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狼煙升起

按羅夫康當初的設想,是德里埃先對外宣告脫布涅頓脫離金國,投靠帝國後,羅夫康接着起兵響應,向北方全體軍民發出作戰的通令。可是,德里埃的自保迫使羅夫康不得不向北方軍民發出作戰的通告,告訴他們德里埃的脫布涅頓倒向帝國,以此造成龐大的聲勢,把德里埃逼上絕境,逼迫他對外叛金。但是,羅夫康這麼做是有不小的風險,德里埃會不會向羅夫康所設想的那樣正式對外宣告脫金倒帝?是存有不確定性的。羅夫康無法樂觀地看到德里埃會做出他想看到的那一幕。

好在德里埃終於鼓足勇氣,正式對外宣告脫布涅頓從金國獨立出去,不再歸金國管轄。

看到德里埃終於表態後,羅夫康心中釋然了不少,他讚賞地說道:“很好”。

德里埃表態了,羅夫康立即響應,對北方全體將士發佈作戰的指令,命令中羅夫康宣佈北方進入戰備狀態,集結北方所有能作戰的人馬,深入金國下區,應對有可能在金國下區爆發的決戰。羅夫康把自己的這一命令上報給了帝王明威俊,之前,因羅夫康給北方各地將士下達作戰通令卻沒有將此事上報給帝王,引起了帝王明威俊的不快。帝王明威俊下問羅夫康,這麼重大的事,爲何不報告?羅夫康上文答覆帝王的責問,羅夫康說道,“此事倘沒有結果,職想等局勢再明朗化時,再向帝王上報,請帝王予以諒解。”爲了讓帝王寬心,羅夫康上文給帝王,闡述了他應對這場大戰的做法,“此戰敵不動,我不動;敵先動,我後動;敵先進攻,我再進攻”。也就是說,羅夫康發動對金國的大戰是要看金軍的反應,如若金軍不動,那麼羅夫康也就不會率北方大軍進攻金國。在文中的末尾,羅夫康向帝王明威俊說道,“只有金軍先向我方發動攻勢,我軍才能出擊作戰,與金軍決戰”。

羅夫康向北方將士發出備戰的通令,響應德里埃的宣告後,羅夫康一直在觀注金軍的動向。羅夫康知道,這場大戰的爆發全看金軍的反應。如果金軍傾其主力來襲,那麼羅夫康便會集結北方主力部隊應戰;如果金軍按兵不動,沒有聲響,那麼羅夫康也不揮師北上,不率先出擊,也按兵不動。而羅夫康向北方將士發出備戰的通令,是要應付金軍有可能的來襲。

戰爭的氣息瀰漫在帝國的北方,好像一場與金軍的大戰一觸即發似的。凡是帝國北方所有能派出作戰的武裝部隊都調動起來了,紐愛爾的鐵甲騎兵、巴達武的鑲白旗軍、哈盛萊的鑲紅旗軍、卡德茨的鑲藍旗軍、陸希萊的卡瓦勒海軍還有羅夫康的帝國一師。只不過,這場帝國北方軍隊與金軍的大戰是否會真的發生?作爲這場戰爭的策劃者,羅夫康還未能下結論。因爲羅夫康正在看金軍的反應,金軍的反應主導着這場大戰的爆發。

那麼在金國的高層,金國君王邁立陽和他的那幫將領對德里埃的宣告和羅夫康的響應會作出什麼樣的應對舉措呢?

德里埃正式宣告脫離金國,倒向帝國,緊隨而來的是羅夫康的起兵響應,在金國君王邁立陽看來,羅夫康即將對金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那麼,金軍該怎麼應對羅夫康的進擊?金國君王邁立陽召智親王艾敏博葛、睿肅王洛瑞什、旗王阿勒兒和貝勒王拓善跋開會,商討應對之策。這麼多年來,邁立陽一直在防備着羅夫康可能對金軍發動的進攻,如今羅夫康的宣戰,邁立陽並不感到吃驚。但是,如何應對羅夫康的這次進攻,邁立陽心裡七上八下。羅夫康進攻的方向不是如阿勒兒所料的是在西邊,而是先選擇在東邊作爲突破口,邁立陽希望四位親王提出意見,作出決定,對羅夫康將要率帝國大軍的進攻,金軍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粉碎敵人的進攻,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對羅夫康這次以脫布涅頓脫離金國爲突破口實施大規模進攻的計策,阿勒兒並沒有感到多少驚訝。雖然羅夫康出擊的方向並不是如阿勒兒所想的那樣,是在金國的西面,但這不會使阿勒兒亂了方寸,相反令阿勒兒感到高興的是,羅夫康終於把他的底牌打出來了。對羅夫康來講,這次以脫布涅頓的反金之時是他率帝國北方軍隊出擊的戰機。在阿勒兒眼中,羅夫康找到了出兵的時機,而他阿勒兒也看到了尋殲羅夫康主力軍團的戰機。阿勒兒不懼怕羅夫康的大兵團出擊,因爲就在羅夫康將要率帝國軍團向東面出兵時,一個擊潰羅夫康帝國北方大軍的作戰方案在阿勒兒的腦中漸漸形成。

在會上,阿勒兒把自己的作戰想法說了出來,阿勒兒說道:“此次羅夫康趁德里埃的脫布涅頓脫離我們之際,集結北方軍隊向東面出擊,我認爲應該趁此時機,金軍當在脫布涅頓與羅夫康的大軍一決高下。”

邁立陽問阿勒兒:“不知旗王有什麼高見?說來聽聽。”

阿勒兒述說道:“羅夫康這次之所以集結北方大軍與我們開戰,是他策反了德里埃。羅夫康想把脫布涅頓當作一個突破口,擴大帝國的勢力範圍。我們完全可利用這次時機,傾注全力,在羅夫康還未發動進攻前,率金軍的中央集團軍前往脫布涅頓的波黎亞,先進攻德里埃的部衆,迫使羅夫康在還未集結所有部隊的情況下分兵來援。而我們金軍則集中優勢兵力,利用羅夫康各部到達戰場的時間差,逐一擊破羅夫康各部,擊潰羅夫康的進攻,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阿勒兒在會上提出的在羅夫康還未發動進攻前,金軍率先對脫布涅頓的德里埃發起進攻,迫使羅夫康分兵來援,金軍集中優勢兵力利用時間差對羅夫康的各部施以各個擊破,從而一舉挫敗敵人的進攻,贏得這場決戰的勝利。

會上,邁立陽和其他三位親王論證阿勒兒提出的這個作戰方案是否可行。阿勒兒提出的作戰設想若要成功必須得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必須在羅夫康還未發動進攻前金軍要發起對波黎亞的進攻,二是金軍對波黎亞發起的進攻要迫使羅夫康分兵來援;三是金軍能利用羅夫康援軍各部到達戰場的時間差擊破羅夫康援軍的各部。阿勒兒認爲金軍完全可以搶在羅夫康發動進攻之前攻打波黎亞:“羅夫康的部隊分散在北方各處,要把他們集結在一起,需要不少時間,而我們金軍的主力則一直聚集在一起,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優勢,搶在羅夫康發動進攻前率部攻打波黎亞。”“德里埃既然投靠了羅夫康,他遭到我們的攻擊,定會伸手向羅夫康援助,羅夫康基於對盟友的義務和責任,肯定會盡快增援德里埃,分兵來援。”阿勒兒接着說道。至於能否利用時間差逐一擊潰羅夫康各部,阿勒兒信心滿滿地說:“只要羅夫康分兵來援,我們就能利用羅夫康各部到達戰場的時間差,集中優勢兵力擊潰羅夫康各部。我認爲,這是完全能做到的。”

在會上,阿勒兒闡述自己提出的作戰方案的可行性。邁立陽和三位親王對阿勒兒的這個作戰方案均無異議。智親王艾敏博葛認爲阿勒兒所提的這個作戰方案“切實可行”。睿肅王洛瑞什和貝勒王拓善跋表態阿勒兒的作戰方案“可行”。邁立陽也深以爲然,邁立陽說道:“旗王阿勒兒所提出的這個作戰方案,大膽新奇,使我金軍從當前被動的態勢一下子轉爲了主動,把戰爭的主導權又重新握在了我們手中。”

本來,這次開會所討論的應對羅夫康進攻的對策是具有多樣性的,沒想到,阿勒兒的作戰方案一出,會議的整個進程都集中討論阿勒兒的作戰方案上了。這是主持召開會議的邁立陽所沒想到的。邁立陽再次對阿勒兒刮目相看一番。之前,阿勒兒向邁立陽提出新奇的“獵豹行動”,令邁立陽頗爲讚賞。如今,阿勒兒又提出了在東部的脫布涅頓與羅夫康的北方軍團決戰的方策,讓邁立陽頗爲高興。阿勒兒,這個年紀輕輕便被當年的金國君王邁卡威封爲旗王的金軍將領,具有敏銳的戰爭嗅覺。邁立陽心中對阿勒兒深爲讚賞,並由衷的感慨道,阿勒兒能從諸多金軍將領中脫穎而出,不是沒有原因的。

會上,邁立陽通過了阿勒兒的作戰方案,並決定在明天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正式達成決議,出兵作戰。散會後,邁立陽叫乾禾等人把阿勒兒講的這個作戰方案整理一下,明天開會向與會者宣讀。

第二天邁立陽召開的軍事會議,把阿勒兒昨晚提出的作戰方案告訴與會的將領們,多數人贊同阿勒兒出兵的計劃。雖有個別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在贊成出兵脫布涅頓的作戰計劃的人佔壓倒性情況下,不費多少口舌,會議便通過了阿勒兒的作戰方案。邁立陽下達了金軍在脫布涅頓與帝國軍隊決戰的命令:集結全國金軍的主力,編爲金軍中央集團軍羣,包括金軍及僱傭軍,海盜艦隊,野獁象戰隊、金雕部隊等,任命睿肅王洛瑞什爲總指揮,旗王阿勒兒爲戰場指揮,領貝勒將領們,率中央集團軍羣開赴脫布涅頓,執行作戰計劃。

隨着金國君王邁立陽下達了金軍在脫布涅頓與帝國軍隊決戰的命令,金軍的精銳主力軍團,中央集團軍羣迅速行動起來,即將奔赴預定的戰場。

大戰臨近了,德里埃卻仍然幻想自己的脫布涅頓能逃過戰火的劫難。德里埃認爲脫布涅頓雖脫離金國,但並沒有說要投靠帝國,所以德里埃覺得可能金軍不會對他發起進攻。德里埃還有一個想法,即金軍真的進攻波黎亞,那麼到時羅夫康的帝國軍隊會趕在金軍到來前,與金軍開戰,那麼波黎亞就不會遭到金軍的進攻了。德里埃想的很美,但羅夫康不會照德里埃所想的那樣去做。羅夫康把德里埃牢牢綁在同一戰車上,策動德里埃抵抗金軍的進攻。在羅夫康的作戰計劃中,只有當金軍進攻波黎亞後,羅夫康纔會率帝國大軍到來。也就是說,波黎亞的守城戰,德里埃是打定了。

在得到金軍大部隊正氣勢洶洶朝着脫布涅頓殺來時,德里埃連忙召集昂利圖等人商量對策。與會的人給出大戰將近脫布涅頓應付金軍來攻的對策是向羅夫康救援和集中脫布涅頓所有兵力固守波黎亞。德里埃別無它法,他一面集中所部兵力,加固波黎亞的城防工事,欽定守城的主將準備應戰外,連忙派人向羅夫康救援,希望羅夫康的援軍能快點到來,同時點燃烽火臺,升起狼煙。

波黎亞山邊的烽火臺被點燃了,濃濃的狼煙升向天空,像點燃了一連串的爆竹,引起了連鎖反應。北方的烽火臺相繼被點燃,狼煙升起來了。

第29章 避難之地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2章 勇者無敵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95章 困城之策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5章 北上進攻第83章 深入虎穴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73章 取道灕江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章 勇者無敵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73章 取道灕江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48章 吐絲口城第40章 大戰前夕第69章 失敗之道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57章 兵臨城下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章 開胃小餐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86章 虎口脫險第47章 南下營勢第7章 大軍集結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8章 僱傭軍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68章 將計就計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65章 男子漢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5章 黑暗時刻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11章 救世主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34章 帝國的心臟
第29章 避難之地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2章 勇者無敵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95章 困城之策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15章 北上進攻第83章 深入虎穴第147章 誰是漁翁?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47章 南下營勢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73章 取道灕江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2章 勇者無敵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73章 取道灕江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77章 決戰開啓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48章 吐絲口城第40章 大戰前夕第69章 失敗之道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57章 兵臨城下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1章 開胃小餐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86章 虎口脫險第47章 南下營勢第7章 大軍集結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38章 僱傭軍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44章 得不償失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68章 將計就計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65章 男子漢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5章 黑暗時刻第32章 雙重煎熬第111章 救世主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34章 帝國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