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聲東擊西

帝王四世十五年九月,在卡里幾亞島的陸希萊收到羅夫康的一封信,信中羅夫康要求陸希萊派出他的海軍艦隊攻打金國下區的斯甘尼斯:

陸希萊將軍,你與你部是否可在年末趁冬季冰凍之前發動一場對斯甘尼斯的進攻?此次作戰不要求你們獲得什麼樣的戰果,只要求你們能派出海軍艦隊攻擊斯甘尼斯地區沿海的幾座城鎮(具體你們想攻擊哪座城鎮,由你們定奪),造成我軍攻打斯甘尼斯的氣勢即可。這次作戰,不光是你們的海軍艦隊,還有一部分卡德茨的鑲藍旗軍,也會參與其中,與你們一道發動進攻。所以,望你們在收到來信後,迅速作出反應,趕在冬季冰凍之前發動對斯甘尼斯的進攻。你們對此態度如何?請儘快反饋予我,並呈上你們的作戰計劃。

陸希萊在看過羅夫康將軍的來信後,在和身邊的幾個親近的將領們商量後,陸希萊寫信回覆羅夫康:

羅將軍的作戰指示,堅決照辦。在與身邊的幾位將領商議後,我們按羅夫康將軍的指示選定斯甘尼斯沿海的幾座城鎮發動進攻,其中包括達利紐曼(斯甘尼斯的中心城市),不知是否可行?請羅將軍予以指示。還有羅將軍指出這次作戰不要求我們獲得什麼樣的戰果,只求造出我們攻打斯甘尼斯的聲勢,對此我們不清楚,什麼樣限度的進攻能達到羅將軍所要求的效果?還有我軍的作戰是不是需要與卡德茨的鑲藍旗軍相互配合?以上所提的疑問,請羅將軍予以指示。

羅夫康在看過陸希萊的來信後,開始構勒出對這場作戰的框架。羅夫康爲什麼要發動這場作戰?通過這場虛張聲勢的戰鬥,羅夫康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羅夫康自己是已經想清楚了,可是執行作戰的將領們當然無法理會羅夫康發動這場戰鬥的意圖,羅夫康寫信答覆陸希萊提出的幾個疑問:

你們派出海軍艦隊進攻斯甘尼斯,重點應在達利紐曼上,另對靠海的幾座城鎮施以進攻,也實屬必要。在進攻的力度上,可派出陸戰隊發動攻城戰,主力集中在達利紐曼上,打上幾仗,給斯甘尼斯的特克魯造成這麼一種印象:你們進攻他的城池,卻無法打下。所以,你們這次出海作戰,所遣艦船官兵不需過多,大概萬人已屬足夠,具體出戰人數由你們來定。還有,在艦船炮擊達利紐曼及其他城鎮時要故意打歪,不要打正,此點你們須牢記。至於卡德茨的鑲藍旗軍派出一部分兵力,與你們共同攻打達利紐曼,你們負責攻打達利紐曼的東面,鑲藍旗軍攻打其南面,你們雙方各自爲戰,各打各的,不須相互配合,這點我會告予卡德茨,你們不必擔心。

在收到羅夫康的回信後,陸希萊對在他身邊的蒂默萊說:“素聞羅夫康將軍計謀多端,看過此信後,倒也頗有感受。”

蒂默萊問道:“不知將軍何出此言?”

陸希萊把羅夫康的回信遞給蒂默萊,說:“你看看這封回信,會有何感悟?”

蒂默萊看過羅夫康的回信後,有所感觸地說:“不知羅將軍讓我們打這樣的仗,這葫蘆裡到底是在賣什麼藥呀?”

陸希萊笑着說:“那也只有他羅夫康心裡面最清楚的了。”

“是呀,羅將軍這麼做肯定有他這麼做的道理。我想羅將軍可能正在醞釀着對金軍的一場戰鬥。”蒂默萊頗有感悟地說。

陸希萊點頭認同道:“是的,也許正如你所說,羅將軍也許在策劃一場大戰。”

眼下,在帝國北方與金國相持的戰線上,兩軍相安無事。自去年(帝王四世十四年)九月,因費朗的金軍發動的一場突襲引發兩軍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後,羅夫康感到在西線戰事過後,東線一直比較安靜。在東線,沒有金軍,卻有金軍的僕從部隊——特克魯的武裝部隊,促使羅夫康要在金國東部製造點動靜出來。與西邊兩軍對峙的緊張氣氛相比,金國下區的東部太安靜了,在羅夫康看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在看着地圖的羅夫康,感到僅僅只進攻斯甘尼斯是不是有失偏頗?要不要對脫布涅頓也展開一些必要的進攻?

羅夫康又去信給陸希萊,指示陸希萊,“在對斯甘尼斯發起進攻的同時,也派一部對脫布涅頓發動攻擊。只是對脫布涅頓,你部僅率艦隊在脫布涅頓與斯甘尼斯邊界的無人地帶發出一些炮彈即可,不必靠岸陸戰。僅炮擊就可,炮擊選擇在脫布涅頓無人地帶,不要造成人員的傷亡,切記。”

看到羅夫康的這封信後,陸希萊很快領會了羅夫康所示令的炮打脫布涅頓的意圖,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了。

同樣的,羅夫康給在威川脫克的卡德茨去信,傳達了進攻斯甘尼斯的作戰指示:“在陸希萊部攻打斯甘尼斯的達利紐曼後,你部派出一部兵力,進入斯甘尼斯,與陸希萊一道攻打達利紐曼。陸希萊攻達利紐曼的東面,你部攻南面。兩軍各自爲戰,不必配合。在作戰中,不以攻佔敵城爲目的,儘量給敵人施加作戰壓力即可。因此,攻的力度不宜過大,炮火不宜過猛,應把火炮放在較遠處射擊,減弱火炮的炮擊力度。總之,此次你們出擊作戰的目的是營造我軍攻打斯甘尼斯的聲勢,不必計較作戰的成果。”

卡德茨在得到羅夫康的作戰指示後,回覆給羅夫康,表示“照辦”。羅夫康還給卡德茨的鑲藍旗出兵人數作了規定:“鑑於此次你們出擊作戰較爲特殊,所以所派兵力不宜過多,數千人馬即可,五千左右較爲合適。人數大抵如此。至於具體出兵多少,則由你們根據所需情況來定。”

經過一番考慮後,卡德茨就出兵人數一事答覆羅夫康:“此次照羅將軍指示出兵攻打斯甘尼斯的達利紐曼,出兵人數大致定在五千到六千之間,我們認爲比較合適。”羅夫康批准同意了卡德茨的這個出兵人數,同時羅夫康又補充了一些其他作戰要求,“在派出數千兵力攻打達利紐曼的同時,還應派出若干支精幹的游擊隊,對斯甘尼斯的其他城鎮作些襲擾,藉以增加敵人的恐慌”。

在與陸希萊和卡德茨的來回信中,羅夫康預定在年末之前針對金國東部的進攻計劃越來越完整和成熟。隨着作戰日子的一天天臨近,一場把打擊重點定在斯甘尼斯的頗具聲勢的戰鬥正悄然將至。而這一切,斯甘尼斯的軍政長官特克魯卻毫不知情。沉浸在和平的光景下,特克魯在斯甘尼斯的日子過得依然是紅紅火火。

斯甘尼斯,在金國下區的東部,北面與脫布涅頓接壤,南面是鑲藍旗的勢力範圍,東邊隔着海不遠便是陸希萊部駐守的卡里幾亞島。斯甘尼斯軍政長官是特克魯,中心城市是達利紐曼。特克魯手中有二萬多人的武裝部隊,主力部署在達利紐曼。從斯甘尼斯兵力人數來看,羅夫康若想解決掉特克魯的武裝部隊不用帝國一師出馬,用陸希萊的海軍陸戰隊和卡德茨的鑲藍旗去對付特克魯的兵馬,綽綽有餘。

由於特克魯與金軍沒有過節,且思想傾向於親金,使羅夫康認爲沒有爭取特克魯倒向帝國的可能。特克魯雖然親金,但說他死心塌地願效忠卡布諾尼人則有失客觀。特克魯與德里埃一樣,他之所以投靠金國只是不想損害到自己的利益。特克魯對金國效忠的目的是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他沒有要爲卡布諾尼人效死忠的情節,因爲他做不到。特克魯認爲金軍很強大,帝國軍隊根本贏不了金軍。雖然羅夫康入主北方後,帝國北方軍隊開始在與金軍的較量中漸處上風,打了一場場漂亮的勝仗,但金軍依然強大,其主力精銳部隊未受多少損傷,誰能保證強大的金軍不會捲土重來,把帝國軍隊的強勢打壓下去呢。所以,慣於左右逢源的特克魯在看到北方局勢還沒有徹底改觀之前,當然不會改變效忠對象,仍然在表面上對金國盡忠。

羅夫康清楚特克魯與德里埃一樣,雖投靠金國,但他們對帝國不會造成什麼威脅。故而,羅夫康不會對斯甘尼斯痛下殺手。羅夫康的對手是強大的金軍,斯甘尼斯的部隊與金軍相比,不值得一提。因此,這次對斯甘尼斯發動的攻勢是一場有限攻勢,用羅夫康傳達給陸希萊和卡德茨的話就是“製造我軍攻打斯甘尼斯的聲勢”,“給斯甘尼斯的特克魯造成這麼一種印象:你們進攻他的城池,卻無法打下”。陸希萊和卡德茨明白羅夫康讓他們攻打斯甘尼斯的意圖,對斯甘尼斯的進攻重在造勢。這也讓陸希萊和卡德茨所承受的作戰壓力驟然減輕了不少。

在做好作戰的準備後,陸希萊去信給羅夫康,告知羅夫康進攻斯甘尼斯的日期選在十一月中旬這幾天,“如無特別情況,我海軍艦隊選在十一月中旬這幾日出海對斯甘尼斯發起攻擊。出海戰船五十多艘,兵員五千多人。”陸希萊確定了進攻斯甘尼斯的日期,羅夫康連忙把這一情況轉告給卡德茨,並告訴卡德茨“攻打斯甘尼斯,陸希萊部先動,你們後動”。隨後,羅夫康去信給陸希萊和卡德茨,再次明確這次作戰的意圖:“按我要求你們那樣的做”。

陸希萊部出兵的日子近在眼前,羅夫康去信給屯駐在淩河城外的餅德,對餅德說道,“東邊很快會有一場戰鬥,你們不必爲所動。各部人馬依舊不動,窺視金軍的動向,敵不動,你們就不動,維持當前的狀況。至囑。”

當炮聲隆隆,在斯甘尼斯的土地上響起的時候,特克魯心頭爲之一震,他沒想到陸希萊會攻打他。當然,特克魯明白陸希萊爲什麼會攻打他,斯甘尼斯與陸希萊有牽不完扯不斷的關係。陸希萊的人馬登上海岸,向達利紐曼發起進攻,緊接着卡德茨的五千鑲藍旗也向北,朝達利紐曼方向前進。特克魯兩面受敵,身邊的將官慌了,他們問特克魯:“是不是要把這一緊急情況上傳給金國高層,請求金軍增援?”

特克魯斷然否定道:“請求金軍增援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等金軍到了,我們早就完了。求人不如求己,只要我們打退敵人的進攻,不就沒事了嗎。達利紐曼可不是輕易可以攻下的城市。”

特克魯忙調動城內所有守備兵力,抵抗攻城的陸希萊部和鑲藍旗軍。特克魯看到攻城的部隊兵力不多,也就幾千人,心中暗喜他的守城部隊擊退來敵很有把握。

帝國軍隊對斯甘尼斯的進攻牽動着金國高層的神經。金國君王邁立陽在得到斯甘尼斯遭敵進攻後,立馬召集四位親王,商討應對斯甘尼斯戰局的對策。會上,四位親王對斯甘尼斯的戰事看法一致,表示在沒有摸清敵人具體的作戰意圖前,應靜觀其變。阿勒兒說道:“據情報可得,對斯甘尼斯發動進攻的是陸希萊的海軍艦隊和卡德茨的鑲藍旗,羅夫康的主力部隊卻紋絲不動。我想,在我們沒有摸清敵人具體的行動目的之前,先冷眼旁觀,看斯甘尼斯的戰事會朝着什麼樣方向發展,再作具體的對策。”其他三位親王都贊同阿勒兒的說法。

在那些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金軍將領的眼中,他們對斯甘尼斯的戰事始終有着另外一種看法。東邊硝煙騰起,西邊卻顯得十分安靜,這不能不引起金軍將領們的警惕。他們對羅夫康派部攻打斯甘尼斯深藏着更深一層的計謀在邁立陽下示給屯駐在金國下區西部費朗的信中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出來:

東邊戰事驟起,羅夫康派部攻打斯甘尼斯,你部不必爲此所動。察羅軍狡詐,善於避實就虛,此次在東邊發動攻勢是在虛張聲勢。看似打在東邊,實則重點在西面。你們須密切注視當前敵人的動向,如敵人率部向你們發動進攻或偷襲安萊託布,則按之前所示,向安萊託布靠攏,把敵人引到安萊託布一帶,憑城抗敵,爲大部隊的到來創造戰機。

斯甘尼斯的戰事也如金軍將領所料的那樣,很快就結束了。特克魯發來捷報,擊退來敵。在捷報中,特克魯對自己吹噓了一番,說自己是如何率部英勇抗擊敵人,當然也不忘把敵人奚落一番,“在我將士的頑強抵抗下,粉碎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敵人抱頭鼠竄,很快就敗下陣來,狼狽地逃跑了,垂頭喪氣地回到了他們的地盤。”

在得到特克魯的捷報後,邁立陽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在下文褒獎並送給特克魯一些賞物後,邁立陽看到北方的戰局隨着斯甘尼斯戰事的煙消雲散重新安定下來。羅夫康的計謀沒有得逞,邁立陽似乎感到自己贏得了與羅夫康的這場鬥爭。正如阿勒兒所說的,“羅夫康發動對斯甘尼斯之役,只是在玩那套聲東擊西的伎倆而已”。

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章 開胃小餐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章 帝國一師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章 殘陽如血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88章 西入嶺南第7章 大軍集結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40章 大戰前夕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5章 北上進攻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50章 好的發展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57章 兵臨城下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47章 南下營勢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52章 蓄勢待發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44章 得不償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48章 吐絲口城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
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章 開胃小餐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章 帝國一師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章 殘陽如血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88章 西入嶺南第7章 大軍集結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40章 大戰前夕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5章 北上進攻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50章 好的發展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57章 兵臨城下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47章 南下營勢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52章 蓄勢待發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44章 得不償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48章 吐絲口城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