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

蒙古騎兵的追擊非常猛烈,潰兵不斷的被砍倒,兩人說話間,蒙古人突刺的槍尖都快伸到僧虔的鼻子底下了。甚至於高俊隱隱的可以聽到馬蹄敲到地面上的聲音,即使是鬆軟的泥土,數千枚馬蹄拍出來的聲音也非常的震撼人心。

溫撒普賢奴汗水涔涔,眼睛又酸又痛,但依舊瞪大着緊盯着對面的情況。

“這兩千人都進來了,都在蘆葦蕩裡面了,前鋒已經到達預定的截擊線。”

“他們的隊伍有多長?”

“前後可能有一里之長,有兩千名騎兵呢,分散成一個扇面,都已經進來了!”

蒙古人的應對措施並沒有超出高俊的意料,他們排成寬闊的橫隊,準備截殺那些逃走的人,這樣的罪行,面對強有力的突擊是脆弱的,而且在這裡也不容易集結起來,劫機的最好時刻已經到來。

高俊微微打了個手勢,立刻就有人擺動旗幟,示意不遠處的郭仲元,那邊的回覆是,已經做好準備。

高俊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清醒一些,隨後堅決的下達命令:“全軍預備!”

豁兒亦憐真和其他蒙古勇士一起飛奔前進,想急速通過這片沼澤地,繼續追殺敵軍,突然聽到了尖銳的金屬振鳴的聲音,在嗩吶聲中,剛纔還寂靜的蘆葦蕩裡,突然豎起了一面面旗幟。

前排的蒙古騎士們大吃一驚,整片蘆葦蕩一下子站起來上千人,都穿着黑色的衣甲,手裡是長槍和鋒利的戰刀,目不斜視的看着他們。

扯兒必頓時知道事情不好,這個地形,騎兵的作用是很小的,郭寶玉也惶急不已,但是現在招動旗幟已經晚了。

幾聲木柝響,花帽軍們也隨之站了起來,他們的氈帽極爲顯眼,但是久經戰陣的蒙古人們首先看到的是他們的弓箭,那都是步射的大弓,在好箭手手中可以洞穿盔甲。

剛剛逃過高俊人馬所在位置的紇石烈師靖也吃了一驚,沒想到高家軍已經強到這等地步,敢和黑韃騎兵硬碰硬。

“都別跑了,給我就地休整,跟在他們後面!”師靖憤憤的想,絕不能讓高俊一個人獨攬反擊的功勞,今天哪怕是死在這兒,也是輸人不輸面。

師靖治軍至今也算有些成效,居然還真有數十人考慮了一下,就留在了這裡。

部分其他單位的金軍也留在原地,決心一塊參加反擊,這是高俊始料未及的事情,不禁對這幫人刮目相看。平心而論,高俊要是處於逃亡的位置上,大概是不會願意反身相助的。

在這蒙古人遲疑的片刻,高家軍的軍兵們已經看清了敵人,這就是高俊的目的,就本質而言,這次戰鬥是反擊戰,而非伏擊戰,其重點在於對對手造成持續打擊,使其潰軍無法收攏,短時間內不能重新作戰。

高俊舉起右手,劉德仰頭,嗩吶嘹亮的聲音刺破蒼穹,催陣鼓聲鼕鼕激盪在蘆葦蕩的上空!

高家軍發出大聲的怒吼:“虎!”

在木柝聲中,高家軍開始前進了,馬匹難行的蘆葦蕩,他們卻如履平地,這是因爲預定的衝鋒路徑上鋪滿了乾草和木板,但是在蒙古人眼裡,敵人絲毫不受蘆葦蕩的束縛,過來捕捉他們了!

最前頭那面旗幟白底,上面有一匹灰色的駿馬,這是僧虔親領的那個都的認旗,這幅畫是爲了紀念跟隨他數年的僧虔大灰,他最喜愛的那匹戰馬,曾經陪伴他度過泰和南征的歲月,結交了唐括合達、溫敦傑這些人,很可惜這匹馬死在了嬀川道上。

“大家跟我衝啊!”僧虔一馬當先(雖然沒有馬),在之前的陪尾山夜襲戰中,同樣是兩面夾攻,僧虔的損失就比馮達大,這讓他心裡一直不甚服氣。當初,自己跟溫敦傑透露了實情,害得高郎君十分狼狽,本以爲從此失去了高郎君的信任,萬萬沒想到高俊居然不計前嫌,將他定爲全軍的虞侯,現在又將一個精銳的旗交給他,信任不可謂不深。如此一來,僧虔當然沒有理由在此刻心生畏懼,貪生怕死。

僧虔對自己是有信心的,僧虔七雖然不及馮達旗精銳,但是也有兩個老牌都,張大春和蒲察勇這兩個老軍使就在自己的旗中。

再加上僧虔本人親領的都,這三百人絕大部分都是經過數次戰鬥的老兵,對於眼前的廝殺戰場十分適應,他們排成鬆散的隊形,兩三人一組,以寬闊的橫隊向敵人發起了迅猛的反衝擊。

在豁兒亦憐真看來,眼前原本只有逃亡金軍的蘆葦蕩,似乎一瞬間站了起來,樹立起無數的旗幟,中原人奇怪的嗩吶聲此起彼伏,然後從一片灰黃色當中就躥出無數敵軍來!

“主啊!”豁兒亦憐真感覺冷汗直冒。

站在前面的蒙古士兵猝不及防,他們身上穿的是皮甲,胯下的戰馬也沒有具裝,成羣的一丈長槍戳來,哪裡有躲避的功夫,馬蹄現在淤泥之內,騰轉跳躍極爲緩慢,轉眼間就一連被戳死十幾個。

離他最近的那名蒙軍士兵也架起長槍,試圖衝過來將僧虔挑開,那真是一把不錯的馬槍,槍桿上纏着鐵絲,這使它可以承受相當的彎折,具有極好的彈性和韌性——只可惜這點距離實在不夠馬匹馳騁,鬆軟的地面也不能提供足夠的速度,他慢騰騰的動作簡直是到僧虔面前來送死。

如果是沒有入伍,沒有見過陣仗的新兵的話,也許會對戰馬和騎兵感到天生的畏懼,可僧虔不是這種人,右手一揮長槍,畫出漂亮的弧線,已然磕開了馬槍的槍頭。那名蒙古士兵慘叫一聲,兩隻手被劃開了巨大的傷口,長槍掉在了地上。僧虔像幽靈一樣一瞬間轉到他身邊,直接將這名蒙軍士兵從馬上拽了下來,然後用左手將長刀的刀尖按進他頭盔的縫隙中去。那名蒙古士兵慘叫一聲,血淋淋的雙手猛地一伸,然後就緩緩落下了。

另外幾名蒙古士兵沒有打定主意是前進還是後退,四匹戰馬絞成一團,誰也不能前進半步,就在這個時候,僧虔旗下的幾名軍兵已經衝了上來,韓武平是第一個,忍受了多年的怨氣需要發泄,全家死時的慘狀在這幾年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需要用血來洗刷,長槍猛的一伸,刺中了一名蒙古騎兵的後腰,那人慘叫一聲,聲音就像是十頭豹子或者五頭老虎那樣巨大。

那人負痛不過,緩緩滑了下來,但是韓武平對他已經沒有興趣了,又刺向下一名蒙古士兵,那人用鐵刀抵擋着,力氣倒也頗大,幾次挑開了韓武平的槍尖,但是他終究只能對付一名對手,另一名士兵也趁勢一槍刺中他的後背。

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尾聲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
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五章 白銀(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尾聲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