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春天確實要來了,帶來生機、溫暖、以及瘟疫。

自從南遷以來,開封涌入各地流民何計百萬,因此造成的公共衛生問題已經日漸不容忽視,最近兩年來,開封每逢換季必有大疫,每次死者都以數萬論,今年春季同樣不可倖免,龍德殿以及南薰殿各地早就放上了薰香驅毒。

香菸繚繞裡,完顏珣頹坐正殿,最近一段時間,皇帝陛下遭遇的精神打擊實在是太多太頻繁,讓這個年近花甲的老人真正的感到了精神不支。

就在前幾天,完顏珣接到一個噩耗:他的第八道金牌再次無功而返,高俊根本不爲所動,還在繼續佈置北伐。

而送縣主去完婚的車隊在彰德府就被攔下,這幫人居然把自己即位的龍興之地重新改名爲相州,並且還佈置兵馬防禦南面的朝廷官軍!縣主的車駕到了地方就被扣押,他們還把隨行陪同的兵馬全都驅趕了出來,一個嬌滴滴如花似玉的縣主,居然就被高俊的手下像山大王一樣劫去了!

這是赤裸裸的嘲諷,是赤裸裸的打臉,是把大金皇帝的尊嚴扔到地上反覆的踩,還在上面隨意大小便。堂堂中國之主,堂堂大朝聖君,號令不行,恩威不濟,就連自己的侄女都被高俊這廝直接動手搶了去……最神奇的是,縣主本身就是完顏珣準備配給高俊的,他卻如此動手,是一點也不想領完顏珣的情。

事實證明,完顏珣從頭到尾都看錯了,高俊不是什麼良人善輩,而是最無恥的野心家和最兇殘的投機客,他從接觸完顏珣的一開始就已經佈置好了計劃。

是這個亂臣賊子將自己扶上皇位,然後卻不圖名利,遠離紛亂的朝堂,割據一方,利用完顏珣念及舊情的性格,一次次的挑戰朝廷的底線,最終朝廷養虎爲患,竟然在境內結下了高俊這個帝國毒瘤,滔天巨禍!

最重要的是,這巨大的毒果還是完顏珣自己親手培育的,更進一步的說,完顏珣還是這個亂臣賊子扶持的,裡外裡下來,這朝廷真是暗無天日了!

也無怪乎官家現在的心情如此頹喪,高俊的背叛對於金朝來說是極度重大的打擊,站在臺下的衆人,就連高琪也第一次清晰的意識到朝堂外的危險已經完全的壓過了朝堂內,處置不當,他們所有的人都有身首異處的風險。

御史中丞把胡魯直接上表彈劾高俊,稱此人已是國家之賊,當立刻選派兵馬平定山東,絕賊巢穴。

一貫爲高俊站臺的李獻甫都嚇得稱病不出,在家閉門謝客,而趙秉文等人也適時的閉上了嘴,前段時間,他們都曾經力薦高俊此人,萬沒想到此人如此辜負大家的期望,居然如此囂張的扛起了造反大旗,這讓大家一個個精神恍惚,坐臥不安,萬一被抓到什麼以前和高俊手下交結的把柄,被安上一個通賊的罪名,下場不會比前幾年病死在獄中的韓玉等人好。

本質上來說,大金是不信任漢人的,大家自保都來不及,現如今惹上了這麼麻煩的官司,誰還敢替高俊說半句好話?所以,此人反跡昭彰,必須除掉,這是朝堂的共識。

在討論起如何派兵平定山東的問題上,羣臣更是發揮了充分的軍事想象力。翰林學士斜卯愛實一夜萬言,浪費了無數筆墨,擬定了一條分七路進兵的計劃,預計在濟南會師,大軍掃蕩山東,讀起來真令人提氣。

但是,當完顏珣拿出此人的奏表之後,朝堂大臣卻不由得泛起苦笑,這計劃的可行性與殲八單挑愛撫娘娘差不了太多,就連陛下都不知兵若此,又如何指望大軍調動安排妥當?

關鍵時刻,就要有能拿主意的人,術虎高琪主動指出,此時應該聚集兵力從背後襲擊高賊老巢,一方面要打擊山東,另一方面也要派兵掃蕩陝西的潘賊,以及河東河北的各路從賊兵馬,高俊的後方十分寬闊,而且都與朝廷所轄地界相連,只要派遣一旅之師進入,就能夠直掏腹心,破壞根基。

所以,難點不是如何在戰場上擊破高賊的兵馬,而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掃蕩高俊所有的後方,故而一定要多路出兵,去山東少說要派兩支人馬,河北河東也要佈置上三四路,陝西也要多處出擊,裡裡外外算來,非八九路兵馬不可。

完顏珣連連點頭稱是,逐高琪面不紅心不跳講完了自己這篇高論,其實,好歹也是在東北和四川都打過仗的老將,術虎高琪還不至於連一點軍事常識都沒有,進攻戰不集中兵力,就是等着送菜。但是,他還是有這種僥倖心理,賭的就是高俊在背後沒有多少兵馬,只要被金軍一搗老巢,就會直接兵敗如山倒。

而之所以要這麼冒險,也是高琪實在不願意把金軍的指揮大權委託在一兩個人身上,以現在的情形看來,如果真的集中兩三路大軍,蒙古綱少不得要統帥一路,此人兼知文武,可是術虎高琪心中的大敵。

而完顏珣也有這樣的擔心,如果把朝廷兵馬集中在一兩個人手裡,萬一這人又要學高俊或者萬奴,那還如何了得?兵分數路、互相挾持,實在是上上之策。

然而,朝廷沒有足夠的兵馬也是真的,高琪主張開封禁軍不可輕舉妄動,不妨調動各地兵馬,但考慮到各方兵馬有可能的統帥不一,在守純的建議下,完顏珣決定給每一路兵馬都設置一員總兵官,一路總兵官所統率之地的各方將帥,無論其原本官階高低,執掌多少,一律都由總兵官調遣。

“朕心已決,以黃摑阿魯答爲青齊總兵,率軍自清口北上,向東取山東之地,以慶山奴爲魯濟總兵,率軍過河,自歸德趨於東平,直搗賊巢;牙吾塔爲漳河總兵,率兵自王屋山取彰德府,以絕高賊之後路;以蒙古綱爲河內總兵,奪取絳州之地,直趨太原。以完顏仲元爲河東總兵,至晉安府北上,與蒙古綱同謀太原。以完顏合達爲潼關總兵,率軍鎮守潼關,剿除關中之賊。以完顏白撒爲秦鞏總兵,協同剿除渭水之賊,以石抹仲溫爲洮河總兵,剿滅潘賊老巢!”在經過不長時間的討論後,完顏珣再次恢復了生氣,枯瘦的手抓成拳頭,咬牙切齒的喊出一條條佈置,彷彿這八路兵馬就是他的手指一般,要直插到高俊的心窩子裡去。

“小臣建議,可以再選調一路兵馬爲後備,援助各方,交通各路。”趙秉文終於得到空隙發言,自然也要說點助興的話,這一建議自然也得到通過,侍衛親軍的移剌蒲阿率軍兩萬,以援助各路兵馬。

“援助各方,交通各路,那這個總兵官就叫援交總兵吧。”完顏珣有氣無力的下令。

對於高俊來說,前方和後方的戰鬥都開始了。

第四十四卷完

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尾聲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一章 糧(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尾聲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尾聲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尾聲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尾聲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
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尾聲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一章 糧(上)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尾聲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十六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下)尾聲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尾聲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尾聲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