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風雲突變

貝當富沫,中西亞的一個國家,在中西亞廣袤狹長的地域,貝當富沫處在中間的位置。貝當富沫的都城叫亞歷默斯,都城內住着數十萬人,還有數萬守軍。此時的亞歷默斯,全城戒嚴,守城的大將薩拉林指揮着城內的守軍抵抗着一羣身穿黑色盔甲的敵人。金軍貝勒多玄里正指揮着金軍攻打這座眼前不肯向他投降的中西亞一個國家的都城。守城官兵的抵抗比多玄裡想象得頑強得多,但多玄裡依然對金軍的攻城充滿信心。他正準備着對這座都城發動更爲猛烈的進攻,可是現在金軍的後勤物資需要補充,多玄裡上文給君王邁立陽,請求補充箭彈糧草物資,並再增補些人馬,以繼續攻打未被金軍征服的中西亞的國家。

薩拉林指揮守軍擊退了敵人的攻城,他忙把這一情況向貝當富沫的女王艾麗亞妮彙報。此時的貝當富沫國王剛剛去世,王子諾羅比特才只有十五歲,艾麗亞妮只好擔起守衛貝當富沫的重任,在強敵攻城的情況下,守住都城亞歷默斯。薩拉林向女王艾麗亞妮彙報守軍擊退了敵人攻城的捷報。艾麗亞妮對薩拉林說:“殊聞當面敵軍之前在中西亞橫行暴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若被彼等佔領,必遭滅頂之災,希薩拉林將軍務必守住都城,挫敗來敵。”薩拉林向女王保證道,一定守住都城亞歷默斯。艾麗亞妮相信薩拉林守城的決心,因爲她的大女兒嫁給了薩拉林,薩拉林和她是一家親。

艾麗亞妮二十歲嫁給貝當富沫的國王諾曼茹博,她是貝當富沫公認的大美人,身材修長,體態豐腴,婀娜多姿,爲國王諾曼茹博生下二女一子。艾麗亞妮不光有迷人的身姿,更有討國王喜歡的溫順和賢惠。國王諾曼茹博愛屋及烏,在艾麗亞妮爲他生下兒子諾羅比特後,諾羅比特就被諾曼茹博欽定爲王位的繼承人。現在諾羅比特還小,強敵攻城下,艾麗亞妮不得不擔起守衛都城的重任,暫時接管對貝當富沫的統治。

多玄裡把金軍攻打貝當富沫的重點放在亞歷默斯上,是因爲他垂涎於亞歷默斯的繁華和富庶。貝當富沫在中西亞諸國中算是一個國土較大的國家,除了都城亞歷默斯,還控制着十幾個城堡和幾百個村莊。多玄裡不知道貝當富沫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作爲一個以掠奪他國財富人口和土地的侵略者,哪裡獲利多就往哪裡攻是多玄裡的金軍的一個本能行爲。多玄裡等着君王的回覆,他渴望繼續攻打中西亞的國家,可是多玄裡等來的是君王邁立陽下達給他的“速回金國”的命令。在看到君王讓他和他的金軍“速回金國”的命令後,多玄裡感到有點驚訝。前來的一個將官告訴多玄裡,金軍在與帝國軍隊的作戰中損失嚴重,君王現決定集中兵力對付帝國北方軍隊,征討中西亞的事只能暫且擱一擱了。多玄裡得知金軍在南邊作戰不利後,心有不甘,看來攻打眼前這座都城的軍事行動是要化爲泡影了。

艾麗亞妮和薩拉林緊張地注視着敵人下一步的舉動,可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攻城的金軍撤退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敵人陸續向東遠去。薩拉林派出偵察人員去察看敵人的動向,確認敵人是真的走了。艾麗亞妮和薩拉林不知道金軍撤退的原因,他們不知道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隊救了他們。

金國君王邁立陽之所以緊急召回多玄裡的金軍,是因爲邁立陽得到羅夫康還活着的消息。羅夫康的死一度讓金國高層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氛圍中,隨之傳來羅夫康沒有死的消息卻使邁立陽和他的將領們半信半疑。一些將領認爲這是帝國北方統帥部放出的一個煙火彈,想借此迷惑金國的將帥。可帝國國王的一個通令卻使邁立陽再也高興不起來,帝王的這個通令寫道,“在羅夫康身體恢復健康期間,由副統帥鄭維浩暫代行統帥之職”。看來羅夫康還活着,只是在戰鬥中受了些傷,正在“恢復健康”。一些金軍將領仍表示懷疑,但最終從帝國北方得來的情報確認羅夫康依然可以像以往那樣正常地處理職務。邁立陽的心裡緊張了起來,他有種不安的感覺。

羅夫康畢竟是一個不安分的將領,果不其然,帝國北方統帥部就傳出了要把戰鬥進行到底的風聲,邁立陽的危機感陡然驟增。看來,把費朗的金軍撤回上區是對的,多玄裡的金軍也必須立馬召回,集中所有金軍,固守金國上區,這是邁立陽潛意識裡面對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隊的威脅後,急須應對的對策。邁立陽集中金軍所有兵力固守金國上區,那麼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在金國下區唯一還有金軍軍事力量存在的安萊託布該怎麼辦?邁立陽召集親王貝勒等將領開會,商討應對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隊的對策。會上,參加會議的將領們爭議不休,爭論的焦點在安萊託布上,爭論的話題可簡單歸納爲安萊託布的軍民是撤?還是守?

那些堅持保住安萊託布這個戰略據點的將領們認爲,安萊託布的存在是金國在下區仍有影響力的唯一體現,金軍堅守安萊託布將牽制帝國北方一部分兵力,使羅夫康要來攻打金國上區多了一份顧慮,迫使帝軍無法全力來襲,能緩解帝國軍隊對金國上區的壓力。持反對意見的將領則認爲,安萊託布的軍民應儘早撤到上區,因爲安萊託布突出於整條戰線上,過於孤立,羅夫康肯定不會棄安萊託佈於不顧,必會首先率大軍拔掉安萊託布這個據點,到時金軍管還是不管?如果金軍不管,不去營救安萊託布,於心何忍;如果金軍去解救安萊託布,這是不是就中了羅夫康的圈套?所以,放棄安萊託布是利大於弊。

睿肅王洛瑞什說道,“現在羅夫康不會率大軍進犯我們,可二三年後就不得而知了。羅夫康肯定是會來攻打我們的。對此我們必須要早做策劃,應對羅夫康在未來對我們的進攻”。智親王艾敏博葛說道,“提前做好準備,我們才能對敵人的來襲做好充分的準備,有備才能無患”。邁立陽也表態道:“安萊託布是撤還是守要看安萊託布對我們是否有利。若安萊託布利於我們對付羅夫康的軍隊的,那麼就該保留安萊託布;若安萊託布已成爲我們對付敵軍的一個累贅,那麼我們就應該放棄安萊託布,把安萊託布的軍民撤到上區。”

正當金國高層在爲安萊託布是否棄守爭論不休時,羅夫康也在制定下一階段帝國北方軍隊進攻金國的具體的方案。綜觀北方的局勢,在金國下區,東邊斯甘尼斯已成爲陸希萊部和鑲藍旗的共管區,德里埃的脫布涅頓已投靠了帝國;中部騰默萊的拉赫耶母雖沒有明確表態,但其首鼠兩端的牆頭草作風使羅夫康無須在意他的政治立場;在西邊,費朗的金軍已撤回上區。在下區,金國唯一還保有的城鎮便是安萊託布。對於羅夫康來講,要在下一階段的作戰中把戰火引入金國上區,就必須首先拔掉安萊託布這座重鎮,徹底掃清金軍在下區的軍事力量。所以,羅夫康制定了下一階段帝國北方軍隊第一步作戰目標是攻打安萊託布。在羅夫康看來,攻打安萊託布既是攻城,也能引來金軍,尋求與金軍作戰,達到殲滅金軍一部的目的,可謂是一箭雙鵰。

大戰過後,羅夫康首要做的是整軍,提拔一批新的官兵,填補那些在作戰中犧牲的將領的位置。董向燾的聯隊仍回到阿里斯達,餅德依舊率部屯駐在淩河一帶。張國雄、段舉飛和陳世允的聯隊長之位分別由尼賽洛、沈澄和陳湘峰接任。這樣,帝國一師的五位聯隊長是董向燾、餅德、尼賽洛、沈澄和陳湘峰。菲歇姆的三萬多士兵充入到帝國一師,補充帝國一師在特勒拉斯之戰損失的兵員。經過補充後的帝國一師的兵力與特勒拉斯決戰之前的相差無幾。羅夫康擬定了在第三個年度,即帝王四世十九年,率部對安萊託布發起進攻。

帝國北方軍隊在特勒拉斯決戰勝利所奪取的最大戰果便是把特克魯的斯甘尼斯佔爲己有。在特克魯的勢力被徹底逐出斯甘尼斯後,陸希萊的部衆與卡德茨的鑲藍旗軍共同管理斯甘尼斯。羅夫康進都面見帝王明威俊,就嚮明威俊提到了斯甘尼斯,羅夫康向帝王明威俊提到了斯甘尼斯交由北方管理。明威俊同意了羅夫康的要求,明威俊對羅夫康說,帝國中央不插手斯甘尼斯的事務,斯甘尼斯全權交由北方來管理。得到了帝王的明確表態,羅夫康可以放手接管斯甘尼斯。羅夫康讓斯甘尼斯成爲一個不設防的地區,只派少量兵力駐防斯甘尼斯地區,其中達利紐曼以及沿岸的港口劃給陸希萊部管理,陸希萊派部駐防;達利紐曼以南區域由卡德茨的鑲藍旗軍管轄,以北區域由陸希萊部所管。斯甘尼斯的軍政令要統一,所有政策的制定都要經過北方統帥部的同意才能頒佈執行。在利益的分配上,斯甘尼斯收繳上來的糧秣,分成同等的三份,給陸希萊部、鑲藍旗軍和阿里斯達的統帥部;所收繳的稅收,除海上貨物貿易稅外,也分成相等的三份,給陸希萊、鑲藍旗和北方統帥部;海上貨物貿易等稅賦,陸希萊部分七成,另三成給北方統帥部。

羅夫康指定在斯甘尼斯收繳的農作物不得超過農民收成的三成,工商稅則依舊維持現狀,並向卡德茨和陸希萊強調了各方權責的分配。羅夫康告訴陸希萊和卡德茨,一旦金軍來攻斯甘尼斯,迅速予以放棄,不得以任何形式固守斯甘尼斯。這是羅夫康讓斯甘尼斯成爲一個不設防地區的妙義所在。

北方的局勢又穩定了下來,但是誰也不會認爲戰爭就將離北方遠去,戰爭與和平的風雲突變使北方這片帝金兩國的交戰區又會在將來的某個時期爆發一連串的戰鬥。對帝國來講,北方一隅暫且是平靜了,西北部又將捲入戰火之中。喜歡“漁翁得利”的蒙古汗王尹稚單即將率領他的蒙古汗軍的騎兵軍團入侵帝國的西北部,開啓蒙古汗軍在帝國西北部“得利”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87章 強弩之末第91章 水淹江都第71章 夜郎自大第87章 強弩之末第74章 前途未卜第41章 無眠之夜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38章 僱傭軍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51章 連環之計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31章 滄桑的臉第82章 虛虛實實第70章 攻擊爲效第43章 內外夾攻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72章 捲土重來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68章 將計就計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2章 勇者無敵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65章 男子漢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38章 僱傭軍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57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63章 物極必反
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87章 強弩之末第91章 水淹江都第71章 夜郎自大第87章 強弩之末第74章 前途未卜第41章 無眠之夜第52章 蓄勢待發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38章 僱傭軍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51章 連環之計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31章 滄桑的臉第82章 虛虛實實第70章 攻擊爲效第43章 內外夾攻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72章 捲土重來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68章 將計就計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2章 勇者無敵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65章 男子漢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79章 酸甜苦味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38章 僱傭軍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57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163章 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