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

高俊是痛苦的,甚至感到恥辱,聞名天下的能戰光軍短短三天半之內就不能繼續戰鬥了,放眼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士兵的素質沒有降低,裝備更好了,作戰環境也遠比以前優越,那問題自然出現在指揮者頭上,作爲光軍的最高指揮員,高俊意識到,自己指揮二十萬軍隊確實是力不從心的,這幾天的戰鬥失利和自己沒能及時調整部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有關,和城內的蒙古王爺舉重若輕的調整部署,及時堵住每一個疏漏相比,高俊屢屢喪失機會,沒能一鼓作氣完成突破,指揮20萬軍隊對於高俊來說有些過於困難了。現在來看,具體的指揮工作也需要另外交給旁人。

但是眼下正是中都進攻戰進行到關鍵的時刻,高俊不敢說出把指揮權轉移給別人的話,他只是決定還是把潘正調到自己身邊來,隨時參考意見,爲之後安排他接手軍隊做準備。

這是高俊第一次明確的思考如何讓潘正接替軍隊指揮的具體步驟,不過他也萬萬不會想到,他所有的想法都沒能以預期的方式實現,使他交出指揮權的則是數個月以後的另一場突然事件。

清晨,拋石機還在不停發射,光軍士兵早就習慣了在嘈雜聲中休息,巨大的軍官比例和良好的作息制度使得營嘯這種事情已經與光軍近乎絕跡。高俊允許士兵們休息,甚至可以坐在營地外的空地上看投石機發射的場景,但是三分之一的軍隊依舊保持高強度的值班,應對敵軍有可能的進攻。城門大開,騎兵殺出來燒燬投石機,殺傷工兵是常用的招數,光軍的步兵和騎兵也必須嚴陣以待,保護我方工兵。

快到中午的時候,高俊讓投石機也暫停發射,畢竟萬一發射過長過久,把敵軍惹惱了,出來跟高俊魚死網破也不是高俊想看到的,他現在急需的是讓士兵們休息恢復體力,然後再與敵軍一決雌雄。

休息了一天多的也古已經可以坐起來了,他立刻吩咐僕人們用一頂軟轎把他擡到父親的府上,參與下一步的謀劃。

在門口,他遇上了匆匆進門的李全,也古立刻頗熱情的對他打招呼,這個漢人世侯雖然丟掉了所有的領地,但依舊肯追隨蒙古軍隊,這份忠心難得一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兩人的關係十分親密,尤其是河東戰役之後,李全經常拜訪自己,得知也古很熱心於漢地制度之後,更是每隔三天必來一次,向也古講解中原的禮儀典章,尤其是帝王制度,還經常請合撒兒親王也來聽一聽。

李全看到也古也立刻躬身行禮,他的心情似乎還算不錯,但是,跟着他進來的撒察別乞卻只是漫不經心的對也古行禮,看得出來心情不佳,心頭上盡是陰霾。

來參加會議的各位將軍都是如此,刀劍上討生活的硬漢很少有能藏拙的。這段時間,高俊感到的是巨大損失和不得不暫停進攻的痛苦,而蒙古人何嘗不是每日都命懸一線,在極度恐慌當中日夜不安呢?雖然光軍暫停了攻勢,但是已經被光軍逐步在氣勢上壓服的蒙古人並不以爲他們戰勝了高俊,他們一致認爲高俊一定在搞什麼新花樣。

“所以,此時應該立刻派遣大隊騎兵出城襲擾,以變求活,切不可嬰守孤城!”撒察別乞的意見如此,這個提法也得到了大部分蒙古將領的認同,困守孤城不是蒙古式的打法。

“讓出這座城池吧,依我看,他對我們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不妨回到草原上,重新照顧我們的畜羣,等明年或後年再南下進攻。”帶孫千戶卻一反常態,平時喊打喊殺最積極的,現如今卻有些憂愁。

李世昌也是有資格列席會議的,他一開始一言不發,此時卻微微笑了起來:“千戶所言,我看實在是高明見解,蒙古人本就擅長馬背馳騁,何必困守孤城?數萬人一起突圍,他高俊如何阻攔得住,中都城不過是石頭圍下的幾塊空地,長不出金子也長不出銀子。最重要的是…………”李世昌壓低的聲音,果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高俊和他的主子關係並不算好,只要咱們撤出去,沒了壓力的高俊又佔據了金朝故都,他會做什麼?我們不妨回到草原上,休息一兩年,讓馬匹重新強壯,讓蒙古的孩子長大成人,然後等高俊和完顏珣殺到昏天暗地,血流成河的時候,咱們再輕輕鬆鬆的碾平這兩個蒙古的血仇。”

一個契丹人如此口口聲聲的蒙古長蒙古短,彷彿是自家人一樣,讓一些蒙古將領感到渾身不自在,真想出聲提醒這個白鬍子老頭:你是契丹人,不是我們蒙古人。

“如果你真的理解什麼是蒙古的血仇的話,怎麼還能說出這樣寫廉寡恥的話語?我們犧牲了多少勇士的生命,才終於攻佔了阿勒坦汗的城池,這兒是它的巢穴!攻下這裡纔是報了了我們的先祖被釘死在木驢上的血海深仇。

有仇不報,那還是蒙古好漢嗎?放棄中都城,放棄報仇,那蒙古人應該解下他們的戰刀,隨便在地上撿根草帶着吧,他們已經不需要武器了!”

“塔必失千戶,你比高俊更兇啊。”李全陰陽怪氣的一句話,讓大家都很吃驚,一個漢人居然如此面無羞澀的斥責蒙古高級軍官,這在以往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哪怕是耶律阿海、郭寶玉也不曾對蒙古人如此傲慢無禮過。

“你這是什麼意思?”塔必失本以爲自己慷慨激昂的一番話能夠一錘定音,沒有想到被李全一句調侃輕易化解,他立刻怒視着這個丟掉地盤逃回中都的敗將,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刀出鞘的架勢。

“我的意思很簡單,親王在這裡,他是可汗的弟弟,此時此刻有最高的決定權,無論是在中都附近還是在草原上,所有的蒙古人在這危急時刻都應該聽從親王的調遣,你有何資格在這裡搬弄是非,喧囂造勢?”

塔必失一下子目瞪口呆,不知該何從辯解,但是合撒兒似乎聽出了弦外之音,立刻說明:“我承蒙蒼天厚愛,得以成爲不朽的可汗的弟弟,但是一奶同胞的人也有不同的氣運,在長生天氣力下里的可汗,他的權威,即便是我等也不能染指。

既然可汗從未賜予我白纛,我自然不能引導所有蒙古人,只是在木華黎萬戶已經蒙寵恩照,軍隊不能沒有指揮者的情況下,漫遊的牧羊人遇見不會趕車的一羣商人,盡力幫幫忙而已。”

人羣中出現了幾聲尷尬的咳嗽,也古儘管虛弱,但是卻完全明白李全的意思,這些天來李泉給自己講過的東西全都涌入腦中,讓她又驚訝又迷惑,不知此時是否應該發言。

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十九章第四章 遲疑(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五章 工廠(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尾聲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
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十九章第四章 遲疑(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五章 工廠(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尾聲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