在了管紹寧等臉上,管紹寧等人只得後退。

何新則站在城門上喊道:“奉陛下諭旨封鎖南京城防,官紳嚴禁出城,管閣老還請回去,若想硬闖,休怪本官不客氣!”

管紹寧不由得喟嘆一聲,而霍達也無奈的雙膝一軟跪在了地上。

歐陽達則大叫一聲想要去撞牆自殺,但剛跑到城牆邊,正要撞時就卻是先把手伸了出去,無奈地把腦袋輕輕地碰了一下:“我還不想死!”

阮大鉞下了馬,拔出刀來,直接走到歐陽達這裡來,一刀捅進了這歐陽達胸膛中:

“歐陽副憲,本官幫你一把,想死還不容易,陛下已經旨意,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爾等亂黨直接殺之,不必審訊不必問責。”

說着,阮大鉞便朝霍達走了過來,臉帶陰狠之笑:“霍達,你不是想殺阮某嗎,還想罷免阮某嗎,很可惜,阮某沒有被罷免,倒是你,如今得需要本官送你一程!”

阮大鉞說着就一刀捅進了這霍達胸膛之中,頓時這霍達便已經鮮血直流。

而一旁的管紹寧則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饒命。”

阮大鉞懶得再看管紹寧一眼,將帶血的刀往地上一丟,便轉身而走:“亂刀砍死,處理乾淨點,不要影響百姓們進城買賣,等會還得去處理那幫太子黨。”

話剛一落,五城兵馬司的官兵便舉起寒光閃爍的刀朝管紹寧身上砍了過來。

剛剛位極人臣的管紹寧也不會想到在成爲閣老未到一月之時便落得個被亂刀砍死的結局。

……

“凡着白花標記者皆以白衣教亂黨殺之!水影庵、樓月觀等處立即包圍,不得放走一人!”

近衛軍官兵在一日之內迅疾地撲向了南京城內各處白衣教聚集之地,而阮大鉞也帶了一協近衛軍正規矩和五城兵馬司的官兵朝兵部右侍郎葉浼振的府邸趕來。

但等到阮大鉞趕來時,卻已有一批青袍或藍袍低級官員和葉浼振這個高級官員一起跪在了葉府門前。

“微臣等自知罪孽深重,但望陛下勿責怪太子!”

葉浼振更是先站了起來,朝阮大鉞說了一句就先拔刀自刎,鮮血灑在了長空,而此時一官員則朝阮大鉞大吼一聲:“奸賊!今日譚某必殺你!”

說畢,這姓譚的官員就拔出袖中匕首朝阮大鉞殺了過來,阮大鉞大袖一揮,便是兩名五城兵馬司的官兵舉起長矛過來,而這譚某走在半路中見到這長矛則停了下來,一名御史官見此更是大喊了起來:

“我們要見陛下!我們要見陛下!”

“你們這時候想起來要見陛下了,一個個眼高於頂的傢伙,打着爲太子登基的名義行奪權奪利之舉,甚至還妄圖利用邪教與亂黨造反,膽子挺大!”

阮大鉞說着將手一揮,他自然不是王承恩那麼寬厚,他雖是文官卻比閹人還恨文官,因而直接說出了四個字:“全部殺掉!”

頓時,五城兵馬司的官兵便直接長矛刺了過來,那名姓譚的官員也沒了本只是後退了一下,一腔孤勇消失不見,此時則只有一腔恐懼忙往後跑,卻被官兵們的三根長矛刺穿了胸膛。

而那麼嚷着要見陛下的御史也被直接削斷了腦袋,半個身子倒在地上汩汩冒血。

其餘支持太子想人多的陣勢逼迫阮大鉞退步的官員此時也都被相繼砍殺。

“想逼迫本官,真是想得簡單,本官何時怕過你們,陛下既然讓本官掌三日之兵,本官便讓你們嚐嚐刀劍的厲害!”

阮大鉞笑着的時候便趕去了東廠。

而此時,水影庵與樓月觀等白衣教聚集地的白衣教教衆也被近衛軍官兵全部剿滅。

多處地方更是被直接燒燬,大火延綿一日一夜而不絕。

至此,阮大鉞和王承恩一起帶着土國寶與陳士鼎兩人來到了朱由檢面前:“陛下,所有亂黨邪教皆已除掉,陳士鼎與土國寶所揭發與供出之人也已全部扶誅,現唯獨只有陳士鼎與土國寶兩人未處理,請陛下決斷。”

“陳士鼎枉爲人臣,雖頗有悔改之意,但已上對不起朕,下對不起父母,賜其自縊!土國寶身爲漢臣,卻投降滿清,如今更是助賊滅家國,罪大惡極,凌遲處死,賜三千刀,以祭軍旗!人頭送於洪承疇!”

朱由檢剛說完,陳士鼎就先跪了下來:“陛下,饒命啊!”

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章 疑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八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請個假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
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章 疑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八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請個假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