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

在黑夜中,牛拉的車隊緩緩的通過河灘,這裡土地鬆軟,行車不易,必要的時候,車上的人都必須跳下來,手推肩頂把牛車從一個個泥沼中推出來。

在這樣的行進當中,就連女性也不能免除責任,白卉院長一馬當先,她本來今天從濟南趕來是爲了接收從前線運回來的傷員,沒有想到卻恰好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只能立刻組織醫院的醫護人員抓緊時間撤離。

和她一起奮力推動牛車的是陳琰,揹着劍,雙腳深深的陷在淤泥裡。

總算是把牛車推出了淤泥地帶,白卉巡視了一圈,確保傷員們都無大礙,這才倒在牛車裡面昏昏欲睡,而在這個時候,陳琰又很不識趣的湊進來。

“白院長,你說前線會不會有事啊?”

“沒什麼,相信郎君。”

“院長,潘統制去陝西了,你爲什麼不去呢?可以向高郎君打個報告啊。”

白卉側過身子,其實對於她來說,這已經是非常明確的表示自己很累的信號了,可是陳琰卻不依不饒的問她。

“陳琰,我有我需要做的事,這無關愛憎,總要認認真真的做完才行。眼下如何維持經營這座醫院就是我最大的事業,其他的都可以稍微往後放一放。”

“是這樣啊。”陳琰的語氣一下子黯淡起來:“我現在卻沒有這樣的事業可做,當初真應該聽何先生的話,好好學一學佔話和越語,現在也不至於連自己想要幹什麼都不知道。”

儘管白卉很累了,但還是轉過身來開導陳琰:“天下也不是隻有這一件事可做,更不是隻有何先生交給你的事情才值得做,想當初,何先生也從來沒有對我說:‘白姑娘,我們需要創辦一家醫院,你去辦這件事吧。’而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把這些事情辦好了,生活總是要過,你也總會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情的。”

陳琰點點頭,似乎有點明白了:“我年輕的時候一心想出來看一看,出來之後才發覺了謀生不易。說實話,白院長,我第一崇拜楊妙真楊參軍,第二就是崇拜您,你們都太厲害了,能夠把這麼多事情辦得井井有條。而我呢?我想當騎兵,可是現在也沒有機會了。”

白卉坐起身來,把一隻手搭在陳琰的肩上:“陳琰,看着我,然後認真的回答,你真的想要做騎兵嗎?”

這動作讓陳琰有些不太自在,慌亂了片刻之後,認真的點了點頭:“我想當騎兵,還想當騎兵軍官呢。”

“你如果真能當軍官,那會比我和楊參軍都強,騎兵是最困難的兵種,從來就沒有女兵,更別提女軍官了。”

陳琰垂下頭想了想,隨即又擡起頭:“白院長,你累了,今天晚上就不打擾您了,等這場仗打完之後,我請求您給我開一張證明,我還想要去當騎兵!”

在車隊遠離的河橋那裡,剩下的軍兵們開始佈置拒馬,留守的人馬是孫庭精心挑選的,有兩個都的軍隊組成,而且抽掉了其中所有的新兵。

老兵們對戰鬥頗有信心,他們沒有經歷這十幾天的纏鬥,只知道前線的蒙古人對我軍的堡壘毫無辦法,面前做到浮橋並不寬闊,只要軍兵們堅持戰鬥,還是有可能阻擊敵軍的。

在天亮的時候,又有一名公使趕來,他帶來了兩個消息:第一,兩千多名蒙古騎兵已經朝這邊趕來;第二,高郎君給他們下了一道溫和的命令,必要的時候可以撤退,但是禁止燒掉浮橋。

軍兵們非常驚訝,撤退還不準燒橋,豈不是給敵軍大開方便之門?但是既然這是高郎君的意思,也就無需多想,反正我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我們會堅守一天一夜,到高郎君規定的時間爲止。

差不多也就是此時,天已經朦朦亮了,撒察別乞的信使趕回了大營,剛剛休息了一會兒的木華黎接到消息後大吃一驚。

“怎麼能這麼做呢?怎麼能這麼做呢?把爪子張開了,最柔弱的掌心給了高俊……全軍做好準備,高俊會集中他的全部力量發動反擊的!”

然而他手邊已經沒有多餘的力量了,只剩下一羣漢軍,他們還在慢吞吞的佈置投石機,準備發動對說壘的最後一擊。

而此時,高俊的軍隊早已出發,已經靠近了被包圍的張惠。

天亮的時候,張惠被侍從推醒,他驚訝的發覺不少士兵離開了防衛的崗位,而全都圍在了營帳附近。十七八名普通軍兵臉色蒼白,瑟瑟發抖的遞上了士兵們的請願,要求張惠帶領他們投降。

“你們要當叛徒!”張惠勃然大怒,把士兵們的請願書扔到地上,作勢就要拔出劍來。

這些軍兵嚇得全都跪倒在地,但是卻不肯鬆口:“統制,我們求您了,高郎君對我們好,但是眼下救不得我等的性命,我等家裡還有妻兒老小,要是死在這裡……”

季宗若拉了搭張慧的衣角,打了個眼色,張惠擡頭一看,圍在周圍的軍兵們雖然都面有懼色,但手上的武器卻是實打實的。

張惠僵硬的扭動脖子,此時他已經有了最壞的打算:“看來咱們這次是要捨身成仁了。”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響起了戰鼓聲,飢腸轆轆的軍兵們頓時大吃一驚,也不知是誰帶頭,他們搬開拒馬,越過壕溝,想要在敵軍進攻之前搶先投降。

但是他們卻發覺,遠處的漢軍似乎並沒有發動進攻,而是全都轉過了身,他們敲着戰鼓,但進攻的方向卻是另一面。

高俊這次親自率軍出擊,全軍只攜帶幾日的乾糧,所有的輜重都丟進各個堡壘裡面,爭取一舉擊潰敵軍所有的有生力量。

經典的太平軍大橫排隊形又一次擺了出來,前方是橫排,後面是縱隊,保證了極強的正面壓力和持續的侵徹力,漢軍們僅僅是對陣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打得節節後退。

這下子漢軍陣腳大亂,太平軍通用騎兵作爲柺子馬在兩翼突襲,敵軍終於徹底鬆動了,他們逃回自己的營寨,而太平軍隨即趕上,這些人又爭先恐後的向遠處逃命。

此時在張慧的營寨裡,一名軍兵代表有些恐懼的望着他的同事們:“弟兄們,看樣子這是要解圍了,事後要是慢慢算賬,咱們恐怕一個都活不了。但郎君是重感情的人,現在只能拼死上前廝殺,活着的興許能夠免罪,死了的也不至於禍及家人。”

大鼓咚咚的響了起來,張惠的軍馬搖搖晃晃的也發動了進攻。

第十章 劫(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三章 狗(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尾聲
第十章 劫(下)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三章 狗(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