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賭徒對決

帝王四世十四年,帝國將領趙迪昊率部在蒙古汗國的河南地區與尹稚單的王庭軍團和提德烈科的河南部隊展開了一場激戰,尹稚單和提德烈科率部落荒而逃。蒙古汗王尹稚單心裡極爲火冒,他沒想到入侵蒙古汗國的帝國兵馬這麼雄厚,自己的王庭部隊差點被吃掉。幸虧自己跑得快,否則蒙古汗軍會遭受更大的損失。吃了虧的尹稚單心裡一直憋着一口氣,他問葛裡行:“帝國軍隊屢次三番地入侵我們,我們該如何反應?”葛裡行回答道:“汗王不要急躁,帝國兵力雄厚,但受制於兩面作戰,尤其在北面被金軍牽制,無力對我們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像上次那樣的進犯不可能一直出現。我們可靜待時機,等帝國與金國大打出手後,再作相應的行動,纔是最有利於我們的。”

葛裡行所說的“時機”在特勒拉斯之戰後就到來了。尹稚單和葛裡行在得到帝金兩國在特勒拉斯之戰大打出手,兩敗俱傷後,尹稚單認爲蒙古汗軍進犯帝國的時機到了。帝王四世十七年三月,尹稚單率八萬蒙古汗軍,浩浩蕩蕩朝着帝國西北部進發,劫掠的地區依然是關西隘口西面和周邊的一片區域。葛裡行高興地說:“魚蝦又肥了,我們又要去捕撈了”。蒙古汗王尹稚單更是要通過打這場仗一吐自己心中的怨氣:“這次,要殺個痛快”。

蒙古汗軍大規模入侵的情報呈到帝王明威俊的面前,明威俊知道蒙古汗軍這個強盜又要跑到帝國來搶劫了。明威俊不會坐視蒙古汗軍在帝國胡作非爲,在把作戰的重心放在北方,明威俊對蒙古汗國採取守勢。但這並不代表明威俊對蒙古汗軍的入侵行徑無動於衷。一次,當着衆多文武官員的面,明威俊說道:“我們對蒙古汗國總體上以守爲主,但並不代表我們會對蒙古汗軍的挑釁行爲一忍再忍,必要的時候我們也要主動出擊,打擊他們囂張的氣焰。總體上,我們現階段對蒙古汗軍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防禦準則。”

在獲悉蒙古汗軍又再度入侵帝國後,帝王明威俊決定徵調傑王子的黃金甲部隊,趙迪昊和周敏華的部隊,總計達十二萬人,其中傑王子的黃金甲四萬五千人,趙迪昊所部五萬人,周敏華部二萬五千人。帝王明威俊決定調集十二萬大軍,給入侵的蒙古汗軍一個“大的打擊”。自從帝王三世二十六年的關西隘口之戰後,關西隘口已經十多年未遭敵侵襲。蒙古汗國隔三差五地進犯西北部,只在於攻城搶掠,關西隘口駐有重兵,想必蒙古汗軍不敢來犯。作爲關西隘口的指揮官,董大鐘奉命守衛關西隘口長達十七年,此時的董大鐘五十七歲了,離退休不遠了。歲月侵蝕了他的容顏,在其內心深處也漸漸滋出了想安度晚年的憧憬,董大鐘雖也陶醉在那和平的光景中,但在潛意識裡董大鐘依然還存有對蒙古汗軍入侵的隱患,這不只是來緣於帝王那祥林嫂般的年復一年的提醒,還來自於董大鐘清醒的認識。

在這片戰爭的重災區,和平的時間越長,爆發戰爭的日子也就越緊迫。這不,董大鐘又一次得到了蒙古汗軍大批人馬進犯帝國西北部的情報,帝國西北部的軍民和關西隘口的駐軍驟然又緊張起來。董大鐘判斷這次蒙古汗軍進攻的重點依然在關西隘口周圍的一片區域,目的無非又是攻城劫掠。蒙古汗軍一來,武勒的人馬又一次要衝到最前面,與前來的蒙古汗軍作戰。武勒的部隊對此信心滿滿,作爲帝國西北部唯一一支機動兵馬,武勒的三萬兵馬不僅全是騎兵,而且裝備精良,得到了帝國軍部的優待。武勒的騎兵部隊戰馬剽悍,部隊的武器庫還有帝王撥給他們的裝備着火炮和強力連環弓的戰車,糧彈箭支充裕,兵強馬壯。

對武勒的人馬的使用,董大鐘依然奉行主動迎敵的方針。在得知蒙古汗軍又來的消息後,武勒自信地對董大鐘說:“我們就等着獵殺敵人呢”。董大鐘笑着說:“有殺敵之心是好,但必須得審時度勢,如果你們遇到敵人人數不多,可獵殺之;若敵人人數衆多,則退至原地,切勿蠻幹。”武勒咧着嘴,笑笑說:“那是當然,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嘛。”聽到武勒的這席話,董大鐘在想,要是當年帝王能把羅夫康的帝國一師留在這裡,並允諾給他十萬兵馬,那麼當蒙古汗軍進犯時,他董大鐘也就不用犯愁了。武勒的騎兵部隊背靠着關西隘口,等着蒙古汗軍的到來,關西隘口的六萬守軍也嚴陣以待。由於董大鐘認爲蒙古汗軍不會進攻關西隘口,雖然董大鐘作了些準備,但將士們對敵人有可能的來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這次,蒙古汗王尹稚單率八萬蒙古汗軍進犯帝國,主要目的就是打擊殲滅帝國的部隊。尹稚單制定出了在野外尋殲帝國騎兵部隊的計劃。武勒的部隊自然是首當其衝。尹稚單笑着對右賢王說:“我們這次到帝國的西北部,就是來捕魚,怎麼捕呢?先放出誘餌,讓鮮肥的魚上鉤,等肥魚咬鉤後,我們瞄準時機,用捕魚的網兒把魚撈進我們的網中。”尹稚單放出了他的誘餌,左大將的三萬人馬,前去關西隘口。左大將先派出一部引誘帝國騎兵前來,求戰心切的武勒豈能放過這個機會,率領騎兵部隊在左大將一部人馬的引誘下,碰到左大將的主力部隊。

武勒身邊的將官發現敵人不是很多,可以一戰。武勒卻不管這些,說道,打了再說,先獵殺一批蒙汗騎兵,真要是打不過,可以撤退嘛。武勒率部與左大將的人馬廝殺在一起,在喊殺聲中,武勒和他的部衆奮勇殺敵。左大將忙派人向蒙古汗王彙報戰況,尹稚單見帝國騎兵部隊已咬餌,率所部人馬延展兩翼,尹稚單要對武勒實施兩翼包抄,把武勒部一網打盡,報三年前他與帝國部隊作戰失利的仇。武勒和他的將士不斷獵殺着蒙汗騎兵,希望能擊退敵人,可令武勒沒有想到的是,敵人的大部隊正朝這邊趕來,有在他兩翼移動的跡象。武勒這才明白過來,蒙古汗軍已把進攻矛頭對準了他。武勒連忙令所部脫離與敵人接觸,率部撤退到關西隘口。武勒的部隊開始拼命地跑路,蒙古汗軍則纏着不放,在後面追殺。最後,撤到關西隘口的武勒的三萬二千多人的騎兵部隊“不足二萬”。

在殲滅了武勒一部後,尹稚單決定率蒙古汗軍攻打關西隘口,出一出怨氣,“殺他個痛快”。蒙古汗軍進攻關西隘口,出乎董大鐘的意外。董大鐘令守軍將士抵抗蒙古汗軍的進攻,一面又向奈良大尉請求增援。奈良大尉得報後,迅速徵調大批兵馬,開往關西隘口。蒙古汗軍對關西隘口的進攻持續了三天,面對着關西隘口守軍的頑強抵抗,只是想殺個痛快的尹稚單覺得已過了癮,便率部離開了關西隘口,北返回國。這次關西隘口之戰,帝國的守軍傷亡過萬,其中陣亡五千餘人,蒙古汗軍傷亡約五千多人。

蒙古汗王尹稚單率部得意返回,但是令尹稚單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回去的路上,帝國的十二萬大軍正等着他。傑王子的黃金甲和趙迪昊及周敏華的部隊出危都城,照帝王的指令,截擊撤退回國的蒙古汗軍。當蒙古汗王尹稚單看到龐大的帝國軍團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帝國的十二萬軍團,傑王子的黃金甲在左,趙迪昊部居中,周敏華部在右。帝國軍隊對尹稚單的蒙古汗軍發動排山倒海的攻勢,尹稚單的人馬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尹稚單率部拼命朝着西北方向突圍。這次,尹稚單的蒙古汗軍被帝國軍隊殲滅四萬人馬,其中左大將力戰而死。尹稚單和右賢王等殘部逃了出來,最後回到蒙古汗國的蒙汗騎兵不足三萬,大約有二萬八千人活着回到了蒙古汗國。

葛裡行看到了狼狽回到蒙古汗國的尹稚單,尹稚單身上還中了箭,被身邊的將官跌跌撞撞地抱下馬。葛裡行忙趕上去,想問尹稚單出了什麼事。尹稚單說話的語氣依稀透着幾分驚恐:“我們在回來的路上,碰到了帝國的大軍,死傷甚衆,死傷甚衆。”也許,此時的尹稚單後悔自己作出大軍入侵帝國的軍事行動。從尹稚單驚魂未定的表情中,葛裡行似乎能感受到蒙古汗軍像過去一樣侵略帝國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好日子到頭的,還有曾經不可一世的卡布諾尼人的金軍。

就在尹稚單的蒙古汗軍遭到帝國大軍截擊時,金國君王邁立陽和親王貝勒們依然在爲安萊託布的軍民是否撤回到上區爭論不休。一些將領主張等羅夫康率部發動對金國的進攻後,看羅夫康是否會進攻安萊託布再說。持不同意見的將領則認爲安萊託布的軍民應儘早撤回金國上區,因爲羅夫康要攻打安萊託布是鐵板釘釘的事,毋庸置疑。君王邁立陽對是否把安萊託布的軍民撤到上區顯得有些猶豫不決,因爲這要看羅夫康怎麼對付安萊託布,是暫棄安萊託布不顧?還是先攻打安萊託布?失去戰爭主導權的金軍不得不看帝國北方軍隊的顏色了。對邁立陽來講,現在的金軍的主要任務已不再是主動進攻帝國的軍隊,而是如何設法保住自己世代居住的國土。

此時,羅夫康和鄭維浩等將領正在討論如何攻打安萊託布。羅夫康召集鄭維浩、董向燾、尼賽洛、沈澄、陳湘峰開會,商討接下來攻打安萊託布的事宜。會上,羅夫康提出了帝國軍隊攻打安萊託布的方案:攻打安萊託布的目的是攻城,拔掉安萊託布這個金人在下區唯一的一個重鎮據點,爲爾後帝國北方軍隊把戰火燒到金國上區打下堅實的基礎,免除後顧之憂。但是,帝國北方軍隊攻打安萊託布,肯定會引來敵人的援軍,如果敵人派大軍增援,這是可以肯定的,那麼帝國北方軍隊攻打安萊託布的方案是先派出一部分兵力,六萬人的部隊攻打安萊託布,吸引敵援軍的到來,把敵人拖住後,再遣一部六萬人馬側擊來援之敵。另留一部人馬作預備隊,視戰場情況作出相應的調動。羅夫康說道,攻城的重點在於打援,敵軍若來援,我們可以像打特勒拉斯之戰那樣打擊來敵,圍殲敵人一部或大部後,再攻打安萊託布。這樣,既消滅了一部敵人,又攻佔了安萊託布,可謂是一舉兩得。

羅夫康這一套攻打安萊託布的方案,看上去無懈可擊,沒什麼問題,但依然還沒有把所有問題都考慮到。會上,尼賽洛和沈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爲金軍可能會採取“圍魏救趙”的方式來解救安萊託布,金軍會派出主力部隊或一部攻打德里埃的脫布涅頓,那麼到時帝國的北方軍隊如何應付?尼賽洛提到金軍會置安萊託佈於不顧,派出大軍攻打脫布涅頓。沈澄則提出金軍可能會派一部增援安萊託布,另再派一部攻打脫布涅頓。尼賽洛和沈澄的看法,促使羅夫康制定出更加完整具體的攻打安萊託布的方案。羅夫康把攻打安萊託布的帝國北方軍隊分成三部兵馬,其中援救脫布涅頓的一部人馬主要由三旗軍組成,人數約五萬。

羅夫康提出了攻打安萊託布應付來援敵軍的各種對策。羅夫康說道,如果我們派部攻打安萊託布時,敵人全力來援,那麼則按照我之前說的那樣做;如果敵人率主力部隊棄安萊託佈於不顧,反而去攻打德里埃,那麼先派巴達武領銜的一部去對付敵主力,拖住敵人後,待後續人馬趕到後,圍攻敵軍;若敵分二部,一部增援安萊託布,一部攻打脫布涅頓,那麼由巴達武的部隊對付攻打脫布涅頓的敵軍,帝國一師全力對付增援安萊託布的金軍。

羅夫康在會上說道,若金國高層肯把所有的賭注押到爭奪安萊託布之戰,那麼他羅夫康也會不惜血本,舉北方全軍之力,與金軍的大部隊決一死戰。在羅夫康看來,如若金國高層那幫賭徒把所有的賭注押到爭奪安萊託布之中,那麼他也會把自己所有的賭注押上來,與金軍一拼高下。毫無疑問,這是兩國“賭徒”間的對決。

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4章 中央突破第97章 大戰在即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70章 攻擊爲效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51章 連環之計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11章 救世主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78章 淮王新政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38章 僱傭軍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38章 僱傭軍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83章 深入虎穴第30章 艱難時刻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突圍方案第92章 掃尾工作第33章 誰服從誰?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3章 登基大典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54章 淮王進都第51章 連環之計第96章 築壘試驗第56章 一鳴驚人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86章 虎口脫險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51章 連環之計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65章 男子漢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83章 深入虎穴第140章 大有文章
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4章 中央突破第97章 大戰在即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70章 攻擊爲效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51章 連環之計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11章 救世主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78章 淮王新政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38章 僱傭軍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進攻計劃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38章 僱傭軍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83章 深入虎穴第30章 艱難時刻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突圍方案第92章 掃尾工作第33章 誰服從誰?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3章 登基大典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54章 淮王進都第51章 連環之計第96章 築壘試驗第56章 一鳴驚人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86章 虎口脫險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51章 連環之計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65章 男子漢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83章 深入虎穴第140章 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