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

文月兒對費培解釋了一番,後者也無奈的搖搖頭,真想不到自己的兩個女兒如今也變得這般瘋,這世道真是不一樣了。

得了費培的原諒,文月兒也終於可以自由行動起來,青陽鎮一帶都是忠義軍軍兵駐守,但是往東北方向不遠,就是太平軍與鎮江屯駐大兵激烈交戰的戰場,她所日夜不忘的仇人就在那裡,正在和大宋老將畢再遇進行生死相搏。

文月兒很想立刻去投靠畢再遇,但這時,她才突然想到自己又有什麼能爲畢再遇效勞的呢?仔細回想以往的經歷,文月兒驚訝的發覺,自己依舊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小地主的女兒,沒有見識,沒有膽略,沒有能力,之所以受到諸將的尊重,甚至得以在石抹明安、也古等人面前參與謀劃,完全是憑藉了高俊的光,正是因爲自己曾經是高俊得治下良民,卻與高俊有深仇大恨,才得以一次又一次的爲那些高俊的敵人效力,沒了高俊,她哪裡還有半點地位?

這樣的結論讓文月兒很不舒服,抽了一個夜晚,她背上行囊悄悄的離開青陽鎮,向東北方向走去。

黎明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聽見遠處廝殺的聲音,儘管有些恐懼,她還是從附近的高地靠近了戰場,觀察兩軍交兵,讓她一瞬間難以言語的是,楊妙真正在陣中往來廝殺。

此時高俊與敵軍的戰鬥已經進行到了關鍵階段,宋軍屢屢變陣神鬼莫測,而太平軍則多次出擊,以探其虛實。高俊是個強調進攻的人,太平軍騎兵雷馳電掣,從不同的方向突進宋軍,高俊進而在其中估算宋軍的實力和目前的佈置。

一篇極爲詳盡的數字彙聚到高俊面前,總結成了一條又一條的曲線,高俊在營地裡掛出了大幅的折線圖,統計最近一段時間來與鎮江屯駐大兵交戰的數字。

前線諸將越發用命,儘管人數處於劣勢,但太平軍依舊勇猛難當,尤其是楊妙真,一杆梨花槍被她使得神鬼莫測,哪裡最危險就出現在哪裡,接連幾日之內,率領少數的太平軍騎兵在宋軍陣中左右衝刺,人莫能敵。

但是正所謂樂極生悲,五月初二,在與宋軍的交戰當中,楊妙真再次鬥將得勝,然而在此時,心情難以抑制的陳琰也縱馬飛出,想要和楊妙真並肩作戰,毫無懸念的這次又送了人頭——被宋軍直接從馬上拽了下來,團團綁住送回大營。

楊妙真縱馬去救,哪裡搶得過來,一番廝殺之後只能撤退。

陳琰被俘的消息打擊了軍官的士氣,陳琰雖然武藝不佳,但是這隻嘰嘰喳喳、整天叫嚷着要當騎兵的小麻雀卻是高俊以下全體太平軍軍官的心頭肉,此番他被擒獲,不僅僅是楊妙真,太平軍軍官都很難過。

王澮看着這番形勢,暗自搖頭,士氣下來了,那就難以補救了。

考慮了一番,高俊寫就一封書信,希望和畢再遇交換俘虜。

太平軍向來對俘虜有基本的人道主義,從來不虐殺濫殺,對於宋軍俘虜的待遇也高於蒙古契丹,在高俊看來,交換俘虜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這次又是孫邦佐主動請纓,前往宋軍大營一試。

此時宋軍營地裡正在飲宴,畢再遇端居中席,看着太平軍來使。

“來者何人?”

“末將是太平軍節度使高公麾下參軍孫邦佐,帶來了我家郎君的親筆書信,請畢老將軍與我軍交換俘虜,以成其美。”

畢再遇冷哼一聲:”本將是中國大將,何須與爾等北虜之人談什麼交易?你既然也是中原遺民,應當心懷忠義,可將高俊此賊的佈置說出,我必然保薦於你。”

說罷,畢再遇將高俊的書信直接擲在地上,表示絕不接受談判。

“畢將軍不要託大,眼下我軍強,爾軍弱,重重包圍,箭矢繼絕,高郎君念諸君皆是南家忠義,願意放爾等一馬,畢將軍何苦如此拒絕,不願成其美事?”

畢再遇不悅:“孫邦佐,你不要執迷不悟,既然高俊此賊願意爲女真蠻夷效死,那麼本將就和他沒什麼可談的!”

“這只不過是交換俘虜!”

“交換俘虜也不行!”畢再遇一拍几案,十幾名武士衝了進來,直接把劍架到孫邦佐的脖子上。

“倘若你但還有一番羞恥之心,就早日投降!”

孫邦佐怒目圓睜,大罵畢再遇:“老狗不識好歹,枉送了三萬宋軍將士性命,卻爲史彌遠效力,都是你畢再遇之咎!”

畢再遇怒氣沖天:“豎子安敢!”

“大丈夫患死不中節,我孫邦佐身當恩遇,雖死無憾,爾等被史彌遠出賣,卻還執迷不悟,爲天下笑!”

“我爲大宋江山……”

“你若真爲大宋江山設想,就該和我軍一道,誅殺史彌遠,各回本家!”

畢再遇不再逞口舌之利,直接將被俘的十幾名太平軍軍兵押了上來,挨個踢跪,列在帳前。

“此番飲宴,沒有絲竹管絃,殊爲不樂。”畢再遇發令:“拿鐵尺來,烙殺此輩。”

孫邦佐大驚,還待說話,早被人一起綁縛,押到帳下。

陳琰是十九名俘虜中的第十四位,此刻也被扒光上衣,露出潔白的肌膚,宋軍士卒並沒有起什麼心思,這些士卒都是畢再遇的親隨,志慮忠純,只是對金人有切膚之恨。

“啊啊啊啊!”當鐵尺靠到背上的時候,陳琰發出了巨大的慘叫聲,極爲淒厲,畢再遇使使顏色,士卒們給這唯一的女人穿上衣服,不再用刑。

太平軍戰俘的慘叫聲、叫罵聲不絕於耳,畢再遇問孫邦佐:“你可願降?”

孫邦佐心裡有些恐懼,但依舊說:“不願。”

畢再遇早有預料,朗聲對衆人說:“此番飲宴,無甚好滋味下酒。”

孫邦佐無奈的嘆了口氣,點點頭。

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章 血酬(下)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尾聲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尾聲尾聲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尾聲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
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章 血酬(下)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尾聲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七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尾聲尾聲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尾聲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