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去不返

始皇三十七年。

趙政依然將大部分朝政交由左相李斯打理,甚至連諸多詔書都開始由刀筆文法出衆的符璽令趙高代筆。

樑兒雖然覺得這與幾十年來都十分勤政又專於親力親爲的他多有出入,但一想到這已是他始皇紀年的最後一年,她便也不願再思慮過多,只想單純的陪他安樂的度過他最後的日子。

春暖花開之時,趙政與樑兒在驪山之頂的天然溫泉度過了又一個纏綿浪漫的上巳佳節。

他們笑對彼此,緊緊相擁,互訴愛慕,可心中卻全都明瞭,他們此生在一起的時日已經不多了……

驪山宮中,籠罩着沐梨園的水霧似乎較從前更加縹緲如煙、似夢似幻,大朵大朵的梨花也彷彿開得更盛於往年。

整整二十天,園中每日都是朝懽暮樂、妙舞清歌,羨煞了一大羣不得入內的宮中之人。

回到咸陽宮時,鳳凰池的並蒂紅蓮已然紅似明火、嬌豔欲滴。

他二人便又時常膩在梧木亭中賞蓮品酒,撫琴弄簫。

——直至秋日來臨,蓮花不再。

昭陽殿的平臺之上,趙政身形立得筆直,定定遙望天邊那金紅的旭日緩緩升起,普照渭河,普照咸陽。

自從去年“熒惑守心”現於天穹、他決定借占卜之言出巡護樑兒出宮起,他已用心與樑兒在咸陽境內度過了一輪完整的秋冬春夏,看遍了這其中的每一處驚奇美景,留下了他們在大秦帝都最後的美好回憶。

再過幾日,他就要帶着樑兒離開了。

出巡的路線已定。

此次巡遊他安排得很是漫長,他亦打算將自己餘下的時光全部消耗於此。

這一走將是一去不返,而這咸陽的每一寸景緻,他也都再無機會見到了……

“政,晨議的時辰到了。”

樑兒見他對着日出之象發呆許久,完全沒有準備要走的意思,以爲他是忘了時辰,便忍不住出言提醒。

而趙政仍是未動,只淡淡道:

“今日就稍晚一些吧。”

樑兒微怔,平日他最是重視晨議,幾十年來就算遇到再大的事,他都極少遲到。

“你有心事?”

見她擔心,趙政面露優柔,展臂將她攬在身側。

“沒什麼,就是突然覺得,咸陽很美。”

聞言,樑兒鼻間一酸,伸長手臂緊緊擁住了趙政的腰身。

是啊,咸陽好美。

光陰如梭……

轉眼間,她已在這度過了長長的幾十年,這裡的每一處都載滿了她與趙政的回憶。

或甜蜜,或憂傷,或並肩迎戰,或相依相偎……

這,是她的家,是他二人攜手締造出的家,她怎捨得離開?……

可秦始皇帝註定會在第五次巡遊的途中離世。

到那時,趙政不在了,她又活着作何?

這咸陽美景,她已然無緣再能看上幾眼……

然而人生最是欺負人。

你越是害怕來臨的,它到來的速度就會越快。

彷彿只在瞬息,出巡就已萬事俱備。

胡亥突然跑來覲見,自請隨同上路。

而與以往不同,此次趙政毫不猶豫便應下了他的請求。

胡亥大喜,只道是父皇今日心情甚悅,使得他如此輕鬆就得到了能與母親同行出遊的機會。

他亦不禁暗念,果然沒了艾兒,沒了扶蘇,他便能諸事皆順,成爲皇嗣之中最得寵的一人。

此番出巡預計繞南北之路,是行程最遠,歷時最久的一次,但陣仗卻是極簡。

除了負責車馬和執掌璽印的中車府令兼符璽令趙高之外,臣子之中僅左相李斯、廷尉蒙毅、加上公子胡亥三人隨行。

右相馮去疾則負責帶領衆臣留守都城。

十月癸丑,巡遊的隊伍正式自咸陽出發,玄旗招展,蜿蜒前行,浩浩蕩蕩向東南方向駛去。

一處縣城中,皇帝的車馬已經漸漸遠去,可圍觀的人羣仍是久久不肯散去,議論之聲四起。

“誒呀!大丈夫就應當如此啊!”

一個四十幾歲,穿着寒酸的深灰色細麻布衣,蓄鬚偏瘦的男子,眼神炯炯的望向前方車隊中那駕專屬於皇帝的奢華車輦,喟然感慨着。

卻很快被另外幾個激動的聲音給淹沒了去。更是無人留意他其實一直立在角落細細聆聽着衆人的每一句話。

“你們注意到了嗎?方纔那女子的歌聲可真是好聽。她所唱的可是去年曾流傳一時的?”

“沒錯,正是那首當初皇帝自夢中所得的詩歌!”

“真不愧是皇帝陛下身邊的人所唱,就是比我們尋常百姓唱得好出千倍。”

正當幾個布衣平民滿心感嘆之際,一旁有錦衣之人揶揄嗤道:

“賤民就是見識淺薄。只聽得出歌好,殊不知,那琴撫得才叫一絕。”

布衣慚鳧企鶴之時,又有另一個錦衣之人道了一句公道之言:

“你勿要刻薄了,窮苦人家哪學得起琴?更是難以知曉琴在品質上的高低之分啊。”

聞言,先前那人頷首,慨然道:

“琴之高低……是啊,那位樂師非但琴藝精湛,就連所用之琴也是音色超然、絕非凡品。以前就曾聽聞皇帝在咸陽宮中藏有古琴繞樑,不知方纔那人所撫的是否就是那牀相傳已毀的周朝名琴?……”

說至此處,二人已是滿目豔羨,齊齊望着前方漸行漸遠的車隊癡癡怔神,喃喃道:

“無論是那絕世之琴、撫琴之師、還是那吟歌之女,都真真讓人想要有機會能近前一觀啊……!”

華麗寬敞的車輦中,趙政修長的手指秉持着一隻精緻的小碗,淺淺啜了一口蜜漿,淡笑道:

“樑兒的琴歌宛如,怕是外面那些百姓一生也難以見到技藝更勝於你之人。我倒有些好奇,若是得知在車輦的幕簾之後,如此精粹的琴與歌皆出於你一人,不知他們又會作何反應?”

樑兒微微牽起脣角,素手將“繞樑”的餘音撫平。

“那些我全不在意,只要他們能長長久久的記着這首便好。”

她起身至趙政身邊盈盈落座,十分嫺熟的提起銅壺,爲他將漿碗再度斟滿。

去年那些居心叵測的歹人編造的“仙鬼”之言對趙政在民間的影響很不好,而趙政用以應對的又只是由人來口口相傳於各地的。

像這種被編做民間小調的詩歌往往因爲順口極易流傳,但卻也極易被人遺忘。

只要一有新的詩歌傳出,之前的那首便就不再流行了。

而她此番每路過一城,就會反覆彈奏吟唱此詩,就是要以她非凡的琴藝和歌藝令百姓們重溫於此,使他們在驚歎之餘加深記憶其中的內容。

她要儘自己所能讓天下人記得:

始皇趙政纔是真正的天命所歸,無論是在他活着之時,還是亡故之後……

第六十八章 鐵血無情(二)第六十九章 帝太后回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軻刺秦(二)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八十五章 韓非之死第四章 重生第八十四章 肥下之戰第七十八章 聯魏攻楚第一百二十二章 誤解頻生第一百六十章 張子房第四十六章 李斯第九十七章 燕丹出逃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麻煩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三十四章 太樂習琴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節第六十四章 趙政的真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桃有意,春雨無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攬方士第九十三章 捨不得,怎捨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公主陽滋第二百五十六章 該死之人第九十一章 美人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心已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雪恥第二百三十七章 由愛轉恨(二)第六十七章 鐵血無情(一)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二章 梁山宮之變(二)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第二十章 微妙變化第二百章 出兵百越第二百四十七章 “坑儒”(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環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十四章 決心已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魏公主姬無憂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秦直道第十六章 變故突生第三十九章 昌平君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之所感第十三章 啓蒙帝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楚漢爭霸(四)【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七十章 諫逐客書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二百七十二章 鳳求凰第三十一章 血染冀闕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二百二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四十五章 薊城失陷第七十四章 價值連城第四十五章 驪山湯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八十八章 徐市入秦第一百一十章 因禍得福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一百五十章 決勝一計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一百七十二章 子嗣之擾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軻刺秦(二)第七十一章 清涼殿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宮之變(一)第一百九十章 《聶政刺韓王曲》第七十四章 價值連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風(終章)第七十三章 清君側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漢爭霸(三)【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七十三章 清君側第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第七十五章 秦王政的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密召扶蘇第一百四十六章 世外桃林第二百六十五章 錢唐之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蘇之危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四十九章 名劍泰阿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第十四章 決心已定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足中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一百零五章 出水芙蓉第二百二十一章 胡亥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
第六十八章 鐵血無情(二)第六十九章 帝太后回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軻刺秦(二)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八十五章 韓非之死第四章 重生第八十四章 肥下之戰第七十八章 聯魏攻楚第一百二十二章 誤解頻生第一百六十章 張子房第四十六章 李斯第九十七章 燕丹出逃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麻煩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深似海第三十四章 太樂習琴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二百零七章 上巳節第六十四章 趙政的真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桃有意,春雨無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攬方士第九十三章 捨不得,怎捨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公主陽滋第二百五十六章 該死之人第九十一章 美人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心已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雪恥第二百三十七章 由愛轉恨(二)第六十七章 鐵血無情(一)第五十章 成蛟出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二章 梁山宮之變(二)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第二十章 微妙變化第二百章 出兵百越第二百四十七章 “坑儒”(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環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酺第十四章 決心已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魏公主姬無憂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秦直道第十六章 變故突生第三十九章 昌平君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第二百一十七章 心之所感第十三章 啓蒙帝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楚漢爭霸(四)【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一百二十一章 恍若隔世第七十章 諫逐客書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二百七十二章 鳳求凰第三十一章 血染冀闕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二百二十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四十五章 薊城失陷第七十四章 價值連城第四十五章 驪山湯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下逐鹿(三)【番外—高、亥、斯篇】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一百八十八章 徐市入秦第一百一十章 因禍得福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一百五十章 決勝一計第十二章 燕太子丹第一百七十二章 子嗣之擾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相伴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軻刺秦(二)第七十一章 清涼殿第二百九十五章 楚漢爭霸(二)【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二百四十一章 梁山宮之變(一)第一百九十章 《聶政刺韓王曲》第七十四章 價值連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雨腥風(終章)第七十三章 清君側第二百九十六章 楚漢爭霸(三)【番外—樑兒復仇篇】第七十三章 清君側第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第七十五章 秦王政的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密召扶蘇第一百四十六章 世外桃林第二百六十五章 錢唐之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蘇之危第三十二章 公子成蛟第四十九章 名劍泰阿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第十四章 決心已定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五十九章 三年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足中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煙朦朦 霧朧朧第九十九章 酒宴獻藝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四十二章 高山流水第二百一十章 冀闕之危第一百零五章 出水芙蓉第二百二十一章 胡亥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軻刺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