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路難(上)

後方進行一系列改革的時候,前線的軍隊也在重新整肅,儘管經歷了殘酷的戰爭,但是高俊還是不肯放鬆對部隊的紀律約束,越是這種大戰結束之後,越有可能深刻的改變部隊的精神面貌,此時必須要抓緊。

首先是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在四五天之內,高俊親筆簽發作爲獎勵的物資就包括粟米六十石,稻米二十石,茶葉三十銙,肉類一千二百斤,酒十五斗,絹五百匹,綾四十匹,緞四十匹。

各類各樣的慶功儀式也是層出不窮,有高俊親自主持的,由各營自己主辦的,軍事長官們親自爲立功授獎的軍兵們頒發勳綬,軍報裡面屢屢報道普通士兵的先進事蹟。

大衆媒體的創辦,將會極大的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並使人們對公衆事業有更高的參與度,並且深刻的爲集體感到榮耀。

在20世紀剛剛到來的時候,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寫過一本著名的作品《烏合之衆》,這部作品深受國內出版社的愛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出翻版(主要是因爲版權過期了,所以不用支付稿費)。因而人們也常常對其中的觀點深信不疑,對羣體無意識這一說法推崇備至。

但是社會心理學家們事實上已經不再推崇勒龐的觀點,事實上,勒龐的觀點除了塑造鄙視鏈,營造出一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快感之外,目前來看,很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與之恰恰相反,同時期的塔爾德把大衆媒體時代的公衆視作是新道德出現的重要推動力。升斗小民從來不應該與愚蠢和道德完全等同,恰恰相反,他們對公衆事物笨拙的參與是新社會公衆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少在高俊的軍隊裡,集體榮譽感已經成爲了維繫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作爲太平軍的軍兵,自然會感到驕傲,同時士兵們也爲本旗和本都感到自豪。在足球比賽上,獲得勝利不但會讓隊員們受到獎勵,而全體軍兵們也都與有榮焉,即便他們事前沒有冒着領小軍法的風險偷偷押注。

所以,當軍兵們看到軍報上報導的本軍本單位的英雄事蹟時,無不爲之驕傲自豪。

除此之外,則是由軍典主持的各類教育,還邀請了在淪陷區的百姓作宣講,讓軍兵們更深刻的瞭解在過去幾次討伐當中根據地所遭遇的苦難。

在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之外,還要進行的就是對軍事技能的重新訓練,從太平軍總部機關到各營各旗各都,都要自行舉辦會議,商討作戰得失。

高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會議要求:環坐會議。也就是所有的參與者坐成一環,沒有明確的上下級之分,每個人均可以自由發言。

事實上,早期的女真人就是採用環坐來商討軍事方略的,某種程度上,沒有明顯的陣營之別和上下尊卑之別的會議環境,更容易讓下位的參與者們積極活躍的提出意見。

要總結軍事經驗,就必須從基層軍兵下手,所以採用這種開會形式更加有利。在各隊各都的會議上,軍兵們果然提出了相當數量的建議。

而彙總在高俊這裡,主要是四條。

第一,擴大貼軍和牛馬數量,以減輕軍兵的作戰負擔,在過去一段時間裡,軍兵連續作戰極度疲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缺少牛馬和貼軍幫助分擔,太平軍正貼比高達2:1,在目前的各路軍隊中都是極爲罕見的高正軍比例,以後要適度的增加貼軍和民夫,幫助正軍分擔。

第二,增加遠程投射武器,太平軍沒有弓箭手,這一直是高俊的心病,現如今隨着南北各路人馬來降,已經初步具備了組建弓箭人馬的能力,尤其是投降的南宋軍馬中善射之人着實不少,那個來自廣東的黃日綱,身量不高,拉得一手好弓箭,郭延嗣等人都喝彩,而且此人對於陣中如何放箭也很有心得。

再加上那個瞭解弩機的林一舟,太平軍已經初步具備組建遠程投射部隊的能力了。

第三,強調在戰場上的非進攻跑動拉扯敵軍防線,尤其是善於在正面擴大壓力範圍,促使敵軍崩潰。

傳統上來講,太平軍一直處於數倍於己的敵軍包夾狀態,比較珍惜自己的力量,極少選擇與敵軍硬拼,寄希望於通過巧勁壓制對手。

但是就目前來看,太平軍已經成爲了天下僅有的幾支大軍之一,應該重新權衡進攻與犧牲之間的取捨,在一定的時候,要勇敢的把大部隊以橫面形式壓上去,儘早瓦解面前的敵軍,以奪取整場戰鬥的勝利。

關於這一點,軍官們反而比士兵更加牴觸,習慣了傳統打法的他們對於這種簡單粗暴的橫面摔臉十分不感興趣,就連那個平時喊打喊殺的夏伯陽,也更喜歡用尖角銳陣儘快突破。

幸好太平軍已經有了完善的參軍班子,因而迅速制定了一個演習計劃,正月三十日,太平軍舉辦了第三次冬季演習,其中就包括一場尖角銳陣突破的對抗性演習。

儘管將領們心中還有芥蒂,但是演習結果是不會騙人的,看見銳陣被劣勢敵軍牢牢拖住,大家也都沒了脾氣。

第四條,強調個人英雄在戰場上的作用。

討論的時候,李銘曾經對高俊說過:騎兵的戰術就是衝,快衝,跟着前面的人猛力衝,永遠不要停下來。

作戰方式的不同決定了步兵指揮官不能像騎兵指揮官那樣永遠衝鋒在前,但也必須拿出可以作爲全都表率的英雄氣概來,按照新的要求,軍官在戰場上應該神態莊重,盔甲整齊,胸要挺背要直,腰帶要繫到胸口上。要有一種覺得對方都太年輕太幼稚的睥睨姿態,又要有談笑風生的泰然自若,還要有曾經對付過比這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的敵人的胸有成竹。

一支軍隊不可以沒有英雄,而且要貨真價實的英雄人物。

尾聲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五章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尾聲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尾聲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
尾聲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六章 血銀(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五章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尾聲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尾聲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