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知恩圖報,事端不斷
臨城錢府如何,遠在懷山村的宋家裡,是毫無察覺的。而在宋怡的事情過後,也相繼有幾件事情發生。
一個是與國喪有關。因爲此次國喪的時間長範圍廣,原本的春闈考試也要延後一年,到明年才考。這樣一來,宋勵就要白白的多等一年,不只是宋勵,整個千穗書院甚至是整個大齊都着這樣。
窮苦百姓不懂朝政,但是懂得孝悌之義,宋家二老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雖是哀嘆,但也連連道新帝乃是一個仁孝之君,所以在安慰宋勵的時候,多是鼓勵的話語。
其實對於一個讀書人,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讀書人來說,有時候這多耗的一年並不是什麼好事。寒窗苦讀多年,爲的就是金榜題名那一天,整日整日抱着早已翻過百遍的書卷,心中只會越發的焦躁不安。
宋家二老就是怕老二的壓力太大,現在白等上一年,心裡會難受。
可是安慰了幾句,他們忽然發現好像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宋勵完全沒有陰霾之氣,二老不過說了兩句,他反倒反過來安慰他們,只道若是要考試,還得離家很久,提早準備。如今既然考試延遲,他自然能好好的在家裡過個年。
宋勵讀書一直很用功,更不會偷懶。可他忽然說推遲反倒能過好好念這樣的話,二老有些鬧不懂。
宋大娘連連點頭:“你心裡想得通,我們也不擔心。這樣也好,現在你大哥也成了家……你也年紀不小了……”
宋大娘說到這裡,宋勵心裡無端端的一咯噔。
孃的意思很明白。從前他要好好讀書,可是現在他已經到了成家的年紀,自己心裡對讀書的事情也有把握,也許是時候要娶一個媳婦先放在家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之後,便是齊家。
宋勵在考試延期的消息裡都不曾皺一皺的眉頭,這時候蹙了起來:“娘……”
宋大娘頓了頓,看出兒子的異常,頓時有些擔心:“老二,你都不小了,你平時出去讀書,在村子裡走動,就沒個心上人啥的?”
宋勵簡直要轉身離開了。
不知道爲什麼,他現在當真不想說這個問題。
宋勵想了想,正色道:“娘,我現在只想好好讀書,山長如今恩待我,可許我去她家中借閱書籍,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並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兒女私情上。就……就算是傳宗接代……也是大哥先。”
宋勵說到這裡,聲音都低下去了。
宋大娘和宋老爹對視一眼,宋老爹敲了敲煙桿:“老二……”
宋勵似乎是心意已決:“爹,娘。世間女子千千萬,然真正要和自己心意的哪一個卻並不好找。兒子……現在並不想想這些……”
宋大娘伸手給了他一下:“就你道理多。”
宋老爹沉沉的看了宋勵一眼,最後也只是說了一句:“男兒志在四方,你想多讀些書長見識是好事。我和你娘年紀都大了,也只是想有力氣幫你們張羅事情的時候就多張羅些,不想就不想吧,免得到了後頭還嫌我們多事。”
兩老本是和宋勵在後院談話,宋老爹話音剛落,宋怡的聲音已經脆生生的傳過來了:“誰敢說爹孃多事啊!”
宋勵循聲望去,目光卻直接越過了小妹,落在了她身後的錢慕錦身上,原本平靜地目光忽然就多了分——驚豔。
小妹拉着錢慕錦到後院來,笑嘻嘻的把錢慕錦扯着亮在大家面前:“爹孃,二哥,看看大嫂穿這身衣裳好不好看!”
原來,宋怡的百子千孫圖已經完工,因爲她別出心裁的加了珠繡,讓原本就精緻生動的刺繡多了幾分貴氣。楊天勤十分滿意,因着繡上去的珠子是在珍寶軒實打實買的好東西,花了五兩銀子,楊天勤大手一揮,直接給了四十兩!
四十兩,宋家簡直大發了!
宋怡想了一圈,第一時間事情就是給家裡人全都添置了一件冬衣。原本之前辦年貨的時候已經買了布匹和棉花,就等着趕製出來就行,可是宋怡心裡感激錢慕錦,硬是花錢買了緞子,給錢慕錦做了一身極其好看的冬裙。
大紅的緞子配着纖腰素手,纖儂合度的高挑身材,穿在錢慕錦的身上,竟有種數不出來的味道!宋勵長這麼大,從未見過有人將大紅色穿的這麼、這麼讓人眼前一亮。他癡癡地看着,有些沉迷了……
說到穿着,錢慕錦真的不講究,比起外觀,她更喜歡舒適的衣裳,這也是爲什麼一個破臉盆子她能拿斧頭給劈了,對宋怡做出來的衣裳卻能十分給面的穿上。她從來都只求一個舒服,只要讓她舒服了,一旁的人都會過得很舒服。
然錢慕錦眼風一瞟,就望向了宋勵,宋勵如夢初醒,飛快低下頭去。
宋光在前院蓋房子。現在房子已經蓋得差不多了,等到過完年之後,就差不多能往裡面搬了。蓋房子這件事情,宋光挑了大梁,雖然不是炎炎夏日,可他這般早起貪黑的幹活兒,身上的肉越發結實,人也黑了不少。
且錢慕錦發現,宋光當真力氣大,一個頂倆。能幹又能吃,像一頭大黑牛。
宋光看着蓋房子的事情快進入尾聲,也專心的尋思着過年的事情了,這是錦娘來家裡之後第一次過年,他想好好的辦點實事,讓錢慕錦好好過一個年。
幹完活兒進來,小妹獻寶似的把錢慕錦從後院拉倒前院往宋光身邊推:“大哥,你快瞧瞧好不好看!”
宋光剛剛就着冷水洗了一把臉,還沒來得及擦,看着錢慕錦嬌豔欲滴的樣子,他癡癡地摸了一把臉,整個人做夢似的,看呆了。
錢慕錦沉下臉看了宋怡一眼:“適可而止啊。”
宋怡吐吐舌頭,跑到後面幫忙了。
宋光挪着小步子走到錢慕錦身邊,眼中全都是寵溺:“錦娘……你真好看!”
錢慕錦正欲說什麼,另一個人又從外面回來了。
宋怡不至於厚此薄彼,說好全家一人一件,就連樑忠都有新衣裳。容景之身上是普通的棉衣,但是他身材修長,一身再普通不過的衣裳都被襯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兩人視線相撞,波瀾不驚。
容景之是看到了她這身衣裳的,可他連眼神都不變一下,直直的走過來:“有事請說。”
容景之說有事情,錢慕錦的眉頭便隨之蹙起。
少頃,宋家三兄妹並着錢慕錦和容景之都集中在了東屋。
容景之得到了一個消息:“楊家的事情鬧得有些大了,楊天勤原本到懷山村來就是楊老現在爺安排,爲了讓他免去那些骯髒事情的紛爭。可是現在這件事情鬧得有些大,都上了公堂。他身爲楊家子嗣,又有功名在身,自然沒辦法在懷山村過個好年了。”
容景之尚且沒說楊家是什麼事情,宋怡就先點點頭:“難怪今兒個早上吃春捲,給楊村長家送去的時候,一家子都不在。”
楊天勤無疑是宋家的恩人,現在楊天勤有麻煩,宋家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宋怡微微皺眉:“慕大哥,你知道楊家發生了什麼事嗎?”
錢慕錦忽然嗤笑一聲,望向宋怡,語帶調侃:“你覺得,楊傢什麼最多?”
宋怡眼珠子一轉,明白了:“楊家錢多!”
錢慕錦眼中有欣慰:“還有什麼多。”
宋怡笑了一聲:“子孫多!”
錢慕錦點點頭:“所以,子孫多了,錢就自然少了。”
宋勵也陷入思考:“大嫂,你難道想幫楊公子?”
錢慕錦攤手:“我什麼時候說要幫了。”
宋怡立馬望向錢慕錦:“大嫂,你不幫楊公子?”
錢慕錦蹙眉:“事情都還沒弄清楚,你就知道你一定幫得上忙了?”見宋怡不答,錢慕錦繼而道:“再說了,我又沒說要幫他,倒是你,急得很……”
宋怡也不像從前那樣幾句話就憋得臉紅,她揚着頭正色道:“楊公子幫了我們不少!既然大嫂說楊家是和錢有關,那我就覺得大嫂你能幫得上忙!大嫂你要是當真不幫,那纔是忘恩負義!”
錢慕錦笑出聲了:“忘恩負義都出來了……要是不幫,好像真的說不過去似的。”
宋勵和宋光都看出了錢慕錦語氣中的挑逗之意,無奈的苦笑。偏偏宋怡還渾然不覺,認真的點頭:“自然是要幫的!”
於是,在容景之帶回這個消息的一盞茶之後,他們一行人已經叫了馬車去縣城。
理由是現成的,宋怡能得此清白,全賴周大人明朝秋毫,如今又逢年歲佳節,自然要給周大人送些東西過去的。
宋家二老都覺得有道理,還很用心的包了一大包自己家做的臘肉。
等馬車到了縣城,已經是下午了,誠如容景之所說,這楊家這一回,鬧得可真是大。縣衙門口沸沸揚揚,看熱鬧的一波又一波,站在公堂外面,都能聽到裡面撕心裂肺的吼聲——在用刑?
宋怡把錢慕錦扯到一邊:“大嫂,我們怎麼進去啊?”
錢慕錦擡擡下巴:“是來道謝的,當然不能從這邊進。”
宋勵主動承攬了在這裡打聽一下事情緣由的任務,錢慕錦等人則是從縣衙後院進府拜訪。
自從傅吾裘出面爲宋勵作保之後,周甲看錢慕錦的眼神都變了。
就算是他們家公子見到傅老先生,那也是恭恭敬敬的。周亦琛說的不錯,這樣的女人,必然有手段,可惜是女子了。
所以,周亦琛聽到宋家人又來的時候,讓周甲來招待並且訴明原因,無非是他此刻有公事,不能招待他們。
雖然不能馬上招待,但也不至於讓人就這麼回去。周甲把人引到小花廳,讓人上了茶和點心,又誠懇的道了一次歉,表示周大人公事一了必然馬上過來。
錢慕錦手中捧着茶杯,道:“周大人身爲父母官,所做之事自然是與百姓息息相關。我們等上一會兒也不礙事。周管家還是速速去到大人那邊,瞧一瞧有什麼能幫上忙的,我們山野人家,自己招呼自己即可。”
呵呵,你還知道你們來的不是時候啊。周甲一抹汗,心想着公堂那邊的確鬧得心煩,也不客套了,另外叫了幾個人來服侍,自己先去了公堂那邊給公子覆命。
周甲走了,沒過多久宋勵就回來了。
有學問的人說話問問題的技術都很高超,宋勵旁停片刻又詢問了幾人,有人認出他是寫了齊律的那個宋秀才,前兩天還是衙門的熟客,立馬興致勃勃的跟他分析。
這件事情,和錢慕錦猜的沒什麼差,就是錢的問題!
原來,楊家原本也是樑城中的富戶,但樑城這樣的皇都,永遠不缺有錢人。楊老爺年輕的時候也想過走仕途,後來改行做了商人,攢了一筆錢就直接到了千穗縣,置辦了些家業,當起了縣城的首富,當真是一個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好典範。
然而首富的日子也並不是多麼的和諧。
楊老爺今年也才四十五歲,不惑之年。家中除了楊夫人,還有另外兩位姨太太。大夫人是從前在樑城就嫁了楊老爺的,當真是大家閨秀,姓李。如今也是四十出頭,楊老爺雖然不像旁的鄉紳地主,弄回十個八個小妾,但是僅僅有的這三房夫人,年齡差就有些大了。
除開四十多歲的楊夫人,剩下的就是三十歲的二姨娘和剛剛十七歲的三姨娘,這一個一個的,加幾歲都能當對方的親孃了,日子如何能往一個方向過?
好在楊夫人爭氣,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老大老二雖然資質平庸,但有楊天勤這一匹黑馬,足夠楊夫人穩住自己的地位。而二姨娘張氏卻只有一個女兒,剩下的三姨娘許是,肚子里正懷着一個。
因爲年紀最小,肚子又爭氣,楊老爺一開心,連當初二姨娘懷上孩子都沒有過的酒席,擺在了三姨娘這裡。
到底是年輕討喜,全家人也爲三姨娘的這一門喜事忙活起來。
這當中興許還有些糾葛和煩心事,此處暫且不表,只是後來,楊天勤就住到了楊保家裡,對外是一個外出散心定性。
而不日前,楊天勤回到家中,大概就是爲了家中這件“喜事”。
原本是和和美美的,可問題就出在了辦喜事的用度上。
楊老爺年紀大了,不像從前那樣什麼都一把抓在手裡,可是家裡無端端少了那麼多的銀子!是個人都不能罷休!
賬目清清楚楚,開支用度全在上頭,問題出在哪?
家賊!一定是有家賊!
於是,這件本應該在家中解決避免家醜外揚的事情,被鬧上公堂。不爲別的,就爲三姨娘一口咬定,家賊是二姨娘的表兄,也是楊府的副管家,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