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

寧渝望着崔萬採,神情微微有些複雜。

這位老師啊,表面看上去圓潤如玉,可內心實在是過於剛烈了。

崔萬採看也不看一眼地方的髮辮,臉上微微有些漲紅,望着寧忠源,笑道:“老寧,我們也算是重新在一條船上了。”

寧忠源哈哈大笑,一把抓着崔萬採的胳膊,“之前讓寧渝拜你爲師,是希望讓你你這個老師去管教寧渝,可沒想到你這個老師衝動起來,可不比他差!”

崔萬採微笑道:“這不是衝動,我比你更瞭解寧渝,我相信他。”

寧渝遜謝,苦笑道:“老師,若是他日我自當一謝師恩,只是如今真不是時候,總督府想要吞我寧家,我寧家也不願就此束手,學生馬上要隨家父帶去攻佔武昌,將來或成或敗,都難免會牽連到老師。”

這一番話實在是寧渝的心裡話,對於這位老師如今的來意,心裡自然是心知肚明。這是崔萬採主動跳上了這艘即將沉入大海的船還不願意下去。

“以千人之力佔領一省首府,此一行九死一生。”崔萬採凝聲道。

“學生明白,只是,有些事是必須要去做的。”寧渝依然保持謙遜的態度,臉上浮現淡淡的笑容,只是眼神裡已經出現了一點星火。

“臨行前,爲師爲你親自擂鼓助威!”

寧渝和崔萬採雖然是師徒,可也是知己,不用再多說了,什麼也不用再說了。

大軍一行緩緩登船出發,初晨的陽光灑在江面之上,泛起了一層波紋。

寧渝站在船頭上,望着江岸上,一道身影正在擂鼓,一聲聲的鼓聲沉悶而有力。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崔萬採放下了鼓槌,大聲吟誦着這一首詞,他的眼角處有些泛紅。

“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寧渝輕聲嘆了一口氣,他明白崔萬採這不是給他念的,而是給這方天地所念,給自己所念,自甲申國變之後,敢於念出這首詞的人,都已經被殺了,更多的人,在心裡默默的念着,忍耐着。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崔萬採終於停了下來,他的眼眶裡蓄滿了淚水,望着已經遠去的船隊,終於嘆了一口氣,在心裡默默的念出最後一句。

“舉大白,聽金縷!”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正當寧忠源帶着寧渝等人趕赴武昌,搶攻蛇山之際,武昌城內也起了波瀾,四處傳着消息,湖北巡撫憲德的撫標三營逃了回來,大清正三品參將嶽凌峰被俘,死傷無數。

這一消息頓時讓整個武昌城沸騰了起來,人人都在打聽着究竟發生了什麼,因爲這件事的發展實在過於迅速,使得許多人都被蒙在了鼓裡,只知道這一次是寧家的人動的手。

在城中四處都有傳言,總督和巡撫想要吃掉寧家,派巡撫兵去鎮壓寧家,結果遭到狠狠一擊,連撫標參將嶽凌峰都被抓了,還被寧家好生羞辱了一番,至於撫標營更是堪稱血流成河。還有人在城中傳言:寧家祖墳突顯異象,相傳是寧家先祖託夢,寧家有天子氣,將來能坐龍位,這才悍然起兵坐反。

城裡傳得沸沸揚揚,可此時的總督府裡,卻是另一番別樣的風景。

“廢物,飯桶,你的一千多人的精銳,怎麼就讓一個小小的寧忠源打的幾乎全軍覆沒?”滿丕怒容滿面,鬚髮戟張,指着憲德惡狠狠道。

憲德此時惶惶如喪家之犬,忙不迭道:“大人,這計劃您也清楚啊!原本我們是打算直接抓了寧忠源,然後接管漢陽城,此事便大功告成,可如今沒想到這寧忠源竟然已經有了防備,再加上嶽凌峰屬實無能,才讓寧忠源趁了這個空子!”

“這還不是你的撫標營都是一幫飯桶!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滿丕怒氣勃發。

憲德雖然已經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可是依然耐心勸解,“大人,縱使那寧忠源有幾分能耐,可手下畢竟只是裹挾了數百亂軍,在我大軍威逼之下,不過如土雞瓦狗,一擊即破,不如派遣督標五營前往平亂,大人建此功業,殊勳顯著啊!”

滿丕聽完這番話,卻氣到已經無力再發作,用一種看白癡的眼神,望着憲德,“說你是豬腦子,你還當真不讓!這件事若是向朝廷報了上去,你我二人不光是吃不到寧家這塊肥肉,我們在朝廷裡就真成豬了!”

這件事讓滿丕十分頭疼,原因很簡單,在如今的大清朝裡,總督這個身份雖然權力很大,但是畢竟不同於後世的那些實權派總督,手下的兵將調動起來需要向朝廷兵部備案,如果沒有得到兵部調兵旨意,隨意動用軍隊,可是犯大忌諱,這個道理跟之前鄭顯時抓寧家把柄時的道理是相通的。

畢竟遠在天邊的康熙皇帝可不是真正的昏庸糊塗,尋常的地方綠營調動,還不會注意在眼裡,可是總督的督標調動是明晃晃的,沒有過硬的理由,遲早會栽在這件事上,畢竟總督你老人家不安坐省城花天酒地,無緣無故調動兵馬乾什麼?莫不是想要造反?

與之相對應的是,越是官小,動用自己的直屬兵馬問題也就越小,因此滿丕才讓憲德的撫標來動手,這樣前面有個總督在頂着,問題也就沒有了。可是這一切都建立在順利無誤的抓到寧忠源,這件事才能抹平過去。

可問題是,寧忠源不僅沒有被抓到,撫標三營還幾乎被人打了個全軍覆沒,連同參將嶽凌峰都被人給抓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處理不好滿丕和憲德都得掉腦袋。

“寧忠源和他的那些亂兵必須死,消息必須封鎖,嶽凌峰也得死!”滿丕臉色陰沉,他不想給憲德擦屁股,可這件事情搞不好也會燒到他的身上,現在不出手,只會被憲德拖下去。

憲德低聲道:“多謝大人,那寧忠源能打敗嶽凌峰,並非漢陽營多能打,不過七百人的軍力,縱使是鐵打的,也翻不到哪去!若是派出督標大軍,寧匪必當嚇得屁滾尿流!”

滿丕有些膩歪憲德的吹捧之詞,只是有些膩歪,當下心裡有些不耐,正準備端茶送客只是,門外的侍衛進來通稟,城防營都司趙儉德有要事稟告,滿丕當下只好忍耐不快,點頭示意讓對方進來。

只是片刻,一名粗矮的漢子門外徑自撞了進來,連滾帶爬,一臉驚惶。

“稟告督憲大人,蛇山....蛇山上出現了亂匪!”趙儉德話語剛落,一陣轟鳴聲響徹天地,震得在場幾人心裡一個咯噔。

完了,出大事了!

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十九章 火炮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
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十九章 火炮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