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

帝王五世五年九月的一天,探險家漢?裡克斯在考察寒帶一處叫咕魯多迪的地方時,他發現了一隻臥躺在地上,早已死亡了的白熊。“這隻白熊是被活活餓死的,它的身上似乎一點肉都沒有了,乾癟癟的,餓死在了這片它活動的區域裡,真可憐。”漢?裡克斯把這段話記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上。從這隻乾癟癟的白熊處放眼望去,漢?裡克斯看到咕魯多迪草木茂盛,水源充沛,是寒帶地區裡一處難得的好地方。但是,面對着眼前的美景,漢?裡克斯卻感到了一絲哀傷:“綠茵茵的草地,白白黃黃的花朵,清澈的河水溪流,躺着一隻乾癟的白熊”。

漢?裡克斯比較熟悉白熊,這些胖乎乎的傢伙的主食是海豹,一隻成年的白熊一年要吃掉幾十頭海豹才能維持其生存。而白熊要想捕獵海豹,必須等到寒冬之際,要等到海面結冰的時候。這樣,白熊便能利用海面浮冰的掩護,捕獲海豹。如果沒有海面的浮冰,白熊要想捕捉海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白熊跟其他寒帶動物不一樣,其它寒帶動物是夏天捕食,冬天休眠以度過寒冷的天氣,白熊恰恰相反,它是冬天捕食貯存體內的能量,到了夏天的時候,白熊常常飢腸轆轆,餓的時候就捕食一些小動物,甚至高攀懸崖,吃懸崖上的鳥蛋充飢。由於夏天海冰融化,沒有海冰的掩護,白熊根本無法捕捉到海豹,只能吃點別的食物將就將就,待冬天到來的時候,再美美地飽餐一頓了。

可是,咕魯多迪遠離海岸,處於內陸,漢?裡克斯卻發現有許多白熊冬季會到這裡覓食,這是什麼原因?出於這樣的好奇,漢?裡克斯決定探個究竟。漢?裡克斯進一步深入前行,越過高山,他看到了一個湖泊,從上往下看,清澈的湖泊好像一顆鑲嵌在大地上的珍珠,晶瑩透亮。這個湖泊與大海相連,因此到了冬天,湖泊裡有不少的海豹,它們順着相連的通道進入了湖泊,難怪許多白熊會到這裡覓食。漢?裡克斯明白了白熊喜歡到這裡覓食的原因。在進一步的考察下,漢?裡克斯察明瞭有一羣人來到了這片地域,這羣人便是金軍達勒善的部衆和跟隨他們的百姓。在漢?裡克斯看來,“龐大的人羣佔據了這片地方,但是這裡出產的物資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於是他們想盡辦法獵取這裡的一切生物資源。他們在冬天捕獵海豹,成羣的海豹被他們殺死。如果湖水裡遊進了一頭鯨魚,他們也會獵捕鯨魚,把鯨魚的肉當作他們的美食。但是,他們無法充分利用海豹。對那些世代居住於寒帶的民族,如卜賽亞託人、紐尼基斯人,在這些人眼中,海豹那是一身都是寶:他們以海豹爲主要食物,用海豹皮縫製衣服,做褥子,用海豹油點燈照明,取暖,用海豹的骨做針,甚至把海豹的腸子製成乾絲當線。但是,對於那些本來並不是生活在這一帶的外來戶,他們對海豹的使用上僅僅是用來充飢,填飽肚子。我想,這對他們來講是勉爲其難了。”

探險家漢?裡克斯在經過一番考察調研後,得出了白熊死亡的原因:是人類與熊爭食,導致這隻白熊因爲在冬天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給而熬不到下一個冬季便倒下了。

達勒善率領他的部隊來到這片苦寒之地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愈發感到當初不該北上。達勒善之所以北上是爲了救金國,可如今金國已亡,而他的部衆因救自己的祖國在與帝國軍隊的作戰中損失了近半的人馬。現如今,達勒善領着一萬多人馬不用說收復失地,自保恐也困難。爲了能夠保全自己,達勒善只好率領部衆遷居到更遠的北方。往北的苦寒之地,物資匱乏,天氣又非常寒冷,達勒善的部衆及跟着他們的百姓爲了活命,就儘可能地獲取物資,只要是活的看起來可以吃的東西,金軍的將士和百姓便會毫不留情地將其捕殺,帶回去烹煮。只是,呆在這片地方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達勒善的部下建議離開這片苦寒之地,另擇適宜的區域。有的部下建議去尋找費朗的金軍,與其會合。達勒善對部下的建議沒有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他說道,“離開這裡,另擇它地,那麼到底哪裡是適宜我們居住的地方呢?即使我們找到了,那也是別人的地方,我們是寄人於籬下,而且很容易被帝國軍隊發現,被他們追殺。去尋找費朗的金軍,可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到哪裡去尋找他們。”

達勒善不願率部去尋找費朗,當年兩人意見不合在葛達巴力分道揚鑣,現在讓達勒善派人尋找費朗,達勒善不願,而且兩部相隔甚遠,音訊全無,達勒善也不認爲自己能找到費朗等人。但是,這麼多人馬一直偏居苦寒之地也不是個辦法,達勒善允許一部分人到中西亞的城鎮定居做生意,與那裡的人開展貿易,把貿易所得的物品再送到達勒善的住地,以供生活之用。爲了能獲得更寬廣的活動區域,達勒善的人與卜賽亞託人時常發生矛盾,引發了卜賽亞託人對達勒善等人的不滿。這事傳到餅德耳中,餅德派人與卜賽亞託人洽談,希望卜賽亞託人幫助帝國查探達勒善的住地。同時,餅德派出偵察兵深入到北方去偵探達勒善部的動向,而來自北面的一部分卡布諾尼人跑到中西亞做生意的事自然也瞞不過餅德。餅德已派人盯住這些卡布諾尼人,掌握了他們的動向。在餅德看來,卡布諾尼人的南下說明了他們在北邊的境遇不太好。餅德開始做起準備,發動對達勒善部的進攻,消除北面金軍的威脅。

一些將領建議餅德今年(帝王五世五年)就動手,剿滅在北邊的金軍。餅德也認爲,對北邊達勒善的進攻是越快越好,免得到時夜長夢多。只是,在攻擊的時間上,必須有所選擇,爲了能出敵不意,應選擇在冬季最寒冷的時候對達勒善部發動進攻,這樣才能起到奇襲的效果。於是,餅德把發起進攻的時間定在帝王五世十二月到帝王五世六年的一月這兩個月裡面。九月,餅德把自己的作戰計劃上報給了帝王明尚豐,得到了明尚豐的批准。這場代號爲“雪夜”的作戰方案正式開展起來了。

在帝都曼蒂蘭斯特作總參的羅夫康,對餅德發動“雪夜”之戰深表贊同,同時羅夫康去文給餅德,告訴餅德不應忽視東面的威脅:“北方現在主要還是受到金軍的威脅,主要是在西北方向上。但是,你們不應忽視東邊的威脅,尤其是在多洛亞德人已經吞佔了加洛慕尼島後,多洛亞德人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所以,你們須警惕多洛亞德人的行動,這是因爲侵略者的侵略是不會自行結束的,在他們的慾望還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多洛亞德人在海上橫行霸道,靠的是他們的堅船利炮。我們在北方有不少的島嶼,大一點的有陸希萊的卡里幾亞島和馮易興的亞灣律加島。這兩個島嶼有可能會遭到多洛亞德人的進攻。多洛亞德人的海軍很強,但不要以爲他們的陸軍就很弱,因爲我們沒有跟他們交過手,所謂的強弱只是相對而言,因此不要想當然地以爲我們的陸軍可以輕易戰勝他們,犯輕敵的思想。”

就在帝王明尚豐批准了餅德的“雪夜”方案時,明尚豐讓趙迪昊和周敏華率部到蒙古汗國的河南地區,執行掃蕩任務。明尚豐很清楚蒙古汗國的河南地區已沒有成建制的蒙古汗軍的部隊了,派趙迪昊和周敏華去河南地區更多的是爲了準備將來與蒙古汗軍的大戰。明尚豐對趙迪昊和周敏華說:“此次你們前去蒙古汗國執行作戰任務,還是跟上次的一樣,只准在源河以南地區作戰,無論何種情況都不準越過源河作戰。河南地區並沒有什麼像樣的蒙古汗軍的騎兵部隊,如果敵人率部來攻擊你們,你們就逐次後退,誘敵深入,然後視情況作殲敵行動。”

趙迪昊對帝王讓他再次率部掃蕩河南之地沒有什麼意見,因爲趙迪昊感到將來帝王還會策動對蒙古汗國更大的作戰,好戲還在後頭。果然,帝王明尚豐也向趙迪昊交了底:“你們這次的作戰是我們發動對蒙古汗國征討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大更艱鉅的任務等着你們。”趙迪昊和周敏華領着他們的部衆出發了,朝着蒙古汗國進軍。對帝國軍隊又一次“光顧”河南之地,蒙古汗王莫克洛和其將領觀望着帝國的騎兵部隊在河南地區的動態,在看帝國的騎兵部隊會不會越過源河。蒙古汗國大將亞克力瑟向莫克洛建議,讓左賢王的部衆離開河東地區,向西北縱深處靠攏。莫克洛下文給左賢王,要求他及其部衆在帝軍進犯時向王庭靠攏。左賢王沒有接受莫克洛的要求,表態將率部誓守河東之地。亞克力瑟對左賢王的固執深爲不快,他對莫克洛說:“左賢王實在是糊塗,他難道不知道自己已成爲帝國軍隊嘴邊的一塊肥肉了嗎?”莫克洛聽後,撇嘴說道:“他是王叔,既然他願意爲蒙古汗國守衛疆地,就不要過於責難他了。”

莫克洛知道左賢王的部衆離開他們的住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左賢王不願離開,就讓他守着,莫克洛也不強求。趙迪昊和周敏華率部在河南“掃蕩”了一陣後,便返回帝國。莫克洛和亞克力瑟心中明白帝國軍隊對蒙古汗國的河南地區的進犯是在爲接下來的戰鬥作準備。亞克力瑟預測,帝國的騎兵部隊不可能老在河南地區打轉轉,下一步他們的進攻目標是左賢王部。聽了亞克力瑟的預測,莫克洛煞有其事地說:“是到了左賢王盡忠的時刻了”。

蒙古汗國河南之地的草原上的草在風的輕撫下搖曳着,源河的水靜靜地流淌着,源河像一條動脈一樣,維繫着草木的繁茂,滋潤着周邊的花花草草,這是一片被綠覆蓋着的土地。可是,在這片繁盛的土地上卻沒有多少人流的往來,只有帝國騎兵的戰馬在此呼嘯穿行,爲將來征討蒙古汗國“開路”。

帝王五世五年,除了開展軍事行動外,新一輪的經濟改革開始提上日程,正式展開。二年前,當劉溫韜當上學相時,他就開始醞釀對帝國進行新一輪的經濟改革。不過,在進行經濟改革之前,當上學相的劉溫韜首先要做的是清查全國的土地,調查帝國當前土地兼併的狀況,並以此作出相應的處理。當上學相後的劉溫韜召開內閣會議,農業司司長馬瓦爾尼向他彙報了帝國農業目前的現況:

1.海州、益甘豐州一帶水利建設頻繁,且頗有成效,致使“低田常無水患,高田常無旱災,而數百里之內,常獲豐熟”。

2.“海州人治田比坦特哥人尤精,蕪湖一帶土壤肥沃,地力有餘,深耕熟犁,壤細如面,故其種入土堅緻而不疏,苗既茂矣。覆車水入田,名曰‘還水’,其勞如此。還水之後,苗日以盛,雖遇旱災,可保無憂。其熟也,上田一畝收六七百斤。故諺曰‘蕪湖熟,天下足’。”

3.在南方地區培育出一批新稻種,新稻種具有耐乾旱,稻穗長,生長期短的優點,現已在嶺南、嶺北、脫布達犁、湖慶、肅西、江寧、隆德區、海州和益甘豐州等地推廣。

學相劉溫韜聽了農業司長馬瓦爾尼的彙報後,說:“自帝王四世初年農業司長斯波特業發動農業新政,帝國的農業發展便不斷向前,農作物的產量也不斷提高。對這一農業革新必須得持續下去,增加耕田面積,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進行水利建設,革新農耕技術,培育新稻種新的農作物品種,同時在保證主糧充足的情況下,適當擴大種植經濟作物的面積,使農產品的結構能多樣化,促進帝國各行業的發展。”

農業司長馬瓦爾尼說:“自帝王四世執政以來到現在近三十年,培育出了新稻種六十多個。”

學相劉溫韜說:“新稻種的出現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產量,比如說新稻種具有的一些優點,生長期短,便能一年多熟,耐乾旱就不易死亡,減少了水稻在極端天氣下的死亡率,稻穗長增加了單株水稻的產量,使單位面積的農作物產量得到了提升。因此,可以說,對新稻種的培育是今後我們要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

在向帝王明尚豐彙報工作中,劉溫韜向帝王說到了農業發展的狀況,順便提起了當年韓國誼主政時發動的經濟改革。劉溫韜對明尚豐說:“韓學相當年發起的經濟改革,以提高農民收入和降低日用品和手工業品的價格爲核心,這輪經濟改革進行了十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庫的稅銀年年增長,經濟的形勢也穩步上揚。”

帝王明尚豐點頭應道:“是的,韓學相當年推動的那輪經濟改革,攪動了之前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的市場。當然,這一切都是配套措施,是農業革新在前,經濟改革在後,使帝國經濟增長的幅度有了明顯的升高。每年上繳的國家稅銀也有所增加。”

劉溫韜說:“但是,任何一項經濟改革所產生的成效都是有限的,如果不適應新的經濟形勢,不對原有的經濟改革作一番必要的改動,那麼它所釋放的潛力便會逐漸耗盡,出現停滯和阻塞。所以,我認爲,適應當前新的經濟形態,進行相應的改革是必須的。”

聽了劉溫韜的話後,明尚豐問道:“不知學相有什麼新的經濟改革方案?”

劉溫韜回答說:“新的經濟改革方案,我正在與內閣的成員商議,待梳理成熟了再報予帝王。”

“好”,帝王明尚豐應聲道。

劉溫韜的新的經濟改革方案的理論基礎來源於帝國學者印然成所著的《帝國的經濟發展問題》。在《帝國的經濟發展問題》這本書中,對剩餘價值有這樣的表述:“所謂的剩餘價值,打個比方,一個農戶的一年收成,一部分留作自用,剩下的那部分就是剩餘的農產品,這部分剩餘的農產品具有的潛在的可以兌換貨幣的價值,便是我們所說的剩餘價值。當然,農民能不能把剩餘價值兌換成貨幣,這要看他們能不能把手中的剩餘的農產品賣出去。一般來講,農民的剩餘價值越大,他們獲得的收入就越多。”根據對剩餘價值的這一理解,韓國誼把提升農民的收入的鑰匙對準提升農民的收成,擴大農民的經營範圍,鼓勵他們經營農副產品,儘可能地增加農民手中的剩餘價值。劉溫韜認爲,增加人們的收入固然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要素,但是要想發展經濟還必須想方設法讓人們用他們手中的積蓄去消費,即增加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

韓國誼通過降低日用品和手工業品的價格來促進人們的消費。劉溫韜決定更進一步,探究出更多引誘人們消費的方法。劉溫韜認爲,人們有錢了,就嚮往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這個更好的生活大致是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有更多的文化娛樂的活動等。在這裡,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是最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了。因爲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往往帶動一連串行業的發展。劉溫韜與內閣的官員商議制定出一個改進房屋樣式和結構的方案,旨在讓帝國的人們能住上更好的房子。這個方案的內容是:改建危房、病房,修建樣品房,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民情地形氣候修建多種樣式的樣品房,供人們選擇。在確定人們最喜歡的一種再逐步推廣。在售賣新房時,允許住戶分期付款,不收利息,若住戶無法按期付清房款,可以用房租費按期支付,直至付清爲止。

在建新房的方案中,劉溫韜決定由國家出資建房,讓建築行業在國家的資助下修建新房,先劃出一片區域或指定一個地方修建新房,待條件成熟後逐一擴大,爲有需求的人們提供他們想要的新房。除了建房,劉溫韜還決定修建馬路,爲交通運輸困難的地方提供一條便利的通道,促進那些地方經濟的發展。當然,在劉溫韜的經濟改革方案中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建立大型的國有手工工場。這個建立大型的國有手工工場的方案流程是,帝國提供設備、資金、原料、修建紡織廠房,招收會紡織的女工,生產紡織品,然後經過收集,運輸,對內對外銷售,工場所得收入的一部分通過稅收的方式上繳給帝國。

劉溫韜之所以萌發出要建立國有的手工工場的原因是他看到許多地區的紡織業是以個體家庭爲主體。那些會紡織的女工把織好的棉布去市場交易,換回棉花,接着再去織布。如果把她們集中起來,可能會有更好的生產效益。於是,劉溫韜覺得在那些紡織家庭多的地區建立大型的手工工場,把那些會織布的婦女集中起來,採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這樣不僅能提高勞動效率,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此,劉溫韜認爲建立大型的國有手工工場是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

《帝國的經濟發展問題》一書中提到農產品和手工製品大量投入市場,會促進商品經濟的活躍:“大量的農產品與手工製品等產品涌入市場,使商品貨幣貿易活躍起來,促進了人們的消費能力,帶動了商品和貨幣週轉的速度,並進而帶動與之相關的行業的發展,提升其生產技術,提高勞動效率,使經濟變得更加繁茂。經濟的繁盛又爲開拓海外的市場創造了條件,促使海外大量的白銀流入國內,這樣就更加把帝國助推到了農業、手工業和貿易的發展**的繁榮昌盛的時代。”只是,無限制地擴大生產,也會帶來危機。《帝國的經濟發展問題》對經濟危機有這樣一番表述:“一旦生產商和製造商過於逐利,無法遏制地擴大生產,當產出能力遠超消費能力時,便會引發經濟危機。爲了消除經濟危機,國家或私人資本會以強制的力量破壞和消除部分生產力,使得導致生產過剩的矛盾得以暫時緩解。但是,當危機漸漸消除後,並不意味着危機將永遠不會再現。只要人的逐利性無法得到有效的遏制,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是下一個週轉週期的新的物資基礎。”

《帝國的經濟發展問題》中對戰爭和經濟有如下的表述:“當產出能力遠多於消費能力時,便會觸發經濟危機。當一個國家無力擺脫經濟危機時,那麼他會通過發動戰爭來解決經濟危機。通過戰爭掠奪他國的國土和物資,屠戮他國的人民,這樣才能逐漸抵消經濟危機帶給他的影響,緩解因經濟危機引發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一個國家發動戰爭的主導因素是掠奪他國的物資,那麼當他認識到通過正當的雙邊貿易所獲取的物資要多於戰爭掠奪時,那麼戰爭就會戛然而止。”

劉溫韜把自己的經濟改革方案上報給了帝王明尚豐。明尚豐召劉溫韜等內閣官員開會商討經濟改革方案的事宜。在會上,劉溫韜說:“我們這次擬定的經濟改革方案,其原則和精神與當年韓國誼學相的經濟改革有許多相一致的地方,比如說進一步發展農業,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擴大產出,降低手工業品價格等。而此次經濟改革方案的特色是擴大固定資產的投資,爲交通運輸困難的地區修建馬路,改造危房、病房,修建新房,建立大型的國有手工工場等。”接着劉溫韜逐一說到這次經濟改革方案的特色:“擴大固定資產的投資,會帶動許多行業經濟的發展,改造危房、病房,修建新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措施。對於此項措施,先在小範圍內試驗,修建一些樣品房,改造一些富裕地區的危房、病房或舊房,爲其修建新房。看看百姓是否滿意,看看房價是否合乎人們的收入水平,待條件成熟,再逐步推廣。”

明尚豐點頭同意道:“好,此事就按學相所說的辦。”

劉溫韜嚮明尚豐說起了大型手工工場:“關於建立大型的國有手工工場,其流程是國家提供設備、資金、原料、修建紡織廠房,把分散的個體戶集中起來,生產紡織品,再通過收集,運輸,進行對內對外銷售,所得收入的一部分通過稅收的形式上繳給帝國。我認爲建立大型的手工工場有許多好處,一是這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採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這種統一指揮,分工協作的經營形式提高了勞動效率;二是通過密集的生產有助於降低生產產品的成本,使產品在市場銷售中能產生更多的銷量;三是增加機工的收入,有助於她們消費,擴大人羣的消費能力;四是有利於擴大海外市場,進一步開拓銷售渠道,增加海外收入;五是密集生產能助推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更新,促使研究人員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發明新的生產工具,促進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新建工場廠房還能帶動磚窯廠、水泥廠、瓦窯廠、沙石廠、玻璃廠和木材廠商的發展。總之,建立大型的手工工場是好處多多,能進一步促進帝國經濟的發展。”

聽了劉學相的一席話後,帝王明尚豐說道:“那就按劉學相所說的辦吧。不過,由於大的手工工場是一種新的經營形式,先在符合新建的地方建幾個這樣的工場,如果發展好的話,再適當推廣新建更多這樣形式的工場。不知學相,意向如何?”

劉溫韜回話道:“帝王所言甚是,職等也是這個意思。”

“那好吧,學相與內閣官員草擬的這個經濟改革方案就不用再交給我過目了,你們直接跟最高法官那幾個常務法官打交道吧。”帝王明尚豐說道。

劉溫韜應聲道:“職等明白。”

內閣的幾個官員對劉溫韜說:“跟最高法院那幾個老傢伙打交道,得多留幾套方案。”

劉溫韜擺擺手,說:“不用,只要我們這個經濟改革方案體現利國,利民,自願的精神,那幾個老傢伙是不會過於麻煩我們的。我在制定這個方案時,早把這些考慮到了,我們不用對方案作過多修改,先呈上去,不對可以再改嘛。”

對自己一手策劃擬定的經濟改革方案,學相劉溫韜是胸有成竹。如果我們把當年韓國誼學相制定的經濟改革方案稱之爲帝國經濟改革1.0版的話,那麼劉溫韜的這個經濟改革方案就是帝國經濟改革的2.0版。

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45章 回家之路第92章 掃尾工作第87章 強弩之末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章 黑暗時刻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9章 避難之地第67章 一山二虎第5章 黑暗時刻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37章 始作俑者第92章 掃尾工作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9章 初段告捷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88章 西入嶺南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28章 突圍方案第81章 血戰棲潭第73章 取道灕江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67章 一山二虎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97章 大戰在即第90章 全線崩潰
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45章 回家之路第92章 掃尾工作第87章 強弩之末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5章 黑暗時刻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9章 避難之地第67章 一山二虎第5章 黑暗時刻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37章 始作俑者第92章 掃尾工作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56章 一鳴驚人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9章 初段告捷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88章 西入嶺南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28章 突圍方案第81章 血戰棲潭第73章 取道灕江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67章 一山二虎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97章 大戰在即第90章 全線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