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

“怎麼樣,流求那邊都安排妥當啦?錢鏐一行到什麼地方了?”因爲北方工業帶在內閣和後勤部聯手上馬了多個重點項目之後,整個北方從關中、河中到幷州幽州再到東北的奉天、渤海和松江三省都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因爲礦產資源豐富,加上原本就已經發展出來了不少基礎工業,所以在內閣將重點放到北方之後再次飛速發展,依靠船舶製造、大型機械製造和礦產開發和冶煉,整個北部在鐵路的串聯之下開始按照李玄清設計的北方工業帶各省工業發展分佈圖進行精確布點。關中除了發展機械製造和加工之外,主力都放在了研發上面,六大家族中除了張家以外其餘五家全部將自己的總部放在了關中地區,長安的慕容家和徐家,寧州的宇文家和鳳翔的何家還有鹽州的耶律家,基本上依靠五大家族在關中的總部就帶動了整個關中的繁榮,所以在佈置北方工業帶的時候李玄清和岑天時給關中的任務就是想辦法發展科技和製造業,以此來帶動整個帝國科技水平的提升。這樣在內閣和六大家族的努力下,長安已經成立了數十家各門類的專業學院,甚至前段時間巧兮和慕容飛雪的大唐服裝設計學院也掛牌成立並和徐家旗下的各大型製衣廠和服裝設計公司合作,進行一系列的服裝設計、定型生產。

由於歷史原因,河中和夏州在北方各省的發展之中一直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此次內閣的五年計劃當中,一條從豐州往南穿越夏州往東進入河中的鐵路卻給了幾個地方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來自於北方豐州的通車讓兩地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夏州因爲原本就是党項族的駐地,所以在畜牧業以及肉製品生產上面得天獨厚,党項商人豐厚家族聯絡了党項族內部以及河中的幾個從事農產品加工的漢人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在兩省發展出了農產品加工和肉製品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大量的農產品加工後的廢料運到夏州變成各類牲畜的食物,這樣一來整個黃河南原除了當地的煤炭行業和東部的幷州接軌迅速發展之外,農業和畜牧業發展速度飛快,甚至超過了草原的幾個省,年初的時候北部草原的幾個省布政使還專門去夏州參觀,準備回去借鑑夏州的發展模式。而夏州和河中的農產品加工和充沛的糧食也迅速出口到東部的幷州和幽州地區,彌補這兩地農業勞動力轉移之後的糧食問題,從而形成了互補的關係帶動彼此的發展。

原本李玄清正在對着地圖琢磨如何將東北三省的工業發展串聯起來,從而真正激活這個後世赫赫有名的重工業基地,結果卻被胡小四給打斷了,這段時間胡小四在長安的事情告一段落,在佈置了三韓地區和藏區的玄影衛的滲透工作之後也就沒有多少事情,所以見到他進來還以爲是流求那邊已經安撫穩定。流求的高山族在錢鏐投誠之後反覆了幾次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內閣關於流求建省的事情也已經通過,錢鏐本人也已經抵達杭州了。

“西北那邊師兄圍攻交河城了。”胡小四走到李玄清身邊說出了剛剛接到的西北戰報,道:“如果師兄那邊沒有問題的話咱們一戰就可以徹底打掉高昌回鶻,將戰線推到焉耆境內。”

“只怕未必有那麼容易吧?焉耆那邊的安西回鶻不會坐視我們這麼快就擊垮高昌回鶻的,而且高昌回鶻不是在北部庭州還有一支精銳部隊嗎?之前和黠戛斯人征戰的不就是這支部隊嗎?他們在王庭被圍攻之後肯定會南下馳援的。師兄的圍點打援只怕要經歷惡戰,而且這兩股敵人要是一起來的話只怕西征軍那邊也要被迫分兵作戰。”李玄清放下地圖搖了搖頭道。因爲信息傳輸速度的之後,從高昌那邊消息傳遞到長安最快也需要近五六天的時間,而且這還是採用玄影衛特殊通道飛鴿傳書到甘州然後依靠火車的速度晝夜不停趕往長安,否則的話只怕半個月都無法傳遞過來,好在在戰爭的現實需求加上前先源源不斷送來的戰俘參加修路的情況下鐵路出河西之後終於修到了甘州城外,按照鐵道司的計劃西北鐵路會修到沙洲這樣才能夠保證西北運輸的需求。

不過李玄清雖然沒有準確的消息,但是對於西北戰局還是非常瞭解,所以一眼就看出了萬毅此時面臨的處境就是要分兵作戰,而且因爲兵力的原因對於交河城的圍攻更多的還是依靠之前的大量殺傷有生力量強行磨平了城內的抵抗力量,否則的話必然是腹背受敵。

不過此時的萬毅在遙遠的交河城外面對的和李玄清和胡小四對着地圖籌劃不一樣,他是實實在在的在執行分兵作戰的計劃,在背面運輸了一百門火炮給高思繼之後,整個庭州騎兵就全部交給了第七兵團負責,西部地區的陌刀營在進入陣地之後不久就傳來了前線最新的消息,安西回鶻果然已經出兵前鋒已經距離此地不足幾十裡,依靠着騎兵衝鋒的速度幾乎不需要半天時間就能夠抵達交河城下,而且這一戰根本沒有辦法做隱蔽,因爲之前圍攻交河城的消息本來就已經傳遞了出去,所以這是一場和北方第七兵團一樣的硬戰。

“大帥,北線傳來最新戰報,庭州騎兵已經開始進入博格達山口,預計那邊也會即將進入戰時。”劉璇見到萬毅在眺望哈穆德圍攻交河城的戰況,身邊劉璇走了過來將最新收到的北方戰報遞給萬毅。

“看樣子這三個戰場幾乎都會同時開打啊,哈穆德這一次是拿出了真本事了。”萬毅沒有接戰報,反而指着遠處激烈戰鬥的交河城道:“炮兵馳援之下的回鶻騎兵原來攻城戰也打得不錯。”

“那我們要不要準備一下,哈穆德那邊只要一破城我們也跟着進去?”劉璇問道。

萬毅搖了搖頭道:“我們答應過哈穆德,會等待他將交河城完整的交給我們那就要說到做到。你放心吧,哈穆德頂多會庇護一下回鶻的族人,對於咱們看重的府庫輜重,金銀財寶他沒有心思的。事實上除了我們自己就這些地方的貴族根本不會懂得這些金銀到底有多大作用,所以我敢肯定如果他知道我們只是志在這些的話他一定會下令將整個交河城搬空來多保護一下回鶻族人,甚至是他們的大汗。”萬毅說完之後隱隱約約的聽到西面傳來若隱若現的炮聲,轉頭問道:“陌刀營那邊已經打響了?”

不過萬毅也沒指望劉璇回答,只是側耳傾聽了一下之後點了點頭笑道:“看樣子安西回鶻人並不笨啊。通知大營之內的兩個營做好準備,搞不好他們攻擊不順會改變方向,從南部迂迴。”萬毅的話讓劉璇深以爲然,西線那邊提前發生炮擊必然是回鶻人的前鋒部隊提前抵達,既然回鶻人能夠在玄影衛的耳目之下派出了前鋒部隊那麼在攻擊受挫之後未必不會派兵迂迴,北部有拓跋思繼在,沒有機會那麼剩下的也只有南部荒原了。

不過劉璇這邊遵照萬毅的命令開始暗自戒備的時候石堅和柴嘉在前線卻盯着衝上來的不到一萬人的安西回鶻的前鋒有點發愣,不過在猶豫片刻之後石堅還是決定先炮擊一輪試試對方的深淺,順便看看他們前鋒和主力兵團之間到底隔了多長距離。

柴嘉在來的時候給陌刀營帶來了足足一百五十門火炮,這樣西征軍下屬的直屬炮兵部隊就一分爲四,第七兵團一百門火炮兩個都,自己三個都一百五十門,支援哈穆德攻城行動的一個都,留守大營歸屬西征軍指揮部的兩個都一百門。不過因爲對方只有區區不到一萬人的騎兵,所以炮兵首次開火的只有不到三十門火炮,集中轟擊在對方的先頭部隊方位,隆隆的炮彈落地之後轟然炸開,將周圍的騎兵迅速撕裂,暴起的碎石和沙土形成的衝擊波四散而飛,成爲第二波打擊武器,使得一時之間回鶻騎兵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甲木將軍,你們安西回鶻的騎兵還不錯啊,驟逢大變居然還能夠這麼快穩住局勢。”因爲前線基本上都是陌刀營,第十一兵團在後方作爲預備隊使用,所以柴嘉看着前方的戰況忍不住對着身邊臉色陰沉的甲木笑道。原本應該算是稱讚回鶻騎兵實力不錯的話在此時聽來卻讓甲木更加鬱悶,在近距離見識到那一尊尊黝黑的火炮之後甲木對於回鶻騎兵的衝擊原本就擔憂,他無法想象來自東方的大唐居然造出瞭如此恐怖的戰爭武器,自己和回鶻人的前途到底在哪?所以這幾天下來他對於哈穆德的怨恨也消除了不少,畢竟站在哈穆德的角度考慮,投誠天策軍至少還能夠護佑一部分族人順利的活下來,大唐至少不會去上海那些普通的回鶻族人,這樣種族傳承和繁衍至少不至於中斷,甲木也知道如果誓死抵抗的話那麼戰敗之後的回鶻人也只能繼續西遷這一條路可走。

不過柴嘉話音未落前方已經傳來了槍聲,負責最前沿陣地的陌刀營士兵已經向進入射程的回鶻騎兵開火,由於一萬多人騎兵分散的很厲害,所以前線的槍聲也是零零散散,但是回鶻騎兵卻沒有因爲分散隊形而降低傷亡,放棄三段式射擊戰法之後的天策軍已經開始在戰場之上追求射擊的精準度,所以幾乎每一名士兵開槍之前就會開始瞄準然後纔會選擇扣動扳機。所以在持續不斷的騎兵倒地之後前方疏散的陣形被打亂後方越來越多的回鶻騎兵踏着己方士兵和戰馬的屍體出現在天策軍士兵的眼前。

“怎麼樣,你們回鶻人的戰法過時了吧?”柴嘉彷彿是鐵了心要打擊甲木,所以對着甲木調笑道:“你們分散隊形企圖躲過我天策軍的打擊,但是你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天策軍的戰術從來都是與時俱進的,所以分散陣形對我們沒用,反而在削弱你們騎兵的衝擊力。”

“不要高興的太早,就算是我們這一路被你們擋住了,但是我就不信在你們的主力兵馬調到西部之後你們還有多少力量能夠擋得住北方庭州騎兵的攻擊。要知道那是交河城最後一支精銳力量,他們在草原上可是頂着黠戛斯三倍於己的騎兵征戰不落下風的。光靠你們那兩三萬騎兵絕對不會是他們的對手。”甲木見不得柴嘉欠揍的臉色冷冷的回擊道。

“是嗎?你怎麼知道我們沒有對付他們的力量?”柴嘉看着甲木故作無奈的嘆了口氣道:“連自己的對手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也難怪你會成爲戰俘。告訴你吧,這個時間點,北方那邊也已經開打了,不過你說的騎兵在我軍此次的部署當中是預備隊,知道什麼是預備隊嗎?就是和我一樣壓陣防止出現意外的。”

柴嘉在閒着沒事調戲甲木的時候北方高思繼那邊也在稍稍落後陌刀營之後和對方接上了火。第七兵團橫亙在大澤岸邊擋住了庭州騎兵軍團的去路也讓對方的心迅速下沉,對方有能力派兵前來攔截自己那麼豈不是交河城已經陷落?所以和安西回鶻那邊還派遣前鋒試探天策軍的火力不同,庭州軍這邊因爲是王庭的直屬兵團所以自然更加關心王庭交河城的安危,所以幾乎是一刻不停的下令衝擊高思繼的防線。所以一時之間炮兵部隊一百門火炮一瞬間齊齊開火,第一輪炮彈出膛之後那些炮手幾乎是看都不看彈着點如何就直接抱起旁邊的炮彈再次塞入炮膛然後準備第二次開火。

一西一北兩個方向陸續傳來炮聲,也就意味着萬毅的分兵作戰的部署此時此刻真正的進入決戰階段。繼陌刀營這邊開火之後第七兵團負責的西北方向此時也正式開打,無數的炮彈落地之後騰起無數的火球。在人影翻飛當中高思繼舉着千里境盯着前鋒的彈着點,若有若無的點了點頭。

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
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