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

練潭鎮,空氣有幾分沉悶,烏雲在隱隱約約聚集着,似乎馬上就會迎來一場暴雨,洗刷着世間的污垢。

清軍在營帳中或坐或趟,許多人解下了身上沉重的棉甲,圍着一塊烤火,只是氛圍極爲寧靜,衆人似乎都沒有想着說一些什麼,只是靜靜地等待着,卻是有人掏出半塊有些發黴的紅薯,放在火上烤着,飄散着誘人的香味。

綠營兵不比八旗兵,他們原本就不受重視,打仗盡往危險的死路上趕,平日裡的吃食也是能短就短,能缺就缺。特別是最近這幾日,軍內的物資漸漸少了,綠營兵也就多捱了幾日餓,眼下能有塊烤紅薯,那就相當不錯了。

老陳頭扛着鳥槍一瘸一拐走着,踏過營中的污泥,濺起了一身的泥點子,也毫不在意。他的腿在前幾日裡攻打復漢軍負了傷,也沒有得到醫治,只是簡單地用布條包紮了一下,眼看着傷口上已經開始逐漸腐爛,混合着血漬發出一陣惡臭。

二牛在第一日攻打練潭鎮時,便直接死在了復漢軍的炮火下,一顆實心彈直接將他的半邊身子都給炸飛了,當場便斷了氣。

老陳頭看着這個跟着自己出來的小老鄉,就這般慘死戰場,也沒有什麼悲傷的情緒,臉上反倒有幾絲欣慰,畢竟這年頭只有活人受罪,死了就再也不用受罪了。

在後來十餘日的攻擊中,老陳頭一直都是打着頭陣,可偏偏福星高照,這戰場上的槍子炮子都繞着彎,竟然讓他一直都毫髮無傷,一直在前三天的那一場攻擊中,才傷了腿,可是性命算是撿回來了。

老陳頭一瘸一拐,慢慢挪到了到了衆人生火的地方,卻是揀了一個地方坐着,望着正在烤着的紅薯,露出了幾分垂涎的神色。

“老陳頭,你今日卻來此地做甚?莫不是又要來騙吃騙喝?”一名斜倚在一旁的清軍咬着一根草枝,稚氣的小臉上透露出幾分桀驁不馴,衆人一聽此言哄場大笑,讓這沉悶的氣氛顯得活躍了幾分。

老陳頭嘿嘿一笑,卻是將手伸到了火上,嘟囔道:“小子,你陳大爺能活到今天,那靠的可全是一身的本領,你可看到那些不曉事的,都在地裡埋着哩。”

衆人一聽卻是來了精神,這當中很多人都是認識老陳頭的,大把的年紀可沒白活,至少別人都死了,唯獨他還活着好好的,這已經算得上頗爲神奇了。

老陳頭卻是得意一笑,“如今戰場可不比過往,那楚逆的炮子打得又遠又準又狠,火槍也是了不得,若是直愣愣打下去,遲早會死在楚逆手裡,可要你想跑,那苦力營也不是什麼好待的去處,遲早得死在裡面!”

這番話卻是說中了大傢伙的心思,現如今大傢伙也算是看明白了,這所謂的楚逆可不比尋常的山匪亂民,光是武器裝備就比清軍好上一大截,在這種情況下還硬着脖子打,那不是找死嗎?

“想要活命,那就得學會察言觀色,要暗中觀察形勢!”老陳頭看着衆人的注意力都已經集中了過來,當下眼疾手快便將火上的紅薯取了下來,當下也顧不得燙,便往嘴裡塞。

衆人一看這老陳頭竟然做出這等事,當下便怒不可遏,一齊圍上去抱以老拳,還有人硬生生要從老陳頭的嘴裡,將這半塊發黴的紅薯奪下來。

老陳頭也顧不得身上捱打,努力咬着紅薯吞了下去,可是這剛剛烤熟的紅薯,光是慢慢吃都燙得狠,可如今就這麼直接吞進了肚子裡,燙得他在地上蜷縮成了一團。

“這老東西,呸!”

一旁的衆人臉上都有些不好看,可如今這紅薯已經被老陳頭吞下了肚子,也不好再糾纏不休,只是各自又在老陳頭的身上狠狠踢了幾腳。

老陳頭好半晌才緩過來,他得意地笑着,“都告訴你們了,要暗中觀察形勢,這可不是俺在藏私....”

眼下清軍的局勢正在逐漸惡化當中,從縮減綠營兵的吃食開始,便是一個信號。可此時的清軍大營高層中,已經陷入了真正的混亂。

當桐城來的信使,帶着一身的血污和泥污滾進了康熙大營之後,所有人的內心都咯噔了一聲,大事不妙了!

果不其然,當康熙顫抖着看完桐城送來的急信後,臉上浮現出一片嫣紅,緊接着一大口鮮血直接吐在了信紙上,整個人就這麼歪歪地倒下了。

衆人一片驚呼,卻不知該如何是好。馬齊作爲首席滿洲大學士,一直都緊跟在康熙身邊,行事破有決斷,當即下令禁止帳內所有人不得外出,隨後便召來了當值御醫,開始爲康熙緊急醫治,在好一番折騰後,算是把康熙這條老命給撿了回來,可是卻也一直昏睡不醒。

馬齊在羣臣當中的威望還是頗足,便帶着諸位大臣和將軍,一起查看了桐城的求救信,此舉雖然有些許違逆,可是當下畢竟狀況緊急,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桐城已經被複漢軍三萬大軍所圍困了!隨時有可能失守!

這一消息卻是衝擊得衆人腳跟都有些站不穩了,大家也終於明白,爲什麼康熙看到這一消息會直接吐出血來,實在是這一點太過於要命了!

桐城是什麼地方?那是現在這七八萬清軍,連同安慶城內一萬多清軍的生死線,若是丟掉了桐城,則意味着他們的後路已經徹底被斷,而且大軍的後勤輜重也都佈置在桐城,沒有了桐城的後勤物資供應,怕是不到半個月,大傢伙都得成軟腳蟹。

衆臣一片譁然,現如今這個消息還是被封鎖在了這間帳篷裡,按道理來說也不會影響到軍心,可問題就在於,康熙眼下昏迷不醒,若是遲遲在此等候,怕是撤軍都晚了。

帳內的滿漢大臣都有些驚慌失措,就連馬齊在得到這個消息後,都有些腦袋發暈,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復漢軍不是南下江寧了嗎?又是如何在短短時間裡殺到桐城去了?這一路上的清軍呢?只是這些問題,在此時卻沒有任何人能給他答案。

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
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