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穩固防線

到了第二天的晚上,在得到傳話官的入殿通知,羅夫康進入葛羅米斯,在侍官的引領下,進入宮殿裡的一間密室。進入密室的路彎彎繞繞,在宮殿裡的密道里繞了一段路後,羅夫康來到了帝王通知他商談要事的地方。進入密室,羅夫康見帝王、諾科尼統尉和奧克多副統尉正等着他的到來。密室外是一個花園,假山流水,鳥語花香,皎白的月光灑在白壁無瑕的水壇上,遠處傳來陣陣悅耳的琴聲,彷彿使人置身於世外桃源之中。羅夫康向帝王、諾統尉和奧副統尉敬了一個軍禮。帝王讓羅夫康坐下,羅夫康和諾統尉、奧副統尉坐在圓桌旁,帝王則站在一旁,隨着密室大門的關閉,一個機密的軍事會議開始了。

帝王明威俊對羅夫康說:“這次請羅將軍來,是有件重要的事跟你商量。羅將軍應該知道,北方的局勢到了一個微妙的時刻,金軍已有好多年沒來進攻過你們了。我想金國的君王和將領正在策劃着一場大的戰事,他們現在考慮何時發動這場大戰。羅將軍必須心中有數,北方的和平是暫時的,戰爭總有一天會到來。在經歷了莫亞比茲之戰後,我們必須對其保持格外的警惕,警惕金軍在未來幾年內會對北方的某一座重鎮採取像對淩河城那樣的圍困戰術。在我們失去了淩河城之後,前方與金軍對峙的重鎮只剩下弗玻裡聖和威川脫克了。金軍肯定首先會對他們動手。”

諾統尉接話道:“我們認爲在弗玻裡聖和威川脫克這兩座重鎮中,金軍極有可能會對弗玻裡聖採取困城之術,派出大量金軍在其周圍屯墾,把弗玻裡聖團團圍住,切斷我們與弗玻裡聖守軍的聯繫,就像對小淩河城那樣,用時間慢慢耗盡城內軍民的食糧,到時攻破之。”

“羅夫康,一旦金軍對弗玻裡聖採取圍困的方式,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弗玻裡聖是我們不能丟失的要塞。若弗玻裡聖也被卡布諾尼人攻破,北方的防禦體系就徹底的瓦解了。我們絕不能丟失弗玻裡聖,所以我們與金軍爭奪弗玻裡聖就是我們與金軍的一場決戰。這場決戰不容有失。”帝王明威俊口氣頗重地說。

聽了帝王的話後,羅夫康意識到弗玻裡聖的得失是帝國在北方的底線。弗玻裡聖若出現危急,帝王絕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帝王會有大的行動來應付金軍對弗玻裡聖的圍困。

諾統尉接着說:“所以帝王和我在構想着圍繞弗玻裡聖與金軍爆發的一場決戰。我們認爲金軍對弗玻裡聖的圍困必定會在未來幾年內動手進行。所以我們必須提前想好與之相關的對策,早做準備。那麼,就請奧副統尉向我們講一下在這方面的應對之策。”

奧副統尉站了起來,手持一根木棒,走到一張準備好的地圖前,說:“如果金軍在未來的幾年內對弗玻裡聖進行圍困,那麼我們應該堅決予以還擊。帝國對此作出的相應部署是,羅將軍,由你率十萬帝國軍隊前往弗玻裡聖,向困城的金軍發動進攻。依據淩河城之戰的經驗,金軍第一波用來困城的兵力不會多,也就五六萬人。羅將軍的帝國一師對付這些金軍,應當不會有問題。金國的君王在得知帝國軍隊派大軍增援後肯定會增派大量兵馬前來,用來對付羅將軍你的部隊。等到這時,帝國決心對你們施以援助。帝國的十萬人馬通過乘船海運,在金國的沿海地區實施登陸。在金軍與羅將軍的部隊激戰之時,登陸的大部隊及時趕到戰場,從金軍的背後發動攻擊。我們兩面夾擊敵軍,粉碎敵人的進攻,贏得戰爭的勝利。”

奧副統尉拿着木棒一邊在圖紙上比劃,一邊滔滔不絕地講着。帝王明威俊一邊踱着步,一邊聚精會神地聽着。待奧副統尉說完後,帝王明威俊開口說:“這就是我們對金軍圍困弗玻裡聖時所構想的策略。不知羅將軍對此有什麼意見否?”

羅夫康聽到帝王在徵詢他的意見,想了想,說:“我記得帝王跟我說過,卡里幾亞島將是帝國軍隊乘船海運在金國腹地登陸的一個可進退的海上基地”。

“是的,帝國的大部隊在沽巷口登船出發,我們可以利用卡里幾亞島,在那裡停留,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從金國的沿海地區登陸。萬一登陸失敗,也可返回卡里幾亞島作暫時的休整,再作相應的決定。”帝王明威俊說道。

羅夫康問道:“那帝國的大批增援部隊走海路,會在卡里幾亞島作停留,跟陸希萊的海軍配合作戰嗎?”

“當然會。我們當然會利用卡里幾亞島的天然優勢,配合帝國大隊人馬的渡海作戰,使增援的第二梯隊能順利登上對岸。”諾統尉回答道。

帝王四世明威俊說:“我們這次請羅將軍過來聽這個方案,就是想聽聽羅將軍對我們提出的這個方案有什麼意見和見解。羅將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我們也聽聽。”

經帝王這麼一說,羅夫康思考片刻,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對帝王和統尉等人構想的這個與敵人決戰的方案,我所擔心的是我們這個分兵合擊敵人的方案能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達成重合,即能否兩面夾擊金軍。帝國增援的部隊的渡海作戰首先要保證隱蔽性,不能被敵人事先察覺,不然增援的部隊就登不上岸。即使我軍能登上岸,但登陸後,被金軍察覺,金軍肯定不會任由我軍順利登陸,他們定會派部隊竭盡全力把登陸部隊壓下海去。我們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這是關乎到兩國命運的決戰,馬虎不得。”

奧副統尉說:“羅將軍的考慮是周到的。我軍渡海登陸首先不能被敵人事先察覺,察覺到後要頂住敵人的攻勢,順利使登陸的部隊能立足腳跟,在灘頭建立堅固的陣地,向敵人縱深處挺進。我認爲考慮到渡海登陸的風險,可以把登陸的部隊一分爲二,一部在陸希萊海軍的配合下,在事先預定的登陸點搶灘登陸,吸引金軍前來。在金軍阻擊先登陸的部隊時,另一支登陸部隊則在另一處登陸點實施登陸。我想,這樣的話我軍就可以成功實施登陸,開闢登陸場,朝既定的方向挺進。”

奧克多的話,帝王明威俊、諾科尼及羅夫康都認爲可行。羅夫康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軍若能成功登陸,但是在空間上跟戰場仍隔着一段距離,我軍能否兩面夾擊敵軍取決於敵軍的反應。金軍能讓增援的部隊到達戰場嗎?金軍會不會拼死阻擊增援部隊與帝國一師的會合?事關金軍生死攸關的事,金軍作出的反應定是相當強烈,他們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不讓兩支帝國軍隊會合。所以我們對這場決戰中所碰到的任何突發事件都要有所設想。事先考慮的越是周詳,準備得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纔會越大。”

羅夫康接着又說:“除此之外,增援部隊乘船渡海,在海上也會碰到意外事故。比如說在海上碰到颱風或颶風。要是大型船隻在海上遇到颱風或颶風,那絕對是災難性的後果。”

奧克多插話道:“這一點羅將軍不必擔心。金軍圍困弗玻裡聖是一個漫長的時期,這使得我們完全有從容的時間來調整部署。增援部隊出海的時間可以選擇海上沒有颱風或颶風的季節。羅將軍率部解救弗玻裡聖也可選擇適當的時機從容出發,使增援的部隊和羅將軍的帝國一師在時間上不出現較大的差距,保證我軍合力夾擊金軍的目的能夠達成。”

諾科尼說道:“總之,只要我們部署妥當,準備充分,渡海登陸作戰的成功性是能得到保障的。”

“只要我們在羅將軍與金軍作戰的時候把增援的部隊成功登上岸,立足腳跟向戰場推進,不管金軍如何阻攔我們,我們在兵力上有着明顯的優勢。加上鑲白、鑲藍、鑲紅三旗的兵力,我們在北方的人馬要勝於金軍。在與金軍的作戰中取得勝利是可以預想到的。如果我們能一舉擊潰金軍,不但保住了弗玻裡聖,還能扭轉北方的局勢,把帝國在北方失去的土地統統收復。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帝王四世明威俊說道。

帝王的話使諾科尼、奧克多和羅夫康點頭稱是,一致認爲帝王說得對。

平心而論,增援部隊的渡海登陸是有成功的可能性,並且在實際執行起來只要安排部署妥當,登陸的成功有相當的保障。帝王設想的在金軍圍困弗玻裡聖時與金軍展開的決戰,增援的部隊一旦都成功登陸,兩軍攻擊金軍確實有很大的取勝希望,畢竟帝國那時在北方的兵力遠超金軍。只是羅夫康覺得,爲什麼增援的部隊要走海路?爲什麼不通過走陸路直接增援圍困的弗玻裡聖?在羅夫康看來,帝國的增援部隊走海路的風險着實不小。且不說大部隊能否登陸,光是將士們乘船在海上漂泊的日子,也夠一些人受的了。海上風大浪大,船隻在海上搖晃能把船上的人的黃疸吐出來,那些暈船的士兵就更不用說了。大部隊的登陸,登陸的地點一定要選好,同時在登陸時還須注意潮水和風向。事關帝國在北方命運的大戰,渡海登陸的細節要一一想到,才能確保萬無一失。這些藏在羅夫康心中的話,羅夫康沒有說出來。羅夫康感到在這樣的場合說這些話並不恰當。既然帝王提出了這個預想的決戰方案有成功的可能,羅夫康也沒必要在對立面上過度地掃帝王的興。羅夫康遂表態說:“我認爲,帝王和統尉提出的這個決戰的方案是具備成功操作的實施性,若金軍真的圍困弗玻裡聖,按這個方案實施,我相信我們能打退金軍的圍困,取得決戰的勝利。”

“好,如果羅將軍還有別的意見,可來找我當面跟我交談。”帝王明威俊說道。

密室的會談結束後,羅夫康離開了葛羅米斯。在這次密談中,羅夫康知道了帝王應對北方未來發生大戰的策略。羅夫康對海路增援是有保留意見的。在羅夫康看來,重用卡里幾亞島的陸希萊海軍,實施十多萬人馬的渡海登陸作戰是帝國在丟掉北方全部陸地後所採取的孤注一擲的翻盤之策。如今卻要在弗玻裡聖遭金軍圍困的時候提前把這招使出來,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了?因爲帝國大部隊的渡海登陸是一個奇招,萬一這招無法奏效,而後金軍必會有所防範,嚴防自己的沿海地區,使帝國以後要想再在金國沿海之地登陸變得愈發困難。爲此很有可能還會改變金軍的作戰策略,即金軍舍弗玻裡聖改爲先圍困離海近的威川脫克,先控制住周邊的沿海地區,防備帝國大部隊的搶灘登陸。所以,羅夫康認爲把與金軍決戰的勝利寄託在渡海登陸的增援部隊上,是過於冒險了。

從羅夫康對渡海登陸的質問中,帝王四世明威俊聽得出羅夫康對他的這個作戰方案持有不同的意見。明威俊希望羅夫康能對這個方案有更深入的看法,使方案更臻於細緻正確,以便這個方案能真正落實到戰場,收到成效。帝王四世明威俊不知道的是,羅夫康之所以不完全認同他的這個方案是因爲羅夫康已經有了比這個更好的可以改變北方態勢的想法。這個想法在羅夫康心中早在他入主北方的時候就形成了。這次羅夫康進都就是要把自己的這個構想告訴帝王,徵得帝王的同意,企望來改變北方當前的態勢。

羅夫康知道,要想扭轉帝國在北方的頹勢,應當一步一步來,而第一步羅夫康覺得要做的即是穩固帝國在北方的防線。

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5章 黑暗時刻第1章 開胃小餐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2章 勇者無敵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79章 酸甜苦味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6章 黃馬軍第94章 北方巨魔第83章 深入虎穴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9章 避難之地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94章 北方巨魔第54章 淮王進都第38章 僱傭軍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91章 水淹江都第82章 虛虛實實第80章 出師未捷第65章 男子漢第8章 同仇敵愾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2章 勇者無敵第1章 開胃小餐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43章 內外夾攻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50章 好的發展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49章 南征固疆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74章 前途未卜第75章 門戶洞開第78章 淮王新政第86章 虎口脫險
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5章 黑暗時刻第1章 開胃小餐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2章 勇者無敵第14章 中央突破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79章 酸甜苦味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6章 黃馬軍第94章 北方巨魔第83章 深入虎穴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9章 避難之地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94章 北方巨魔第54章 淮王進都第38章 僱傭軍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91章 水淹江都第82章 虛虛實實第80章 出師未捷第65章 男子漢第8章 同仇敵愾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2章 勇者無敵第1章 開胃小餐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43章 內外夾攻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50章 好的發展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49章 南征固疆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44章 得不償失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74章 前途未卜第75章 門戶洞開第78章 淮王新政第86章 虎口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