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

一切的一切都與高俊事前的規劃差不太多,僅僅依靠東線的進攻就迫使全部蒙古軍隊投入竭力抵抗當中,一絲餘力也抽不出來了。如果沒有開封朝廷的背刺,潘正此時在西面大舉渡河,進攻平陽盆地,足以立刻將河東蒙軍截成兩段。戰場形勢將爲之一變,可恨,現在潘正卻被拖住了。

高俊做了一個有些危險的估計,認爲各路光軍最多隻能拖住敵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西部火山州一帶的蒙古軍隊會幫助他們的友軍一一擺脫光軍的束縛,一起投入到盂山戰場,在這個最重要的節點上壓垮高俊。

此時高俊也無非是兩個選擇,第一是後退一步,擇機待戰,這很穩妥,但是形勢瞬息萬變,一招不慎就會造成災難性後果,之後再想要得到這麼好的進攻河東的機會就很難了。

而另一個辦法就是一場豪賭,相信潘正有能力解決陝西現在的困境,所以留守在盂山前線繼續拖住木華黎,然後等待潘正大軍渡過黃河,進入平陽。或者是等待潘正被徹底收拾掉,各路蒙古援軍齊聚盂山,把高俊一路趕回太行山以東甚至是黃河以南,接着被完顏珣當做是亂臣賊子非法抗蒙的典範,拉到開封去砍頭。

這又是一個關鍵抉擇,潘正到底能不能相信,高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對於這個問題,何志也反而看得更開通一些,事到如今,唯有相信潘正。

當初就是何志也一力勸說高俊將潘正納入三人團的,他對這個山東農村青年特別有信心。

遠在真定府的王澮也關心着河東前線的戰局,與何志也一樣,他也對潘正有信心,早在此之前,他就一再對別人說潘總裁是諸將當中最近似於高太尉的人。

只有高俊擔子太重,在此時反而一直在猶豫,這些天來,除去籌劃一般軍務,每天晚上他也會抽出時間去見士兵代表,這些人大多立過戰功,長期追隨高俊,見到太尉時往往激動得語無倫次,與此同時,他們也對高俊言聽計從,像兒子一樣孝順,無條件的忠誠,願意執行他的一切命令。

這樣的信任與忠誠是因爲高俊時時刻刻在考慮他們,時時刻刻在爲他們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奮鬥,一直籌劃着建設屬於大家的未來。高俊必須爲這些人負責,絕不能在無意義的冒險中損耗華夏好兒郎的生命。

臘月初二,前線再度發生激戰,光軍在秦寧的指揮下守衛山頭,而蒙古人以騎兵開闢山間道路之後,以步兵發動猛攻,激戰持續了兩個時辰,最後蒙古人拋下近百具屍體後撤退,這也是最近十天以來爆發的規模最大的戰鬥。

高俊登上了激烈交戰山頭後面的山峰,在這裡居高遠望前方戰場,並且調動各路軍隊前去支援,有賴將士應戰得力,最終擊退了敵軍的進攻。然而這又加深了高俊的疑慮,蒙古人的調動開始變得頻繁有力,這是不是他們已經收到了某些強有力的信號?難道潘正已經被徹底擊敗了嗎?

高俊就是帶着這種憂慮的心情會見戰勝者秦寧的,如果是別的軍官,在剛剛立下大功去面見統帥的時候發現統帥是如此的心情焦慮,一定會感到驚慌失措,以爲自己有哪裡做的不好。幸運的是,秦寧和他們不一樣,儘管打了一場勝仗,但他卻沒有過多展顏,只是又仔細擦拭了一遍他珍藏的那個小撥浪鼓而已。

所以兩個人見面的時候居然都是眉頭緊鎖,不像是戰勝之後召集軍將的表彰賞賜,反而好比戰敗要開追責會議一樣,讓周圍的人都大惑不解,甚至開始竊竊私語。

“秦寧,要是在戰場上你真的死了。還有什麼遺憾要我們去幫你完成的嗎?”

“人都死了,完不完成又怎麼樣呢?我倒是不擔心,這場戰爭中很多人都是要死的。大丈夫不患死,患死不中節,如果真的死的話,我也希望死在前進的路上。”

這話讓高俊的眼神突然光彩熠熠:“你要死在前進的路上嗎?“

秦寧立刻堅定的點點頭,連一點點猶豫都沒有。

高俊長嘆一聲:“這樣也好,反正咱們活的本來就都沒什麼意義,前二十年大家都算白活了,今年但願大家都不白死。”

戰勝的宴會上卻大談什麼活啊死啊,讓周圍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可高俊的心情明顯愉快了很多:“弟兄們,咱們就釘在這裡,跟木華黎好好比劃比劃。”

這句話倒是意味鮮明,賀萬歲率先舉起酒杯:“太尉說的是,咱們就喜歡聽這樣提氣兒的!”

這一日主賓盡歡,高俊也不像前幾天那麼眉頭緊鎖,也開始和木華黎頻繁正面交鋒,光軍本身戰鬥力就不弱,每次作戰後也會總結經驗,反而讓木華黎吃盡苦頭。

何志也倒成了全軍最閒的人,反正此時也沒有多少民政工作可幹,乾脆利落的收拾掉娘子關一帶的漢奸之後,他每天就在營中會見軍民官員,處理一般事務,更多的時間則是探訪軍兵,詢問其飲食起居。

這幾天來,何志也拜託軍中主計運輸部隊的木匠幫忙,臨時做了十二三副簡陋的象棋,在軍中主持起象棋比賽來。他大學的時候就參加了棋社,還是象棋分部的部長,車輪戰幹翻十一二個人完全沒有問題。

“有這樣的想法就好。”何志也端起碗來,喝着熱氣騰騰的湯,這些天來他在軍中四處遊走,也跟士兵們一道吃飯。高昂的士氣也源於後勤的及時保障,戰鬥期間,前線的光軍士兵吃的可是大米。

光軍主要的糧食儲備,無非是米、麥、谷、黍四類,分別是大米,小麥,高粱和小米,還有少量的黏小米、江米、黃米和蕎麥。

米麥價高,後面兩種纔是士兵的日常飲食,穿插着摻一點點小麥,只有當臨陣狀態的時候,纔會用淨米淨面來喂軍兵們。盂山前線極爲關鍵,高俊當然捨得讓士兵吃好一些。這兩年山東改的水田不少,大米產量比十年前翻番,倒也不必吝嗇。

尾聲第八章 軍隊(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無標題章節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尾聲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六章 貓(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尾聲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尾聲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尾聲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八章 牛(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
尾聲第八章 軍隊(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無標題章節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尾聲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六章 貓(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尾聲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尾聲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尾聲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八章 牛(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四章 伏(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