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糧食(上)

和北寨寨使僅僅聊了幾句,高俊就徹底不耐煩了,除了官場上的眼力尚可稱道之外,這位寨使的能力簡直草包一個,高俊的幾個問題都是一問三不知,倒是連續幾次提及自己是紇石烈端的親戚,也姓紇石烈,喚作野驢。

高俊當然沒有興趣聽野驢瞎叫,隨便應付了幾句之後就揚長而去,連口水都沒喝。

周虎還在享受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時接到了高俊的命令:北寨的軍兵休息七天後,由周虎帶領,前往小山墩堡報到。日期很寬鬆,周虎自然允喏。

離開了北寨,隊伍繼續南行,其他各寨的兄弟們也都難耐自己的興奮之情,紛紛提出分開隊伍,各自奔自己的家回去。高俊自然也不能帶着隊伍,東西南北各走一圈,當下就分開了隊伍。

那名曾經與周虎比試的小個子隊正紇石烈師靖是東寨人,帶着去東寨的軍兵離隊。

原本的便宜隊正完顏白撒來自西寨,帶着來自西寨的軍兵也回去了。

潘正和溫敦傑十人隊的軍兵大部分是南寨人,繼續隨大隊行動,等到大隊到達小山墩堡之後再前往南寨。除此之外,那些並不是來自押剌百戶的人,比如張成武、趙汝凡帶領的礬山縣災民,李銘這樣的潰軍,還有陸娘、小冷幾個人都跟着高俊何志也前往小山墩堡。

越靠近小山墩堡,高俊就越緊張,他連自己家門在哪都不知道,到時候誰知道會惹出什麼笑話?就在這個時候,何志也悄悄湊了上來,低聲對高俊說:

“你老家住在驅口寨小溪邊上的窩棚,你知道,你家只有你一個人。”

“你怎麼知道的?”

“從李小七那裡套話套出來的。”

“這都可以?”

“廢話,你以爲我是誰?”

高俊的隊伍累計還有三百多人,浩浩蕩蕩的走到小山墩堡時還讓村民們吃驚了好久。

小山墩堡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坐落在一道十幾米高的丘陵上,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周圍數百米的土地,天氣晴朗的時候,也能看到其他四寨。相比於北站,他的石牆更加厚實,而且部分修築了馬牆,可以讓人站在牆上作戰。分別有四座望樓,也比較寬敞,可以做箭樓使用。

除去這一措施之外,牆內還有烽堠、武庫、小校場,近100年前,女真人就是以這一個個墩堡爲基礎,實行對中原的統治。

但是如今,小山墩堡的防禦工事已經將近50年沒有使用過了,海陵王末年的耿京起義之後,山東地區暫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起義,這羣猛安謀克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至少高俊看到的時候,石牆顯得破敗不堪,部分已經坍塌了,望樓上也沒有執勤的人。

“回來了!回來了!”

和在北寨一樣,人們看到高俊的旗幟之後就一窩蜂的涌了上來,在人羣裡面尋找自己的親人,能夠找着的歡聲笑語,找不到的痛哭失聲。

不少人紅着眼睛尋找認識的人,死死拉着他們詢問自己的親人是怎麼死的,有沒有留下什麼東西,何志也早就提前做好了準備,將所有陣亡的人,名字登記造冊,能收攏的遺物保管好,何志也具體負責,張成武監督,軍兵們從車上把這些遺物和骨灰一件件搬出來,這些人抹眼淚,靠近來尋找自己熟悉的物件。

很快情況就出乎了高俊的意料,那些人不再那麼悲傷了,而是紅着眼睛、攥着拳頭、擼起袖子,爆發了激烈的爭吵。賭咒發誓說自己的丈夫或者兒子帶了什麼什麼貴重的東西,質問爲什麼遺物裡面找不到,並且大聲的咒罵起軍兵來。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拖着一個還不到三四歲的孩子風風火火的闖進人羣,就好像一艘戰列艦拖着救生艇一樣,躺倒在地上就開始哭。

“我的女婿就留下這麼一棵獨苗啊,今天你們要是不把我兒子的那塊馬蹄金找到,我們祖孫倆就一起上吊,我不想活了……”

也有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跑到高俊的馬前(爲了照顧自己的形象,進村前高俊還是換了一匹溫順的馬慢慢騎),拉住繮繩哭訴自己的委屈,馬兒不安的嘶鳴起來,讓還不精通騎術的高俊心裡發毛。

也有一些人用譏誚的眼神看着高俊,不懷好意的彼此交換的眼神,低聲說着:“這年頭就連驅口也可以當百戶了嗎?就該殺殺他的威風。”

高俊穩穩心神,大喝一聲“安靜!”

張成武使了一個眼色,趙汝凡、李銘等人抄起傢伙來維持秩序,眼下軍兵有不少是來自潰軍和礬山縣的,對押剌百戶的村民動手毫無心理壓力。潘正帶着準備出發回南寨的軍兵也跑了回來,把鬨鬧的人羣圍了起來。

高俊打算找幾個德高望重的人來重點突破,但是押剌百戶的大部分地主都作爲軍官出征,已經因爲出走死在了戰場上,還活着的軍官只有完顏白撒和女奚烈東。完顏白撒是西寨的大戶,不在這裡,眼下能說得上話的只有女奚烈東。高俊示意了一下,女奚烈東心領神會,對着人羣喊道:

“諸位鄉親,莫要驚慌!莫要聒噪!高郎君是在戰場上立過大功的人,怎麼會短你們的東西?在戰場上戰歿了的,燒埋撫卹自然有理會,切莫在此衝撞百戶,到時候吃了打,誰肯幫你說情?不妨各位說,百戶早就想了辦法,以後免了咱們押剌百戶的點集征戰,你們還不趕緊拜謝百戶。”

女奚烈東說話到底是有些分量的,尤其是當這些女真人聽說,高俊能想辦法免除他們的兵役之後,情緒一下子好了起來。高俊一拱手,朗聲說道:

“諸位,本官奉王命教化百姓,執掌押剌百戶,自然要樹立本官的規矩,只要諸位鄉親奉公守法,勤於耕墾,本官自然有辦法,讓大家免除差役。但要是弄奸作科,在這裡少不了要討一頓打!”高俊指着那個躺在地上還沒站起來的“戰列艦”,說了一聲:“左右,與我將這個老婆子插起來,先打十棍再做理會。”

那個老太太一聽這話,立馬哧溜一聲爬了起來,就要往人羣裡鑽,好不容易逮着機會的軍兵怎麼能放過?趙汝凡和李銘一左一右將老太太提溜出來,一直拖到高俊面前。那小孩子哇的一聲大哭起來,人們哈哈大笑,開始看熱鬧。

“那就從每年你們家的牛具稅裡面扣,扣完爲止。”高俊一揮手,趙汝凡和李銘將垂頭喪氣老太太拖了下去,剛纔還在看熱鬧的人羣也沉寂下來,人們露出了害怕的臉色,尤其是剛纔拽着高俊馬繮繩的幾個人都躲躲閃閃,害怕自己是衝撞了百戶。

“高郎君和何先生在這裡是做主的人吶。”人們這個時候才意識到這一點。

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九章 燕(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八章 血鐵(下)尾聲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尾聲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
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九章 燕(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八章 血鐵(下)尾聲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尾聲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