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

翰林院與國子監等繼續保持着原樣,朱由檢沒想過要對其有大的改動。

恢復中華達兩百餘載的大明王朝復甦了華夏文化,而使得如今的大明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繁榮程度和思想開放程度依舊在這個時代走在最前面。

此時的歐洲雖然剛剛結束中世紀時代,但宗教的壓迫依舊存在。

而在此時的大明,儘管有不少士大夫依舊堅持以程朱理學爲正統,但並未因此對心學及其衍生出來的其他思想而有所殘酷打擊。

更何況,對於思想領域的改造,朱由檢也沒有太大的積極性,因爲他畢竟是皇帝,是帝國的獨裁者,而現在的思想領域再進一步無非就是民主與法治。

轉眼便到了臘月二十三日。

大明現在從臘月二十四日到正月二十日爲春節長假,因而在今日一過,便有今日近一個月的休假時間。

今年大明剛剛戰勝建奴,且整個大明朝廷的官員從崇禎十七年六月起便未曾有一日好好休息,因而朱由檢今年也就不好再奪官員休沐。

再加上他自己也需要休息一段時間,畢竟明年依舊會是一年風雨,誰也不知道還會出現什麼變數。

但至少今年的年是可以好好過的。

這一日,朱由檢起了個大早,冬陽也識趣地從白雪皚皚的金陵城邊探出了半個腦袋,映紅了整個紫禁城。

官員們陸陸續續地從左右掖門進入,每人臉上都洋溢着新春即將到來的欣喜之感,只要沒有外患,社會矛盾沒有激化,君臣之間還是可以和睦相處的。

不是誰都願意每天擺張臭臉,尤其是在現在大家都不用再擔心清軍南下滅掉大明的時刻。

朱由檢頭戴翼善冠,身着袞服,雙手交叉在胸前,坐在盤龍寶座上看着眼前的官員們。

而官員們也看着他們的皇帝陛下朱由檢,心裡對如今這位帝王是又敬又怕,誰都知道此刻的大明帝王再也不是崇禎十七年以前的那位雖然喜怒無常但卻很容易瞭解其秉性的人,而現在的崇禎帝,他們都已經琢磨不透,也不敢再琢磨。

因不過只是年前的一次普通集會,朱由檢也就沒有着冠冕,一應禮儀也就沒有那麼嚴謹。

朱由檢也很自然地在坐了一會兒就站了起來,面帶笑容:“崇禎十八年就要過去了,從崇禎十七年六月朕南遷開始算起,到現在大明朝廷已於行在待了一年半,這一年半,諸位皆不容易,大明也總算是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期,江山社稷沒有敗亡,北都雖失,但仍有半壁江山,朕相信以後會否極泰來,我大明必定會重整河山,收復北都,還望諸位愛卿隨朕一起再接再厲;

有人說,朕想做南宋高宗,有偏安一隅之思,但朕想說,這些人之語是在蠱惑人心,其罪當誅!朕一日未敢忘記北伐之事,收復北都之事!你們敢忘嗎?”

朱由檢這麼一喝問,在場的官員便齊聲回道:“臣等不敢忘!”

“很好,眼下雖說我們力克建奴南下之勢,但卻不能掉以輕心,以爲天下就太平了!要知道,建奴仍然佔據着北方的半壁山河!建奴仍舊有可戰之兵,南征之力,所以以後重振大明的路依舊是篳路藍縷,不能有絲毫懈怠,因而朕纔給戶部、工部、禮部、兵部等相繼下達了要求,明年大明將繼續整軍備戰,蓄積物力財力,發展商業農業,安天下黎庶,穩四海人心!

朕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大明現有的地方不得再有凍死餓死之人,不再有未入學之孩童,不再有未補齊軍響與撫卹的官兵;戶部要牢記鼓勵商業發展,增加稅賦之策,而工部則要謹記興修水利與改進工藝兩件大事,未來戰爭重在火器與糧食,而眼下你們要做的便是和這兩件事息息相關,不得有誤;禮部要穩住人心,引導人心,促進教化之道;兵部當繼續練精兵強兵,隨時準備與韃子決戰!

總之,朕希望諸位愛卿明年銘記朕之訓示,繼續爲大明之中興大業而奮鬥,而且爲表彰諸位愛卿從崇禎十七年六月以來一直還願意跟着大明跟着朕抗擊建奴,甚至不惜拿出自身家財,不惜得罪家族,朕決定從崇禎十九年正月起,大明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各級官吏俸祿皆上浮一成,各級官吏年終除夕日前優補賞銀半年俸祿,以此作爲常例,明年若大明賦稅再加一成,則年終賞銀再加半年俸祿之一成!”

朱由檢說完便讓史可法宣旨,以此成爲定例。

眼下大明國庫充溢,而商業如今也還不過是佔據國民經濟的二三成,放貸規模也不大,朱由檢爲促進市場消費能力與加快貨幣流通以及提高官員積極性,便變相地實施爲官收入與賦稅掛鉤的獎勵制度,這也相當於是高薪養廉。

畢竟眼下大明官員的正途俸祿實在太少,滿足基本生活是可以,但不是誰都想自己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官員也是如此,不然也沒有努力工作的動力。

儘管大明現在的官員已經可以靠潛規則得到大量非正途俸祿的收入補充,但總有一些人在想得到豐厚的物質條件的同時還想在精神上對生活比較有高的要求,朱由檢得給這樣的人一個做清官的機會。

按照大明官員的俸祿標準,一個正七品的官年俸祿是十二石糧和二十七兩多白銀,如今大明已改成全部用銀幣折算便是七十多銀元,補發半年賞銀,便已年可得近一千三百銀元,相當於以前的白銀約一千兩左右,這在大明即便是現在剛剛經過戰亂的時期,一家四口用銀也不過才二十兩銀子不到的時代,一千兩的年俸已算很高,與清朝知縣的養廉銀差距不大。

但這裡面不同的是,朱由檢還加了一條,便是同朝廷賦稅收入掛鉤,朝廷國庫收入增加了,官吏的收入也會跟着增加。

現在大明的賦稅收入已經主要是商稅,而商稅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逃稅與漏稅和偷稅,朱由檢此舉無疑是要刺激官員們更積極地徵收商業稅。

官員們都頗爲震撼,都沒想到還能得到半年年俸的賞銀,而且還會成爲常例。

沒人不喜歡自己的收入多點,因而此時的朝廷官員們都覺得這應該是自己做官以來除了得知自己升官以外聽到的最好的消息。

羣臣這一次是真正發自內心地朝朱由檢行了大禮:“謝主隆恩!”

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
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