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

杜甫聽到這個名字,不由得一聲冷哼。

楊國忠,不錯,就是弘農楊氏出身的那一位。

世人都知道,汜水謝三郎和弘農楊氏天生就八字不合。

夜審楊七,給楊家家僕定罪的同時,還把楊家二姐的名聲毀了個一乾二淨。

在河南縣衙門口的八字牆上,一連三份訴狀,以瘦金體爲洛陽楊家揚名,不但徹底毀了楊家女兒的聲譽,還把楊家年輕一代的嫡長子氣得吐血,臥牀足足半年有餘。

通濟渠騷亂,洛陽楊玄璬固然有自己的取死之道,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謝三郎特意讓放縱了楊玄璬和洛陽漕幫攪和到了一起,在他們上躥下跳最厲害的時間,將他們一舉成擒,最終掀出了震動天下的洛陽糧案。

……

最終,弘農楊氏洛陽這一房,等於讓謝三郎給斬盡殺絕,男子殺頭,女兒充入教坊司!

謝三郎所謂“睚眥必報”的名聲,至少有一大半,就是從洛陽楊玄璬一家人身上落下來的。

隨着“淮南王”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多人在追捧瘦金體、三郎茶的同時,也在探尋汜水謝三郎的種種匪夷所思的經歷,洛陽楊玄璬這一家子,自然也落入了有心人的眼裡。

大家都在討論,睚眥必報謝三郎,這麼收拾楊玄璬的一家人,到底是因爲什麼“睚眥”啊?

有人說,是因爲楊玄璬一家的遠親,在汜水縣和謝三郎爭奪縣試榜首來着……

不過,更多人還是更加信奉另外一種說法——大唐辦案小能手,汜水謝三郎,剛到洛陽、初露崢嶸的時候,破獲的“積潤驛李家客舍殺人案”,正是因爲這個案子,讓汜水謝三郎和楊玄璬一家人的恩怨越來越深,最後發展到勢不兩立的程度。

不信?

如今蜚聲大唐的京劇名班社魏家班的成名作,《謝公案》的第一部,《夜審楊七》,請了解一下……

但是,大家可別忘了,積潤驛李家客舍殺人案之中,元兇,是楊家家僕楊七,動機,自然是楊七和楊家二姐通-奸,後來和李掌櫃爭執的時候失手殺人,但是這個案件本身,能夠被搬上舞臺,被改編成《謝公案》的第一部成名作,就是因爲過程很是曲折,最起碼,這裡面有百口莫辯的誣陷,有匪夷所思的偵破,有目瞪口呆的審訊……

別的不說,這個案子,誣陷是誰?

恰恰就是開元二十三年進士,汜水謝三郎的摯友,如今天下鹽鐵使使府推官,和謝家二爺一同坐鎮長安城的,杜甫杜子美!

如果說謝三郎睚眥必報,因爲這麼個案子,就對洛陽楊玄璬一家耿耿於懷,那麼,作爲被誣陷的當事人,杜甫能對楊玄璬一家有什麼好感不成!?

說實話,也就是開元二十三年前後,杜甫杜子美不過是一個應考的舉子而已,就算有河東裴氏這樣的姻親在,也不好對時任河南府士曹參軍的楊玄璬一家動手。

但是,不能動手,也不代表杜甫就沒有脾氣了。

這也就是謝三郎行事太過猛烈,三下五除二,直接把楊家滿門都弄得差不多了,也要是也給杜甫留下一點的話,說不定如今“睚眥必報”這樣的名聲,就有杜甫的一大半了!

閒話休提,總之,杜甫經歷過這件事情以後,對弘農楊氏,當真是一點好感都欠奉。

可惜,開元二十三年,謝三郎出洛前往揚州,楊玄璬一家,竟然死灰復燃了!

當時杜甫都搞不明白,一家人,男丁全上了斷頭臺,女子全部收入教坊司,按理說,這樣一家人註定會沒落了,甚至過個幾十年,人世間恐怕都沒有了他們任何的蹤跡纔對,他們家怎麼會又重新站起來呢?

答案,出在楊玄璬一家最小的那個女兒身上。

楊家九姐,楊玉環!

楊家楊玄璬這一輩人,一共是兄弟三人,老大得封蜀州司戶參軍,天不假年,死在了蜀州任上,楊玄璬遠赴蜀州治喪,隨後扶棺回鄉,還把大哥家的幾個孩子,也都帶回洛陽,養在自己的家中。

楊玄璬大哥家,一共是四個孩子,全是姑娘,在老大撒手人寰的時候,大女兒已然出嫁,剩下三個女兒,待字閨中。

最小的,就是楊玉環,按照老楊家男女大排行,排在第九位上,俗稱楊九姐。

楊九姐初到洛陽的時候,剛剛七歲,還在懵懵懂懂的年紀,卻表現出對音樂和舞蹈的極強天賦。

楊玄璬知道之後,着力培養,頗有點希望她最終能夠嫁入高門大戶的野望。

可惜,在楊玉環十五歲,正要準備物色金龜婿的時候,楊家事發,不但楊玄璬等人被推上了斷頭臺,就連他這個楊玄璬的親侄女,按照大唐律疏的規定,因爲待字閨中,而受了連累,一同被收入了教坊司。

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這一輩子,就算是完了。

但是放在楊玉環的身上,那簡直是如魚得水!

爲啥?

因爲人家從小就練的是這個!

別的大家閨秀,學女紅的時候,她練琴呢,人家學女戒的時候,他跳舞呢……

等滅頂之災一來,人家大家閨秀如上考妣,哭哭啼啼地進了教坊司的大門,不是捱打就是捱罵……

她楊玉環呢?

又唱又跳的,直接震驚了教坊司的一衆教習!

好苗子,天生就應該在教坊司吃這口飯!

教坊司這地方吧,說髒也髒,說乾淨也乾淨,畢竟乃是大唐禮部下屬的一級衙門,專門要負責法曲、散去的教習培養,起碼在天子以及一衆王公大臣面前,能夠給飲宴助興。

說到底,如果不考慮“以色娛人”這路事情,真正的根本,還是唱歌跳舞!

再加上楊玉環本來就長得漂亮。

進入教坊司之後,沒用多長時間,就脫穎而出!

那是在一次皇家飲宴之上,作爲主要舞者,爲天子獻舞。

在這裡,又必須提一提楊洄這貨了,他本是弘農楊氏出身,跟楊玄璬一家同宗不同房,而且因爲同在洛陽的關係,和楊玄璬一家關係尚可。

開元二十三年,劉普會洛陽謀反,也牽連到了他,最終卻是有驚無險,主要原因有三:

一來,楊洄當時和咸宜公主剛剛大婚不久,夫妻兩人還算是恩愛,知道這件事情以後,馬上不要臉面地在咸宜公主面前哭訴,算是讓公主動了惻隱之心。

二來,武惠妃當時還是李老三最爲寵愛的妃子,又在洛陽臥病多日,一番楚楚可憐的樣子拿捏出來,很是能讓李老三動心,武惠妃又以爲只有這麼一個嫡親的女兒了,不忍看着他被楊洄牽連,不顧病體沉痾,竟然親自跪在李老三面前祈求,這才讓李老三稍稍鬆了口。

三來,也是因爲謝直,他當時追殺安祿山不成,還被史思明一箭射中肩頭,養傷的同時不斷覆盤這一次追殺安祿山的前後,對朝廷,對天子,滿心的失望,實在是一刻都不想在洛陽繼續停留,只想早早前往揚州營建自身的勢力,也懶得對劉普會謀反一事窮追猛打,這才忽略了楊洄這貨。

總而言之,各方面的原因綜合到了一起,就讓楊洄這貨給逃過了一劫。

即便是這樣,楊洄也着實消停了好長時間,沒辦法啊,開元二十三年秋天出的事,開元二十四年纔算是塵埃落定,還沒等他緩上一口氣呢,謝三郎已然在揚州那邊打開了局面——

開元二十四年二月,殿試之後,新科進士一個個相互恭祝之後,正相互打聽呢,按照朝堂的規矩,進士及第也得四年之後才能選官,要不然就得考制科,你考嗎?還是準備用這四年的時間,還好遊覽一下大唐的壯麗山河?

還沒等他們商量完呢,杜甫,杜子美,以科場前輩以及天下鹽鐵使使府推官的身份,邀約飲宴,在飲宴上直接告訴他們——鹽鐵使府開府在即,鹽鐵使謝三郎說了,不喜朝堂現有官員的暮氣沉沉,願以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爲主,組建天下鹽鐵使使府,誠邀今科進士入府!

衆人一聽,這是好事啊!

一來,能夠參與到實際的事務之中,在正式選官之前,積累行政經驗。

二來,跟着名傳大唐的汜水謝三郎,又能學習本事,又能和日後大唐相公處好關係,何樂而不爲?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謝三郎,給錢!

這些進士,有的家境優渥,有的家徒四壁,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條件,經過科舉考試從縣到府,從府到省的這一路折騰,花費着實不輕,更不用說什麼行卷之類的陋習了,總而言之一句話,都窮。

現在謝三郎不但提供給他們這個學習的機會,同時還給出了相當於朝堂正九品上正字的俸祿,爲啥不去?

至於謝三郎能不能把錢給出來,根本就沒有人去操那份閒心——天下鹽鐵使是幹啥的?壟斷天下鹽業的買賣!鹽鐵使府要是說沒錢,那全天下的衙門,也都沒錢了!

這麼多優勢集中到一起,又有誰會拒絕?

當時,就有一位新科進士站了出來,不但答應入府謀一份差使,還提出了入府的第四個理由。

張巡!

這位曾經在積潤驛和謝直有過誤會,後來經孫逖調解冰釋前嫌的新科進士,還成精隨着謝三郎一同前往長安,真說起來,也算是和汜水謝三郎之間有這麼一段香火情。

他提出了第四個理由,報恩!

要是沒有人家謝三郎在開元二十二年的那一路折騰,大唐科舉,什麼時候才能糊名考試?什麼時候才能把行卷這種歪風邪氣給打下去?什麼時候才能讓天子舉子能夠有一個相對公平的考試環境?

張巡說得好,天下舉子,都他麼欠人家謝三郎的!尤其是開元二十四年考過了科舉的這幫人,更是最直接的利益獲得者!現在別說“入鹽鐵使府”還有這麼多好處,就算是一點都沒有,那也得去!

爲啥?

有恩不報,非君子也!

經過他這麼一煽動,開元二十四年考中的這些進士們,一個個嗷嗷亂叫着,就要加入節度使府,照當時的那個意思,估計謝直一聲令下,這幫上了頭的年輕舉子,能爲謝三郎赴湯蹈火!

故此,開元二十四年,二月,謝三郎順利組建鹽鐵使府。

開元二十四年,六月,改良製鹽法。

開元二十四年,八月,組建緝私隊。

開元二十四年,十月,組建“鹽票交易所”。

開元二十四年,十二月,鹽鐵使府,向朝廷輸絹萬萬貫!

一年啊,僅僅一年的時間,謝三郎不但在揚州府打開了局面,還徹底站穩了腳跟,並且因爲每年“萬萬貫”的收入,在朝堂之上,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如果說,汜水謝三郎還是監察御史的時候,不過是“大唐辦案小能手”,那麼,他在揚州這短短一年之後,就有人稱讚汜水謝三郎爲“天下第一能臣”!

而且,這個說法,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別人不說,單說楊洄,差點讓這個名頭給嚇尿了!

別人不知道,他自己還能不知道嗎?

謝三郎拼死追殺安祿山未果,固然有天子的偏袒,李林甫的鑽營,劉普會的阻攔,甚至有當時還是成皋折衝府果毅校尉謝順謝老爺子的一時糊塗,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天子赦免了安祿山,將他放出了大理寺的大牢,要不然的話,也不能有後續的這些事情。

那麼,安祿山爲啥會被天子赦免?

固然有劉普會的運作,杜九郎的誣告,難道,沒有他楊洄在其中上躥下跳,天子最寵愛的咸宜公主,又怎麼會幫着一個小小的幽州偏將說好話?

現在,你就看看這幫人的下場,安祿山被砍了兩刀,劉普會抄家滅門,杜九郎被梟首示衆,唯有他和咸宜公主兩口子還活得好好的……

天子可以被武惠妃說動……

謝三郎呢?

可別忘了他那個“睚眥必報”的名聲!

現在,謝三郎雖然遠離洛陽城,遠赴揚州城,但是人家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不但每年“萬萬貫”,還每年都對大唐科舉人才敞開了大門,不用等朝廷給你安排工作,我先給你安排,你來,給錢!

萬萬貫,讓天子都得好好供着寵着。

吸收進士等科技人才進入使府,等於和天下所有士子都結下了一份善緣!

不僅開元二十四年如此,而且要年年如此!

這麼一看,楊洄簡直不敢想象,日後的汜水謝三郎,將在大唐這片國土之上,擁有如何的威勢!

怎麼辦?

守好了咸宜公主,仰仗武惠妃的餘蔭吧……

結果……

武惠妃,死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她本來身體就不好,要不然的話,也不能在開元二十三年臥牀半年有餘,然後在入冬前後出洛返京,一路奔波之下,病情不但沒好,反而加重了,即便到了西京長安好生調理,也沒有什麼起色,最終竟然落下了病根,等到了開元二十六年,武惠妃被一身疾病折磨得形容憔悴,最後撒手人寰。

楊洄這回算是真傻了,你死了,我咋辦啊!?現在每個人保着,等到謝三郎回過神來,我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怎麼辦!?

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時候,突然,在一次飲宴之上,見到了能歌善舞的楊玉環!

楊洄的眼睛,頓時亮了!

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393章 且慢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220章 減、贖第343章 姓陳!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6章 共謀竊盜第369章 跋扈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378章 史思明第386章 不行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69章 再次勘驗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0章 奸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279章 狠辣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198章 美娘案第397章 避嫌第687章 十八年前的第三刀!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56章 真相大白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490章 人命錢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52章 謝直不服第416章 頭觸不公第187章 放榜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433章 拿下第307章 楊玄璬第490章 人命錢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81章 二哥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634章 抽絲剝繭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164章 一轉頭一回首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469章 足夠了第564章 覆盤!王鉷,得查!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525章 長樂驛中說案情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518章 示恩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202章 你來啊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65章 大唐宗室第377章 回城第572章 案中案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185章 糊名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62章 李兄且慢第526章 到底有沒有關係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374章 蜻蜓金簪第18章 資源原來是怎麼回事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177章 交卷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364章 知客僧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26章 小猴子第45章 無頭女屍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207章 不能賠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345章 還是不信
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393章 且慢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220章 減、贖第343章 姓陳!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6章 共謀竊盜第369章 跋扈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378章 史思明第386章 不行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69章 再次勘驗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0章 奸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279章 狠辣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198章 美娘案第397章 避嫌第687章 十八年前的第三刀!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56章 真相大白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490章 人命錢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52章 謝直不服第416章 頭觸不公第187章 放榜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433章 拿下第307章 楊玄璬第490章 人命錢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81章 二哥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634章 抽絲剝繭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164章 一轉頭一回首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469章 足夠了第564章 覆盤!王鉷,得查!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525章 長樂驛中說案情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518章 示恩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202章 你來啊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65章 大唐宗室第377章 回城第572章 案中案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185章 糊名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62章 李兄且慢第526章 到底有沒有關係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374章 蜻蜓金簪第18章 資源原來是怎麼回事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177章 交卷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364章 知客僧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26章 小猴子第45章 無頭女屍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207章 不能賠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345章 還是不信