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

道門火藥,任海川提供?!。

一個問題,如同驚雷炸響在任海川的耳邊,不單單任海川任老道,就連高明也是滿臉震驚!

電光火石之間,高明恍然大悟,在很早以前,他就隱約間感覺有一個問題,現在聽了謝直的問話,纔算是徹底想明白。

這個問題就是——邢縡等人出身彌勒教,爲什麼會使用道門火藥。

衆所周知,彌勒教“曲解”佛門經典,打着佛門的旗號愚弄百姓,這才得以發展壯大,不管如何,相對於道門,他們的“血緣”和佛門更深厚一些,如果一定要用的話,爲什麼不用佛門的手段,卻選擇了道門的火藥?

因爲佛門沒有,而道門纔有火藥嗎?

那麼問題就來了,彌勒教是如何確定道門擁有火藥配方的,而且還能確定道門火藥的威力,遠遠大於民間火藥的威力?

這要是說黑衣人對道門火藥沒了解……說不過去吧?

就算彌勒教的黑衣人對道門火藥有所瞭解,但是要炸燬武庫,沒個真正的明白人在一邊指導,也說不過去吧……

縱觀灞水碼頭大火和長安武庫大火兩個案子,擁有道門背景的,除了任海川任老道,還有誰!?

高明想到這裡,心中頗爲複雜,怪不得任老道給淮南一方幫忙的時候,除了被小義逼着辨認黑衣人的相貌,從安祿山府邸中找到了一個黑衣人之外,其餘的事情,都跟道門火藥有關,什麼確認灞水碼頭那一船火藥是出自道門,什麼介紹道門火藥的淵源,連孫思邈留在長安城徒弟的舊宅,都是他認出來的,敢情,這纔是人家的專業啊……

仔細算算,可不是嘛,人家任老道對淮南一方偵破案件的推動,起作用的地方,基本都圍繞着“道門火藥”這四個字……

要說任海川跟炸燬長安武庫的三千斤道門火藥沒關係,高明自己都不信!

高明想明白這一切之後,不由得一聲長嘆,可惜了……

一來,他一直以任海川任老道爲自己的救命恩人看待,不希望他捲入到長安武庫大火之中。

二來,高明斷然沒有想到,能夠炸回長安武庫的火藥,竟然是任海川任老道提供出來。而且他不光提供了火藥,跟自己還沒說實話。

這種“我信任,你卻不信任我”的感覺,讓高明很是受傷。

轉頭再看任老道。

原本跪在房間的地面之上,如今已經完全癱倒,僅靠一隻右手支撐着上半身,即便如此,右手還在不停的抖動,帶着他那張刀條子臉,也在不斷的顫抖,抖動之中,一股蒼白。

得,實錘了。

人老道行走江湖多年,有什麼能耐暫且不說,最起碼,喜怒不形於色,如何也是能夠做到,那現在看他這表情,絕對是被謝三郎一句話問到了心尖子上,驚駭欲絕之下才如此表現。要不然的話,怎會如此?

就在這個時候,謝直又突然開口說話。

“任海川,聽清楚!今天這番話我只說一遍。

剛纔我一進門就告訴你了,你與我淮南之間,沒有救命之恩,卻有同袍之意……

我淮南行事,歷來是非分明。

同袍之後,如果你背叛我淮南,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取你性命,但你如果一心一意被我淮南着想,那同袍之前的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今天,我看在高明的面子上,把這個機會給你。

現在,不說實話,就是選擇與我淮南之間各割袍斷義,不再認同袍之情,那我也就沒必要對你客氣了,我淮南行刑問供的手段,想必你在江湖之上也有所耳聞,今天就是今天了,正好讓你親身體會一番。

如果你說了實話,考慮到你與高明之間的同袍之誼,以及在偵破長安武庫一案之中也多有助力……”

說到這裡,謝直特意頓了一下,微微俯身,死死盯住任老道的雙眼,沉聲說道:

“別的不說,無論如何,我謝直謝三郎,保你一條性命!”

威逼利誘,很簡單的手段,最終效果,卻要看誰來用!

謝直一語出口,任海川頓時眼前一亮。

“淮南王”在江湖中名聲顯赫,雖然更多的是惡名,足以可使小兒止啼,但是,與心狠手辣,睚眥必報等等惡名相提並論的,卻是言出必踐!

仔細想想,謝三郎從開元二十三年嶄露頭角,直到到現在,可謂言必行,行必果!

唯一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殺安祿山,但是瞭解內情的都知道人家“淮南王”是如何辦的,窮追八百里,連抗三道聖旨,在自家謝老爺子親自出面的情況下,竟然單人獨騎追到黃河之中,對着安祿山連劈兩刀,要不是安祿山命大,肯定要死在白馬渡口。

這一件事情,雖然沒有辦成,但是無損淮南王謝三郎“言出必踐”的威名,甚至因爲這件事,還隱隱有“金身不敗”的架勢。

現在謝直說了,你說實話,我保你性命。

這是來自淮南王的承諾,千金難求!

無論在朝野還是江湖之中,都是一面免死金牌,容不得人老道不動心。

不過此事終究有關他的性命,任老道也不得不多問了一句。

“此言當真?”

謝直冷冷一哼,閉口不言,雙眼睥睨,頗爲不屑。

這一幅“你愛信不信”的架勢,倒是讓任老道心中大定。

人家謝三郎乃是堂堂“淮南王”,對你一個跑江湖的野老道,做出“保命”的承諾,你還敢質疑!?沒下令砍了你就算是客氣的了,還指望這人家謝三郎有啥好臉色不成?

說實話,謝三郎現在如果滿臉笑容、言語客氣,極力說服任海川相信自己的話,任老道還真就不敢信……

現在,正好。

都到這時候了,還有啥可說的?任老道得了“淮南王”的承諾之後,這才說了實話。

那一船道門火藥,以及炸燬長安武庫的三千斤火藥,確實與他任海川任老道有關係,不過,謝直說是他提供的,還不太準確……

任老道提供的,僅僅是一份配方。

當然,這一份配方之中,不僅僅有道門火藥的成分配比,還有包括一套製作火藥的獨門手法,乃是道門不傳之秘,要不然的話,按照這份配方製作出來的道門火藥,也不會在威力上遠遠超過民間火藥的威力。

話說這配方不是人家孫思邈整理出來的嘛,怎麼就到了任老道的手裡呢?

原來,人家任海川任老道,也是有正經師門傳承的,別看他行走江湖一副道人打扮,既不修仙也不煉丹,經常被江湖中人戲稱一句“野道人”,但是人家也是擁有譜牒的道門中人,只不過如今師門落寞,僅剩下他一人獨自求存,蹉跎多年,一事無成,人家任老道自覺對不起師門的培育,沒臉把譜牒拿出來自證清白,這纔有了“野道人”的稱呼。

提起師門,任海川的感情頗深。

他本是嶺南孤兒,在三歲上死了爹孃,有沒有親族護持,眼看就要在爹孃身邊凍餓而死的時候,也是他命不該絕,巧遇下山遊歷的恩師,將他帶在身邊,悉心教導,這纔有了三十年後嶺南江湖之上的一位“野道人”。

“師門”二字,對於任海川來說,不僅僅是學道習武的地方,還是一個“家”。

縱然他上山之後,師門已經破敗地不像個樣子,滿打滿算,只有任海川和他師父兩個人而已,至於譜牒,大唐官方對僧道的官方認真憑證,更是僅有一本,但是任海川任老道,依舊將師門的樣子牢牢地印刻在大腦之中,所謂人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就是這個意思了。

而且,這種情感也不僅僅是嫌棄不嫌棄“家貧”,還有一份榮譽感一直縈繞在任海川的心頭,伴隨着他成長。

榮譽感?

兩個人的師門,就一份譜牒,還能有啥榮譽感?

嘿,對了,就是有!

別看任海川的師門如今沒落的不像個樣子,但是再往前倒兩代,那也是嶺南道門中一個響噹噹的字號!

別的不說了,任老道的師祖在世的時候,也曾從嶺南一路遊歷前往長安城,到了長安之後,更是因爲道法精深博得了諾大的名號,要不然的話,也不能和道門前輩孫思邈相識、相知,最後變得交情莫逆,甚至還追隨孫老道長,親自參與了對道門火藥配方的整理。

也正是因爲這一次道法的交流,和隨後的整理,讓任海川的師祖掌握了道門火藥的配方。

當然,也正是這一次的長安之行,讓任海川的師祖招惹到了長安權貴,給自家師門引來了滅頂之災,具體是誰,又是如何的災禍,語焉不詳,不過最後的結果卻很明確,三十七名道長雲集的道觀,聲震嶺南的師門,一夜之間煙消雲散,只剩下了一名區區十歲的小道童,也就是任海川的師父了。

任海川還清晰地記得,他師父在臨終的時候,不斷向他強調。

第一個,將師門經典,包括師祖帶回來的道門火藥配方爛熟於心之後,就找個隱蔽的地方封存起來,待來日師門傳承不斷的時候再能重現於世。

第二個,師門經典博大精深,只要學好學通之後,自然能夠道法精深,警告他前往不要小覷自家師門的傳承,能夠與老神仙孫思邈討論多日的道法,斷然不是什麼上不了檯面的貨色,如今師徒二人道法不精,一來是師門大禍的時候,師父本身才區區十歲,自己還沒有學明白,二來是他自己爲人魯鈍,難以領會自家師門道法之中的精髓,才讓自家師門逐漸沒落。

第三個,更加直接,任海川師父把自己的譜牒傳承給了任老道。

任海川還記得,師父交代完這些之後,有了迴光返照的跡象,一雙乾枯的雙手,死死抓着任海川,對他說道:

“貧道收你入門之後,一直沒有賜下道號,等得就是這一天。

長安權貴兇猛,滅了咱們師門之後,僅僅有貧道一人逃出生天,也僅僅剩下了一張譜牒。

貧道道號玄一,譜牒之上,也是玄一。

如今把譜牒傳承給你,也把這道號玄一傳承給你!

記住!

一來,有了譜牒和道號,你就是玄一,不必再前往官府變革,也省去很多麻煩。

二來,咱們師門,如今直接改名就叫玄一派,你便是第二代掌門人,終你一生,拼盡全力,也要將咱們玄一派發揚光大,重現你我師門曾經的輝煌!

三來,等你日後收徒,臨死之際,也要將道號和譜牒一同傳承下去,直到玄一派真正發揚光大之後,才能更改掌門人的道號。

最後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玄一派,終身不得入長安!”

那個時候,任海川早就淚如雨下,答應師父,日後就更名玄一,終其一生,也要將玄一派發揚光大。

且不說師徒二人天人永隔,只說任海川,答應師父是答應師父了,態度算是有了,但是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玄一道長之所以在臨終之際,將譜牒和道號一起傳給任海川,就是怕長安權貴還沒有忘卻當年之事,繼而影響到嶺南官府對師徒二人窮追猛打,甚至在報備玄一兵解的時候,直接收回玄一的譜牒,徹底斬斷師徒之間的傳承。

這樣一來,任海川想要藉助官方力量將師門發揚光大,根本沒戲。

不借助官方力量,僅僅憑他這半吊子道法,還有那區區一張譜牒,想把師門發揚光大,可能嗎?

假設。

好不容易找到一塊良才美玉,我看你骨骼清奇,日後發張壯大玄一派的衆人,就交給你了……

人家不得問問,道長法號如何稱呼?在那座仙山修煉,又是在哪座大川用功?

一來二去,幾句話還不就露餡了?

人家一聽,啥,玄一派,這麼大的名字,就你一個人?你還道號玄一,還是第二代掌門人?

怎麼聽着這麼不靠譜……

再一打聽,連個修煉的地方都沒有……

得,回見吧您嘞!別跟着我哈,再跟着,衙門口告你詐騙去!

任海川一開始還滿腔熱血的,到了後來,打擊越多,熱血漸涼……到了最後,乾脆不提這事兒了,直接也“野道人”的名號,浪蕩江湖二十年……

直到半年前,彌勒教的人,找到了他……

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291章 人走政不息第245章 全國治安模範縣第397章 避嫌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442章 刺啦……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461章 混賬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46章 縣尊問案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549章 攔不住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29章 讓他查!第547章 還有人!?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593章 上牆!第56章 真相大白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465章 衝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587章 因爲……案子!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539章 連環計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394章 主導權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449章 刺殺局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360章 姑侄說三郎第643章 送行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198章 美娘案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446章 突襲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457章 返洛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202章 你來啊第149章 蕭夫子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68章 交差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446章 突襲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503章 第一局第85章 拜帖第69章 再次勘驗第676章 金!箭矢……
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291章 人走政不息第245章 全國治安模範縣第397章 避嫌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442章 刺啦……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461章 混賬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46章 縣尊問案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549章 攔不住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29章 讓他查!第547章 還有人!?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593章 上牆!第56章 真相大白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465章 衝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587章 因爲……案子!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539章 連環計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394章 主導權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449章 刺殺局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360章 姑侄說三郎第643章 送行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198章 美娘案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446章 突襲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457章 返洛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202章 你來啊第149章 蕭夫子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68章 交差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446章 突襲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503章 第一局第85章 拜帖第69章 再次勘驗第676章 金!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