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

一線部隊的推進速度極快,最前面的騎兵每天要推進將近八十長裡的距離,在泥濘地當中這是前無古人的推進速度,正因爲如此,截止到三月初五,光軍已累計消滅蒙古軍隊近三千人。

但是,前線騎兵是在大量牛馬挽輸的幫助下才實現的極速追擊,騎兵一人三馬隨時輪換,在短短几天內就走出了上百里的路程,早是強弩之末。

但是對手正在撤退,無心戀戰,所以他們才能繼續維持高速追擊,一路上到處是敵人拋棄的垂死牛馬,時不時還能看到幾車落下的軍需:蒙古人的大車陷在淤泥裡,如果是平時,他們派出十幾名士兵費勁將車推出來,但是,眼下這些精疲力竭的士兵不敢在這件事上耽誤時間,只能一路逃竄,把寶貴的糧草器械隨意拋棄。

三月初七這天早上,寧浪伏速率領的光軍先頭騎兵部隊200餘人抵達了大約今日的廊坊地界。就在這裡,他們終於再一次捕捉到了蒙古敗軍,敵軍人數只比他們略多一點,這些人用馬車圍了幾個圈,正蜷縮在裡面呼呼大睡,想要恢復已經完全透支的身體。

光軍士兵立刻呼號着衝了上去,蒙古人驚訝得四散奔逃,很快就將重演前幾天的情況,但是,卻有少量的蒙古士兵選擇了翻身上馬與光軍對抗。

泥濘中,雙方的騎兵都發揮不出速度,原本在一進一退之間就應該決出勝負的騎兵對攻卻演化成了漫長艱難,讓雙方都累到眼冒金星的戰鬥。

蒙古人的嗅覺是靈敏的,他們猛然發現敵軍同樣精疲力盡,畢竟略微休息過的蒙古人立刻選擇返回戰鬥。

光軍騎兵畢竟是一時之雄,他們有條不紊的拉開隊形,與蒙古人正面廝殺,尤其是拿出隨身攜帶的火器來,用霹靂般的響聲來恫嚇蒙古人的戰馬。

戰鬥進行了將近兩個時辰,光軍士兵疲憊之極,就在這時,更加不妙的情況卻發生了,遠處出現了星星點點的蒙古旗幟,在旗幟下面是來來往往、成羣結隊的蒙古騎兵,他們的盔甲在日光下反射着銀白色的光芒。

看得出來,這些蒙古騎兵也並非是以逸待勞的精銳後手,而是其他正在逃亡的蒙古軍。這些士兵作戰的姿態完全不能與平時相提並論,舉止投足之間都帶着一股疲憊的氣息,但即便如此,他們的數量依舊太多了。

寧浪當機立斷,率領軍隊向前突擊,驅散了正面的蒙古騎兵,繳獲了那些圍在一起的大車,以此而作爲光軍的防禦平臺,就地固守待援,蒙古騎兵圍之數重,發動數次衝擊未果。

當天下午的時候,另外幾支光軍部隊趕到,在外圍發動襲擊,蒙古人情知消滅被包圍的光軍無望,不情不願的選擇了繼續撤退,在友軍的幫助下,寧浪伏速率軍後撤,光軍也未對蒙古人作進一步的追擊。

分析前因後果,高俊趨向於認爲,這並非是蒙古人有預謀有組織的誘敵深入,不過這恰恰說明蒙古人依舊反應迅捷,並且已經開始逐步恢復體力,繼續追擊,先頭部隊甚至可能被包圍,被消滅。

在這次戰鬥中出現了大量有組織的蒙古騎兵,這不是個好兆頭,光軍立刻控制了追擊速度,轉而張開兩翼,再次做出包圍的架勢,前線斥候們不斷傳來情報,證實也古大約已經重新收攏部隊,前線出現了大量有組織行動的蒙古騎兵,他們的體力已經恢復了一些,可以繼續作戰了。

由於高俊及時選擇了控制速度,也古恢復氣力的大部隊沒能等來一頓大餐,看着高俊重新張開兩翼,不懷好意的似乎要再次包圍自己,也古只能一走了之。

也古再次撤退的這天,高俊抵達了馮達的營寨,此時這座營寨依舊飄散着硝煙,寨牆上到處是刀砍劍劈的痕跡。在軍醫的指揮下,大量貼軍來來往往,在依舊寒冷堅硬的土中鑿開數個大坑,火化敵我雙方士兵的遺體,準備設立墳墓。

十幾名書手正在營帳裡面奮筆疾書,這是通知陣亡士兵家屬的信件,一般用黑色火漆封頭,所以俗名叫黑頭信。

發放的徵兵信一般是紅頭,而陣亡通知書則是黑頭,根據地很多家庭都珍藏着這樣的兩封信件,甚至會隨着家長一起下葬,藉此來召回那些永遠長眠在異鄉的親人。

幾名年紀輕輕的繡工從營寨外回來,每個人的包裹都裝的滿滿的,裡面是剛採摘的梅花。

“這是什麼意思?”

“大家覺得還是要在回信中給同袍的家人們一點念想,所以,我們就看同袍犧牲的時候周邊有哪些花是開着的,摘來分一片花瓣附在信上。”

高俊點點頭:“這倒是一個好辦法,是用了心的想法。”

突出部戰役期間,光軍各營陣亡、被俘、失蹤走散的士兵高達七千餘人,有好幾個營遭遇沉重打擊,尤其是一開始佈置在戰線上的六個營,都必須轉入休整。

但蒙古人的損失又何嘗不大?也古帶着三萬名精悍驍勇的戰士出征,此時卻只能帶着不足兩萬名士兵回來,所有的人都精疲力竭,胸無鬥志,再也不敢出城野戰了。

更要命的是物資的損失,前段時間。也古從草原搜刮了12萬隻羊,這纔是他出徵的真正本錢,可是在前線的損失高達5萬隻,其中屠宰不足四萬,而在混亂中走失的上萬。

就算是屠宰的羊,也並非都落到了蒙古士兵的肚子裡,將近四成的屠宰是在撤退期間完成的,爲的只是不讓物資落入高俊之手,羊肉不能保鮮,甚至在情急之下,有士兵拿一整條羊腿向居民換兩個饅頭。

這損失同樣巨大,而且已經不可挽回,有關這方面的情報在中都城內青年近衛軍的幫助下源源不斷的彙總到高俊這裡。

這段時間以來,青年近衛軍的活動頻繁多了,也大膽多了,夜裡,十幾名青年男女匯聚在鄭明家的小院中,最新的前線戰報告訴大家,敵軍的反擊陰謀已經被徹底粉碎,所有參與工作的青年近衛軍成員都感覺與有榮焉,畢竟,他們的情報工作爲阻止敵人的進攻起到了作用。

“春天馬上就要到了,又要開始種花了。”孫小兒陶醉的吸了一口空氣,在寒冷之中,她已經感覺到了春天即將到來的氣息:“我已經選了一包映山紅的種子。等花開的時候,天王大軍應該就能進城了吧,到時候,我們請將士們來賞花呀!”

“恐怕用不了那麼久!”鄭明的心情同樣十分澎湃:“再有一個月,我們就能看到勝利了!”

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尾聲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尾聲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七章 願(上)尾聲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尾聲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
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尾聲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尾聲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七章 願(上)尾聲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尾聲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