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蓁蓁被問得一愣,“皇上, 這宮裡宮外都給您預備着萬壽節賀禮, 內廷的賀禮貴主子更是早就備下了。再說皇上富有天下, 臣妾又能送您什麼, 您也不缺什麼啊……”

“哼, 沒成想你這摳門。”皇帝摟緊了蓁蓁,兇巴巴地唬她, “朕可怕你窮着遷宮的時候還額外賞了你銀子,你倒好這點禮都不捨得給朕。”

“皇上! ”蓁蓁欲分辨而不能,擡頭卻見皇帝滿眼笑意頓時明白皇帝這是在調侃她呢,她嘴巴一嘟, “那……臣妾給您包個荷包……塞兩金裸子,成嗎?”

“剛剛還說朕富有天下哪,現在就賞朕兩個金裸子?貴人娘娘怎不嫌寒磣,不行不行, 趕快換一個。”皇帝眼兒一眯捏了下蓁蓁的鼻尖。

蓁蓁委屈地揉了揉鼻子。“啊呀, 金裸子臣妾都沒幾個,別的更送不出什麼好來了,您要不把這永和宮收回去,妾就剩這個了。”

皇帝瞪着她還想跟她吵吵,顧問行的聲音從旁傳來,“皇上, 明珠大人來了, 奴才讓人領去南書房候駕了。”

皇帝說了聲:“知道了。”轉過頭輕拉了下蓁蓁的耳鐺:“朕得走了。你好好想, 三月十八,朕可是要來收禮的,聽見沒有?”

蓁蓁起身恭送聖駕,不情不願地咕噥了一句:“臣妾遵旨。”皇帝都已經擡腿要走了聽到她這不情不願的敷衍復又折回來,擡着蓁蓁的下巴瞧着她眼睛說:“朕可和你認真的,交不出來朕不但罰你宮份,還讓貴妃把胤禛給你送回去,不讓你瞧了。”

蓁蓁一聽就急了:“皇上!”

見蓁蓁着急了,皇帝才滿意得離開只留了一句:“別不把聖旨當回事,朕且等着,你今兒先玩兒子吧。”

既然說玩兒子,蓁蓁還真就踏踏實實又玩了一下午兒子,才心滿意足地準備歇息。秋華來替她鋪牀時,蓁蓁正對着鏡子卸妝,她隨口對秋華提起下午的事:“秋華,過去皇上萬壽,主子給皇上備過禮嗎?”

“宮中給皇上的萬壽節禮都是有成例的,您怎麼想起問這個了。”

蓁蓁扁了扁嘴:“我就記得是有成例的,今兒皇上來問我要萬壽節禮,你說這不是成心爲難我嗎?我能有什麼好送的。”

秋華邊拿了香爐薰帳子邊溫言道:“皇上是在逗您哪,既然如此您不妨備一份,討皇上一個高興。”

蓁蓁拿了玳瑁小梳胡亂撥弄着髮尾,一邊把下午的事兒說給了秋華:“你說我要不真繡個荷包塞兩金裸子給皇上?”

秋華把香爐擱在了炕桌上,又回過來接過蓁蓁手中的梳子給她梳頭:“繡荷包是心意,可這塞金裸子就真不像話了。容奴才多嘴一句,這宮裡的娘娘們誰逢年過節都想給皇上繡個荷包,皇上那兒的荷包怕是換都換不過來了,您又何必去湊那個熱鬧。”

蓁蓁聽秋華這麼說,噗嗤笑了起來,笑了半天支着頭從銅鏡裡瞧着秋華:“這話也就你敢對我說,還真是這個理,咱們就不給他湊這個熱鬧!可除了荷包我還能送什麼呀?”

“要不您寫幅字給皇上?過去您練字的時候,皇上不還自詡您半個師傅嗎?”

蓁蓁眼睛一亮:“有道理,還是你聰穎,或者明兒我給皇上抄個心經便是,不過二百多字,寫起來也方便。”

秋華放下梳子扶着蓁蓁起來,走去就寢,聽到這笑了,“您怎麼盡挑省事的來,別的娘娘若是私下給皇上備禮,怕是都挑着難的盡心哪。”

蓁蓁蓋上綢被沒躺下,抱着膝說:“也沒幾日了,皇上催得急,我是怕來不及嘛。心經要寫的一字不錯還工整可難了,怕是要寫好幾遍。皇上說三月十八要來收禮,我看明兒我就寫了吧。”

第二天,蓁蓁一早就吩咐張玉柱去內務府領紺紙和金泥,用完早膳便在黃花梨雕花長桌前坐下,她尋摸了一張長紙,又挑了一方圭硯。拿起筆時卻愣住了,李煦當年給的一盒湖筆,她早已用了一半,這一支也是當年那盒湖筆中的。當年她對李煦說願得一心人的樣子還歷歷在目,可如今她已經在爲皇帝萬壽抄經了。

事不由己,人不由緣,她輕嘆了一口氣,從書架上尋了那盒湖筆出來,將正用的那支也放了進去。

等張玉柱回來的時候,送上了一沓墨黑的紺紙,並盛在金漆福壽圓盒中的金泥和銀泥各一盒。蓁蓁端詳着圓盒問:“可有領筆回來?”

張玉柱捧上一盤,只見裡頭放着各式毛筆,他回道:“內務府說金泥要用狼毫或者貂筆,就一併孝敬了各色毛筆一盤,主子您看看,可還合心意?

蓁蓁隨意掃了一眼,就點了點頭,把那盒湖筆遞給了張玉柱:“你去放庫裡存了吧,既然送新的來了這也用不着了。”

張玉柱從來不多話得了吩咐正欲退下,蓁蓁又叮囑了一句:“藏得好些,以後還要用的。”

說來日常裡蓁蓁並沒有什麼事,她不是什麼位份高的嬪妃需要打理宮務,除了每日去瞧一瞧小阿哥外,住進永和宮這三個多月多是自己窩在這東梢間的一方天地裡寫寫弄弄。

日子久了,這筆上功夫自然是精進了不少,抄一份心經本對她只是小事一樁,可也不知爲何,今日這抄經蓁蓁尚且在白紙上練筆時就不順,用金泥寫時上來就毀了兩張紙。

秋華領着哈日伊罕進屋時,蓁蓁正一手托腮,一手拿着貂筆攪着金泥發呆。哈日伊罕一瞧就過來推了推她:“貴人主子,這金泥看着貴着哪,你這麼攪多浪費呀。”

蓁蓁回過神來,拉着哈日伊罕嗔怪:“你叫我主子幹什麼,我還是喜歡聽你叫我姐姐的樣子。”

“蘇嬤嬤說我在宮裡凡事不能壞了規矩,你現在是貴人娘娘了,我叫你主子是合規矩。是不是,秋姑姑?”

秋華一邊笑一邊點頭:“哈日近日長進不少。”

哈日伊罕吐了吐舌頭:“啊呀宮裡規矩大哪,太后娘娘雖然不愛拘着我們,可我們也不能丟寧壽宮的臉面不是?沒得叫人說我們蒙古來的不懂事。”

“你今日怎麼有空過來?兩宮那兒不忙嗎?”蓁蓁說着拉着哈日伊罕往炕上去坐,又吩咐秋華去拿奶酪餑餑來,“我前兩日就想你哪,貴妃那兒忙得腳不沾地,景和門又吵又鬧,我去接了小阿哥一起來住幾日,我本想叫着你一起來瞧瞧,可想想兩宮那兒怕是也忙得很。”

哈日伊罕嘿嘿一笑:“昨兒老達爾罕王家的小格格來了,我瞧着這回得在在老祖宗這兒住好一陣子呢。有小格格在我可不就清閒多了。”哈日伊罕眼珠子一轉,又說起另一件事來:“對了,我來之前先去了躺永壽宮瞧那郭貴人.”

蓁蓁尋了一塊帕子放了奶酪餑餑遞給哈日伊罕:“郭貴人怎麼了?可是之前在南苑受驚的緣故?”

“太醫院那報稱是胎相不穩,太皇太后怕她萬壽節那日撐不住讓我先去瞧瞧。”哈日伊罕接了餑餑咬了一口,一臉的心滿意足。“好吃好吃,還是你這兒東西最最好吃!”

她咬了好幾口又喝了口奶茶才接着說:“我去的時候郭貴人正躺牀上呢,氣色瞧着還行。宜嬪娘娘倒是精神氣好極了,我一進去圍着我長長短短問個沒完。我說我就是奉兩宮懿旨來瞧瞧,沒什麼特別要緊的事。她又是拉着妹妹哭,又是朝我千恩萬謝說要去慈寧宮謝恩。我進去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郭貴人大概就說了三句話,全是宜嬪在說,可把我嘮叨死了。”

蓁蓁過去在坤寧宮的時候也見識過宜嬪的一張好嘴,自是同情哈日伊罕在永壽宮受的這通嘮叨:“宮裡的女人說話不都這樣,你這樣老祖宗派過去的,她若不行這樣的做派說這樣的話,萬一去的是個好口舌是非的,回去在兩宮面前說她冷待你們、不懂規矩,她豈不活活冤死了?就是苦了你聽那麼一通。”

“誰說的,你就不這樣,我瞧着郭貴人同她姐姐也不一樣。”哈日伊罕捏着奶酪餑餑咬了一口,有些遲疑地添得一句,“說起來,我覺得郭貴人有些怕她姐姐,也不知是怎麼了,這兩姊妹瞧着怪怪的。”

蓁蓁聽得心中一凜,看了秋華一眼,秋華拉過哈日伊罕說:“這話可不得瞎說,宜嬪娘娘性子直爽,待人也大方,尤其是對她這親妹妹更是沒得說的,咱們在南苑也都瞧見了的,郭貴人甚是依賴宜主子哪。”

哈日伊罕歪着腦袋似是想不明白,蓁蓁見狀先岔開了話題:“好了好了,咱不說她們的事了,你好不容易來一回,可得看過了小阿哥再走,他可長大長高不少哪。他這會兒還在睡午覺,一會兒等他醒了再和他玩。”

哈日伊罕點點頭,她也甚是思念小阿哥。她吃完餑餑擦過手,興致勃勃的問:“那咱們這會兒做什麼?”

這就是哈日伊罕喜歡來蓁蓁這的原因,蓁蓁性格外向又對她親切總能同她說到一處玩到一處。蓁蓁張嘴正要說話,秋華一瞪眼道:“抄經。主子剛剛在給皇上抄心經,這還沒抄幾個字就發起發呆來了。皇上說好要來收的,您可快寫了吧。”

哈日伊罕一聽是要給皇帝備的壽禮,笑得直打趣蓁蓁,和秋華一起拉着蓁蓁到書桌前,兩人把貂筆塞在她手裡,又替她鋪上紙。

蓁蓁無奈地打起精神復又寫了起來,秋華在一旁監工,哈日伊罕則是個閒不住的,她又不識漢字,看了一會兒就覺得無趣左顧右盼起來。

“主子這書架子上好多好東西。”她伸手取下一個長盒,打開瞧後讚歎道:“這個好精緻,也是皇上賞的嗎?”

蓁蓁回頭一瞧,哈日伊罕打開的盒子裡裝的是那柄皇帝那年賜她的玉蕭,綺佳死後她再也沒有碰過簫,搬來永和宮後這東西就被她放在博古架上也沒有打開過,此時玉簫並玉佩靜靜躺在盒中散發着溫潤的光澤。

剎那間,往事猶歷歷在目,但如今只覺得物是人非了。秋華在旁喚了蓁蓁好幾聲,她一直都沒應,她伸手從哈日伊罕那裡接過長盒,輕輕撫摸着玉簫。

玉色如流光漾在她的指縫間,良久她輕嘆一聲抱着玉簫走向內室,“把桌上這些都收了吧,心經不用抄了,我知道該送什麼。”說罷,她轉身關上門,只留秋華和哈日伊罕在外面面相覷。

······

萬壽節當天清晨,秋華早早帶着碧霜和霽雲捧着吉服和吉服冠候在屋外。蓁蓁這幾日一反常態,頗是沉默寡言,至多在逗胤禛時纔多點笑容,其他時候往往是一個人抱着那柄玉簫發呆。秋華擔心蓁蓁又拐進什麼死衚衕裡,但又不好直問,這幾日心思一直吊着惴惴不安。

她替蓁蓁上妝時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蓁蓁和她多少年的默契,自然是瞧出來了,勉強扯了點笑容安慰她:“你別愁了,沒什麼大事,我也沒胡想。我就是看見那柄玉簫想起些過往的事來。”

秋華問:“那玉簫怎麼了?可是哪裡不好?”

蓁蓁道:“真沒什麼,是過去皇上賞我的,我也有好一陣子沒吹過了。”

今日是大節,嬪妃都要正品大妝,光是東珠耳鐺就得帶三對,秋華正在一一給蓁蓁掛上,聽着蓁蓁這麼說,知道她是真不想再提,轉而問她別的,道:“皇上是說了今兒晚上要來?”

蓁蓁點了點頭:“你等下和小廚房那兒打聲招呼,備兩捆金絲掛麪,再備幾盤點心。”蓁蓁從小被阿爺養的貪嘴又挑食,過去總藏着掖着,但最近皇帝有回和她用膳看了出來,破例讓她在貴人位上先開了嬪位以上纔有的小廚房。

秋華手一頓,深深看了一眼鏡中妝扮得豔若桃李的蓁蓁,“主子可知道,皇上今晚若過來,主子往後就沒有退路了。”

蓁蓁捏着妝臺上的梳子,梳齒一排上的每一根都扎着她的手心。“我知道,我要退路做什麼?不需要。”

秋華給她插上最後一隻金步搖,手輕輕地按在了她的肩上,“既想好便去做吧,等下可要高高興興的。”

蓁蓁咬了咬嬌豔欲滴的紅脣,衝鏡中的自己點了點頭。

······

甫一進慈寧宮,只見貴妃正品大妝一派富貴天然,她穿梭在在大殿內招呼來往幾位親王福晉和公主。身上穿着簡樸的石青色外褂,只在領口處露出內裡金黃色吉服隱約彰顯着她的身份。

她這會兒無暇顧及剛剛入內的蓁蓁,蓁蓁在旁看着來往的人羣,想起往年這時候她都是跟在皇后主子身邊,陪皇后招呼這些命婦。斗轉星移,如今坤寧宮還空着,但似乎這女主人已經變了。

大殿裡的外命婦以裕王福晉爲首,她雖姿色平平但出身高華,頗有長嫂氣度。旁邊的則是恭王福晉,恭王嫡福晉前兩年過世,如今的這位是側室扶正的,這事鬧的慈寧宮滿心不快,當年皇帝和蓁蓁還閒話過。

這恭王福晉在一羣親王福晉裡顯得尤爲體態妖嬈面容姣好,但滿洲親貴從無側室扶正的道理,更不要說堂堂親王福晉了,滿朝望過去連一個不入八分鎮國公的福晉也比恭王福晉出身好,所以宮裡內外都對這位繼福晉頗有些微詞。

“恭王福晉好肚量,去年還怯得不得了,今年也能應對自如了不是?”蓁蓁聞聲回頭,卻是惠嬪揣着暖爐站在她身後。

“惠嬪娘娘安。”蓁蓁略欠身行了禮,也笑着問,“娘娘怎麼突然說起恭王福晉來了。”

上回大阿哥的事後,惠嬪深居簡出,連日報了病,連貴妃處請安都去的少了,這還是南苑回宮後蓁蓁第一回和惠嬪說上話。

惠嬪走到蓁蓁身邊拉住蓁蓁的手,緊緊地握了握,她雖沒有說什麼但蓁蓁卻懂,蓁蓁微微點頭,也回握了她一下。惠嬪頭一撇,迅速地解了帕子在眼角處抹了抹,她再擡起頭時已然恢復如常,全然看不出一點痕跡。惠嬪嘴角一彎,道:“只是瞧妹妹看得入神,引妹妹回神罷了。”

“聽聞恭王就是散漫不拘的性子,恭王福晉或許多少隨了點。”蓁蓁又瞧了一眼,幾位福晉公主和貴妃說得正高興,也沒人注意她和惠嬪在的角落。

“性子是灑脫了,可皇上卻頭疼了,大約皇上還是喜歡大王爺這樣的謹慎樣子。”

蓁蓁頷首:“裕王福晉確是很有氣度,據說大王爺府上規矩甚嚴,怕也少不了福晉治內的功勞。”

惠嬪聽蓁蓁如此說,輕挑了眉毛,聲音裡帶着微不可見的嘆息,輕聲說:“處在這樣的位置,不謹慎是不行的。”

蓁蓁聽得心底裡先笑了,也輕輕回了一句:“妹妹相信姐姐也是謹慎人。”

惠嬪見蓁蓁明白,回給她一個溫暖的笑容,才走到貴妃身邊與幾位外命婦攀談起來。

等皇太后伴着太皇太后出來,幾位外命婦也是皇家兒媳,自然都湊到了老太太跟前,都哄着長輩們給了荷包做賞錢,等太皇太后賜到純王福晉之時,身懷六甲的福晉由着兩位侍女攙扶,才勉強給太皇太后行了大禮。

太皇太后面帶焦慮,有點責怪地說:“隆禧這孩子也真是的,既然你身子不適就替你告了病,好好養着啊,不來又沒什麼。你可還吃得消,要不讓你蘇麻喇嬤嬤陪你到後頭坐坐?”

純王福晉頭搖的和撥浪鼓似得,忙推辭:“兒臣吃得消,王爺也囑咐兒臣萬壽節上的禮數不能缺,要周全。”

“身子重要,身子重要。”太皇太后見純王福晉頗爲堅持便叫了兩個宮女在純王福晉身邊伺候。

“尚家怕是要保不住,宮裡傳的沸沸揚揚的。”秋華對蓁蓁耳語,這事蓁蓁也有所耳聞,純王是皇帝活着的弟弟中最小的那個,當年爲拉攏三藩,幾位公主陸續嫁給三藩之後,尚可喜之子尚之隆娶的是先帝養女和順公主,後來尚之隆側室所生的女兒又親上加親嫁給了純王。但三藩戰事陸續收尾,吳氏不必說皇帝已經下嚴令必須悉數押解回京受審,尚氏和耿氏則複雜許多,兩家人口龐大有的從吳逆反叛,有的如尚可喜是至死不反。

但皇帝如何看,會如何處置,到現在怕是明珠索額圖幾個大學士都摸不清楚,現下三藩關聯的所有親屬都是頭懸利劍,惴惴不安。

純王福晉也牽扯其中,但這層窗戶紙誰也不敢在這場合裡捅破。往年純王福晉最是嬌生慣養,如今這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樣子是爲了什麼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

幾位福晉後,是嫁在蒙古但年長後歸京的幾位公主,她們也領了太皇太后的賞賜,蓁蓁細瞧着卻看見了一個生面孔,她不動聲色地拉過秋華問:“那個瘦高的公主是誰?”

秋華悄聲說:“那是和碩恪純長公主,原本的建寧長公主。”

秋華這一說蓁蓁馬上就知道了,那一位是太宗皇帝的幼女,先帝在時指婚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也是愛新覺羅氏第一個嫁到三藩的,三藩叛亂之後額駙吳應熊被斬,之後公主甚少進宮,所以她一直沒見過。

秋華輕輕嘆了口氣,“不知今日怎麼突然來了。我在宮外的時候鄰居是公主府的下人,聽他說公主府如今也就如半個活死人墓一樣,京城裡都說每逢年節宮裡給公主府的賞賜是各府之首,這流水的寶貝們送進去,也抵不過裡頭的半死不活。”

蓁蓁見公主捏着荷包,神色陰戾站在淑慧公主一旁,和熱鬧的大殿格格不入,如說是來賀壽的,可公主的表情實在是一點沒有個喜字。

“也是可憐人。”蓁蓁心有不忍。

秋華聽蓁蓁此言趕忙制止她:“這話您藏心裡就好了,可千萬不能說出來。”

蓁蓁自然懂得,只和秋華在一邊靜靜站着。隔了一會兒,太監傳旨皇帝已在太和殿受禮畢,正往慈寧宮來。內外命婦們忙各自站好,蓁蓁也站在了郭貴人身旁,郭貴人人已經略有些顯懷,只是臉色不是很好。蓁蓁客套地向她問安,郭貴人一驚,忙轉過身去連一句禮尚往來的客套話都沒說。蓁蓁略有些奇怪,只想着她大概是有孕以來連翻驚嚇才落得如此。

此時皇帝和三位王爺共同進殿來向太皇太后、皇太后行三跪九拜大禮,禮畢後,內外命婦又向皇帝行大禮,之後才由蘇麻喇姑帶着人開始進膳桌。

皇上奉兩宮坐了上座,其餘人按位次而坐,大殿裡另豎了屏風,屏風後設了三位王爺和王妃的座次。

宮中三大節的菜色都是看着豐盛,但說到底都是御膳房統一做的,等一堆客套事兒都結了,菜式都涼透了,蓁蓁心想怕是還沒有自己那兒的小廚房的做得好,又記着秋華的話不讓在永和宮外隨便亂吃東西,一桌的菜她不過裝了個樣子略動了動筷子罷了。殿裡的人也都是這樣不過夾了一兩口應景,其他時候都在看着上首的太皇太后和皇帝說話。

等上到餑餑桌時,貴妃率先舉了酒杯向皇帝賀壽,皇帝含笑受了,其他嬪妃也跟着一一祝酒。

之後,殿內監上前來說裕王福晉要領着恭王純王福晉向皇帝賀壽,蓁蓁這些日子和皇帝相處得多了,多少對皇帝的神色變化多了些敏感,聽到恭王福晉時皇帝的眼神是有那麼些厭煩,而聽到純王福晉時則眼神就立刻冷若冰霜。

第85章 第 85 章第15章 第 15 章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88章 第 188 章第50章 第 50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51章 第 51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4章 第 4 章第93章 第 93 章(捉蟲)第149章 第 149 章第83章 第 83 章第47章 第 47 章第161章 第 161 章第67章 第 67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21章 第 21 章第20章 第 20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221章 第 221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83章 第 183 章第161章 第 161 章第159章 第 159 章惠妃:之前說過了,不記得小可愛翻一下第十章的有話說第154章 第 154 章第178章 第 178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211章 第 211 章第224章 第 224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41章 第 141 章第214章 第 214 章第69章 第 69 章第67章 第 67 章第22章 第 22 章第158章 第 158 章第4章 第 4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138章 第 138 章第207章 第 207 章第83章 第 83 章第7章 第 7 章第180章 第 180 章第157章 第 157 章第136章 第 136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217章 第 217 章第13章 第 13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捉蟲)第211章 第 211 章第34章 第 34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57章 第 157 章第41章 第 41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141章 第 141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164章 第 164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204章 第 204 章第116章 第 116 章第149章 第 149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96章 第 96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27章 第 27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89章 第 89 章第82章 第 82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55章 第 55 章第27章 第 27 章第156章 第 156 章第47章 第 47 章第145章 第 145 章第86章 第 86 章第59章 第 59 章第1章 第 1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28章 第 28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228章 第 228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106章 第 106 章(捉蟲)第210章 第 210 章
第85章 第 85 章第15章 第 15 章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88章 第 188 章第50章 第 50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51章 第 51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4章 第 4 章第93章 第 93 章(捉蟲)第149章 第 149 章第83章 第 83 章第47章 第 47 章第161章 第 161 章第67章 第 67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21章 第 21 章第20章 第 20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221章 第 221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83章 第 183 章第161章 第 161 章第159章 第 159 章惠妃:之前說過了,不記得小可愛翻一下第十章的有話說第154章 第 154 章第178章 第 178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211章 第 211 章第224章 第 224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41章 第 141 章第214章 第 214 章第69章 第 69 章第67章 第 67 章第22章 第 22 章第158章 第 158 章第4章 第 4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138章 第 138 章第207章 第 207 章第83章 第 83 章第7章 第 7 章第180章 第 180 章第157章 第 157 章第136章 第 136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217章 第 217 章第13章 第 13 章第58章 第 58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捉蟲)第211章 第 211 章第34章 第 34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57章 第 157 章第41章 第 41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141章 第 141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164章 第 164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204章 第 204 章第116章 第 116 章第149章 第 149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96章 第 96 章第194章 第 194 章第27章 第 27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89章 第 89 章第82章 第 82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55章 第 55 章第27章 第 27 章第156章 第 156 章第47章 第 47 章第145章 第 145 章第86章 第 86 章第59章 第 59 章第1章 第 1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28章 第 28 章第21章 第 21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第228章 第 228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106章 第 106 章(捉蟲)第210章 第 21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