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新的挑戰

阿里斯達,是羅夫康和帝國一師進入北方進駐的城市,也是北方新的中心城市。羅夫康來到阿里斯達後,考慮到要在北方立足,就先要在阿里斯達立足,就要堅守住阿里斯達。羅夫康必須做好阿里斯達城的防禦和大軍屯駐阿里斯達的事。阿里斯達城,背靠大山,半圓形的城牆,城牆既高且厚,易守難攻。在對阿里斯達防守的部署上,加強正面的防守無可厚非,如果金軍來攻,對阿里斯達正面的進攻,肯定是金軍的主攻方向。羅夫康問漢弗裡:“城牆上的火炮性能怎麼樣?好使嗎?”漢弗裡回答道:“火炮都是新的,剛安裝上去,前陣子帝王給我們運來一批新的火炮,令我們裝上去,請將軍放心。”“我看你們城內還有投石器這種老式的冷兵器。”羅夫康說道。漢弗裡應聲說:“哦,這些投石器都是以前遺留下來的,放在這裡,沒怎麼動過,也許到了用它們的時候,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是嘛。”聽了漢弗裡的話後,羅夫康說道。

在重視對阿里斯達城正面的防禦時,羅夫康也沒有忽視對阿里斯達背面的防守。阿里斯達的背後是一座座大山,山不是很高,也不多。在羅夫康眼中,必須警惕敵人從阿里斯達的背後發動進攻,敵人很有可能從阿里斯達的背後對阿里斯達發動攻擊。羅夫康和周賓等人看了看阿里斯達城背後的山勢,周賓說道:“我們必須控制住阿里斯達背後的山的制高點,防止敵人從背後來襲。”“一定要這麼做,才能守住阿里斯達。”羅夫康肯定地說。

“不過,光是守是不行的,我們不能被動挨打。如果我們一味讓敵人進攻我們,再固若金湯的防守也總有被敵人攻破的時候。”羅夫康對周賓說道。

周賓問羅夫康:“帝國一師可以過來了嗎?”

“可以過來了,不過除了帝國一師,我希望帝王給我們的大批兵馬也能如約趕到。”羅夫康回答說。

“大隊人馬雲集阿里斯達,到時怎麼安置?”周賓問道。

羅夫康說:“把主力屯駐在外面,進城的用來守城,步兵炮兵在內,騎兵在外。如果我們手頭只有帝國一師,就把在外面的帝國一師人馬部署在山邊,等大隊人馬的到來。大批兵馬放在後面的開闊地上,修建基地,以便大量人馬的屯駐。”

周賓聽了羅夫康的話後,點點頭。

羅夫康對周賓說道:“我們絕不能在金軍進攻我們的時候,一味地防守,我們不能像莫亞比茲那樣,等着敵人的進攻。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兵馬,才能以靈活機動的方式來打擊來犯的金軍。”在羅夫康的構想中,在金軍前來攻打阿里斯達時,他的軍隊不僅要守住阿里斯達,還要給來攻的金軍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也就是羅夫康爲什麼要帝王給他大批兵馬的原因。

羅夫康請求帝國一師和援兵北上的信傳到帝王四世明威俊那裡,帝王明威俊立即批准並命令帝國一師北上,進駐阿里斯達城。至於援兵北上一事,帝王明威俊召見徐特立統尉,徐統尉到來後,明威俊問徐統尉:“北上增援的騎兵準備得怎麼樣了?”徐統尉答道:“快好了。”“還要多長時間?”帝王四世問道。徐統尉說道:“再過個十來天。”“能先給多少人馬?一批。”明威俊接着問道。“五萬。”徐統尉說道。

“好,這件事我已準備數年,也該到用的時候了,先給五萬,後續的五萬也快點準備。”明威俊叮囑說。“好的。”徐統尉應允道。帝王四世明威俊還有話要對徐統尉說:“給羅夫康的十萬兵馬不要安插將官,只給他普通的戰士,這點你要落到實處。要強化北上騎兵的紀律,聽從羅夫康的命令,絕不允許有違令的行爲。”徐統尉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帝王四世明威俊見狀,說:“好吧,你先回去,告訴負責此事的將軍教官,早點行動,爭取儘早派一部分北上。”徐統尉下去後,明威俊在宮殿內踱着步,他對當前北方的戰局感到憂慮。北方的前景並不明朗,當下明威俊最迫切想看到的是在大量兵馬進入北方後,能穩定住北方的局勢,安定軍民之心。

在鄭維浩和段舉飛的帶領下,帝國一師北上,趕往阿里斯達城,與羅夫康和周賓等人會合。

在阿里斯達的羅夫康向漢弗裡問起北方几座重鎮的守備情況,羅夫康問漢弗裡:“弗玻裡聖、威川脫克和深克利特要塞現在情況如何?”漢弗裡覺得羅夫康這個問題太寬泛,問羅夫康:“不知將軍要知道這三座城的哪些情況?”“守備上。”羅夫康說出了具體的詢問。“守備上,這三座城都沒什麼問題。哈盛萊、巴達武和卡德茨在這三座城池的防禦經營了幾十年,城防堅固,不是金軍想攻就能攻破的。但金軍若再採取困城之術,恐怕到時只有深克利特能堅挺得住。”漢弗裡回答道。

“哦,深克利特不怕金軍的圍困嗎?”羅夫康問道。

漢弗裡說:“深克利特能自給自足,不怕金軍圍困,弗玻裡聖和威川脫克沒有這樣的條件。”

“只是深克利特在北方的防線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淩河城失陷後,帝國在北方的防線出現了一個缺口,莫亞比茲的傾覆更使弗玻裡聖和威川脫克有孤懸在外的狀態。阿里斯達城能勉強填補失去莫亞比茲的空白,但防線出現的缺口卻一直存在,暫時無法彌補。”羅夫康說起了北方目前的防線狀況,淩河城的丟失使帝國軍隊在北方的防守變得更加的被動。

羅夫康等着帝國一師和援兵的到來。帝王明威俊的覆文使羅夫康知道帝國一師很快就會趕到,而援兵,帝王的覆文中寫到“需再等半個多月的時間”。鄭維浩和段舉飛率領帝國一師將士來到阿里斯達城,與羅夫康和周賓等人會合了。

帝國一師到來後,羅夫康下達了他成爲北方統帥的第一道指令:一、帝國一師的步炮兵入城並佔據各山頭要點,騎兵主力駐在山腳下,城內的帝國一師官兵歸張國雄和陳世允指揮,城外的帝國一師官兵歸鄭維浩和段舉飛指揮。二、漢弗裡所部列爲守城的預備隊,負責協助配合在城內的帝國一師官兵的守城工作,並做好城內其他各項工作。

羅夫康對漢弗裡說:“現在帝國一師的官兵都到了,守城的工作還需要漢弗裡將軍和所部將士多多配合。”漢弗裡說道:“我會盡全力配合羅將軍和帝國一師官兵的守城工作。”羅夫康告訴漢弗裡:“金軍是一定會來攻打阿里斯達的,我們要儘快做好守城工作,以應對金軍的攻城。”

羅夫康給在城外的帝國一師官兵下了一個命令,命令“在控制各山頭要點的同時,把大部人馬安置在山下”,命令中還特意提到要“控制水源”。

在帝國一師到來後的第二個晚上,羅夫康召集中隊長以上的將官在城內開了一個會,會議的內容是在帝王把援兵派到這裡時,如何把新增的大批人馬納入到帝國一師的指揮體系裡。羅夫康在會上說道:“我跟帝王說過,新來的人馬中不要將官,都爲普通的士兵。因爲這方便我們管理,相當於新徵收的士兵,帝王同意了我的請求。增援的人馬很快要到了,到時大隊人馬一到,我們的將官都一一進入這些新來的士兵中,成爲他們的將官。將官的職稱級別不變,你們現在是什麼職稱級別,到那裡依然是什麼職稱級別。變的是你們手頭指揮的兵馬的人數,也就是說你們指揮的人馬變多了,你們要做好準備。”

“到時你們不許嫌多哦。”周賓風趣地插話道。

周賓的話引起在座將官們鬨堂大笑,廳堂內一片歡聲笑語,不知道的人還以爲裡面在開什麼慶功會呢。

羅夫康示意將官們停止說笑,廳堂內恢復安靜後,羅夫康說道:“看上去對你們來講這是一件高興的事,不過你們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們增添大量新來的人馬,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把他們融入到我們的指揮系統裡,如何能夠指揮好這麼多人馬,快速地投入戰場,並在與敵人的作戰中創造佳績。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新兵不如老兵,兵馬一多,指揮起來就不如少的靈活自如。不過總的來講,援兵的到來完全是利大於弊。如何運用好帝王給我們的兵馬,並迅速使之成爲一支勁旅,這是我們要用心做的,也是我們的頭等大事。”

周賓接着說道:“對,你們不要高興得太早,擺在你們面前的困難,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全看你們是否盡心盡力,是不是做好十足的心理準備。”

“羅夫康將軍和周賓將軍剛纔的講話,在讓在座的各位高興之餘,更多的是讓你們做好迎接更大挑戰的準備,好讓北方的軍隊能迅速找回自信,守住北方這塊戰略要地。”鄭維浩說道。

在帝王增派的大批人馬還未到來之前,羅夫康通過開這個會爲新來的兵馬與帝國一師原有的將士實行無縫對接而事先開始準備起來。金軍遲早是要來攻打阿里斯達城的,羅夫康心裡清楚自己在金軍來襲時能否指揮好新舊融合成的十多萬的大軍,決定着他能否按自己的構想來擊敗攻城的金軍。

金軍在取得莫亞比茲大捷後,凱旋迴國。在金國君王邁卡威的帶領下,金軍拔掉了淩河城,剷平了莫亞比茲,帝國在北方的防線似已趨於崩潰。邁卡威和他的將領們對出征取得的巨大的戰果甚感滿意,雖然金軍在這場大戰中傷亡多達七萬,但是與贏得的勝利相比,這些作戰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值得的。

南下征戰的大捷的喜慶令金國的文武官員高興了不少時間。作爲金國的統治者,君王邁卡威對自己一手創造的佳績高興不已。不過,邁卡威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帝國雖然在北方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但卻依然強大。金國要在與帝國的對抗中不落下風,就需要再接再厲,再創大捷。邁卡威曾當着文武官員的面,說到金國對帝國作戰的戰略思想:“帝國好比是一棵大樹,我們要砍掉大樹,須先從兩旁斫削,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斫削,大樹總有倒下的一刻。”邁卡威告訴他的將領官員,與帝國的戰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想贏得最終的勝利,只能一步一步來,積小勝爲大勝,逐漸蠶食帝國的領土,壯大自己,削弱對手。

在撕開了帝國的北方防線,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後,金國君王邁卡威定下了今後金軍南下作戰的目標,以達到徹底佔領帝國北方的目的。邁卡威把佔領帝國北方的目標分爲三步走:

第一步:拔掉弗玻裡聖和威川脫克,或使這二城歸金軍所有。

第二步:攻佔阿里斯達,或使其歸附。

第三步:降服卡里幾亞島的陸希萊的海軍,掃蕩北方餘下的敵人的據點城鎮。

邁卡威對將領講了今後佔領帝國北方的三步走,邁卡威對將領們說道:“首先要贏得第一步,拔掉最前沿的弗玻裡聖和威川脫克,先從弗玻裡聖下手。”對鑲白旗固守的弗玻裡聖,邁卡威是志在必奪,因爲他已經找到奪取帝國軍隊力圖據守的城池的策略。只是邁卡威心裡能感到,帝國是絕不會輕而易舉地讓他得手的。這不,一個重大的情報傳到他的耳中,帝國把羅夫康派到北方已任命其爲北方集團軍的統帥,統領帝國在北方的一切軍隊,新的援軍也會緊隨其後到來。

新的統帥,新的援軍,帝國及帝王在面對北方的殘局作出的對應的舉措在邁卡威看來不啻於他要吞佔帝國北方的目標下所必須接受的一個新的挑戰。

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87章 強弩之末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38章 僱傭軍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7章 大軍集結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11章 救世主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4章 帝國一師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2章 一箭雙鵰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71章 夜郎自大第7章 大軍集結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7章 大軍集結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80章 出師未捷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22章 一箭雙鵰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11章 救世主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48章 吐絲口城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38章 僱傭軍第75章 門戶洞開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77章 抽肥補瘦第65章 男子漢第36章 危急時刻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9章 初段告捷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7章 寶劍出鞘
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87章 強弩之末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38章 僱傭軍第200章 驕兵必敗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7章 大軍集結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11章 救世主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4章 帝國一師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2章 一箭雙鵰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71章 夜郎自大第7章 大軍集結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7章 大軍集結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80章 出師未捷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22章 一箭雙鵰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11章 救世主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48章 吐絲口城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38章 僱傭軍第75章 門戶洞開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77章 抽肥補瘦第65章 男子漢第36章 危急時刻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9章 初段告捷第73章 取道灕江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7章 寶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