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

揚州,瘦西湖。

一艘華美之極的三層畫舫正在湖中游玩,湖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站滿了盔明甲亮的兵丁。

畫舫之中,鶯歌燕舞,觥籌交錯,看那席間佳餚,當真是山珍海味應有盡有,李白所言“玉盤珍羞直萬錢”大抵便是這般場景。

席間上座之人,乃是一位中年壯漢,眉宇間頗有豪氣,不過此時他身着王服,便將豪氣掩去,只顯得雍容大度。

此人,便是新晉弘農郡王、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是也。

在席間客席首座端坐不動者,年僅冠弱之數,身着儒士服,頭帶君子冠,雖面如溫玉、脣邊帶笑,星目之中卻偏偏凜然含威,那一番氣度,當真使人一望自慚。

這般氣度之人,舍檢校兵部侍郎、洺州刺史並河東飛騰軍指揮使李存曜其誰?

不知過了多久,已是酒酣舞罷,楊行密持杯笑向李曜示意,李曜雙手舉杯回禮。然後便聽見楊行密笑道:“李侍郎久在北國,如今到我揚州,可要多賞南國風景纔是,此前數日安排侍郎遊玩,也是因此……不知李侍郎觀我揚州景色如何?”

李曜微微一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景色若是有半點不好,當日煬帝又如何會在那般亂局之下仍不肯北歸長安?”

楊行密哈哈大笑,然後卻搖搖頭:“久聞李侍郎文秀天下,怎能用別人的詩來讚我揚州?不瞞侍郎說,小女自來聰慧,尋常人等,素來難入她眼,然則此番歸來,她卻數次提到侍郎之高才……某雖才學鄙薄,亦想聽侍郎爲我揚州賦詩一首,不知侍郎可願如某之願?”

李曜輕輕一笑:“大王大軍尚在攻城略地,此時大王竟有心聽這些百無一用的詩文麼?”

楊行密瞳孔微微一縮,面上卻是笑容依舊,擺擺手道:“區區光州,一戰可下,兒郎們奮勇當先,此事易矣,又何須某來操心?李侍郎文名鼎盛,又遠來不易,豈能不留一名篇與我揚州同輝?”

“既然大王如此說了,李曜豈敢推辭?”當下便站起身來,踱了幾步,看了看外間景色,悠然念道:“湖光瀲灩風吹荷,山色空濛水泛波。”

楊行密笑着點點頭,哪知李曜卻接着道:“書生攜劍行千里,豈爲揚州夜夜歌?”

眼珠一轉,楊行密默不作聲,李曜卻看都沒看他一眼,只是幽然一嘆,望着遠方,緩緩續道:“三藩跋扈關中亂,餘寇尤作雲天薄。四十三載英雄路,何時飲馬到黃河!”

楊行密的笑容瞬間僵住,繼而變得陰沉嚴肅起來,李曜卻偏偏轉過頭來,毫不畏懼地看着他的眼睛,拱手一禮,誠懇地道:“大王,朱溫此人,幼時偷竊,而後從賊,平生唯有一念:貪也。此人如今已近一統中原,此後他將如何?西去關中,勢必爲天下所詬,不智;北上河北,勢必與河東決戰,不值。大王,我若是朱溫,此後不久,定當出兵南下,一試淮南深淺。大王以爲,以如今之淮揚,與朱溫相爭,勝算幾何?恕某直言,大王若不早作準備,一旦此戰失利,只恐今生再難復見黃河!”李曜之所以說“復見”,是因爲楊行密當年曾北戍邊境,自然路經過黃河。

楊行密畢竟是楊行密,雖被李曜這一首詩、一番話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依舊沉穩,甚至馬上反客爲主,道:“謝李侍郎好詩,只是某有一點疑問:若某果然飲馬黃河,只怕李晉陽未必高興吧?”

李曜聞得此言,當下心中就是一凜,暗自警惕:“楊行密果然梟雄之姿,他知道我河東既然需要他來牽制朱溫,就絕不會因爲在與他談判之時他言語上某些小小的犯忌而改變主意,因此一旦他被我奪勢,立刻用這樣直白的話來反擊……不過,你若以爲這就能唬住我,那也太小看人了。”

當下他便微微一笑,笑得人畜無傷,揚眉道:“大王這是何意?吾王敬大王忠心陛下,乃是國之干城,這才邀大王一同維護皇風、朝綱,若有一日大王爲此領兵北上、飲馬黃河,吾王正是得償所願,必要與大王攜手同塌、並肩策馬,掃平那些不尊朝廷之逆臣,大王何以說吾王不欲見大王飲馬黃河呢?斷無此理,斷無此理!”

楊行密一聽,也是心中一凜,暗道:“難怪潞兒說李曜詞鋒如刀,我原先還擔心是潞兒見此人模樣俊俏,難免動了小女兒心思,如今看來,卻非如此,倒是這李曜果然有過人之能。我本欲佯裝跋扈,反客爲主,他卻把話往忠君上引去,使我只能稱是,不能說不……此人果然不是易於之輩。”

正如李曜所料,此時楊行密不能說不,只能哈哈一笑:“李侍郎說得不錯,某爲陛下之臣,當爲陛下分憂,若是陛下有敕,行密焉能不遵?至於隴西郡王,他世受皇恩,爲宗室肱骨,戰龐勳、剿黃巢、存易定,可謂功勳蓋世,若於行密有所差遣,行密安敢充耳不聞?只是如今揚州初定,行密雖忝爲淮揚節帥,實則連淮揚本治亦難號令無阻,是故新修甲兵,進取二州……然則如今戰事緊迫,偏偏朱令公又新有大勝,依侍郎所言,只怕難免不對我淮揚動些心思,這般局面,不知侍郎何以教我?”

李曜心道:“剛纔還說光州一戰可下,這會兒要談價了,淮揚就忽然變得風雨飄搖,你楊行密好像時刻都會掉氣似的。嘿,這些個亂世梟雄,果然都不是什麼良善之輩,算起來,李克用反倒是直率可愛得多。”

他心中想着,面上卻是一如既往地掛着淡淡地笑容,不疾不徐地回答道:“大王可知朱溫偷鍋被逐,憤而從賊之事?”

李曜這話說的是當年朱溫舊事。那一年王仙芝、黃巢起兵造反聲勢浩大,東南各州郡無不驚慌。當時宋州蕭縣縣令劉崇家中有一女僕王氏,家夫朱誠是個窮書生,人送外號“朱五經”,屢考科舉不重,憂鬱成疾不治早亡,王氏無以爲生濟,便到昔日朱誠同窗蕭縣縣令劉崇家中爲僕,王氏生有三子,長子朱昱,次子朱存,三子朱溫。

時光輪迴,朱家三兄弟逐漸長大成人,劉崇收留這一家四口之時本是打算讓這三兄弟爲他家種地幹活。誰曾想惟有老大朱昱勤於勞作,老實本分,而朱存、朱溫兄弟二人則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惹事生非。每次朱存、朱溫在外面若下是非,劉崇鬥對他們非打即罵,但是始終沒有改過朱存、朱溫的性格嗜好。

直到一日,朱溫在外與人賭博輸了錢,爲還賭債,晚上跑到劉家柴房偷走了劉家一口舊鐵鍋,準備拿去賣了換賭債,誰料這貨功夫不到家,恰被管家發現告發。劉崇帶五六個家丁連夜將朱溫抓回,繩捆索綁押於柴房之內痛打,劉崇罵道:“朱三,我劉家待你一家不薄,衣食供給,而汝不思本份,平日裡惹事生非,欺凌鄉鄰,今日裡偷鍋又爲做何?”

朱溫答道:“今日賭錢輸光,借一口舊鐵鍋賣錢還債,日後發跡十倍還你就是。”

“呸!”劉崇大罵:“好個黃口小兒,自己生計尚不能自保,何以誇口大言,打!”

幾個家丁皮鞭相待,朱溫卷身大呼:“大丈夫當立功名於四方,阿郎今若放我遠去,日後與你弄個王位如何!”

劉崇氣得兩眼發直,怒言:“如此瘋癲,餓他三日,看你蠻橫。”遂將朱溫禁於小房之中。

雖劉家恨朱溫四處撒野,到是劉崇老母對其頗有疼愛,老夫人觀得朱溫高大魁梧,聰明機敏,雖然好動,但不願寄人籬下,常懷大志,心中多生憐憫。老夫人從未拿他以僕人相待,如生母一般,從小是倍加偏愛,每逢劉崇責打,都要揹着老夫人,倘若讓其知曉,必然攔護,常言斥訓劉崇:“此子非比尋常,氣宇高傲,眉目軒昂,不堪平庸,日後定能有些出息。”老夫人之言雖未使劉崇聽信,但朱溫銘記於心,暗誓他日功成名就,定報老夫人垂愛之恩。

話說朱溫之母王氏夫人得知朱溫又闖禍後,便到劉老夫人出求情,劉老夫人聞之即刻帶王夫人去找劉崇,時值劉崇打完朱溫正欲將其鎖於柴房,劉夫人問到:“今日責打朱溫又爲何故?”

劉崇怒道:“此子今日之過非同以往,欲偷家中鐵鍋變賣以還賭債。”

劉老夫人道:“若只爲此鍋,就且先放過此子,何故因一舊鍋動怒。”

劉崇言:“母親不知,如此招惹禍端,何時有完?”

劉老夫人道:“此子心於世外,難爲平民,我兒莫再困此籠中之鳥,何不放他遠去,也免得再惹是生非。”

劉崇向來孝敬老母親,拗不過老夫人,便隨老夫人之意放其回家。朱溫拜謝劉夫人回家去了。

且說朱溫到家,見母親痛哭不止,便近前好言相慰:“娘,孩兒這不是回來了嗎?”

王夫人言:“兒啊,今日若非劉夫人大義相助,恐劉阿郎不會輕易饒你。今後當安心務農,不可在辜負劉夫人一片好意。”

朱溫道:“那劉夫人看孩兒心在高遠,願意放兒遠去以建功業,豈不是好事?”

二哥朱存聽得朱溫之言道:“三郎所言極是,只在鄉里種地,何時能得脫身。”

朱昱聽罷忙勸:“你二人別休再招惹禍端,外邊事事艱難,你二人又不曾讀書,何以爲生?”

王夫人道:“是啊,你倆既做不得工,又不識字,怎尋出路?”

朱溫答曰:“我與二哥做伴,相互照應,在外邊找順心之事,在鄉里難有作爲憋煞人也。”王夫人見二子死心要走也不在相勸,便給他二人包裹了幾件舊衣服和幾串錢送其二子離鄉。

王夫人和老大朱昱將朱溫與朱存送出村口,回家不提。朱溫邊走邊與二哥朱存商議:“二兄,你我此行全賴劉老夫人鼎力相助,我等雖招鄉鄰唾罵,萬不可忘劉夫人大德,理當上門辭別。”朱存聞聽點頭稱是,話語間二人來到劉府。

劉夫人此時正欲休息,忽聽家院來報,朱氏兄弟前來拜別夫人,劉崇剛消氣,以聽朱溫又回也不願再見,劉老夫人隻身來到前廳,朱溫、朱存一見夫人便跪倒在地,朱溫道:“今晚多虧老夫人搭救,大恩我兄弟日後定當報答。今我兄弟欲獨闖天下,特來向夫人辭別。”

老夫人聞聽扶起而人言道:“我觀你兄弟,皆有四海之志,日後定能有些作爲,所以力主你二人遠去他鄉以成功業,我助你兄弟二十貫錢,做爲盤纏,今後切勿再賭。”朱溫兄弟見夫人慷慨相助,再度跪謝,收了大錢,辭別夫人而去。

那時朱存、朱溫兄弟二人也沒什麼別的出路,爲尋生計,便慕名去投了山東“義軍”,成了亂軍中的兩名士卒。因作戰勇猛,二人逐漸脫穎而出,只是朱存後來戰死他鄉,只剩下朱溫一個,不過因爲兄弟二人關係親密,朱溫對朱存之子倒是疼愛有加,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這件事楊行密雖然知道得不是特別清楚,但大概情況還是瞭解的,當下便點點頭:“自是知曉,那便如何?”

李曜笑道:“朱溫偷鍋,劉阿郎抓過來便打,這豈不就是世上最簡單的道理?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有弓刀。賊敢伸手,當頭一棒;再敢伸手,一刀剁光。”

楊行密這才知道李曜拐着彎兒說自己其實是怕了朱溫,這纔不明白“世上最簡單的道理”,當下面色有些不好,不過李曜這話說得隱蔽,他也只好裝作不知,故作猶疑,道:“道理是不錯的,只是如今朱令公若果然南下,必是挾大勝之餘威,我今將寡兵弱,如何能給他當頭一棒?”

李曜搖頭道:“所謂大勝之餘威,大多是靠不住的。大王想必知曉曹操,當年曹孟德一統中原河北,關中也已歸順,如此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然則挾大勝之餘威南下荊州之後,雖然荊州舉州而降,卻一戰敗於赤壁……如今之朱溫,比之曹操當年如何?相差甚遠!他要來偷揚州,若是趁大王不備,或可有三分勝算,但若大王有心防備,敗朱溫易如反掌。”

楊行密見李曜說得這般肯定,不禁心頭一震,下意識問道:“不知侍郎計將安出?”

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12章 秦王變法(八)第040章 怒闖香閨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十)第070章 陣俘孫揆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第155章 萬家生佛(一)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077章 李曜練兵第174章 規劃未來第212章 秦王變法(八)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093章 守城之術第039章 女兒心思第091章 釣魚軍使第212章 秦王變法(四)第039章 女兒心思第168章 洺州刺史(四)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六)第216章 再續盛唐(六)第005章 今非昔比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136章 如之奈何第211章 掌控四鎮(四)第216章 再續盛唐(六)第171章 虛驚一場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022章 戰術大師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九)第045章 李暄定毒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三)第076章 克用之心第212章 秦王變法(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九)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023章 憨娃揚威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08章 再定關中(十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七)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004章 五郎大才第209章 出鎮河中(四)第030章 殺出重圍第059章 詩激克用第198章 東平王妃第207章 邢洺之亂(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087章 拓跋增兵第203章 汴梁舊事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005章 今非昔比第050章 割發斷恩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105章 兩雄爭鋒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二)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四)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五)第148章 師徒父女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一)第124章 欲收馮道第025章 王弘託孤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164章 接連失利(六)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四)第094章 神木之戰(上)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5章 北都風雲(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042章 吾計敗矣!第164章 接連失利(六)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203章 汴梁舊事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一)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八)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168章 洺州刺史(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七)第212章 秦王變法(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212章 秦王變法(一)第002章 五郎還魂
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12章 秦王變法(八)第040章 怒闖香閨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十)第070章 陣俘孫揆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第155章 萬家生佛(一)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077章 李曜練兵第174章 規劃未來第212章 秦王變法(八)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093章 守城之術第039章 女兒心思第091章 釣魚軍使第212章 秦王變法(四)第039章 女兒心思第168章 洺州刺史(四)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六)第216章 再續盛唐(六)第005章 今非昔比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136章 如之奈何第211章 掌控四鎮(四)第216章 再續盛唐(六)第171章 虛驚一場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022章 戰術大師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九)第045章 李暄定毒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三)第076章 克用之心第212章 秦王變法(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九)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023章 憨娃揚威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08章 再定關中(十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七)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004章 五郎大才第209章 出鎮河中(四)第030章 殺出重圍第059章 詩激克用第198章 東平王妃第207章 邢洺之亂(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087章 拓跋增兵第203章 汴梁舊事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005章 今非昔比第050章 割發斷恩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105章 兩雄爭鋒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二)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四)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五)第148章 師徒父女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一)第124章 欲收馮道第025章 王弘託孤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164章 接連失利(六)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四)第094章 神木之戰(上)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5章 北都風雲(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042章 吾計敗矣!第164章 接連失利(六)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203章 汴梁舊事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一)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八)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168章 洺州刺史(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七)第212章 秦王變法(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212章 秦王變法(一)第002章 五郎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