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中央突破

喝完藥,帝王三世閉目養神,侍從官告訴帝王爵王派一個代表有事面見他。

爵王,他有什麼事?帝王三世想。

爵王爲人愛武,喜歡舞劍弄棒,這次他派代表來就是想請帝王允許他代表帝王慰問前線作戰的抗蒙金先鋒軍。

在這次捐款中,爵王獻出一千兩白銀,使帝王覺得爵王是把帝國放在自己心上的。“人人都視前方爲危途,惟有爵王敢去此危險之地,好,就派他代表我慰問史大尉的軍隊。”帝王三世同意了爵王的請求。

陳學相來了,他是來向帝王三世請示賞金髮放之事。兩件事正巧湊在了一起,帝王三世指示派一兵隊護送給史大尉軍隊的賞金,先到爵王之地,跟爵王一塊去。

爵王整日困在自己的地盤上,每天過着同樣的生活,着實令他心感枯燥。現在帝國正在打仗,他卻不能有所作爲,除了捐點銀兩,可這又算什麼事呢。他渴望破籠而出,看看外面的世界,最好到前線走一着過來,那不知道該有多麼刺激。於是,他委派代表懇請帝王特令他代其慰勞作戰的辛苦將士,到前方去看看,瞧瞧。當爵王得知帝王準其請求後,高興得不得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他爵王終於可以到廣闊天地裡呼吸新鮮空氣,歡騰地飛躍了。

史大尉把作戰計劃上報帝王后,叫將領先做準備,他認爲帝王十有八九會批准這個計劃的。

抗蒙金先鋒軍是由六支部隊合併起來的,成分複雜,把他們捏合起來,擰在一起,發揮功效的做法是保證對各支部隊一視同仁,平等公正。

史大尉儘量做到這一點,他知道世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只有相對公平,即大家都拿到了該拿的一份,不會以對方比自己拿的多而忿忿不平。史大尉對目前各部隊的狀況比較滿意,各部隊之間未出什麼問題,彼此團結在一起,方能幹成事。

得到作戰計劃被批准後,史大尉着手作戰的兩支縱隊的指揮佈置上。兩支縱隊,一支以羅夫康爲首,一支以周世榮爲首,除以他們各自的部隊爲主幹外,其餘四支部隊抽出一部加入其中,並各派一名指揮官,在各部指揮官的選派上其職務級別一定不能比縱隊指揮官高,以便於縱隊能從上到下的指揮。

第一縱隊的各部人馬及指揮官如下:

指揮官:羅夫康;副指揮官:周賓

帝國一師,人數一萬八千一百二十一人,指揮官:羅夫康

中部軍,人數一萬二千人,指揮官:葉慶褚

中東軍,人數九千人,指揮官:王芝貴

中西軍,人數八千人,指揮官:厲榮

魯軍,人數五千人,指揮官:安易魯

合計:人數五萬二千一百二十一人

另有後方保障人員三千餘人

第二縱隊因有周世榮的馬軍,史大尉對此予以特殊照顧,原因之一是周世榮的戰馬不吃草料,只吃粟米,這可只有帝都騎兵的戰馬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所以在口糧的消耗上,周世榮的部隊要比其他部隊多得多。

第二縱隊的各部人馬及指揮官如下:

指揮官:周世榮;副指揮官:周世濤

馬軍,人數三萬一千零五十二人,指揮官:周世榮

中部軍,人數六千人,指揮官:方廷棟

中東軍,人數三千人,指揮官:劉用心

中西軍,人數二千人,指揮官:和城

帝國一師,人數五百四十人,指揮官:周世康

合計:人數四萬二千五百九十二人

另有挑夫三千人

兩支縱隊的人馬合在一起,總計十萬。

由於作戰的第一階段是第一縱隊擔當主攻,第二縱隊協助其作戰,並護住第一縱隊的右翼,周世榮的級別比羅夫康高,他會心甘情願配合羅夫康作戰嗎?史大尉親自拜見周世榮,對他交了底。史大尉對周世榮說,這次作戰是我們與敵人的一次決戰,一開始小打,然後就會大打。羅夫康的第一縱隊先打幾個小仗,當然,這視敵情而定,不過,一開始仗不會打得太大,因爲敵人不會料到我們會大舉進攻,只會派一部兵力,羅夫康若能殲敵成功,敵人很可能全軍出動,到時你們兩支縱隊合在一起,由你擔當總指揮,羅夫康爲其副手,你們若能打,則打;不能,則退回來。如果被敵糾纏住不能脫身,堅決擊敵,到時我會率部趕來參戰。

史大尉對周世榮說了先小打,後大打的戰鬥進展,是想告訴周世榮不要以爲你們只負責配合作戰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到時你們肯定會有份的,藉此調動他們的作戰積極性,配合好第一階段羅夫康的作戰。

聽了史大尉的話後,周世榮表示他們保證完成任務,協同友軍,打好戰鬥。

看到第一縱隊各部人馬和指揮官的名單,羅夫康對周賓說,真是一次聯軍出戰喲。人馬多了,成分雜了,作戰能力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彼此間相互協同配合,這一點,羅夫康知道一定要注意,注意與縱隊內其它部隊保持友好關係,獎賞公正,該獎的獎,該罰的罰,獎罰的尺度也要適當把握,以使將士服氣。除了與縱隊內各部隊處理好關係,與周世榮的第二縱隊的協作配合也很重要。羅夫康讓周賓負責與周世榮的馬軍搞好關係。

周賓姓周,周世榮的五個兄弟也姓周,周賓開玩笑地說,他和周世榮五兄弟五百年前是一家。與人打交道,處理人際關係一向難不倒周賓,在與周世榮五兄弟的交往中,周賓跟周世康的關係最好,兩人相談融洽,帝國一師借給馬軍五百四十人,其中三百六十人爲步兵,餘下的是六十輛戰車,由於步兵和戰車是分開作戰,周賓代請周世康指揮這五百四十人。

經過一段交往,周賓向羅夫康談了談他對周世榮五兄弟的印象:周世榮爲人沉穩老練,不愧是老大;老二週世濤沒有多少主見,一般其他人贊成,他也會跟着贊成;老三週世陽,頗有見地,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能接受別人的意見;老四周世康,爲人爽朗,善言,樂於與人相處;老五週世鋒爲人直率,說話大大咧咧,是個直腸子。

“這五個人有一點是可以總結出來的,那就是他們都不是會在背後捅人刀子,善搞陰謀詭計之人。”周賓如是說道。

羅夫康聽了之後,心中有點數了,他對周賓說,只要我們能以誠相待,跟他們搞好關係,不是問題。

大軍出擊在即,羅夫康向所部將領講了要處理好縱隊內部和兩支縱隊的關係,還講了當下殲敵的戰術,羅夫康把它稱之爲“零敲牛棒糖”:

“在座的各位將領,眼下擊敵在即,雖然敵人因爲蒙古汗軍的離開力量大不如前,但是以我們現有的兵力,仍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把還在帝國的敵軍消滅掉。我們不能一口氣把敵人吃掉,怎麼辦?辦法就是一口一口把敵人吃掉,好比零敲牛棒糖,牛棒糖長,一口吃不掉它,那就把它敲成一塊一塊,再把它們相繼吃掉。我們現在殲敵,也因採用這種戰術,把敵人分割成一塊塊,集中優勢兵力,逐一消滅,所以我們打擊敵人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也幹不成事,要有耐心,在運動戰中調動敵人,把敵人調動起來,孤立起來,集中兵力予以殲滅,只要能多打這樣的仗,我相信勝利一定屬於我們,我們一定能獲得勝利。”

羅夫康講完後,回到自己的住所,見史大尉前來拜訪,知其有事,迎了上去,請史大尉就座。史大尉和羅夫康面對面交談,史大尉談了兩支縱隊合在一起後由周世榮指揮,羅夫康沒有意見,周世榮職務比他大,他當兩支縱隊的總指揮,自己作其副手是合情合理。史大尉把帝王的提醒告訴羅夫康,不要過於深入,以遭敵人的包圍。史大尉問羅夫康,對接下來發動的進攻他有何擔憂之處。羅夫康把自己想到的在戰場上可能會碰得的風險像清單一樣羅列出來:第一階段作戰能否引誘敵人?敵人若來,是一部分,還是大部?兩支縱隊合爲一股,能否頂住敵人的軍事壓力?承受不住敵人的攻勢,兩支縱隊能否脫離戰場,與大部隊會合?

針對羅夫康說出的在戰場上可能遇知的風險,史大尉列出了三個應對風險的方案:

一、第一縱隊在第一階段負責引誘敵人前來,前來之敵一縱隊若能殲滅,則堅決打之;不能,與二縱隊合在一起。

二、第一階段作戰若能順利達成,之後無論情況如何,兩支縱隊合在一起。

三、兩支縱隊合在一起後,當面來敵如承受得住,力爭打一場殲滅戰;不能則退回來,倘若被敵纏住,拖住敵人,我率大部隊與你們會合,一起對敵作戰。

羅夫康說,他完全贊同史大尉的三個應對方案。

大軍作戰已準備就緒,但是仍須推延,因爲爵王要來了!

史大尉已得到爵王代表帝王來慰問他們的消息,與爵王一同來的,還有護送賞金的兵隊。

爵王到的一天,天氣晴朗,藍天白雲,綠草在風中搖晃,空氣中飄來草木的清香味和莊稼成熟的香醇味,史大尉等七名常務參議站成一排,等待着爵王的到來。

爵王來了!

大老遠看到一大隊車馬,陣勢煊赫,爵王乘坐歇息的馬車是用五匹馬拉着的,四周被衛隊包圍,浩浩蕩蕩開了過來。爵王的馬車停住了,先從馬車上走下來的是爵王的愛妃。李仕用驚訝的語氣對劉兵說:“你看,你看,你看,爵王的王妃走下來時,胸部竟能像擺鐘一樣發生搖擺運動。”然後,李仕靠近劉兵,小聲說:“頻率三赫茲。”說完,李仕和劉兵嘻笑起來。

“嚴肅點!”史大尉提醒道。

李仕和劉兵迅速收起笑容,正襟危站。

爵王從馬車上走了出來,他用手揮了揮,示意衛兵把臺階拿掉,他要直接從馬車上下來。看着歡迎他來到的將領,爵王走上前去,一一跟他們握手:

史大尉:“大尉史衛傑”。

爵王:“好!”

李仕:“中東軍將領李仕”。

爵王:“好!”

劉兵:“中西軍將領劉兵”。

爵王:“好!”

周世榮:“馬軍將領周世榮”。

爵王:“好!”

安仕魯:“魯軍將領安仕魯”。

爵王:“好!”

羅夫康:“帝國一師將領羅夫康”。

爵王:“好!”

握完手後,爵王對將領們說:“各位將軍,勞苦功高,我這次代表帝王特來看望你們。”話畢,突然,爵王拔出了身佩的寶劍,史大尉等人愣住了:他到底要幹什麼?

爵王揮舞着劍,口中念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哎呀!”爵王舞劍時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了一下,失去重心,摔倒在地,但他仍倔強完成自己的動作,口中吐出最後一個字:“方!”

一時間,鴉雀無聲。

史大尉回過神來,拍起掌,叫了一聲:“好!”其他將領也跟着鼓掌。掌聲響了起來。

爵王被他的衛兵攙扶起來,揖手笑着回禮道:“呵呵,各位將軍,獻醜了。”

史大尉請爵王到大本營,來到大本營,史大尉把作戰的文件給爵王看,爵王揮手說:“我不是來監督你們的,我只是來看望你們,這個你們不用給我看。”不過,出於爵王地位上的考慮,史大尉還是向爵王簡要講述了軍隊備戰的情況。

出征之前,史大尉再次對參戰的將領強調了戰場上的紀律,縱隊的各將官必須服從縱隊指揮官的指揮,如有違抗,指揮官有權予以處決。

因爲作戰先是從敵人薄弱防線的中央部位實施突破,所以這次軍事行動被稱爲中央突破。

第75章 門戶洞開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50章 好的發展第65章 男子漢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73章 取道灕江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38章 僱傭軍第93章 重心北移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6章 黃馬軍第6章 黃馬軍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83章 深入虎穴第64章 故人相逢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7章 大軍集結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7章 不一樣的王
第75章 門戶洞開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50章 好的發展第65章 男子漢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90章 全線崩潰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73章 取道灕江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38章 僱傭軍第93章 重心北移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6章 黃馬軍第6章 黃馬軍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33章 誰服從誰?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83章 深入虎穴第64章 故人相逢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24章 踏上路途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7章 大軍集結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7章 不一樣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