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寶劍出鞘

祖上的榮光,帝國勳章;

在子孫頭上閃耀,只因那燦爛勳章。

歷經數代記心上,

給子孫帶來榮光。

輝煌無法複製,

榮耀已成過往,

卻不曾磨滅我們心中的那份自豪。

這是帝國勳章的第一個佩戴者鐵木哥的後代刻錄在他們家譜中的一首族歌。作爲帝國最高榮譽的獲得者鐵木哥的後代也享受到了帝國勳章的榮光。帝王對鐵木哥的後代有着特別的關注和青睞,至少鐵木哥的後裔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機會受到帝王的垂青。只可惜,鐵木哥後一連三代都不從武,從事文職,直到第六代纔出了一個年輕氣盛的習武之才,趙迪昊。趙迪昊,是鐵木哥的重孫鐵特利之女鐵木蘭的兒子。趙迪昊小的時候拜師習武,在少年武術大賽中獲得冠軍。因流露出對軍事有濃厚的興趣,趙迪昊被送入帝國的亞林堡倫那軍事學校,對其進行正規的軍事教育和訓練。

有一次帝王四世明威俊到亞林堡倫那觀看學員們的訓練,見一人武技嫺熟,在馬背上作戰自如,冷峻的面龐流露出自信的表情。帝王明威俊見此人有着與其他人不一樣的氣質,恰巧這時一個教官對帝王介紹此人乃是鐵木哥的六代子嗣,鐵木哥五代孫女鐵木蘭之子。聽了這位教官的介紹後,帝王明威俊不禁然地點點頭,對這位軍事學校的青年有了一層更深的印象。

終於,在帝王四世八年,趙迪昊十八歲的時候,帝王明威俊找趙迪昊談了一次話。帝王明威俊向趙迪昊問了一些軍事方面的事,年輕的趙迪昊在帝王面前,從容作答,毫無懼色。帝王明威俊問道:“趙迪昊,你認爲作爲一名戰場上的指揮官,如何在戰鬥中擊敗敵軍?”

趙迪昊答道:“在軍事鬥爭中,打敗敵人即在於擊破敵方的軍事組織。如能使敵方的中樞運轉配置瓦解,敵方的軍事組織就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陷入羣龍無首的分散狀態,進而導致敵方軍事組織的崩潰。”

聽了趙迪昊的回答後,帝王明威俊笑了笑,說:“紙上談兵誰不會,真要是做起來就麻煩哦。”

趙迪昊自信地說:“如果帝王能給我相應的指揮權,我就能把我理論上學到的軍事知識應用到實戰中去,給帝王一個滿意。”

看到趙迪昊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氣,心裡頗感高興,說道:“好,好”。

與趙迪昊的這次談話過後,帝王明威俊讓趙迪昊統領一支幾百人的部隊,爲趙迪昊有朝一日帶兵作戰做準備。有了帝王的支持,有了一支聽命於自己的小部隊,趙迪昊意氣風發,在帶兵爲將中,趙迪昊逐漸展露了自己軍事上的才華。趙迪昊渴望有一天他能像羅夫康一樣爲帝國建立殊功。

自帝王四世三年,蒙古汗王尹稚單派左大將進犯帝國,被武勒部和帝國一師擊退後,蒙古汗王尹稚單就感到率軍侵犯帝國西北部不像以前那樣能獲得豐厚的戰果。帝國西北部地廣人稀,稍微像樣點的城鎮多在西北部的腹地,蒙古汗軍攻打它們,不僅要長途深入,還會遭到守軍的頑強抵抗和帝國騎兵部隊的攻擊,這讓蒙古汗王尹稚單覺得蒙古汗軍入侵帝國西北部漸漸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蒙古汗王尹稚單就此事問葛裡行:“自從我們與金軍結成聯盟對帝國的西北部來了一次大掃蕩後,帝國的西北部似乎也被我們掏空了似的,好像沒有多少東西可撈了。對此,葛裡行,你怎麼看?”

葛裡行回答道:“帝國的西北部好比是一條河,那河裡面以前有許多魚蝦。汗王你與金軍對河裡的魚蝦來了一次大圍捕,把河裡的魚蝦鰻鱉捉了個底朝天,河裡的魚蝦被你們捕捉殆盡。汗王若想短期再去河裡捕撈,自然無法有豐厚的收穫。汗王你應該靜靜等待,等河裡面的魚蝦又多起來的時候,再撒網捕撈,纔能有一定的收穫。”

葛裡行這番生動形象的話令尹稚單眼睛一亮,尹稚單笑着說:“葛裡行的話是讓本王不要急於去入侵帝國西北部,應等帝國的西北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再對帝國發起進攻,纔能有所收穫。”

葛裡行說道:“正是,汗王英明。只有等帝國西北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等西北地區的人口和物產又多起來時,汗王再派大軍入侵,肯定會有不少的收穫。”葛裡行還指點尹稚單道:“據我得到的情報,因金軍在帝國北方有了重大的突破,帝王已把羅夫康的帝國一師派到北方去了,這使帝國西北部的騎兵部隊有了一定的減少,且他們都集中在關西隘口周邊地區。汗王完全可趁此時機,調整打法,採取避實就虛的打法,派一部威脅關西隘口,牽制住西北帝國的騎兵部隊,主力則遊動作戰,攻打西北部防禦薄弱的城鎮,速戰速決,快進快出,這樣定能會有一番收穫。”

葛裡行的話令蒙古汗王尹稚單非常高興,尹稚單接着問道:“葛裡行,那麼不知那些防守薄弱的城鎮在哪裡?”葛裡行把自己所知道的有關信息告訴給了尹稚單,使尹稚單明確了將來蒙古汗軍入侵帝國西北部的主攻方向。

葛裡行不愧是蒙古汗國的第一謀士,是蒙古汗王尹稚單身邊最信任的智囊。葛裡行在爲蒙古汗國制定出“漁翁得利”的國策後,金國君王邁卡威派使者來到蒙古汗王的王庭,希望兩軍再次結成同盟軍,對帝國的西北部發動進攻。蒙古汗王尹稚單婉拒了金國使者捎來的君王邁卡威的請求。尹稚單對金國使者說道,蒙古汗軍分散在各處,忙着內事,無心顧及其他,且與帝國戰事頻發,傷亡不小,無法集結大量人馬參與對帝國的戰事。金國使者得話後,回去把蒙古汗王的話告訴給君王邁卡威。

金國使者回去後,尹稚單問葛裡行,金國的國君對此會有什麼反應?葛裡行說道:“金國的國君不會有什麼反應的,汗王。金國國君不僅不會對汗王做出不利於我們的舉動,還會巴結你。”

“這話怎講?”尹稚單問道。

葛裡行答道:“這是因爲金國不能沒有汗王和蒙古汗國對他們的支持和幫助。金軍在帝國北方碰了釘子,光是帝國在北方的軍隊就夠他們頭疼了,金國的君王怎麼還會不識趣地再招惹汗王,再給他們自己樹敵呢。只要蒙古汗國不與金國爲敵,兩國相安無事,金國君王就會把汗王當朋友看待,甚至慫恿籠絡汗王與帝國爲敵,爲金國分擔壓力。所以金國君王只要頭腦清醒不糊塗,那麼金國就不會做出得罪我們蒙古汗國的事,還會繼續維持與我們軍事盟友的關係,共同對抗帝國。”

事實正如葛裡行所料,金國君王邁卡威對蒙古汗國拒絕與金軍結成聯軍一事沒有反應,反而在年末時金國君王邁卡威派人給蒙古汗王尹稚單送來一些金國的特產,表達了兩國繼續維持軍事同盟關係的期望。蒙古汗王尹稚單欣然接受了金國君王提出蒙金兩國繼續維持軍事同盟關係的說辭,表態蒙金兩國的軍事同盟關係的大框架不會改變,即蒙金兩國互不侵犯,一致對外(指帝國)。

時間到了帝王四世十一年三月,蒙古汗王尹稚單認爲帝國西北部這條河裡的“魚蝦”又多了起來,是該到捕撈他們的時候了。尹稚單依葛裡行所言,把蒙古汗軍此次入侵帝國西北部的主攻方向定在關西隘口的西北方向的一片區域。蒙古汗王尹稚單親率八萬蒙古汗軍南下帝國,蒙古汗軍的騎兵浩浩蕩蕩,又一次向着帝國西北部殺過去。蒙古汗王尹稚單令左大將率三萬騎兵佯裝進攻關西隘口,牽制關西隘口處的帝國騎兵部隊,自己與右賢王率五萬人馬攻打防禦薄弱的城鎮。這一次,尹稚單和他的蒙古汗軍頗有斬獲,攻陷五座城鎮,掠奪了不少財物人畜。左大將部與帝國的武勒部互有殺傷,平分秋色,在完成任務後,左大將率部跟着蒙古汗王尹稚單一同返回蒙古汗國。

蒙古汗軍的大舉入侵,很快就上報到帝王四世明威俊那裡。在蒙古汗軍離去後,董大鐘向帝王彙報戰況,提到蒙古汗軍此次入侵,規模頗大,有近十萬騎兵,數城被攻陷,物資損失及人員傷亡是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武勒部與敵騎兵作戰,斬殺敵騎兵三千,自身傷亡亦數千。

看到董大鐘等將領的戰況彙報,帝王明威俊思考着對蒙古汗軍的入侵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是聽之任之,暫採取守勢?還是對其發動反擊?可問題是該對蒙古汗軍採取什麼樣的反擊?由於與金軍的作戰是當前帝國的頭等大事,有限的兵力資源不得不優先供給北方來對抗金國,因此帝王明威俊對蒙古汗國暫取守勢。但是對蒙古汗國一時的忍讓並不意味着帝國對蒙古汗國的入侵可以任憑蒙古汗軍在帝國西北部肆無忌憚而無動於衷。帝王明威俊心中醞釀着對蒙古汗國採取一些反擊,可該派誰來執行這個行動呢?正在這時,八百鏢騎將軍趙迪昊給帝王的一份上文呈到明威俊的眼前,文中趙迪昊寫到“對付蒙古汗軍,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機動靈活,飄忽不定的作戰來對付蒙古汗人,打得過打,打不過就走,方是我軍進攻蒙古汗國行之有效的作戰方式。”

帝王明威俊閱過趙迪昊的上文,對這位年輕的將領的好感進一步加深了。在文中的字裡行間,帝王明威俊能感受到趙迪昊躍躍欲試,要與蒙古汗軍一較高下的心情。而趙迪昊也確實是這麼想的。在得到蒙古汗軍入侵帝國西北部的消息時,蒙古汗軍就成了趙迪昊最關注的敵人。趙迪昊認爲蒙古汗軍一陣風的劫掠往往使帝國的部隊無法作出及時的反擊,同理若帝國的騎兵部隊深入蒙古汗國也採取飄忽不定的移動作戰,也會令蒙古汗軍感到頭疼,讓他們防不勝防。

帝王明威俊決定給趙迪昊一個機會,讓趙迪昊率他的八百鏢騎軍深入蒙古汗國去執行一次作戰。明威俊決定試一試趙迪昊,看看他是不是對付蒙古汗軍的可靠人選。趙迪昊,這把銳利的“寶劍”,即將出鞘。

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80章 出師未捷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章 開胃小餐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51章 連環之計第26章 一石三鳥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11章 救世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5章 黑暗時刻第54章 淮王進都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39章 決死一搏第96章 築壘試驗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5章 北上進攻第53章 登基大典第94章 北方巨魔第79章 酸甜苦味第43章 內外夾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32章 雙重煎熬第8章 同仇敵愾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11章 救世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53章 登基大典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50章 好的發展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71章 夜郎自大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6章 黃馬軍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77章 抽肥補瘦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章 開胃小餐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步步緊逼
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80章 出師未捷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章 開胃小餐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64章 故人相逢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51章 連環之計第26章 一石三鳥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11章 救世主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5章 黑暗時刻第54章 淮王進都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39章 決死一搏第96章 築壘試驗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5章 北上進攻第53章 登基大典第94章 北方巨魔第79章 酸甜苦味第43章 內外夾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69章 失敗之道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32章 雙重煎熬第8章 同仇敵愾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11章 救世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53章 登基大典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0章 阿勒兒的軍事行動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50章 好的發展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71章 夜郎自大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6章 黃馬軍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77章 抽肥補瘦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章 開胃小餐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