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表彰

針對淮北鹽幫的問題,寧渝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無論從哪方面着手,都有些無力,不過可以想到的是,隨着寧傢俬鹽的越發興盛,淮北鹽幫的出手是不會停止的。

這一次不過是一道開胃菜,用意就是告訴寧家,趕快收手。

寧忠景打算找人去跟對方試着談判,很明顯,目前的寧家奈何不了遠在兩淮的鹽幫,力量更是不及對方,除了和談別無他法,而這次打擊桃花山,也給和談增添了籌碼。

這方面的問題寧渝沒有去接觸,而是回到了雛鷹營,開始準備進行戰鬥表彰大會。

嚴格來說,在寧渝的多番準備下,這些雛鷹營的學兵根本就沒有開過幾槍,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拼搏,就像是一次度假式的戰鬥。

不過寧渝依然決定進行敘功,這一番也是爲了考慮到士氣,畢竟有功不賞會嚴重破壞雛鷹營的凝聚力。

因此,寧渝回到雛鷹營後,跟一幫參謀處的一羣人制定好了表彰大會的流程,還抓緊去寧家鐵匠鋪去制定了一批勳章。

在如今這個年代,無論是綠營兵還是八旗兵,立功後都是給賞銀,戰前會臨時加碼,以激勵士心,可是這種表彰只限於數人至十餘人,比如先登,比如破城,賞額也往往十分豐富,像先登賞銀就是五十兩左右。

可是寧渝希望建立的勳章制度是能夠推廣到營中更多的人,讓每個人都能成爲表率,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其他人的進步,而不是淪爲精英的遊戲。

在康熙五十八年冬月二十五,寧渝在雛鷹營的訓練場上召開了雛鷹營的戰鬥表彰大會,紅旗招展,士氣如龍。

此時的雛鷹營分爲兩大部分,分別是正營學兵與輔兵營,輔兵營是寧渝這次打完仗正式設立的機制,主要收納無法進入正營但仍然有一定戰力的士兵,這些人在平時負責營地的修剪,在戰時負責打掃戰場,不承擔主要作戰任務,這種機制與綠營的戰兵與守兵頗爲相似,因此也不足爲奇。

寧渝站在臺上,望着臺下的數百名學兵和輔兵,大聲喊道:“我們雛鷹營的第一戰,打的漂亮!打出了男人的氣勢!我爲你們感到驕傲!”

這句話是發自肺腑的,他們纔是寧渝如今最大的依靠和底牌,是那張能夠打出去的王。

臺下的學兵們的眼睛有些微紅,這羣少年們正處於人生最關鍵的時候,而寧渝就是指引他們前進的兄長,同樣也是他們最大的依靠。

“接下來,我將爲這場戰鬥中奉獻的人,進行授勳。何爲勳章?即獎勵戰功,目前雛鷹營只授忠勇與忠武兩級勳章。”寧渝的話語剛剛落下,便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

“董策,訓練有功,指揮有功,授三等忠武勳章,可授田五畝。”

“許成樑,謀劃有功,指揮有功,授三等忠武勳章,可授田五畝。”

“常有財,訓練有功,指揮有功,授三等忠武勳章,可授田五畝。”

........

全程授勳下來,董策、許成樑和常有財三人獲得三等忠武勳章,其餘八名隊長獲得三等忠勇勳章,十四名學兵獲得四等忠勇勳章。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新的激勵方式比起單純的獎勵銀錢更加高效。

寧渝爲了突出勳章的重要性,專門找家族要了三千畝的軍功田,這些田便是要在未來授給雛鷹營士兵,以激勵他們作戰。因此勳章也綁定了軍功田,像董策等獲得三等忠武勳章的軍官,可以得到五畝田地。

至於忠勇勳章,則專門授予士兵及低級軍官,像那些隊長獲得的三等忠勇勳章,可以獲田三畝,四等忠勇勳章可以獲田一畝。

別看小小一畝田,在這年頭是能賣七八兩銀子的,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真正的根本。

對於那些學兵來說,是能夠感受到勳章裡的沉重的,畢竟這年頭,有塊田比什麼都更重要一些。

寧渝望着臺下激動的學兵們,大聲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兄弟們,未來前景可期!還望大家繼續努力殺敵!”

這麼一番激勵過後,寧渝能夠明顯感受到越發蓬勃的士氣,心裡暗道:“如果這不是兩百人,而是兩萬人,這湖廣屬誰可就難說了!”

想到這一點,寧渝也沒有懈怠,繼續安排好士兵努力訓練,另一方面便是快馬加鞭趕到了制炮坊。

如今的雷駝子頂着個制炮大師的名頭,因此平時也不會親自下去幹活,都是指揮着手下的徒弟來制炮。

見到了寧渝不畏寒冷風雪趕過來,雷駝子的目光有一些異樣,他實在是無法將眼前這個有些黑瘦的身影,跟寧家少爺這個身份聯繫在一起。

這啥時候大家豪門子弟都這麼拼了?

不過雷駝子也明白寧渝的來意,連忙道:“原先試驗過,這新炮採用的熟鐵雖然比起之前的生鐵要強上許多,可畢竟只是熟鐵,還是會出現炸膛的情況,打不到那麼遠,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公子說的那種炮是鑄不成了。”

寧渝輕嘆口氣,道:“原本這炮用青銅鑄成會更加堅固一些,也不會輕易出現炸膛的情況,可如今銅價高昂,只能選擇熟鐵製造,所幸如今礦山用高爐鍊鐵,出熟鐵的產量也高了起來。不過還請雷大師在熟鐵的範圍內,製成這雷氏炮。”

雷駝子嘿嘿一笑,“這便是我這一個多月來的成果,還是用熟鐵鑄炮,不過在原來的鐵模製炮法的基礎上,再進行了改進,試了一種新的辦法,可以讓炮管的內層比外層先冷下來。”

寧渝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是瞭解制炮的,在制炮剛剛完成後,如果依靠自然冷卻都是由外往內,就會導致外層比內層冷的快,這樣一來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就會形成層層膨脹的結果,使得炮管的強度降低,也就更容易炸膛。

因此聽到雷駝子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時,寧渝內心有些激動,催促道:“還請大師解開小子心中疑惑。”

雷駝子笑道:“原先老頭子還想不透,後來想到了這一點,既然這炮芯已經換成了鐵的,爲啥不做成空心的?”

“後來老頭子發現,只要在裡面加上一條管道,然後加水,就可以讓炮膛內先冷卻,這樣鑄炮比起原先的鐵模鑄炮,要更強上幾分,因此如今新鑄的這六斤雷氏炮,打起來也有個兩裡地。”說到這裡,雷駝子一臉洋洋得意的表情。

寧渝笑道:“您老是真的高,小子是徹底服氣了。”

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
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