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

大家都有些驚訝的看着畢再遇老將軍,這個結論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但仔細想想確實有道理:大家剛剛渡過淮河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前方多麼危險,如果高俊手下兵馬衆多的話,就應該首先打擊作爲東線主力的自己啊。

想通了這一點,宋軍上下士氣大振。

畢再遇麾下主力近萬人南下迎擊高俊,雙方在河岸對峙,宋軍紮下聯營,高俊看到畢再遇果然中計,率軍轉頭對付自己而不在北上,頓時喜不自勝。現在只要充分運用拖字訣,小心翼翼的避免暴露自己的實力,何必再遇在大河邊上打太極,等到各路金軍來援抵達徐州宿州,那麼畢再遇就被困死在淮北了。

一連幾天宋軍卻不大出戰,雙方長期對峙,讓高俊既高興,心下未免也有些懷疑,總覺得宋軍的行動太過詭異。但是對手卻號令嚴明,隊伍整齊,衛兵一刻不敢撤,夜間還要敲響戰鼓,整理隊伍。高俊也不敢主動進攻,生怕爲敵軍所乘。

一連對峙了四天,高俊才終於感覺宋軍營地未免過於一成不變了,其中或許有詐才率軍向宋軍撲來,卻發現營地裡面的哨兵都是稻草假人,戰鼓是把羊綁在樹樁上敲響的。整個營地裡真正的敵軍不過百人,都有駿馬,高俊剛一攻打營地,即刻就乘馬逃離了。

看着這個情況,高俊大叫一聲不好,敵軍必然已經提前北上了,急忙點齊隊伍前去追擊,連行十餘里,潘正追上高俊,極力勸說:

“指揮時千萬不要過於急躁,敵軍既然設下這道空營計,必然早有準備,難道還會任由咱們追擊嗎?”

高俊這才如夢初醒,趕緊下令隊伍暫停追擊,進行整頓。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探馬來報,前方樹林中隱蔽着數千宋軍,看到金軍停頓下來並且整理隊伍,知道伏擊無望,已經撤走了。

高俊立刻率兵攻打宿遷,但是宿遷一座小小城池居然屢攻不克,宋軍守將乃是畢再遇麾下的鎮江屯駐大兵後軍統制官姚喜,此人端的是一員猛將,經常在危急時刻親自上城搏殺,在陣中常戴一鐵面具,使用一把鑌鐵長刀,往來無可對。

高俊頓兵在宿遷城下,感覺到形勢有些出乎自己意料了,但是他並不心急,此時在自己手中還有一張王牌。

畢再遇已經前進到徐州城下,但是卻不能馬上破城,這畢竟是山東門戶,金軍在這裡也屯駐了重兵,而且從宿州戰敗的金軍各部馬上就要趕過來了,徐州守軍感覺到戰事有望,所以並不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畢再遇當然希望李全能夠儘快解決海州,然後西進幫助自己。但是他卻驚訝的發現,李全根本就沒有打海州,直到現在還停留在漣水一帶,正在不斷的向南宋朝廷要錢要糧,至於幫助自己,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這就是高俊的王牌,李全作爲史彌遠的心腹,早就接受了指令,根本就不積極攻打海州,要斷掉畢再遇的念想。

這樣一來,畢再遇的人馬將不可避免的成爲一支孤軍。

在淮北一團亂麻的局勢當中,淮南的真德秀也被貪得無厭的李全所激怒,甚至打算直接斷掉李全的糧草,但是經過商議之後,卻也意識到此時如此做無異於逼反李全。

前線形勢紛亂,又有主和派從中作梗,軍馬器械調撥並不及時,義軍與宋軍之間心存芥蒂,數生狐疑,北伐戰爭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長此以往,決計不能取勝。

但是真德秀不孚衆望,在淮南終究乾的不錯,在喬行簡的支持下,大大緩解了淮南的錢荒、糧荒和鹽荒。雖然淮北戰事急轉直下,但是楚州城卻打造得鐵桶一般,短時間內金軍難以攻克。

也就是這幾天的功夫,真德秀找來宋慈瞭解了有關私鹽案的始末。宋慈這些日子來從楚州推官案開始抽絲剝繭,已經意識到私鹽案是一個頗爲龐大的問題,一五一十的向真德秀作了稟報,而後者欣慰的看到自己確實挑選了一位合適的人才。

聽完宋慈的彙報,真德秀不由得撫掌大笑:“鄭相公剛剛在朝堂發起朝議,你就又來錦上添花,這很好!對了,你還不知道,鄭相公已經在朝堂上檢舉史彌遠手下的步軍王斌倒賣內帑,此事幹系不小。

鄭相公已經傳來話,咱們在淮南也好好翻翻賬本,史彌遠手下貪贓枉法,空虛國庫的證據,尤其是賈涉販賣私鹽一事,這我確實也沒想到,你可以讓那個女子陪你一起去查一查。”

得到了真德秀的命令,宋慈帶着喻俠前往盱眙軍,準備掀翻賈涉的老底。

在路上,喻俠這才說出有關費培的事情,宋慈大喜,準備前去尋找。

此時此刻,在大家想象中大概已經焦頭爛額的史彌遠卻氣定神閒的坐在馬車裡,這是一輛非常寬闊豪華的馬車,用厚厚的錦緞圍着,而坐在史彌遠下客座的是趙昉。

能夠獲得與半個中國實際掌權者同載而歸的殊榮,似乎是一件值得得意的事情。但是趙昉早就已經見怪不怪,而且恰恰相反,他還對史彌遠在這種風口浪尖之時和自己見面的大膽舉動而感到困惑不解。

“史相公此時見下官未免太過招搖一些,倘若被有心人所利用,必爲不利。相公難道不怕受到挫折嗎?”

“你的消息倒是很靈通,可是那個刁光鬥告訴你的?”

“少說這些話,你以爲我不知道這朝堂之上、街坊之間是怎麼議論我的嗎?想殺我的人多的是,說不準現在就有人在街上用弓箭對着這輛馬車呢。”史彌遠打了個哈欠:“我倒是小看了鄭昭先等人,想不到他們會突然發難,不過並沒什麼關係,這幾個人迂腐不堪,並不爲大患。”

趙昉打不定主意是不是要繼續恭維幾句,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彷彿是要印證史彌遠的話一樣,一支箭從被錦緞遮住的馬車窗戶射了進來,釘在史彌遠身後的車板之上。

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尾聲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尾聲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六章 貓(下)第六章 決(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二章 糧(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九章 燕(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尾聲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
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尾聲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九章 縱馬嶺(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尾聲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六章 貓(下)第六章 決(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二章 糧(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九章 燕(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尾聲第八章 鑄爐(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