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

在剛纔的戰鬥期間,張通古一直保持着看戲的狀態,但是他卻有些奇怪:時全的人馬明明佔了上風,怎麼還撤退了?

簡單的思考了一下,張通古得出了一個很符合他身份的判斷:何志也是官,時全是匪,匪是怕官的,所以時全怕何志也,哪怕是打贏了也得跑。

張通古轉念一想,這個時全也是個人才,別看高俊氣勢洶洶,牛皮吹得震天響,不還是被時全打敗了。既然如此,何不就此招徠時全?等到時全成了官軍,底氣足了,看高俊還能奈我何?心念至此,趕緊出聲喊道。

這一喊,不僅是時全一愣,縣城內外的人都是大吃一驚。

“明府,時全此賊屠戮我良民百姓近千人,怎麼能招安這種無恥敗類?”縣尉語氣激烈,吐沫星子都噴到了張通古臉上。

張通古也顧不得儀態了,直接趴在城牆邊上對着時全大喊,而時全目瞪口呆的看了片刻之後,心裡也開始有了些小計較。

如果能夠被招安,確實是時全所希望的事,但是張通古的地位未免也有點兒太小了,由他來招安,自己又能當上什麼級別的官呢?按照時全的想法,他怎麼着也得步一下楊安兒的足跡,幹到刺史這樣的大官才行,所以至少得是一個統軍使、節度使招安自己,最好是宣撫使招安,那才能遂平生所願。

但是眼下自己手上沒有糧食,哪怕是轉戰到鄰縣都困難,如果張通古能提供給自己糧食的話,自己在他手上幹幾天,倒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大不了再反一次嘛,最好是這次得到糧食之後立馬翻臉,把張通古一抹脖子,誰都不知道自己曾經招安過。

正當時全心裡糾結的時候,縣城裡面已經是沸反盈天,聽說縣令大人居然要招安剛剛在城外殺了近千父老兄弟的人,縣民都是一片譁然,城內的怒罵之聲何志也也清晰可聞。

考慮片刻之後,時全派出信使到城下,對張通武回稟:此事容許時某思量。時全也不打算立刻走了,而是直接就地安營紮寨,還要請求張通古給予食糧。

時全剛把旗子立下,城內的反抗之聲就小了很多,大家都害怕時全,萬一他真的被招安了怎麼辦?張通古大概都沒想到他現在是藉着時全的威風。

此刻心中最爲緊張的是何志也,看着身後的萬千災民,望着前面虎視眈眈的時全,他從內心滲出出一種無力感,一瞬間侵透了四肢百骸。

“時全不會考慮太久的,他害怕高郎君帶兵回來。無論此戰勝負如何,都一定要保證災民的安全,張成武,你率領義兵做好準備。再派一些人回押剌百戶運糧!”看見何先生虛弱的樣子,幾個人連忙上前扶住,但是何志也擺擺手。“眼下要給大家信心,哪怕是時全被招安了,哪怕是帶着兩三千人打過來,咱們也扛得住,打得贏!”

城門突然洞開,幾十名不情不願的車伕趕着馬車出來,上面滿載着縣倉的糧食,全都拉到了時全軍中。

“你們看,張通古這個王八蛋把咱們交上的糧食給了賊寇!”災民看出情況後怒罵起來。

“還有沒有王法啦,時全憑什麼吃咱們的糧。”

“我苦命的兒喲,咱家的糧喲……”

片刻之後就有人聒噪起來:“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乾脆咱們也反了!”

“反了!反了!”災民們騷動起來,張成武一臉擔憂的望着何志也:“先生,這可怎麼辦?咱們快彈壓不住了。”

“彈壓什麼,不要怕。”何志也整理一下衣衫,走到災民中央,打開雙臂大聲疾呼。

“鄉親們!鄉親們!”

人羣暫時安靜了下來,大家都默默看着何志也。

“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都看到了,我們的親人被殺害了,我們交上去的糧食被拿給了賊寇!”人羣靜靜的聽着,個別人發出了憤恨的喊叫。

“我何某人今天對各位保證:一定會爲各位主持公道,搶奪咱們的糧食交給賊寇的人,必須被懲處!”

人們變得更安靜了,他們都知道何志也這是什麼意思。

忽然有一個低低的聲音響了起來:“何先生也是官,自古官官相護,你憑什麼就能給我們做主?”

但是立刻就有聲音轉還回去:“人家何先生用身子抵着槍尖救咱們,你見過這樣的官嗎?”

“就是,我們相信何先生!”

“何先生,你一定要爲我們做主啊!”

何志也面色凝重的看着面前一張張臉龐,那是農民的臉、農婦的臉、是失去兒子的母親的臉,是失去兄弟的兒女的臉、是常年苦工卻不得溫飽的臉,是數千年雨打雪凍風吹去的臉……一張張痛苦的臉龐在她眼前凝結起來,化成一點模糊的影子,他在流淚……

就在這個時候,時全的軍營爆發出一陣驚呼,何志也急忙擦了擦眼睛,在不遠處的山坡後,一面大旗迎風招展,正是高俊的軍旗!

“高俊來啦!”時全的軍營亂作一團,遠遠只看見時全呼喝着什麼,幾個人拿刀逼着車伕趕緊離開,重新套上了運糧的馬車,時全的人馬緊急收營,整個過程既迅速又混亂。

“時全,時全,本官命你速速擊退這幫無視國法的亂軍!”張通古在城牆上高喊起來,但是他奇怪的發現,時全的人馬似乎沒有迎戰的意思,而是要撤走,他疑惑的望着大旗下面的時全,這個狡黠的中年人笑着對自己拱拱手,然後就策馬一去不復還了。

沒錯,時全的人馬發現高俊的大旗之後迅速的撤走了,整個過程也就只用了一刻鐘,他們滿載着糧食離開了壽張縣。

這個時候,高俊的大旗才顯露出來,然而後面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有着幾百名軍兵,僅僅是兩人兩馬奔馳而來。前面的是高俊,後面手執大旗的是張大春。

“高郎君何先生進城來,高郎君何先生進城來!”城外的災民們拍着手,簇擁着兩人進入壽張縣。

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尾聲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前言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尾聲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八章 鑄爐(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
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尾聲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前言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尾聲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八章 鑄爐(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四章 狗(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