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

在馬克沁機槍出現之前,騎兵始終都是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關鍵手,也是雙方主帥的最大王牌,而往往自古以來的戰略大家,通常也都是運用騎兵的高手和天才。

而在眼下的華夏當中,真正算得上有能耐的騎兵指揮天才並不算多,至少在目前復漢軍當中,對於騎兵運用也只是處於初級階段,只有寥寥數人善於使用騎兵罷了。

可是對於蒙古人而言,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了馬背上,也從小就開始驅使牛羊羣行動,而這些生活中鍛鍊的知識卻與騎兵作戰暗合,分進、合擊、包圍、羣攻,幾乎都可以從中找到影子,因此他們在騎兵作戰的時候,也更加純熟。

對於眼下的準格爾汗國小臺吉拔都而言,他就是一個十分擅長利用騎兵的將領,只見他親自率領的騎兵千人隊,幾乎是全軍中默契程度最高的騎兵隊伍,所有人的方向都朝向了拔都旗幟所知的方位。

“今日一戰,合該我等出人頭地了!”

騎在馬上的拔都,臉上浮現出一絲潮紅,很顯然他現在的心情十分激動,甚至雙手都有些微微發抖,這對於這個常年生活在馬上的漢子而言,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情。

拔都之所以如此激動,純粹是因爲在眼下的準格爾軍中,作戰方式跟過去已經大相徑庭,他們跟清廷一樣開始走上了火器這條發展道路,往往都是利用火器消滅敵軍,以致於傳統的騎射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而這一切都使得拔都內心深深爲之失落。

如今他就要向大汗證明,在無堅不摧的騎兵面前,火器只不過是孩童的玩具罷了!

不僅僅只有拔都這麼想,其他的準格爾汗國騎兵們也都深深憋着一口氣,他們騎着戰馬,手中揮舞着長矛,馬背上還掛着短弓,一路馳騁向前,士氣如虹。

“蒙古鐵騎,確實不同凡響!”

在復漢軍大陣中,寧渝臉上帶着些許讚歎,畢竟上萬騎兵馳騁沙場的氣勢確實讓人感覺到無可匹敵的感覺,可是寧渝心裡也並不擔憂,因爲眼下的復漢軍,在應對這種鐵騎衝鋒的攻勢前,已經具備十分純熟的經驗。

只見在復漢軍陣後,大量的火箭彈終於展露出了身影,用這些發射速度更快的火箭彈來對付馳騁的騎兵,不僅具備良好的殺傷效果,而且其發射時的聲勢也更讓對方騎兵容易發生混亂,因此成爲了如今復漢軍的制勝武器。

“咻——咻——咻——”

當復漢軍士兵們齊齊點燃了火箭彈之後,無論是復漢軍還是準格爾軍,頓時都被眼前的驚人一幕所吸引,甚至有人不自覺都長大了口。

只見天空中出現了數百道火焰,它們用一種無可匹敵的速度飛快地劃過一道弧線,就彷彿是流星火雨一般,一頭栽進了正在衝鋒的準格爾軍中。

“轟隆隆——”

劇烈的轟鳴聲瞬間遮蓋住了陣前的槍聲,在一陣人仰馬翻當中,數百衝在最前面鐵騎頓時栽倒在地,而緊接着衝過來的戰馬似乎也被這種轟擊給嚇住了,不少馬兒都已經開始往後調轉馬頭,死活不肯再往前前進,以致於後面的馬兒止不住勢頭,跟前面的騎兵撞成了一團。

在無邊的混亂之中,拔都拔出了自己的馬刀,狠狠砍殺着前面的騎兵,一邊砍殺一邊道:“不要堵在這裡,跟我衝,殺光他們!”

與此同時,還有許多準格爾汗國的騎兵們也都紛紛效仿,他們徑自直接砍殺着前方的將士,以便於給後續的大軍掃清道路,只見血雨紛飛中,夾雜着大量的殘肢斷臂,看上去卻顯得十分驚悚。

在火箭彈、火炮肆意轟擊騎兵的時候,準格爾騎兵依然在努力往前,大量倒伏的屍體幾乎都被騎兵給踩爛了,馬蹄每一次踏上地面時,幾乎都要陷進血水之中。

“想活命,就跟我衝!”

拔都手中舉着馬刀,另一隻手控制着繮繩,臉上帶着濃濃的血腥,他大聲呼喝着手底下的士兵們,卻是隱隱約約成爲了全軍的箭頭,衝在了最前面。

他不懂漢人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可是他心中也明白,這一仗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只有衝上去,才能活下來!

而此時一直在陣後的復漢軍騎兵們也開始動了,其中在最前面的便是寧楚的兩個胸甲騎兵團,一共整整三千人排成了一個鋒銳的箭頭,而在他們的身後則是其他漠南蒙古人組成的衝擊騎兵,加起來也有上萬人之衆。

站在三千胸甲騎兵團最前面的箭頭部位的,便是當今第一胸甲騎兵團團長寧承祖,他騎在一匹高大的阿拉伯馬上,手中平平地端着騎槍,臉上則顯得十分平靜,似乎並沒有把眼前的敵人真正放在眼裡。

要說起跟蒙古騎兵的交戰,寧承祖是有相當的經驗的,正是他在八里橋一戰中徹底打崩滿蒙馬隊,才迅速奠定了勝利,因此對於滿蒙騎兵,寧承祖自然不會有什麼畏懼,他有的只是無盡的戰意。

整齊而有序的馬蹄聲如同雨水一般響成了一片,相對於其他的復漢軍,復漢軍騎兵往往在很多時候都會顯得十分沉默,他們並不會高聲嘶吼,只是沉默地端着騎槍,然後等待着撞擊的一刻發生,而這一刻就將決定死亡,要麼是敵人死,要麼是自己亡。

瞧見了復漢軍的騎兵開始發起進攻,拔都的臉上帶着些許冷意,很顯然漢人的騎兵讓他感受到了威脅,那種整齊劃一的節奏感,讓他下意識想要逃離戰場。

“漢人騎兵?終於出來了!”

對於拔都而言,只要將眼前的復漢軍騎兵徹底消滅乾淨之後,他們就能直面復漢軍的火炮陣地,而準格爾的士兵都帶了鐵錘和栓塞,到時候只要把栓塞打進炮管當中,那麼這炮暫時就廢掉了,此戰也就贏了一大半。

“殺掉他們!”

在拔都發出如同狼一般的嚎叫,他帶着身後的準格爾騎兵們,狠狠踢了一下馬腹,卻見準格爾騎兵的速度卻是又加快了幾分,而且原本寬鬆的橫陣卻是開始變得密集了許多,在漫天的煙霧之中,準格爾兵騎兵們的威勢達到了巔峰。

不得不說,即便是在這個槍炮即將大興的時代,蒙古騎兵依然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強大,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幾乎擁有與生俱來的高超騎術,而長期遊牧鎖所鍛煉出來的箭術,也使得他們在黑海、裡海、乃至伏爾加河等地聲名遠揚。

五百步,

二百步,

一百步,

在距離逐漸拉近之時,拔都高高揮動手中的彎刀,他的目標是衝在最前面的一名復漢軍騎兵,而對方則是舉着一柄長長的騎槍,看上去拔都並不佔便宜。

可是拔都自己心裡明白,他之所以選擇用彎刀而不是長矛,便是他相較其他人更加靈活,自信能夠躲過對面的騎槍刺擊,而只要能躲過這一擊,他手中的彎刀就能夠看下敵人的頭顱。

“砰——”

當雙方騎兵撞在了一起的時候,騎槍所發出的劇烈碰撞聲響成一片,無數名騎兵從馬上紛紛跌落下去,而鎧甲的摩擦碰撞聲幾乎讓人牙齒都爲之發酸。

拔都的確躲過了復漢軍騎兵手中的騎槍,可是他的彎刀也並沒有真正命中對方的脖子,而是命中了對方的騎槍,將那杆長長的騎槍給砍成了兩截,而此時一旁的另一根長矛卻狠狠戳了過來,卻正好戳在了拔都的鎧甲上,將拔都的身體直接撞了下去。

旁邊的復漢軍騎兵感覺到些許遺憾,他的那一矛若是戳中要害,或許還能擊殺掉對面的敵軍,可是眼下卻只是將他打落馬下,也不知究竟殺了此人沒有。

躺在了地上拔都感覺眼前幾乎一黑,後續的騎兵衝鋒踩在他的身上,幾乎將他的骨頭都給徹底踩斷,僅僅只是那麼一瞬間,他幾乎回想起了一切,從幼年開始第一次騎馬,第一次射箭,再放養牧馬,成親生子,那些美好而難忘的場景很快就涌上了他的腦海裡.......

只可惜,這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躺在地上的拔都幾乎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騎兵正在馳騁而過,越來越多的馬蹄踏在了他的胸口之上.......

就在此時的戰場之上,復漢軍騎兵與準格爾騎兵的衝撞,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結果,只見大量的士兵和馬匹屍體倒伏在了土地之上,還有許多無主的馬兒正在四處奔走,只不過頗爲惹眼的是,倒下去的大部分都是準格爾騎兵,人數更少的復漢軍士兵反倒傷亡較低。

身在局中的騎兵們並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可是位於陣營兩端的君主們,卻能看到剛剛那一瞬間的經過——復漢軍胸甲騎兵團的三千騎兵,幾乎就像一把鋒利的長矛,直接插入了準格爾騎兵的陣營之中,並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和障礙,所有膽敢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幾乎都被挑翻到馬下。

而有了這麼一把鋒利的長矛在前衝鋒,後續漠南蒙古的騎兵們則是繼續擴大這個傷口,他們的攻擊能力雖然不如胸甲騎兵那麼犀利,可是勝在數量衆多,一時間也就遏制住了準格爾騎兵的攻勢,雙方開始緩緩進入了纏鬥階段。

.........

在騎兵作戰陷入了纏鬥的當口時,復漢軍陣前也出現了十分慘烈的一幕,負責拖住復漢軍步卒的準格爾軍,幾乎用一種不顧一切的打法,他們迎着復漢軍的火炮轟鳴抵達到了陣前,與復漢軍進行極爲殘酷的互相轟擊。

“砰——”

“砰——”

“咻——轟隆隆——”

復漢軍整整三個騎馬步兵師排成了三條橫陣,他們每一次扣動扳機,都幾乎製造出了一片彈雨,將涌上來的準格爾軍徹底擊打在地,粉碎了他們的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擲!”

陣前的一名復漢軍少尉軍官,手中揮舞着軍刀,正指揮着士兵們點燃手中的手榴彈,隨後便狠狠扔了出去,鋪天蓋地的小黑點也帶來了大量的傷亡,只見準格爾軍如同被割草一般,紛紛撲倒在地,血流成河。

如果說在戰前的時候,準格爾軍的士氣還算比較高昂,可是當戰鬥發展到了這個階段時,士氣幾乎無可避免地低落了下去,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體現在準格爾軍已經攻不動了,他們的數量儘管依然很多,可是卻沒了那種銳氣。

因此,在戰局出現這種變化時,復漢軍這邊看得出來,準格爾軍也能感受得到,他們當中開始逐漸出現騷亂,甚至有人開始往後退。

噶爾丹策零望着眼前戰場上的這股動靜,眼睛中卻是閃過一絲殺氣,他恨不得將這些膽怯的鼠輩給一刀斬了,可是眼下戰局混亂之際,卻只能將勝利寄託在他們的手中

“大汗,陣前局勢不妙,或許應該早日考慮後路........”

準格爾汗國大臣格策跪伏在地上,聲音中帶着些許顫抖,很顯然他知道這句話將會觸怒大汗,可是爲了準格爾考慮,卻是不得不說。

可是,格策如果再不開口,就只能眼睜睜看着準格爾軍徹底與復漢軍廝殺在一起,到時候雙方就只能你死我活,不倒下一個不算完——如果準格爾軍佔據優勢或者是均勢,那他自然也不會多話,可問題是眼下的局勢對準格爾軍卻是越來越不利了。

噶爾丹策零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退?往哪裡退?”

“漠北浩瀚,處處皆可藏身,還請大汗.......”格策硬着頭皮回答道,可是他一邊說着,渾身上下的冷汗卻一直在流。

“砰——”

還沒有等格策說完,噶爾丹策零卻是狠狠將旁邊的一張小几子給扔了過來,將他直接砸翻在地,而在格策暈暈乎乎之際,便已經聽到了噶爾丹策零的咆哮聲。

“住嘴,該死的東西!你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情況,一旦我軍退了,你以爲復漢軍會放我們從容離開嗎?他們只會從背後將我們徹底擊潰!”

實際上,噶爾丹策零也不僅僅在責罵格策,而是他自己的內心也有些許動搖,可是他的理智告訴他,如果現在撤退,恐怕真的是死路一條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六十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十八章 收徒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九章 雲夢礦鹽
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六十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十八章 收徒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九章 雲夢礦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