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

在河北紛紛亂亂的大戰當中,嚴實也確實是拼了老命的,他這次拿出來的是壓箱底的精銳軍馬:安魯軍。

這羣叛徒在前年進攻山東之戰表現上佳,被蒙古人所珍視,木華黎將這支軍隊安排在山東河北交界的恩州一帶,讓他們就地駐紮,招降納叛,作爲反攻太平軍的急先鋒。

但是,相比於其他各種世侯,安魯軍空有戰力,卻無經營地方的本領,逐漸的被嚴實所掌控,成爲了嚴實手下的附庸之一。

這次大戰,嚴實特意讓安魯軍做先鋒,準備一路打進山東,牽制高俊的兵馬。

剛剛投降之後的一段時間,安魯軍的戰鬥力經過一次爆發,換上精良裝備之後,這批軍馬更是以一當十,平均戰鬥力可能還在太平軍之上。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如今,安魯軍也就是比一般的世侯軍隊稍強一些,比起現如今的太平軍已經是遠遠不如了。

軍隊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結構很重要,太平軍雖然自建立以來一直處境艱難,發展也不是很快,但始終在鍥而不捨地修正結構上的問題,不斷的強化軍隊自我成長的能力,現如今早已成爲一支結構合理,職責分明,進步迅速的軍隊,能夠快速的從隊友和對手身上學習新戰術,改善自己的缺點。可以說,這強大的組織架構是遠遠超過士兵的武器,盔甲和戰馬的重要財富,只要不斷的補充人員和裝備,就能源源不斷的產生具有高質量的軍隊。

而安魯軍這羣叛徒脫離太平軍之後,也離開了那個不斷增長改善的環境,掉入了世侯軍隊的大染缸之中,短期內由於物質條件拔高而提高了戰鬥力,但長時間來,卻逐漸萎靡,停滯乃至退步,甚至還不如以往。就像是將一大盆鮮花嫁接在一段朽根之上,已經不會再開出美麗的花了。

如果再讓這羣人知道,高俊計劃堵截他們的,不是太平軍,而是前年才設立的各鎮節度使的人馬的話,怕不是要氣得當場吐血三升,直接全軍玉碎在陣前。

根據地先後設立了六位節度使,隨着土地的擴張,其他各根據地也開始設立類似的機構,令其統率一部分軍隊,用於保衛根據地不受侵擾。現如今,陝西方面有三個節度使,遼東方面也有兩個,

每名節度使都先後建立了兩三千的軍隊,這種軍隊一般以各節度的軍號爲名,如德州平原軍,兗州泰寧軍,又統稱爲鎮防軍,在高俊的戰爭機器裡面屬於主動防禦的軍隊。

在太平軍新兵的教導材料裡面,鎮防軍被盛讚爲連接太平軍正軍與民兵之間的橋樑,起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但是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鎮防軍過於高不成低不就,在根據地中的地位比較尷尬。

之前,根據地也打過幾次防禦戰,但那時敵軍都是傾巢而來,就算是防禦,也是太平軍正軍唱主戲,鎮防軍在旁邊打打雜,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這次主力部隊傾巢而出,與敵軍決戰河北,終於輪到鎮防軍來主導家鄉的保衛戰了,這讓士兵們士氣高昂。

嚴實所要面對的就是德州平原軍三千人,以及兗州泰寧軍、齊州興定軍和青州鎮海軍等一萬多鎮防軍兵力,以及隨同而來的各縣民兵三萬多人。在人數上,達到了4:1的優勢,完全抵消了武器和訓練上的不足。

而指揮這些軍隊統籌作戰的,也是在根據地內頗有威望,能夠讓各軍心悅誠服行動的東莒公燕寧。

燕寧是最早歸附高俊的勢力,幾年來也算是任勞任怨,一直韜光養晦,從不爭搶風頭,也頗得根據地內諸人的敬重。現如今,根據地鎮防軍在兵力上有優勢,唯獨缺少的是一位有威望的人鎮住各路節度使,防止其互相不服爭功諉過,而燕寧自然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有他在,誰也不好說什麼。

而燕寧擺出來的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戰術,平原軍守在德州城內,而其他各軍集中在外圍,一旦燕寧下令,就主動出馬解圍,擊潰城外之敵。

一開始,嚴實還真沒把這羣鎮防軍放在眼裡,他們的衣甲比起太平軍正軍來要寒酸很多,一般都頂着被太平軍淘汰的片甲頭盔,用的是二手的小札甲,下身的甲裙只延伸到膝蓋那裡,個別士兵有皮革做的護腿和護臂,但大部分士兵什麼都沒有。

鎮防軍當中弓箭手的比例要比太平軍當中還要高一些,大約佔到了總兵力的三成左右,但是使用的弓卻弱不可用,是竹木製作的,比起太平軍正牌越南水牛陳州角弓差的遠了。

所以,敵軍躲入德州城內不讓嚴實意外,此次他也在博州當地強徵了不少百姓牛馬,拉來了強大的攻城武器:火炮。

當初,太平軍用強大的火炮直接打碎了博州的城牆,成了嚴實揮之不去的噩夢,現如今風水輪流,他也要試試用大炮來打太平軍的感覺了,這些火炮是他召集了整個博州的工匠才鑄造出來的,絕對威力強大。

嚴實對自己的火炮還是很有信心的,在設計上,他們又進行了許多的改良,比如,將太平軍那直筒管子一樣的炮改成了喇叭形,增大了向外放射的幅度,這樣打出的炮彈一定會威力強大,除此之外,還略微縮短了炮身,減少了炮彈在炮身裡面的時間。

不過,最富威力的還是兩門原始的臼炮,博州人稱之爲碗口炮,特點是炮彈口徑要比炮彈還要大,因此不能放入炮膛之中,而是放在碗狀的炮口上,用裡面火藥點燃的氣流將之推出,這種火炮的炮彈曲線很高。

在德州城下,嚴實志得意滿地下令第一輪發射,所有的炮彈都打得過高飛,過了城頭,甚至越過了另一邊的城牆。

由於火炮射擊的硝煙瀰漫,嚴實忍不住閉上眼睛,因此沒有看到炮彈的弧度,只聽到城頭上的人都在發笑,這讓他莫名其妙。

第二輪大同小異,第三輪發射的情況好一些,一部分炮彈過高,一部分過低,但還有不少炮彈真的砸到了城牆上,有的留下一個淺淺的坑,而有的什麼都沒留下,咕嚕咕嚕的掉在了地上。

高俊的火炮口徑最大可達到100毫米左右,而嚴實這邊由於鑄造工藝的限制,除了那兩門臼炮之外,口徑都不到60毫米,打出去的鐵彈丸自然動能不足。

如果高俊在的話,一定還會揪着耳朵告訴嚴實,把火炮設計成喇叭形是智障一般的操作,炮管的長短也要經過周密的計算才能最終決定,就算他不懂數學,難道不知道要多試驗幾次來探討最佳射程嗎?

頭兩輪火炮射擊在巨大的嘲笑聲中結束了。

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尾聲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章 糧(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尾聲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尾聲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尾聲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
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尾聲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章 糧(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六章 散兵(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尾聲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尾聲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尾聲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