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僱傭軍

除明確進攻的目標外,蒙古汗王還做出一個決定:僱傭一支軍隊,幫他一起作戰。

蒙古汗王爲什麼要請僱傭軍?

左賢王在這中間起到不小的作用,左賢王的一句話使蒙古汗王心頭一震:“汗王,我猜測帝國的軍隊進攻我們,是金軍的阿勒兒在作怪,可能是他派兵引誘帝國軍隊進入我們的地盤,把火燒到我們這裡,借刀殺人,唆使右大將與帝國軍隊死拼,消耗我們的力量又打擊了帝國軍隊,他的金軍成了唯一的收益者,對此,我們不得不防。”

之前,蒙古汗王心頭一直有個疑惑:爲什麼帝國軍隊不去進攻仍在帝國的金軍而來攻擊蒙古汗國?左賢王的這番話幫蒙古汗王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沒想到自己的盟友金軍竟是這麼的陰險,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雖然金軍是否真的“借刀殺人”,爲了自己,損害盟友的利益,尚未能斷定,一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真有此事;二來蒙古汗王要發動對帝國的大規模進攻需要金軍的參與;但是,蒙古汗王也學聰明瞭,他決定減少自己兵力的投入。

自與金軍聯手侵略帝國到現在,蒙古汗軍在一系列的戰鬥中戰死者超過了七萬,蒙古汗軍的死亡人數已佔其兵力的百分之三十,蒙古汗王認爲損失得有點過了。軍事力量是蒙古汗國賴以生存的資本,而軍事力量的組成部分是一個個蒙古汗國的騎兵,蒙古汗國的騎兵都被消滅掉了,蒙古汗國的軍事力量就沒了,沒有軍事力量,蒙古汗王靠什麼發動戰爭掠奪他國的物資。只有保存一定的有生力量,蒙古汗國才能立足,纔能有生存的空間。

在蒙古汗王的眼中,保有軍事力量,減少騎兵的損失比什麼都重要。

爲此,蒙古汗王決心僱傭一支軍隊來減少自己兵力的投入。

蒙古汗王打算僱傭中土之地哈曼?蘇拉丁的軍隊。

中土之地由若干個聯邦國家組成,四分五裂,聯邦國家爲了爭奪中土的主導權相互攻伐殺戮,不停的戰戰和和。在中土之地中,有個叫伊蘭頓的聯邦之國,伊蘭頓這個國家,實行三駕馬車管理體制:管理宗教的叫班斯特;執政的叫士革;掌握軍權的叫馬首。

在伊蘭頓這個宗教國度中,宗教的首領班斯特是伊蘭頓的最高領袖,因爲伊蘭頓的人民普通信仰達穆斯教,是達穆斯教的信徒,達穆斯教的化身班斯特自然受到伊蘭頓人民的愛戴和崇敬,但是班斯特雖貴爲最高領袖,只是名義上的,實權都握在士革和馬首的手上。伊蘭頓的馬首是哈曼?蘇拉丁,他是伊蘭頓國的軍事領袖,同時也是伊蘭頓的最高執政官,其它聯邦國家的王爵叫哈曼?蘇拉丁爲馬士首,即伊蘭頓的軍政領袖。

馬士首哈曼?蘇拉丁是伊蘭頓的元首,他雄心勃勃,意圖統一中土,征服其它聯邦國家。哈曼?蘇拉丁說服其它聯邦國家停止戰鬥,休養生息,蘇拉丁這麼做的原因是想以和養戰,通過一段時間的和平,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壯大自己,積聚力量,以備進行他的統一中土的宏圖大志。

在哈曼?蘇拉丁的軍備擴張的計劃中,增加戰馬的數量是主要的組成部分,蘇拉丁的軍隊中步兵遠多於騎兵,蘇拉丁希望增加在軍隊中的騎兵數量,爲此蘇拉丁在中土之外積極尋*馬的渠道,蒙古汗國漸漸進入他的視野。

蘇拉丁從蒙古汗國購買的馬匹,肥壯剽悍,品質上佳,是上等良馬,蘇拉丁對蒙古汗國的馬讚不絕口,想多買一些,只是蒙古汗國對他國購馬數量有限制,一年至多隻肯買給蘇拉丁五千匹馬,原因很簡單,馬是蒙古汗國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要靠馬來保持對帝國的優勢,馬事關蒙古汗國的核心利益,蒙古汗王豈肯把馬過多地外銷給其它國家。

由於在馬匹的買賣中,蒙古汗國與哈曼?蘇拉丁的伊蘭頓有了貿易關係,彼此間相互接觸,或多或少有了瞭解,所以當蒙古汗王需要僱傭一支軍隊時,便想起了哈曼?蘇拉丁的軍隊,希望能借用哈曼?蘇拉丁的軍事力量打擊帝國。

恰巧這個時候,是蘇拉丁派人來購買蒙古汗國馬匹的時候,蒙古汗王把蘇拉丁派來的購買之人請到自己的王庭,告訴購*請他的主人出兵一事:只要你們大王肯出兵協助本王攻打帝國,本王允許你國可多購我們的馬匹,價錢也會更加便宜。蒙古汗王讓購*捎給蘇拉丁他寫的一張邀請卷(蒙古汗國把文字寫在羊皮捲上,羊皮卷是用絲織品製成的類似紙張的用品,故稱卷),請他轉交給哈曼?蘇拉丁。

哈曼?蘇拉丁收到蒙古汗王的邀請卷後,沒有反應。

蒙古汗王急不可待,因爲他從到過伊蘭頓的蒙古汗人口中得知,伊蘭頓的軍隊裡頭有威力巨大的武器,以前從未見過,又高又大,蒙古汗王迫不及待,又給哈曼?蘇拉丁去了一張邀請卷,在這張捲上,蒙古汗王寫得很有誠意。蘇拉丁收到蒙古汗王的第二張卷後,有點心動,因爲蒙古汗王在捲上寫到倘若伊蘭頓國肯出兵跟他一塊攻打帝國,無論成功與否,只要肯出兵,就給貴國五千匹駿馬,並把之前從帝國掠奪的一部分財物贈予貴國,還承諾蒙古汗國在將來的馬匹貿易中會給予優待。

蒙古汗王爲了表示自己不是光嘴皮子說說,把從帝國掠奪的寶物裝進一個小箱子送給哈曼?蘇拉丁,以示自己的誠意,當然,蒙古汗王沒忘渲染帝國的富有,向蘇拉丁介紹帝國的富有程度,牛羊成羣,金銀珍寶盈庫。

蘇拉丁召集副手達克?漢姆加,首席參謀卜曼?杜西拉等軍事將官商討是否出兵一事。蘇拉丁簡述了蒙古汗國的國王開出的請他出兵的報酬優惠,問將領們有何看法。

達克?漢姆加發言說,蒙古汗國的王要我們前去進攻的國度,遠在數千公里之外,路途遙遠,姑且不說進攻,光是跋山涉水,也夠人受的。

哈曼?蘇拉丁迴應說,出兵去一個遙遠的國度作戰,受到一定的損失是必然的,關鍵是我們從中獲得的好處能否超過我們受到的損失,如果收益大於付出,出兵遠攻是值得一試的。蘇拉丁接着說,我們要想迅速擴大自己的力量,光靠自身內部的累積是不夠的,對外擴張掠奪才能使我們的力量驟然*,也可以說,對外掠奪是使我們迅速增強的唯一手段,除此之外,別無它途,惟有如此,我們纔有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使命。

蘇拉丁的一席話,漢姆加、杜西拉等在座將領無法反駁,他們都覺得馬士首說的有道理,也確實是這樣。

卜曼?杜西拉問蘇拉丁,要是出兵,有誰率領,國家又交給誰來守衛?

蘇拉丁回答說,等決定出兵之後再議這些事。

蘇拉丁的出兵條件是有彈性的:只有在收益大於付出時,蘇拉丁纔會考慮與蒙古汗國合作,幫他們攻打帝國。

蒙古汗王求兵心切,他開出的請伊蘭頓國出兵的惠利優待使蘇拉丁由心動轉變成行動,雙方就出兵作戰一事正式進入實質行動,最終達成蘇拉丁出兵與蒙古汗國共同攻打帝國的協議,協議內容如下:

伊蘭頓國派遣軍隊協助蒙古汗國征伐帝國,進攻帝國中部地區,無論作戰是否達成目的,蒙古汗國履行以下承諾:

一、送給伊蘭頓聯邦國五千匹馬;

二、把從帝國掠奪的財寶中的三成送給伊蘭頓聯邦國;

三、兩國的馬市貿易,蒙古汗國每年向伊蘭頓聯邦國出售八千匹到一萬匹馬,每匹馬的價錢降至原先的百分之八十。如兩國軍隊進攻帝國中部地區得手,所得財物,各得一份,平等對待。

伊蘭頓聯邦國出兵作戰,須答應以下條件:

一、出兵人數不得少於三萬;

二、在與帝國軍隊的作戰中,不能有故意避戰,消極作戰的行爲,必須用盡最大力量打擊敵人。

伊蘭頓聯邦國如有違忤以上所答應的條件的,蒙古汗國視爲其單方面違反破壞兩國訂立的協議,可以不履行協議中的承諾。

爲了表示誠意,蒙古汗國同意先給伊蘭頓聯邦國其中一成的財寶和一千匹馬作爲抵押品。

在哈曼?蘇拉丁的眼中,用三萬兵力遠征能獲取數量不菲的馬匹財寶,是完全值得的,這點蘇拉丁手下的將領也是如此認爲的,派三萬人出去作戰,不會嚴重削弱國家的軍事力量。

兩國所訂的協議既已達成,協議的生效只剩下兩國在協議上蓋印章。協議用蒙古汗文和伊蘭頓的尼布羅文各寫二份,四份協議都蓋上兩國的印章,兩國所得協議,一式二份,蒙古汗文和伊蘭頓的尼布羅文各一份。

蒙古汗王在協議上蓋章時,問與伊蘭頓的蘇拉丁牽頭聯繫的蒙古汗官員,中土國家會不會遵守協議,如約出兵。

蒙古汗官員說:“汗王,放心,中土的國家很守信用,不會踐約。”

蘇拉丁在協議上蓋完章後,出兵之事甫定,接下來考慮的是要派多少兵出國作戰。蘇拉丁打算出一萬騎兵,二萬步兵,再配以高塔、投石器等武器,加上技術人員、醫護人員等後勤保障人員,加起來,總數在三萬至四萬之間,由他親自率領,卜曼?杜西拉跟他一同前往。

蘇拉丁親自帶兵出戰,他指定漢姆加暫代他的軍政職權。漢姆加問蘇拉丁,要是你不再,聯邦諸王問起你來,我該如何回答。

蘇拉丁回答說,你找個藉口託過去。

蘇拉丁對漢姆加說,如果我帶兵在外,伊蘭頓遭敵攻擊,你一定要守住。蘇拉丁凝重的眼神注視漢姆加,漢姆加身感自己肩上負擔的沉重和光榮,他表示不會辜負領袖的重託。

蘇拉丁向漢姆加闡述這次帶兵遠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這次出兵攻打一個遙遠且陌生的國度,表面上看似於我們實現自己的宏圖無關,其實關係很大,我們能不能迅速雄起,壯大自己,用較短的時間完成聖主交付給我們的使命,這次出兵遠征,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得冒險遠征,必須得出兵,必須去做這件事。

軍隊遠離自己的國家作戰,後勤補給尤其是食糧草料的供給極爲重要,從蒙古汗人提供的地圖上,蘇拉丁大致知道他的國家離帝國有多遠,蘇拉丁的軍隊必須備足大量的食糧草料,至少供三萬軍隊半年的食用,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蘇拉丁派人傳話給蒙古汗王希望蒙古汗國在給養上提供一定幫助。蒙古汗王痛快地答應了,回話只要蘇拉丁的軍隊進入蒙古汗國,吃喝全由他的汗國負擔。

遠征軍即將出發,哈曼?蘇拉丁站在伊蘭頓王城的城堡高牆上,遠處一片光禿禿的黃土山壁,綿延幾百公里,毫無生氣,直到河流縱橫之地,四周纔會長滿綠草,繁衍綠樹,孕育生機盎然的生命。

帝國,就在蘇拉丁目及盡頭外一個不能望見的地方,它離伊蘭頓太遠,遠得使蘇拉丁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現在蘇拉丁將帶兵攻打這麼一個國家,一個跟他沒有瓜葛,沒有淵源,沒有聯繫的國家,原因何在,全因攻打帝國是蘇拉丁稱霸中土的必不可少的中間的一個環節。

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3章 殘陽如血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3章 殘陽如血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7章 圍捕行動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31章 滄桑的臉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53章 登基大典第96章 築壘試驗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38章 僱傭軍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61章 歸去來兮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章 勇者無敵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31章 滄桑的臉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22章 一箭雙鵰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7章 大戰在即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92章 掃尾工作
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3章 殘陽如血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3章 殘陽如血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7章 圍捕行動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31章 滄桑的臉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53章 登基大典第96章 築壘試驗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17章 經濟改革2.0版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38章 僱傭軍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61章 歸去來兮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2章 勇者無敵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86章 虎口脫險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31章 滄桑的臉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22章 一箭雙鵰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7章 大戰在即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92章 掃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