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

“啊!啊!”六七名士兵慘叫起來,隊伍又是一陣騷亂。

“貼軍把傷兵拖到後面去治療,其他人注意黑韃的動向!”高俊深知此時說什麼“不要慌亂”都是扯淡,下達一個個明確的命令才能最有效的緩解情緒。此刻他的心裡也頗爲心痛,一下子損失七八個人,對士氣的傷害也不小。

高俊突然想起來,在小鷹原作戰的時候,軍陣裡面是有望樓的,可是現在木料缺乏,根本做不了這種東西。

幾名貼軍放下鋤頭和鐵鍬,從長槍手的縫隙間鑽出來,把還在哀叫的傷兵拖了回去,何志也組織解開甲冑加以醫治,其他人繼續堅守位置。高俊率領預備隊返回圓陣的圓心,等待蒙古人的下一次進攻。

蒙軍極爲有耐心的一次次試探金軍的陣地,靠近,射箭,然後離開,金軍的死傷很快就超過了五十人。金軍的弓弩手們開始奮力發射,步射的準頭和力道都強於騎射,蒙軍也折損了七八名騎兵。

但是蒙古人充分利用了金軍紀律渙散,士氣低落的特點,通過不斷的進攻,增加金軍的心理壓力,每當蒙軍呼嘯着靠近,長槍手和弓弩手們都心驚膽戰,抓不住槍,上不了弦。僧虔和郭延嗣已經將騎兵收進圓陣以內,步行指揮步軍,防止可能的崩潰。

高俊率領預備隊同樣屢屢出動,在有可能崩潰的地方加以補充。在慌亂中,高俊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衝上去一把攥住。

“高大哥,放開我!”是李小七兒。

“小七兒,你怎麼在這?”高俊記得這孩子才十二歲,按理來說,應該已經跟着潘正進山了。

“我不想照顧明府了,我要跟着高大哥。”李小七兒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剛纔他一直和其他貼軍一起挖拒馬壕。

“你給我小心點,跟在我身後,哪也不許去!”高俊指着李小七的鼻子教訓了他一句,把他拽到自己身後。

拒馬壕已經基本挖好,金軍一節一節的撤進拒馬壕以內,郭延嗣和僧虔兩個人監督,生怕在後退的時候出亂子。

蒙軍迅速沖垮金軍的企圖破滅了,戰鬥陷入僵局。

撒察別乞很是氣惱,他意識到如果金軍真的頑強抵抗,僅僅是對方十分之一的蒙軍就不能輕易吃掉這麼多步兵。

“不能讓女真人休息,保持攻勢,疲憊他們!”

蒙軍分成五六個小隊,輪番在不同的地方發動衝擊,繼續消磨金軍的意志,他們嫺熟的騎馬從丘陵上衝過來,或者放箭,或者出人意料的近身肉搏,然後絲毫不拖泥帶水的離開,一直到山坡那面,過一會又會出現,繼續衝擊。

“你去找郭延嗣,讓他送一名經驗豐富的騎兵過來。”高俊吩咐李小七。不一會兒,一名三十多歲的漢子走了過來,此人身材矮壯,胯下微張,看得出來是常年在馬上討生活的。

“小人李銘。”那漢子抱拳行禮。

“好,李兄弟,你看黑韃是不是在山丘那邊換馬作戰了。”

“郎君說的沒錯,一匹戰馬堅持不了這麼久,他們過來騷擾之後,就到山丘那邊去換馬再戰。”

“如果一名士兵配三匹馬,他們這樣的公司能維持到天黑嗎?”

李銘沉吟了一下,點點頭。

“好,現在你留在這裡,給我記住黑韃每次換馬的時間。”高俊又轉向李小七:“把周虎叫過來,讓他選一百名精幹的士兵,到中軍集合。”

對於高俊來說,這是一種冒險的行爲,蒙軍正在全力騷擾金軍的防線,整個軍陣岌岌可危,在這個時候抽調一百名士兵脫離戰線,極有可能造成戰線的崩潰。

但是高俊現在必須如此做,每個人配備了三匹戰馬的蒙古人可以一直騷擾到天黑,如果不能在此之前擊敗他們的話,夜晚對於士氣不足、缺少軍官的金軍來說就是墳墓的同義詞。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眼下必須積蓄一批預備隊,等到合適的時機出動,一舉擊破蒙軍。

周虎接到命令,立刻出動,他環繞整個圓陣,被他拍到後背的軍兵就從陣線上撤下來,跟着他走。這些人離開之後,圓陣更加動盪,高俊只好下令右側的軍陣往內部收縮,加厚這個圓的“壁”,這也就不得不放棄一部分拒馬壕。

戰鬥持續到傍晚,蒙軍的士兵們也已經疲累,他們始終不能徹底撼動金軍的防線,面對這個像刺蝟一樣的怪物,縱然是勇猛的老虎也無從下嘴。

而在這個時期,金軍的士氣逐漸高漲起來。

普通的士兵們不像指揮官那樣,懂得戰場的全局,他們只是看到敵人一次次的在他們面前鎩羽而歸,儘管金軍付出了近百人的傷亡,但是也有二十餘名敵人倒在了戰場上。士兵們變得興奮起來,他們的槍過得更緊,弓弩也變得更準了。

與此同時,被挑選出來的一百名士兵已經做好了準備,何志也命令貼軍們,用大盾製成了合適的簡單的壕梯,把這樣的盾牌放在拒馬壕上,就可以讓一百名士兵一股腦的全部衝出去。

李銘向高俊彙報:“郎君,蒙軍的戰馬已經很累了,再衝擊一次,他們應該又要換馬了。”

“好。”高俊緊緊握住刀柄,準備對敵人拋出雷霆一擊。

就在這時,悠長的牛角號再次響了起來,蒙軍士兵聽到號聲後紛紛停止騷擾,全部向山坡那邊奔去。

“萬歲!”軍兵們都歡呼起來,被蒙古人連續擊敗了數次,最近都處於倉皇逃命的情況,這樣的一場勝利,對於大家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撒察別乞很是不甘的看着遠處的金軍覘騎,剛纔他意識到了蒙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破金軍的陣型,而金軍的反擊已經準備好了,所以選擇了乾脆利落的撤退,儘管如此,他的內心依舊非常不甘。

高俊和撒察別乞可能都想不到,早在小鷹原的時候,他們就曾經對陣過,那個時候撒察別乞是百戶,而高俊還是一個冒充正軍的貼軍。兩個人更想不到的是,他們以後還會在山東、河北、草原的戰場上多次遭遇,直到最後的那天。

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尾聲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七章 鼠(上)尾聲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
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尾聲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十七章 鼠(上)尾聲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